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齊坐對談,項明建議
項明不期待他們對自己歌功頌德,只覺得自己能夠為先賢傳承做出一些事情,同時對自己的規劃有著極大的幫助,所以說他對於幫助百家起複一事是持積極態度的。
在又用了數日時間,為墨家前路做出規劃之後,項明再次返回了墨家眾人居住的地方,準備與他們商談。
由於墨家早已不設鉅子,能夠主事的是兩派首領,而為了表示對項明意見的重視,兩位首領都來到了歷陽。
墨家不重視家族傳承,也就沒有所謂的代表世家,每派首領的產生都如同曾經的鉅子一般,由多數墨徒選舉德智兼備之人而來。
工辯派的首領名為金煌,字尚行,取自《墨子》尚賢與尚同兩篇,而遊俠派的首領名為渚昭,遊盪江湖,不曾取字。
二人見項明前來,皆懷著極大的期待起身迎接,雖然說聽取項明的意見僅是墨家前路的一個備選,但如此賢明之人思索數日得來的寶貴建議,還是值得他們洗耳恭聽。
他們將項明讓至屋內,召集全部墨家子弟,圍坐在一起,準備傾聽對方的提議。
項明坐於主位,從懷中取出曾經借走的墨家典籍,斟酌著開口:
「某花了數日時間研讀墨家典籍,雖說不能精通,卻也大概了解了一下貴學之理,堪稱冠蓋古今,墨子之賢,在某看來,完全不遜孔老。」
項明雖不懂話術,卻也知曉在開場前讚揚對方學說,以獲得對方內心的少許認同,同時,為接下來的提議做出鋪墊。
果然,聽聞項明此言,在座的眾人精神都稍稍放鬆,看項明的眼神之中也多了許多贊同的神色。
「但是。」
項明話鋒一轉,又道:
「不知是墨子還是墨家先賢所致,墨家似乎並沒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
「各位切莫著急否認,事實正是如此,即便是墨家學說發展最盛的時期,同諸國政權的關係也不是相互兼容的,墨家之大,多體現在民間層次。」
金煌面有不恁,似乎並不贊同項明的見解,但出於禮貌,並沒有出言插話,而是靜靜聆聽。
反觀渚昭,卻是微微點頭。
項明所提出的觀點,正是兩派差異所在,一派提倡「非攻」,卻又不是道家的「無為」,期間無論是層次上還是實際力量上其實都有著薄弱的一面。
這就導致了墨家不能夠真正成為附依朝堂的學說,並且也是墨家盛極而衰的根本原由。遊俠派正是贊同這一點,才同工辯派有了矛盾,最後導致墨家分裂。
雖說項明此言有貶低墨家先賢之嫌,但結合之前那句讚揚墨子的言語,倒也不那麼刺耳。
兩派的表現都在項明的意料之中,他並沒有停止言語,而是轉頭看向金煌,問道:
「某對於遊俠也算有過一定了解,但對於工辯一派知之甚少,有幾個問題,不知能否請金兄解惑?」
「吳侯請講。」
儘管金煌不贊同項明的觀點,但人各有不同,觀點亦不相同,這可以理解,就事論事,並不妨礙他回答對方的提問。
「不知墨家是否嘗試過整合天下工匠?不知墨家辯客相較於名家孰強孰弱?」
項明提出的兩個問題,一工一辯,皆指向了他們這一派的核心,金煌也不敢信口胡言,思索片刻,這才開口:
「先祖確實曾經嘗試過收納天下工匠,但其中困難重重,一是工匠為朝堂所重,看管極嚴,根本不願看到全體工匠整合一處,並且在暗中加以阻撓;二是大多工匠本身就不希望被墨家整合,因而最終未能成效。」
項明微微點頭,這件事情他也有所預期,墨子與公輸盤的恩怨廣為流傳,雖說後者並未創立所謂「工家」,但大多工匠皆以公輸為聖,對墨家的收納也有著一定的抵觸,此事不成也是必然。
當然,倘若此事真能成行,墨家也就不用分裂,擁有了掌管天下工匠的權力之後,也不用擔心被朝堂以及儒家排擠。
「至於辯術……」
金煌面色一紅,卻也坦然道:
「不及名家,卻也好過其他辯客。」
名家辯術畢竟是揚名天下的,而墨家辯術只是禽滑釐整理墨子言行,歸納出的一門語言方式,墨家主體還是工俠,在辯論一面必定比不過專精辯術的名家。
「某知曉了。」
項明低頭沉思,片刻之後,猛然抬起頭,目光灼灼看向對方,幽幽開口:
「墨家學說太過冗雜,因而墨子之後便被分成三派,再度合併之後又分為你們兩派,究其原因,是因為墨家不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學說體系。」
「某的提議,是將墨家徹底分割,分化墨子那龐大的理論體系,這樣,才可以保證墨子之說不會失傳。」
倘若換作其他學派首領或弟子,面對項明這樣分割整個學派的建議,恐怕早就翻臉,但墨家情況特殊,並沒有太過強烈的反應。
這是因為兩派雖然還有所往來,但實質上已經分裂,只不過是藕斷絲連罷了。
如果沒有大漢罷黜百家一事,使得兩派唇亡齒寒,不得不緊密了聯繫,倘若按照應有的軌跡發展下去,此時雙方大概已經徹底分割成了兩家學說。
至於墨子究竟是屬於那個學派也無需爭論,大不了兩家共尊為聖也未嘗不可,荀子的儒法兩重身份也是一個先例。
兩派首領此前也曾經想到過這個問題,甚至還一同探討過徹底分裂的方法是否可行,最後還是由於當下形式的限制,讓他們否決了這個想法。
但聽到項明的建議也是如此,又勾起了兩人心中的好奇,他們此刻迫切地想知道項明此言有何憑據。於是,金煌開口問道:
「吳侯何出此言?」
「因為,你們兩派前路本就不同,倘若不分開行走,終有一日會走進死局。」
面對對方的疑惑,項明也不隱瞞,淡笑答道。
「願聞其詳。」
一直沒有言語的渚昭也在一旁出言,顯露了他對於這條提議的興趣與些許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