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意難平
至於發電機,這幾年雖然小有所成,已經可以正常發電,但並不具備大型發電的功能。
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大漢工業技術,還不具備製造輸送電能的設備。
這一點不解決,即使發電機成功了,也無法進行推廣。
好在南方各地大面積種植的橡膠樹,已經開始成熟,等再過幾年,天然橡膠的產量起來以後,再與鋼鐵冶鍊技術相輔相成。
相信到時候會再一次給大漢的工業發展,帶來一個質的飛躍。
不過,看到如今商業發展過於迅速帶來的種種弊端,劉志也開始思索,工業發展是不是也應該放緩腳步了。
畢竟整個社會無論是從制度到意識形態,還是工業基礎,都過於薄弱,發展太快的話,未必是件好事情。
如今,在商業發達的地區,已經出現了唯資本論的思想苗頭,為了賺錢,唯利是圖無所不用其極。
這些人從前並沒有受到過正統的儒家思想熏陶,而是直接進入了商業發展的大時代。
從而衍生出這樣的思想,說起來也並不奇怪。
兩種思想的碰撞十分激烈,格格不入,而朝中大佬們基本上都是讀著儒家典籍長大的人,他們對這種行為和思想持著天然的反感態度。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要求進行戶籍改革,將商戶重新列為低等商籍的呼聲,才越來越高。
這也是討論時最矛盾的地方,所以劉志才會先避開這個坑,轉而討論大家都比較贊同的農業改革。
見眾人暢所欲言獻計獻策,不一會兒就總結了許多建議,如今的朝堂議論已不像從前那樣勾心鬥角亂成一團。
而是有了規範的制度,文官們在討論的時候,會有文吏將他們所提出的意見進行記錄和整理。
然後每人抄送一份,進行逐條研究討論,如能取得統一意見,便留下來,如果爭議太大,會先行跳過免得耽誤時間。
到了下午,總算就農業改革方面取得了統一意見。
那就是由農學院進行調查研究,提出指導意見,然後由當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匯總資料,最後由國家進行全面指導。
具體實施細則不在本次討論之列,會由相關部門專門進行商討。
其實這也就是後世的農業宏觀調控,並不是劉志想不到,而是十幾年前並沒有這個基礎。
如今也算是水到渠成,而他這個帝王只是從中進行引導,沒有直接給出答案。
而十幾年前的很多政策,都是他仗著強硬的軍事背景,直接制定下來的,其中許多政策,並沒有得到當時朝臣們的肯定。
雖然事後證明,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正確的,然而時隔多年,滿朝公卿們,仍然對此事意難平。
如今的劉志,從最初的懦弱到後來的逐漸強硬,甚至是獨斷專行,到了現在他已經變得漸漸平和起來。
這種平和,不同於年幼時的懦弱和屈從,完全是一種擁有了絕對權力和威信之後的淡然。
無論是對朝廷的掌控力,以及和朝臣們之間的鬥智斗勇,他都已經駕輕就熟。
所以即便他的許多政策和主張並沒有宣諸於口,卻仍然可以讓整個朝廷順著自己的思路來。
解決了農業政策改革的問題,也就相當於理順了思路,打開了一道缺口,後面緊接著討論的工業改革,也就順理成章了。
因為宏觀調控這個理念一樹立起來,就相當於解決了所有問題,工業發展的問題一樣可以用它來解決。
只是這一次負責調查研究的機構,改成了由科學院和工部聯合而已,而且除了調控以外,還需要對這個新興的行業制定規範制度。
雖然手工業古已有之,但在此之前並沒有成氣候,不像現在會有如此鋪天蓋地的規模。
為此劉志適時的插嘴,提議各行各業都要建立一個公會,除了國家政策以外,每個行業還要有自己的行規。
這個公會由政府和商會共同開辦,同時商部將對此進行監督,以免出現官商勾結的現象。
當然不管什麼行業,都要接受御史院的監督,多重交叉的監管制度,才是良好有序發展的基礎。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待第一個有著嚴重分歧的問題,似乎也就沒那麼尖銳了。
對於整個商人階層,最重要的同樣是規範他們的行為,不能任其為所欲為,擾亂商貿經濟秩序。
只要給他們套上了秩序的枷鎖,那麼這個階層就不再如洪水猛獸那麼可怕。
當然對於身份上的限制還是需要有的,這一點哪怕到了現代也不會改變。
於是眾臣一致贊成,對於商業稅的細則重新進行修訂,對於商貿規則也要制定嚴格的政策。
除此之外,所有在朝為官之人都不得從事經商,不僅本人不可以,其直系親屬如兄弟姐妹,妻子兒女等等,一樣不能。
他還效法後世某些國家,在刑法裡面加上了一條不明財產罪,凡是擁有大量不明來歷的財產,又無法說清來龍去脈的一律重罰。
按照其金額大小,輕則削職,財產全部沒收充公,重則判流放,甚至是斬首之刑。
而且不明財產不僅包括本人名下的,也包括直系親屬名下的。
此罪名一出,直接轟動了整個朝廷上下。
所有朝廷官員們都沒有想到,這場舉國矚目的政策改革,到最後打擊得最狠的,不僅僅是商人和農民,而是士大夫階層。
這個罪名直接堵住了所有官商結合的可能,試想,即便你賺到了大量的財富,可是不能享用又有什麼用呢。
總不可能就為了埋在棺材里,帶到地下去享受吧。
而對於整個御史院來說,這一條簡直就是金科玉律,只要能監察出不明財產,根本就不用再去費心找證據,也不用聯合大理寺刑訊逼供。
就這樣直接定罪名,簡直不要太爽了。
一時間整個御史院聞風而動,人人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哈哈,升官發財立功勞的機會到了。
要知道不管在哪個朝代,能夠進御史院的人,基本上都是些刺頭,他們中有些人甚至並不是為了加官進爵,就是那種天生喜歡搞事情的人。
有了這道尚方寶劍,再也不怕那些他們從前掌握了資料卻無法撼動的人了。
一時之間心裡有鬼的官員們人人自危,朝廷上下所有的焦點,不再集中到商人階層。
許多人都開始上書,覺得這條政策太嚴厲了,要求進行修改。
但真正清正廉明的人,不會反對的,反而拍手稱快。
剛開始劉志並不理會,隨著求情的人越來越多,而御史台那邊送過來的資料也一樣在迅速增加,整個朝堂到地方政府,氣氛都十分緊張。
當然對他來說這是故意的,就是要讓他們感到害怕,感到敬畏,讓他們瑟瑟發抖忐忑不安。
任何時代也不可能真正的解決貪腐問題,只有嚴重與不嚴重的分別,而且隨著經濟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這種現象還會繼續惡化。
所以每隔一段時間,便需要敲打一下,給他們上上緊箍咒,好讓他們有所收斂。
朝議結束之後,劉志便躲進了深宮,百事不問,除了幾個朝廷大佬,其餘的人求見通通拒絕。
沒過幾天便是八月十五中秋佳節,雖然表面上整個洛陽氣氛不改,處處張燈結綵笑語喧嘩,無數紅男綠女火樹銀花。
但許多世家大族豪門貴戶,卻反而氣氛低迷,面對著處處歡聲笑語,食不下咽,愁容滿面。
待到氣氛發酵了整整一個月,九月初劉志這才頒布了新的命令。
凡是說不清財產出處的官員,可以自行到戶部清退不明部分的財產,只要不投機取巧,故意瞞報,將既往不咎。
而且朝廷還會對此進行保密,不會公開各人的資料。
但如果不主動上交,等到御史院查出來,將會按章辦事嚴懲不貸。
陛下恩典一開,朝廷上下都鬆了一口氣,這一個月他們吃不香睡不著,整日惶惶不安。
現在終於放心了,只要官職不丟,其餘的事情都算不了什麼。
這世上,只要有了權力,錢財、地位和美人,就會應有盡有。
當然他們也不敢抱著僥倖心理,少退甚至瞞報不退,畢竟這十幾年來,陛下早已證明了他的仁慈背後,都會跟著血腥的鐵腕手段。
上一次整頓吏治,韓家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至至今思來依舊讓人背脊發寒。
所以誰都賭不起,反正都是世家貴族,手裡頭本來就有錢,撇掉那些不明財物,也還是富得流油。
雖然心肝肉疼是難免的,但至少保住了家族基業,大不了以後多動點腦筋,開源拓流,多搞點正當的財路就是了。
如此一想,心裡頭總算是平衡了,一個個為了面子,都是趁著黑夜,躲躲閃閃的溜進了戶部。
而戶部也早就料到了這種情況,每天晚上都加派人手值班,負責接待記錄的文吏們,天天都笑得合不攏嘴。
眼看著財源滾滾,戶部的倉庫里都給堆滿了,哪怕不是自己的錢,看著這些平日里趾高氣昂的達官貴人們,無比心疼的嘴臉,就覺得心中暗爽。
何況國庫充盈,戶部工作做得到位,到了年底就會有額外的賞賜,且十分豐厚。
大漢的官員俸祿算不上高,但隨著國家越來越富裕,皇帝也很大方,給許多部門都加了津貼。
每年任務完成得好的,陛下還會給予特別獎勵,加起來比一年的俸祿還多得多。
為此每個部門都卯足了勁,只求能得到這筆額外財富。
看今年這個架勢,戶部和御史院,肯定是能夠獨佔鰲頭了。
前來上交不明財產的官員們,除了錢財絹帛,金銀珠寶之外,還有大量的房產和田地。
後期的交接和統計,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至於地方上的清繳,則由各地主管財政的部門負責,整個秋冬季節,差不多都在忙碌這件事情。
等最後的數據統計出來,估計都要等到明年了。
當然,朝廷大佬們自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政策改革在朝堂上只是商議了大概的框架。
具體的細則制定,還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完成。
尤其是商部和工部,更是忙的不可開交,當然最忙的還是戶部,又要配合農業改革,又要進行不明財產登記。
說起來,戶部的職能涵蓋範圍實在是廣闊。
農業、田地、稅收、戶籍、俸祿、倉庫等等,都屬於戶部的管轄範圍,差不多相當於把現代的農業部、工商部還有民政部和中儲糧加在一起。
朝廷由當年的五部改為六部,後來又加了個商部,成為七部,現在看來,還是劃分得不夠。
劉志仔細研究了目前的七部,戶、禮、工、兵、吏、刑、商,尤其是戶部職能頗為龐雜臃腫。
可以把他直接拆分成農部和戶部,顧名思義,農部負責農業生產,戶部管理戶籍和相關事情。
把收取賦稅的事情交給商部,糧倉儲備和運輸調度,重新成立一個部門,名為倉儲,獨立於各部門之外,直接歸中書省管理。
換言之,也就是說倉儲歸皇帝親自管轄。
現在,國家部門已經多達八個,成為了八部尚書。
國家各部拆分,已經經過多次重組,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何況戶部也確實是機構臃腫。
何況民以食為天,農業生產早就應該單獨出來了,目前全國面積廣闊,管理起來難度大幅度增加了。
如今的大漢,國家制度早已不是簡單的三省六部制,而是集合了多個朝代風格,薈萃糅雜出全新的制度。
除了八部,御史院,翰林院,也都是與之並駕齊驅的機構。
劉志又提高了大理寺的地位,確立了大漢獨立的官階制度。
但劉志總覺得還是不夠,對比現代,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政府部門,教育部。
當初他剛剛登基之時,高等學府只有四大官學,各州的格局也與京城基本相同。
而私學的級別都很低,基本上限制到啟蒙學堂。
後來董班在武陵首開先河,創辦了民辦學校,劉志又讓鄧演開辦高等民辦學校。
從此之後,辦學之風漸漸濃厚起來,除了各地的官學不但擴大規模之外,民辦學校的興起,也大大帶動下漢朝的受教育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