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武當山下有大極
武當山,天柱峰。
「懲惡揚善,匡扶正義。」
一入天柱峰,映入眼中的便是刻在巨石之上的八個字。
八字龍飛鳳舞,劍意盎然,據說乃武當開山祖師張三丰醉酒之後一氣呵成,入石三分,可見其功力之深。而武當山北通秦嶺,南接巴山,號稱「八百里武當」,是真武大帝道場,又是武當太極門所在,成為江湖之中與少林並駕齊驅的武林聖地。
正是武當山一年一度納新之日。
山腳下,人頭攢動。
他們是從各地而來、經過三年備考兩年模擬洗禮,進入武當派的弟子,這些年輕人鬥志昂揚、意氣風發,即將在武當派開始四年的學藝生涯,夢想著四年之後,學成一身通天徹地本領,笑傲江湖,仗劍天涯,成為一代宗師,名揚天下。
然而,理想雖然豐滿,現實卻十分骨幹。
可以肯定,四年後,這些從武當山出師的弟子,除了極個別天賦卓絕的弟子能夠進入武當研究院成為內門弟子,繼續進修三年之外,絕大部分資質平平的弟子,混個武當門徒的身份,紛紛踏入社會,或成為保鏢達官,或干護院一類的活計,一月俸祿不過兩千文。有些品行不端的弟子,甚至進入賭場、黑道淪為打手,或落草為寇,成為響馬。
行俠仗義,抱打不平?
開玩笑!
現實會如一座大山,壓得你喘不過氣來。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都需要錢,而在武當派學到的武功,只是讓你有一技之長,並不足以安身立命。武當派擴招之後,出師不包分配,要想賺錢養家,還得另謀生路。
自從掌教乾坤道長推行改革以來,這幾年武當放棄了小而精的模式,成立武當外院、武當繼續教育學院,擴大招生規模,充足的學費,解決了武當山幾年來的財政危機,但也帶來了生源良莠不齊的弊端。
各有利弊,兩害相權,取其輕。
……
玉虛宮。
一場武當執事級常務會議正在召開。
會議由武當掌教乾坤道長主持,掌教備選(副掌教)、三大長老,七大執事,以及內務管事和武當內門的幾位核心弟子都參加本次會議,可以說武當太極門核心團隊今日都聚集到了玉虛宮內。
乾坤道長五十來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雙目如電,氣勢奪人,一套太極劍法練到第九重,可以說是武當派這些年來最強勢的一代掌教。
乾坤子繼位之後,大刀闊斧推出三大改革,擴招解決財政問題,建立交流訪學機制提高弟子見聞,成立武當內院提高武功水平,提出了「建設雙一流門派,振興武當」的口號,讓武當派與少林寺又有一奪武林牛首的的實力。
點卯完畢。
乾坤道長環顧四周,發現負責藏書閣的金頂殿執事虛玉道長並未出席,不由皺眉,道:「青木。」
青木是乾坤道長大弟子,這種執事級會議,一般由他來做記錄,他道,「本次會議應到十四人,實到十三人,虛玉道長未出席,未報備。」
乾坤道長冷笑一聲,吩咐撤去虛玉道長的蒲團。
「對不住,來遲了片刻。」虛玉道長滿頭大汗,一路小跑而來。「我……」
乾坤道長打斷道,「不要找理由,你可知遲到了?」
虛玉道長嘀咕,「就一盞茶功夫。」
「一盞茶功夫?」乾坤道長怒道,「這裡有十四人,每人遲到一盞茶功夫,就是一個時辰,這會還開不開?」
接著,乾坤道長又用什麼責任意識,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劈頭蓋臉罵了虛玉道長一頓,虛玉道長自知理虧,滿臉通紅,低頭不語。
「沒你位子,坐地上,回頭寫一份檢討,不低於八百字。」
會議正式開始。
這種執事級會議,其餘人只需帶耳朵來即可,在太極門幾個主要成員彙報之後,其餘時間基本上都是乾坤道長一人的即興表演。他精力旺盛,神思敏捷,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從來不需要準備講稿,一口氣可以說上兩個時辰都不帶喝口水,從防火防盜到反腐倡廉,從傳功計劃到兩學一做,張口就來。
玉虛宮內,充斥著乾坤道長慷慨激昂的聲音。
大徒弟青木則奮筆疾書,唯恐跟不上他的語速,或錯漏掉某個重要指示。
一陣狂轟亂炸之後,乾坤道長道:「今天就到這裡。」
眾人鬆了口氣,相比之下,今日這場會議才用了兩個時辰,算是比較短的。
乾坤道長忽然又想起什麼,「對了,還有兩件事要交代一下。」
眾人又倒吸一口涼氣。
果然,還是老套路。
新一輪轟炸又開始了。
乾坤道長道,「第一件事,我日前接到了少林寺玄音大師一封信,事情有點嚴重。」他故意停頓一下,賣了個關子,眾人連豎起耳朵,乾坤道長清了清嗓子,接著道,「信上說,最近北方武林又有魔教餘孽作亂,魔教又有死灰復燃的端倪。」
「什麼!」
眾人皆驚。
魔教,是除儒道佛之外的雜家的統一稱呼,在此之前,魔教四分五裂,各自為戰。二十年前,魔教奇才一枝花橫空出世,以一己之力統一魔門旗下的一宗二閣三門四宮,被奉為聖教主。
那些年,江湖大亂,魔教又勾結前廢太子,幾乎顛覆朝廷皇權,在中原武林圍攻之下,一枝花敗北,遠遁海外,而從那之後,偉大的皇帝陛下又推行江湖改革,將江湖所有門派納入六扇門下管理,才有了今日之盛世。
那一次正邪之戰,正派正是由少林、武當聯合四大世家、十大門派、八幫十會以及無數正義之士組成的武林聯盟。
正邪雙方大戰四十九天,正派高手、魔教兇徒互相廝殺,各有勝負。
魔教之中,人才輩出,兵家、匠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各顯神通,甚至還略勝一籌,將正道之士殺得丟盔棄甲。
然而令人生疑的是,在獅子嶺,雙方決戰之際,一枝花忽然功力大退,而正派人士乘勝追擊,一舉將魔教打回原形。
這一戰,也奠定了唐去病、陸巡、趙白雲三大宗師的超然地位。
一枝花在獅子嶺之戰功力大退的原因,也成了一個江湖不解之謎。
誰料二十年後,魔門竟又重出江湖?
乾坤道長道:「此事乃玄音大師親筆所述,據說與江湖傳聞中天魔丸重新出世有關。」
「天魔丸?二十年前正邪大戰之中,天魔丸不是被毀了嘛?」
乾坤道長道:「江湖傳聞,真真假假,誰又能保證?就算不是,但總得為出行找個由頭吧。為此,少林派了四大金剛率十八銅人陣前來協商對策。」
傳功長老目露奇異之色,「說是協商對策,其實是切磋武藝,來踢場子的吧?少林寺整日搞這種事,帶著少林武僧四處遊說,說白了,還是天下第一門派之爭。」
乾坤道長微微頷首,「傳功長老,你責任重大啊。」
傳功長老負責門派內的武功傳授,是乾坤道長嫡系,聞言信誓旦旦保證道,「掌教放心,從即日起,太極十八劍陣每日一練改成每日三練,定不會給武當派落臉。」
內務管事道,「既然如此,為何不用太極劍陣三十六人大陣?」
傳功道,「那樣就算勝了,也是以多欺少,豈能彰顯我武當泱泱大派之風?這麼說,少林寺還有一百零八羅漢陣呢。我們是以武會友,不是打群架。」
乾坤道長繼續分析道,「據我猜測,少林寺此行來武當的真正目的,應與第二件事有關。在座諸位都是武當派核心人物,有件事我也不隱瞞,今年新招的徒弟之中,有一位皇家子弟,依我看,少林寺定是不知從哪裡得到了消息,想來挖牆腳。」
皇家子弟要來武當?
眾人聞言,心中不由多了個心眼。
大明皇帝朱上樹年輕時也算半個江湖中人,對江湖十分重視,他共有四子,除了大皇子年幼時夭折外,二皇子、三皇子都曾經投過江湖門派,拜師少林,也正因如此,少林在江湖上的地位始終壓武當一頭,這次要來武當的,應該是四皇子朱運。
這可是結交皇室權貴的機會,若能攀上這個關係,沒準將來飛黃騰達,下一任掌教之位,就是自己了。
想到此,眾人不由暗暗磨拳擦腳。
說到大明皇帝時,乾坤道長神情有些複雜,一些陳年往事湧上心頭。
不過當著眾人的面,他很快調整情緒,悠然道,「如今那位貴人正由大內高手高公公陪同,在來武當的路上,不日將抵武當,他不想暴露身份,乾元,你負責內務,迎接工作要做得莊重而不露痕迹,尤其是衛生,一定要做好,別給小皇子留下髒亂差的印象。」
內務總管乾元道長道,「掌教放心,我按當年武當創城時的標準來執行。什麼小商小販路邊攤,一個也不留。」
布置完任務,乾坤道長道,「好了,還有什麼事?」
眾人紛紛搖頭。
這場會議從卯時未時三刻,且不說午飯沒吃,連茅廁都沒上,好在在座之人內力深厚,不知從哪裡得來的偏門功法,借鑒內力逼酒的路數,以內力將尿逼出體外。只是玉虛宮內的味道,並不怎麼好聞。
納新長老欲言又止。
納新長老與傳功、戒律長老並稱武當三聖,在武當派中的世俗地位僅次於掌教乾坤道長,只是,他輩分雖高,但在眾人心中地位一般,位於武當三聖之末。
納新長老性格懦弱,娶了個妖艷的悍婦嬌妻,姓董。這位董夫人,嘴角向下的時候,樣子很美,就像安河橋下清澈的水。她生性風流,熱情好客,整日在外面瞎混。為這事兒,納新長老惱羞成怒,幾次休妻,可用不了幾日,兩人又和好如初。
至於其中緣由,外人不得而知。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戴點綠。
愛上一匹野馬,所以家裡變成草原。
大概,這就是命吧。
乾坤道長捕捉到納新長老的表情,「納新,可有事?」
納新長老道:「最近有幾個小子弄了一個大極門,打著咱太極門的口號,在山下招搖撞騙,十分惡劣,好叫掌教知曉。」
乾坤道長皺了皺眉,「大極門?」
「對,為首那小子叫章飍,曾是武當外院的學徒,半年前因違反門規,被逐出師門。」
自始至終一直沒有開口的戒律長老忽然驚呼道:「卧槽!章飍?章三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