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三章 獎是愛;罰,難道不是更深切的愛
我的第六感官不時的提醒我,每位同學都期待著我對他們「下手」,我時常感到力不從心,因為一旦對誰「下手」,就像患了強迫症,一般不達目的誓不休:為此,付出的不是勞動,而是心血。
一位老師,尤其是一個班主任,多給一位學生一份關愛,多一句鼓勵的話語或是一個嚴厲的眼神,多給他一次表揚,甚至犯錯的機會,批改作業時多一筆批語,課堂上多一句點評,平時找他談一次話,有目的的一次家訪,一條簡訊,一個電話,都將在學生的心靈田園裡播下一粒希望的種子。
至今我都愧疚著,有一些同學,如果當年我及時「下手」,或「下手」的再狠一點兒,「下手」的方式再多一點兒,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復旦的一位教授說得好:「對學生必須有懲戒,甚至是嚴厲的懲戒,尤其是獨生子女,單憑鼓勵就可以完成教育嗎?」
不打自成才,有。相比是個例。
英國教育的法規,允許在歷經勸告無效的情況下,採取包括身體接觸在內的必要手段。迫使他遵守課堂紀律。
曾經有一個男生叫邵小晨,在上課時不停的講話,數次教訓都無效,後來給他一個人坐在最後一排。他還自言自語,還多次牽扯前面的同學。
這個孩子自控力特別差,逆反心理特彆強。在學校與老師都是對著干,故意不遵守一切規章制度。上課經常長時間地影響課堂紀律。有一次上思想品德課,他和老師發生激烈的衝突,我到教室去的時候,看見他站在那裡,一副不可一世的神態,口裡還念念有詞:「怎麼樣啊,看你怎麼樣?」言下之意:看你們怎麼上課,看你們能拿我怎麼樣?
第一次見到他的父母,我就很奇怪,他的母親自始至終一言不發。他的父親眼睛直視著兒子,而兒子連看都不看他們一下,根本不把他們放在眼裡。漸漸地,我從他父母的眼神看出他們內心的焦慮和更多的無奈。
是因為溺愛造成的,還是這孩子天生太頑劣?
經過多次的交流,我掌握了他的一些情況。因為從小父母就非常嬌慣他,可以說是百依百順。後來發現孩子成了問題學生,父母和老師無論怎麼教育,他都不聽。每到這時候,他的父母都做出讓步,導致孩子越來越蠻橫。
我還發現:這孩子在多次的犯錯誤后,他的父親從來沒有一次高言語,更別說發火,而他的母親就更奇怪了,從來都不說一句話。
有一次他的母親沒有來,我就問他的父親:「她媽媽為什麼從來不說話呀?」
原來是這樣——
有一次邵小晨為了逃避寫作業,就是不肯回家,父母兩人一直找到深更半夜。他的母親心力交瘁,一邊找,一邊喊,喊著喊著,喉嚨突然發不出聲音,從此他的媽媽就再也發不出聲音,至今都是用氣聲與人交流。
這件事令我驚心動魄,然而我看他的父親卻面無表情,說話的聲音也依舊是那麼平靜。與之相反,我的內心卻是心潮起伏。
「老師,從他那一夜沒回家以後,我們就更不敢說他一句。這孩子完了……我們早已束手無策,我和她媽媽商量過了,任憑老師管教,任憑學校處理……我們都沒有意見。」
我告知家長,我要「下手」啦。
家長的回答都是:「夏老師,我堅決支持你,你早該下手了。」
語文課上,他又開始「演講」了,我走過去對他說:「邵小晨,你再說話,我要採取措施了!」我連警告他兩次。他照講不誤。我估摸著:他視我一個女教師,形象又比較羸弱,肯定好欺負。雖然口頭表達語言能力令他們甘拜下風,但是動起手來我肯定是雷聲大,雨點小。我放下書本,徑直向他走去,教室里異常安靜。我走到他面前,我輕輕地說:「你看著我。」他笑嘻嘻地看著我,我甩起右手,對著他的左臉頰,揮了下去。
我跑到辦公室拿了手機,回到教室,把手機開到揚聲,我告訴邵小晨爸爸:「我今天打了你兒子!」我話音剛落,那邊傳來了他很乾脆的聲音:「好啊,謝謝!」
同學們告訴我,後面的課他都沒有講話。
放學時,我趕緊留下了邵小晨,告訴他,這是我第一次打學生。言下之意是你問題的嚴重性。也告訴他:「你的父母為什麼不嚴厲的對待你,是因為他們已經精疲力盡了,對你快要絕望了。你希望所有的人都放棄你嗎?」
他一句話也沒有說,能看出來,沒有抵觸的情緒,他心靈受到了觸動,他在思考。
第二天,我看到他在語文作業後面的兩行字:老師,這一次我如果再不改,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我也回了他一句話:浪子回頭金不換。
從此,他很快改掉上課講話的壞習慣,也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同學們融為一體了。初三結業考試時,他在作文中寫道:「最難受的就是沒有想到夏老師會打我。」他說,:「對不起夏老師,你不要生氣,現在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文章最後有一行字:補充,標題改成「夏老師,您不要生氣了」。看到這句話時,我感動的眼淚差點兒掉下來。
新加坡中學的教室后,掛著一把戒尺,對犯錯誤的學生打手心三下。這就是告誡學生,對自己的錯誤要負責,要付出代價。否則犯錯誤的成本太低,導致學生耐挫力差,長此以往,將來如何面對殘酷的社會呢?在傳統教育已經全面崩盤,最後一道防線是教育的今天,老師們,現在面對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家長乃至社會。
我慶幸著。慶幸著我做班主任時,沒有學生不服從我;沒有家長不配合我;更沒有社會來聲討我。
我也慶幸著中國自古沿襲而來的良好的風氣。
我父親上過私塾,費用都是地主家出資。地主給先生一把戒尺,他家的兒子表現最壞,所以手經常被打得腫很高。回家后,地主見狀,非常欣賞這位先生。後來這位先生告老還鄉后,換了一位先生。地主見兒子更加調皮,回家看到手不紅不腫,就生氣地把這位和藹的先生辭掉了。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一味懲罰的教育只會適得其反,孕育出的是「打死了都成不了才」的朽木,甚至釀成悲劇。
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不打自成才」,但事實告訴我們多數孩子是「不打不成才」的。
學校組織班主任到外地去學習期間,想起李砅同學曾經說過:「獎品最高等級是鉛筆盒,我已經有好多個了!」於是想到了給同學們買另類的獎品。我在杭州給同學們帶回來了獎品,給同學們送去了驚喜。
阿子考到了年級第一名,當她上來領獎的時候,看到那個西天取經的木雕筆筒吋,眼睛都放光。那個獎品她一直珍藏至今。
我知道她珍藏的不僅僅是獎品,她珍藏的,是老師對她的一份肯定,是一段美好的回憶。所以我儘可能用各種形式,傳達這對每一位學生的關注,肯定和期待。
班級的表彰會上,我盡量多表揚一些同學。
平時也特別關注一些缺乏自信的同學,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
即使學生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我在狠狠的批評之後都會說:「你不是自尊心很強的孩子嗎,你怎麼會這樣做呢。」
或者說:「你這次作業怎麼會錯那麼多呢,你看你上一次的考試成績,很有進步啊。」
「這好像不是你呀,你是昏了頭啦,自己去想想,怎麼變回你自己!」
我特別重視家長會上的表揚這一環節。家長會開始,我會全面總結班級的情況,接著是發獎品。除了學習前十名的,我會發學習進步獎,這點就涉及到很多同學啦。接著文明禮儀獎、關心集體獎,熱愛勞動獎等等。最後我會去看學生名單,還有哪些同學沒有獎品的,我會特地為他設立某些方面優點的個性獎項。
比如樂於助人獎,踴躍發言獎、遵守紀律獎、作業認真獎……
大大小小無數次的家長會,即使懷著忐忑的心情到場的家長,也不會坐幾小時的冷板凳,他們會依次上台來領獎。他們帶著目標來,充滿信心,滿懷期待地滿載而歸。
臨別經過我的講台,都會對我說:「謝謝夏老師!」「夏老師您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