十六
我們跟著車子轉了彎。我們離開了嘈雜的人聲,離開了輝煌的燈光,走進一條清靜的石板巷。我不講話,我耳朵里只有她的半高跟鞋的有規律的響聲。
月光淡淡地照下來。
「兩年來我沒有在街上走過路,動輒就坐車,」她似乎注意到她的沉默使我不安,便對我談起話來。
「我看,姚太太,你還是先坐車回去罷。還有好幾條街,我走慣了不要緊,」我趁這個機會又說一次。這不全是客氣話,因為我一則耽心她會走累;二則,這樣陪她走路,我感到拘束。
「不要緊,黎先生,你不要替我耽心,我不學學走路,恐怕將來連路都不會走了,」她看了我一眼,含笑道。「前年有警報的時候,我們也是坐自己的車子『跑警報』,不過偶爾在鄉下走點路。這兩年警報也少了。誦詩不但自己不喜歡走路,他還不讓我走路,也不讓小虎走路。」
「姚太太在家裡很忙罷?」
「不忙。閑得很。我們家裡就只有三個人。用的底下人都不錯,有什麼事情,不用吩咐,他們會辦得很好。我沒有事,就看書消遣。黎先生的大作我也讀過幾本。」
我最怕聽人當面說讀過我的書。現在這樣的話從她的口裡出來,我聽了更慚愧。我抱歉地說:「寫得太壞了。值不得姚太太讀。」
「黎先生,你太客氣了。你是誦詩的老朋友,就不應該對我這樣客氣。誦詩常常對我講起你。我不配批評你的大作,不過我讀了你的書,我相信你是個好人。我覺得誦詩有你這樣的朋友是他的福氣。他認識的人雖然多,可是知己朋友實在太少,」她誠懇地說,聲音低,但吐字清楚,並且是甜甜的嗓音;可是我覺得她的語調里含得有一種捉不住的淡淡的哀愁。我懷著同情地在心裡說:你呢?你又有什麼知己朋友?你為什麼不想到你自己?可是在她面前我不能講這樣的話。我對著她只能發出唯唯的應聲。
我們走過了三條街。我沒有講話,我心裡藏的話太多了。
「我總是這樣想,寫小說的人都懷得有一種悲天憫人的菩薩心腸,不然一個人的肚子里怎麼能容得下許多人的不幸,一個人的筆下怎麼能宣洩許多人的悲哀?所以,我想黎先生有一天一定可以給誦詩幫忙……」
「姚太太,你這又是客氣話了,我能夠給他幫什麼忙呢?他不是過得很好嗎?他的生活比我的好得多!」我感動地說。我一面覺得我明白她的意思,一面又害怕我猜錯她的真意,我用這敷衍話來安慰她,同時也用這話來表明我在那件事情上無能為力。
「黎先生,你一定懂我的話,至少有一天你會懂的。我相信你們小說家看事情比平常人深得多。平常人只會看表面,你們還要發掘人心。我想你們的生活也很苦,看得太深了恐怕還是看到痛苦多,歡樂少……」
她的聲音微微戰抖著,餘音拖得長,像嘆氣,又像哭泣,全進到我的心裡,割著我的心。
我失去了忍耐的力量,我忘記了我自己,我恨不能把心挖了出來,我懇切地對她說:「姚太太,我還不能說我懂不懂你的意思。不過你不要耽心。請你記住,誦詩有你這樣一位太太,應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激動得厲害,以下的話我講不出來了。到這時,我忽然害怕她會誤會我的意思,把我的話當作一個玩笑,甚至一種冒犯。
她沉默著,甚至不發出一點輕微的聲息。她略略埋下頭。過了一會兒,她又抬起臉來。可是她始終不回答我一句。我也不敢再對她說什麼。她的眼睛向著天空,我看不到她臉上的表情。
這沉默使我難堪,但是我也不想逃避。她不提坐車,我就得陪她走回公館。不管我的話在她心上留下什麼樣的印象,我既然說出我的真心話,我就得硬著頭皮承擔那一切的後果。我並不懊悔。
她的腳步不像先前那樣平穩了。大概她也失去了心境的平靜罷。我希望我能夠知道她這時候在想什麼事情。可是我怎麼能夠知道?
離家還有兩條街了,在那個十字路口,她忽然掉過臉看我,問了一句:「黎先生,聽說你又在寫小說,是嗎?」她那帶甜味的溫柔聲音打破了沉默。
「是的。我沒有事情,拿它來消磨時間。」
「不過一天寫得太多,對身體也不大好。周嫂說,你整天伏在桌子上寫字。那張方桌又矮,更不方便。明天我跟誦詩說換一張寫字檯罷。不過黎先生,你也應該少寫點。你身體好像並不大好,」她關心地說。
「其實我也寫得不多,」我感激地說。接著我又加上兩句:「不寫,也沒有什麼事情。我除了看電影,就沒有別的嗜好,可是好的片子近來也難得有。」
「我倒喜歡讀小說。讀小說跟看電影差不多。我常常想,一個人的腦筋怎麼會同時想出許多複雜的事情?黎先生,你這部小說的故事,是不是都想好了?你這回寫的是哪一種人的事?」
我把小說的內容對她講了。她似乎聽得很注意。我講到最後,我們已經到了家。
老李先拉著車子進去。姚太太同我走在後面。李老漢恭敬地站在太師椅跟前,在他後面靠板壁站著一個黑黑的人。雖然借著門檐下掛的燈籠的紅光,我看不清楚這個人的臉,並且我又只是匆匆地看了一眼,可是我馬上斷定這個人就是大仙祠里的啞巴。然而等我對姚太太講完兩句話,從內門回頭望出去,我只看見一個長長的人影閃了一下,就在街中飛逝了。
我沒有工夫去追問這件事。我陪著姚太太走過天井,進了二門。
「我嫁到姚家以後第一次走了這麼多的路,」她似乎帶點喜悅地笑道。過後她又加了一句:「我一點也不累。」走了兩步,她又說:「我應該謝謝你。」
我以為她要跟我分手進內院去,便含笑地應道:「不要客氣。明天見罷。」
她卻站住望著我,遲疑一下,終於對我說了出來:「黎先生,你為什麼不讓那個老車夫跟瞎眼女人得到幸福?人世間的事情縱然苦多樂少,不見得事事如意。可是你們寫小說的人卻可以給人間多添一點溫暖,揩乾每隻流淚的眼睛,讓每個人歡笑;要是我能夠寫的話,我一定不讓那個瞎眼女人跳水死,不讓那個老車夫發瘋,」她懇求般地說,聲音里充滿著同情和憐憫。
「好,」我笑了笑,「姚太太,那麼為了你的緣故就讓他們好好地活下去罷。」
「那麼謝謝你,明天見,」她感謝地一笑,便轉身走了。
我當時不過隨便說一句話,我並不想照她的意思改變我的小說的結局。可是我回到花廳以後,對著那盞不會講話的電燈,我感到十分寂寞。攤開稿紙,我寫不出一個字。拿開它,我又覺得有滿腹的話需要傾吐。坐在方桌前藤椅上,我聽見她的聲音。在屋子裡走來走去,我聽見她的聲音。坐到沙發上去,我聽見她的聲音。「給人間多添一點溫暖,揩乾每隻流淚的眼睛,讓每個人歡笑,」這句話不停地反覆在我的耳邊響著。後來我的心給它抓住了。在我面前突然現出一個新的眼界。我第一次看見我自己的無能與失敗。我的半生、我的著作、我的計劃全是浪費。我給人間增加苦惱,我讓一些純潔的眼睛充滿淚水。在這個充滿苦難的世界上我沒有帶來一聲歡笑。我把自己關在我所選定的小世界里,我自私地活著,把年輕的生命消耗在白紙上,整天嘮嘮叨叨地對人講說那些悲慘的故事。我叫善良的人受苦,熱誠的人滅亡,給不幸的人增添不幸;我讓好心的瞎眼女人投江,正直的老車夫發狂,純潔的少女割斷自己的生命。為什麼我不能伸出手去揩乾旁人的眼淚?為什麼我不能發散一點點熱力減少這人世的饑寒?她的話照亮了我的內心,使我第一次看到那裡的空虛。全是空虛,我的工作,我的生活,我的作品。
絕望和悔恨使我快要發狂了:我已經從我自己世界里的寶座上跌了下來。我忍受不了電燈光,我忍受不了屋子裡的那些陳設。我跑到花園裡去,我在兩棵老桂花樹中間來來回回地走了許久。
這一夜我睡得很遲,也睡得很壞。我接連做了幾個噩夢。我在夢裡也否定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