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

  瑤英看到追上來的緣覺時, 還沒有到沙城。

  「你怎麼來了?」

  緣覺憨憨一笑,「王讓我陪著王後去西州,等月底護送王后回來。」

  他明白自己真正的任務是什麼:假如王后在西州住得太愜意了, 遲遲不歸, 他得催促王后趕緊啟程回王庭。

  瑤英哪能不清楚曇摩羅伽的用意, 哭笑不得——她才剛離開一天!

  她沒有趕緣覺回去,也沒有立刻給曇摩羅伽寫信, 命隊伍繼續西行, 以後她每年都會在夏天和冬天回西州,今年是第一年, 不能因為捨不得他就心軟。

  緣覺有些失望, 不敢多說什麼, 跟上隊伍。

  翌日,落了一場大雪,他們在驛站歇宿,篝火上燉了一大鍋羊肉, 等肉湯滾沸時, 下薄如紙張的雪白面片進去。

  緣覺吃著鮮美的羊肉面片湯, 突然道:「不知道王現在在做什麼, 有沒有用膳。」

  瑤英置若罔聞。

  出了沙城,風雪瀰漫,一行人戴上防風的面罩, 穿過荒無人煙的戈壁, 在被狂風經年累月吹蝕形成的巨岩瀚海外停下歇腳時,緣覺又道:「王帶著我和阿史那將軍來過這裡。」

  說著, 他開始滔滔不絕講述當年曇摩羅伽率領近衛軍蕩平商道的往事。

  「王后, 您要是悶得慌, 我還可以給您講王小時候練武的事!王天賦異稟,學什麼都快!」

  瑤英想起曇摩羅伽佇立在窗前目送自己的模樣,突然很後悔沒有把緣覺趕回聖城去。

  她也想他了。

  沒幾日,隊伍抵達西州,李仲虔親自到城外驛站來接,見到緣覺,冷笑:「曇摩王打發你跟過來做什麼?」

  緣覺連忙飛身下馬,道:「王擔心王后,命我侍奉王后,聽王后的吩咐。」

  李仲虔無意味地一笑,扶瑤英下馬,端詳她許久,「胖了點。」

  瑤英拂去肩頭雪花,笑嘻嘻地問:「胖點不好嗎?」

  她天生麗質,胖點也漂亮。

  李仲虔失笑:「胖點好。」

  看她雖然風塵僕僕,但面色紅潤,容光煥發,心裡滿意,沒有再為難緣覺,寒暄畢,一起入城。

  達摩和楊遷預備了酒宴,為眾人接風洗塵。

  宴席上,金勃小王子和楊遷斗酒,輸了的人得舞劍,親隨在一旁吶喊助威,北戎人、王庭人、漢人、各部胡人鬧成一團,昔日他們是戰場上的仇敵,如今,他們在酒宴上把盞言歡,往日情仇煙消雲散。

  瑤英接見各部酋長,問他們今年部落的收成如何,牛羊是否能安然過冬,期間也飲了幾碗酒。

  緣覺盡忠職守,一直守在她身邊,沒有加入斗酒。

  楊遷那邊時不時爆發出一陣鬨笑聲,未幾,少年郎們大叫著起鬨,几案傾倒,酒碗落地,面紅耳赤的金勃小王子被人推到庭前,他足足喝了三壇酒,腳步踉蹌,歪歪倒倒地走到瑤英跟前,行了個禮,啪的一聲響,胸脯一挺,開始轉圈。

  一開始他轉得很慢,優哉游哉的,隨時想要撲倒在地,幾個校尉郎撥拉琴弦,奏響琵琶,樂聲錚錚,他隨著樂曲加快速度,越轉越快,織金錦袍高高揚起,一片金光閃顫的絢爛光影。

  瑤英身後的親兵興奮得摩拳擦掌:「又看到金勃小王子跳舞了!」

  「你們看,果然像公孔雀!」

  親兵嘆為觀止:「這麼壯的男人居然能跳舞……」

  瑤英端著酒碗,看一眼謝青。

  謝青站在她身側,銀甲朱袍,手放在刀柄上,面無表情,眼神巡睃左右,一絲不苟地護衛她。

  瑤英抿了口酒。

  她婚宴的那天,年輕郎君和小娘子可以向意中人邀舞,那晚謝青不用當值。第二天,親兵告訴她,謝青昨晚把金勃小王子揍了一頓。

  「小王子拉謝青去跳舞,謝青哪會答應啊?小王子就圍著謝青跳那個什麼旋舞,別看小王子粗粗壯壯的,跳起舞來真靈活,像模像樣的!謝青沒理他,他喝醉了,非要拉著謝青去踏歌,還說什麼救命之恩,他願意以身相許,只求謝青垂憐,鬧得人盡皆知,謝青忍無可忍,提著他的衣領出去,拔刀和他打了一架。」

  謝青下手毫不留情,金勃小王子在家養了半個月才敢出門。

  挨了一頓打,金勃小王子並不氣餒,養好傷后精神抖擻,請求護送瑤英回西州,她正好想著帶金勃小王子見見各部酋長,安撫那些畏懼西軍的部落,應下他的請求。這次出發時把人帶上了。

  金勃一曲跳完,接過楊遷扔過來的佩劍,隨著樂曲起舞,舞姿矯健。

  氣氛熱烈,眾人擊節而歌,為他助興。

  金勃頻頻望向謝青,擠眉弄眼,一臉討好的笑容。

  謝青仍舊面無表情。

  歌舞盡歡,宴散,謝青送瑤英回寢殿,突然道:「公主,我是不是應該嫁給金勃小王子?」

  瑤英腳步一頓,抬起頭:「阿青,你喜歡金勃小王子嗎?」

  謝青避而不答,道:「我是個女人,統領千軍,還沒有成親。金勃的事全軍都知道了。」

  瑤英笑了笑:「阿青,你可以接受金勃小王子,也可以拒絕,不用去理會別人怎麼說。你是謝青,不論嫁不嫁人,不論嫁給誰,你依舊是謝青,是我的謝將軍。」

  謝青緊繃的神色漸漸緩和下來,點點頭。

  風聲呼嘯,她站在廊柱前,目送瑤英進殿,凝立不動。

  一如多年前,她立在花池旁,看著李仲虔抱走瑤英,一動不動地站了很久,直到母親找過來帶走她。

  ……

  謝青天生神力,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就能推倒比自己年長的兄長。

  父親發現她根骨極佳,適合練武。

  可惜她是個女兒家。

  母親不止一次地在她面前嘆息:「你要是個小郎君該有多少,可以和你兄長一樣追隨阿郎,為謝家盡忠,你怎麼偏偏是女兒身?」

  後來她一天天長大,相貌醜陋,體格健壯,怎麼看都不像是小娘子,完全就是個男兒模樣。

  親戚們背地裡說她這是投錯了胎,本該是男兒身,仙人作怪,讓她成了個小娘子。

  母親以淚洗面:女兒生得這麼丑,幾個兄長都比她清秀,她以後怎麼嫁人?

  謝青被逼著學女紅,學掌廚湯水,學管理庶務。

  母親說,既然她天生男人相,唯有多學點主持中饋的本事,將來才好說親,嫁了人才能好好侍奉丈夫。

  謝青和族中姐妹一起上學。一屋子小娘子,唯有她格格不入。

  她們孤立她,笑話她生了副男人相貌。

  那年春天,阿郎帶著七娘回鄉祭祖,依附謝家的族人幫著操持祭禮,張羅宴會。

  謝青和母親一起去參加酒宴,夫人們在池邊吃酒,小娘子們在後園花池旁賞花玩耍,斗花草,打鞦韆。

  沒人和她玩耍,她一個人在花池子旁摘花。幾個小娘子走過來,拉著她一起去斗花草,她受寵若驚,玩了幾回,小娘子們把摘的花都戴在她頭上身上,圍在旁邊嘻嘻哈哈笑。

  「快看,快看,謝青也會戴花呢!」

  她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謝青忽然明白,在她們眼中,自己是一個笑話。

  她站起身,摘下頭上的花,摔在那些小娘子身上。

  盛怒的她面色陰沉,看起來一臉橫肉。

  小娘子們嚇得落荒而逃,她追上去,扯住帶頭的小娘子,抓下她頭上戴的牡丹花,小娘子尖叫著求饒,僕婦們趕緊上來解勸,夫人們趕了過來,看到滿院追打小娘子的謝青,紛紛變色,看她的眼神像在看一個怪物。

  母親氣得大哭,渾身打顫,指著謝青:「我前世到底造了什麼孽,怎麼就生了你這麼個孽障!」

  謝青面無表情地推開攔著自己的僕婦,一路摔摔打打,躲進一個僻靜的院子里。

  她摘下花池子里的花,扔到地上踩爛,還不解氣,撿起石頭亂扔。

  長廊里哎喲一聲,脆生生的。

  一張粉嘟嘟的臉探出長廊,梳雙髻的小娘子伏在長廊上,烏溜溜的眼睛看著謝青,「你怎麼無緣無故拿石頭砸我?」

  雖然是質問,語氣卻又輕又柔,像是在玩笑。

  謝青覺得眼前的小娘子好像和其他人不一樣,但是她不想再被人耍弄,冷哼一聲,掉頭就走,張望一陣,跳進花池子,抱住一棵花樹,用力往上拔。

  花樹被她連根拔了出來,轟然倒地。

  謝青拍拍手,冷冷地瞪一眼小娘子。

  她以為小娘子會被自己嚇跑。

  剛抬起頭,撞進一道熱切的視線。

  小娘子滿臉驚嘆地看著花池子里的大坑,目光灼灼:「姐姐,你真了不起!」

  不同於族中姐妹的陰陽怪氣,她語氣真誠。

  謝青怔住。

  小娘子看她的眼神滿是羨慕:「我要是像你一樣力氣這麼大,身體這麼好,可以和我阿兄一起去練武!」

  謝青突然覺得煩躁:「你是小娘子,怎麼能練武?」

  她從來沒見過生得這麼漂亮的小娘子,好看的小娘子不是都應該像母親說的那樣規規矩矩、溫婉端莊的嗎?怎麼能想著練武呢?

  小娘子好脾氣地笑了笑:「小娘子為什麼就不能練武?不管男女,只要身體好,都能練武,現在到處都在打仗,我們小娘子學會武藝才不會隨便被人欺負。」

  謝青冷笑:「女兒家學武,所有人都會笑話你。」

  小娘子趴在欄杆上,腦袋一歪,「我要是會武藝,誰敢笑話我,我就打他,打到他不敢笑話我為止。」

  謝青半晌無語。

  小娘子目光在她身上打轉,恨不能走下來捏捏她似的,可是卻一直趴著沒動。

  謝青正納悶,長廊那頭傳來一道聲音,公子李仲虔找了過來,看到小娘子,幾步走近,抱起她:「怎麼一個人在這裡?誰把你丟在這裡不管的?」

  小娘子摟住李仲虔的胳膊:「我讓乳娘抱我過來的,我想看看以前栽的繡球長大了沒有。」

  謝青獃獃地看著小娘子。

  原來她就是女公子。

  母親說過,女公子自幼身體不好,去年還流落戰場。她本來好轉了,經過這一場驚嚇,又不能走路了,公子正在想辦法打聽哪裡有神醫可以治好她的腿。

  謝青半天回不過神。

  女公子伏在李仲虔肩膀上,朝她揮揮手,眉眼彎彎。

  謝青回到家裡,等著父親來責罰自己。她大鬧宴會,打傷族中姐妹,拔倒女公子的樹,砸了女公子,母親氣得一路都在垂淚。

  父親回家,把她叫到前庭,臉色沉重。

  她跪了下去,父親的巴掌卻遲遲沒有落下。

  「阿青,你想練武嗎?」

  謝青驚愕地抬起頭。

  父親看著她,嘆口氣,「咱們家世代習武,你天生神力,不練武的話太可惜了。既然你和族裡的小娘子們合不來,以後那些東西不必學了,跟著你兄長習武吧。今天公子說想給女公子挑幾個護衛,你是女兒身,如果能被挑上,正好可以貼身護衛女公子。」

  給女公子當護衛?

  謝青眼前浮現出女公子趴在欄杆前和自己說話的模樣。

  女公子看著她,一臉驚嘆和羨慕:姐姐,你真了不起!

  父親語重心長地道:「阿青,你想好了,選了這條路,以後可能沒人敢娶你。習武要吃很多苦頭,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都得咬牙扛著,不能懈怠,阿耶不會慣著你,該打就打,該罵就罵,絕不心疼,你真的要練武嗎?」

  謝青摘下頭上的簪花扔在地上,雙手握拳:「我要練!」

  她不必為自己天生與眾不同而感到羞恥,這是她的天分,不是罪孽。她要練武,要通過選拔成為女公子的護衛!

  ……

  西州的夜風像帶了刀子,呼呼吹過,骨頭縫裡都覺得刺疼。

  謝青回過神來。

  隨公主回到中原時,她見到年邁的父母。

  夫妻倆看著一身甲衣、騎馬率領親兵入城的她,老淚縱橫。母親一直跟在隊伍後面看她,聽著百姓高喊她的名號、為她歡呼,一邊走一邊抹眼淚。

  謝青轉身,眺望夜色中沉睡的西州城。

  階前一道人影晃動,有人搖搖晃晃朝她走了過來。

  她握緊長刀。

  ……

  翌日,瑤英起來梳洗。

  緣覺在庭前堆了個雪人,氣喘吁吁地問:「王后,您看像不像王?」

  瑤英看著庭中那個挺拔瘦削、輪廓鮮明的雪人,出了一會兒神。

  親兵嬉笑著走過來,道:「公主,昨晚謝青又把金勃小王子給揍了!」

  金勃當眾獻舞,半夜跑來纏著謝青問她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男人,他要和那人決鬥,被謝青一把扛起扔到雪地里醒酒,摔了個鼻青臉腫。

  瑤英笑著搖搖頭,披上斗篷去找李仲虔。

  親隨神情緊張,簇擁著她往裡走,路過長廊的時候,有意無意擋在她面前,笑著道:「這邊風大,別吹著公主。」

  瑤英挑眉:「讓開,有什麼不能讓我看的?」

  李仲虔放浪形骸,她什麼沒見過?何必在她面前遮掩?

  親隨訕訕地退了下去。

  瑤英走下長廊,目光掃過雪地。

  一道高挑的人影佇立在庭前雪中,氈襖上一層薄薄的雪,凍得瑟瑟發抖,不知道在這裡站了多久。

  「巴娜爾公主?」

  抱著雙臂的女子回過頭,看到瑤英,眸中騰起亮光:「阿依努爾!」

  瑤英拉著巴娜爾公主走進前庭,讓她坐在爐前烤火,「你在這裡等了多久?」

  巴娜爾公主掰著手指頭數了數時辰:「李仲虔不肯見我,我昨晚半夜來的,我等到他出來見我為止!」

  瑤英示意親隨取來熱馬奶酒給她喝下暖暖身子,出了前庭,小聲問:「怎麼回事?」

  親隨咳嗽了一聲:「昨晚宴會,有幾個部落女郎向阿郎獻舞,巴娜爾公主把那些人都趕跑了。阿郎回來倒頭就睡,巴娜爾公主要見他,他不許我們開門,公主就一直守在外面,怎麼勸都不走。」

  瑤英想了想,吩咐人去請個醫者來看看巴娜爾公主,轉身去看李仲虔。

  ……

  剛進屋,瑤英就聞到一股濃烈的酒香。

  李仲虔斜躺在窗前火爐旁的木榻上,長腿曲起,腳上的獸皮靴踩著酒罈,手裡攥著酒囊,鳳眸幽幽地望著緊閉的窗。

  瑤英從一地傾倒的酒罈走過去,拿走他手裡的酒囊聞了聞,「這酒是今年新釀的金琥珀,後勁小,吃不醉的。」

  李仲虔踢開酒罈:「誰要吃醉?吃醉了你又要數落人。」

  瑤英笑了笑,「巴娜爾公主在外邊等著,你在裡面看著她,怎麼不把人叫進來?」

  「讓她等著吧,多等個幾次,以後就不會來了。」

  瑤英嗯一聲,脫下斗篷,捲起袖子,收拾案几上隨意堆疊的文牘,提起火爐上的銅壺,熟門熟路地找到一袋米粒緊實的烏米。

  這種米先在汁水中充分浸泡,蒸熟后晒乾,再蒸熟再曬,如此反覆九次,米粒顆顆晶瑩,滋味肥濃油潤。西軍常常需要長途奔襲,軍中很多人不習慣和北戎人那樣渴飲馬血、生吃馬肉,今年本地適種的烏米豐收,她讓人曬了不少,士兵很喜歡,攜帶方便,可以保存很久,還很好吃,而且可以迅速補充體力。

  熱水滾進碗中,她調了一碗烏米飯,遞給李仲虔。

  「別吃酒了,吃點東西暖暖胃。」

  李仲虔看著碗中油亮的米粒,「怎麼不催我放人進來?」

  瑤英平靜地道:「阿兄想通的時候,自然會放人進來。」

  李仲虔嘴角一咧:「如果我想不通呢?」

  「那我更不能自作主張了。」

  李仲虔揉揉眉心,翻身坐起,接過碗和匙子,大口扒烏飯。

  巴娜爾公主想嫁給他。

  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娶妻。

  小的時候,他曾好奇地問舅父:「舅舅,您怎麼沒有娶親?」

  謝無量摸摸他的發頂,「舅舅太忙了。」

  後來長史告訴他,謝無量就算一年到頭過家門而不入也有很多小娘子願意嫁他,他不娶妻不是因為太忙,而是自知身體病弱,又身處亂世,隨時可能死在戰場上,不想耽誤小娘子的青春。

  李仲虔沒想過娶妻的事,從前是因為和舅舅一樣不想連累妻子,來到西州,沒了顧慮,他依舊不想娶妻。

  李德和唐氏,李德和謝滿願……他們都曾恩愛甜蜜過,後來夫妻離心,面目猙獰,彼此仇恨,曾經是最親密的枕邊人,到最後,李德對謝滿願毫不留情,唐氏死之前句句都在詛咒他。

  愛得再熾烈,終究抵不過歲月。

  他和瑤英不一樣。

  瑤英深知這世上惡無處不在,並且被深深地傷害過,但她仍然相信世間的美好,李德、唐氏和謝滿願之間的糾葛恩怨不會影響到她的心境,她喜歡一個人,那便一心一意去喜歡。

  他沒有這樣純粹的喜歡。

  流連花叢,男歡女愛,於他而言不過是情.欲上的享受,從一開始雙方就明白彼此只是一場露水姻緣,你情我願,絕不拖泥帶水。

  如果巴娜爾只是求幾場歡愛,他不會拒絕,可是她想嫁他。

  他這樣的人不適合娶妻。

  「羅伽對你怎麼樣?和尚懂得怎麼做一個好丈夫嗎?」他捧著烏飯,忽然問。

  瑤英一笑:「他對我很好。」

  李仲虔嘴角輕揚。

  ……

  瑤英從屋中出來的時候,巴娜爾還等在雪地里,臉頰凍得紅撲撲的,朝她行了個大禮。

  西軍聯軍收復伊州時,瑤英不許部落兵欺辱北戎王宮女眷,巴娜爾很感激她。

  瑤英把自己的斗篷披在巴娜爾肩膀上,道:「公主隨我來吧。」

  巴娜爾抬頭看一眼緊閉的窗,懊惱地嘆口氣,舉步跟上瑤英。

  爐膛里柴火燒得噼啪響。

  瑤英看著巴娜爾喝下一大碗防風寒的葯,直接問,「公主是怎麼和我阿兄認識的?」

  「在北戎的時候認識的。」

  「公主是不是救過我阿兄?」

  巴娜爾捧著葯碗搖搖頭:「阿依努爾,不是我救了李仲虔,是李仲虔救了我。」

  瑤英面露驚訝之色。

  巴娜爾放下碗,朝她笑了笑,緩緩地道:「當初李仲虔混在北戎奴隸裡面,尋找脫身的時機,那天夜裡,塔麗幫他掩護,他趁守衛打瞌睡,偷偷摸出營地,無意間撞見三王子想要欺負我……」

  說到這裡,她臉上掠過憤怒之色。

  她是瓦罕可汗養大的女兒,以後肯定要嫁給諸兒子中的一位。三王子垂涎她的美貌,想要她做側夫人。

  三王子為人粗鄙,她堅決不答應。三王子賊心不死,偷偷買通她的奴隸,把她騙出營地,想要生米煮成熟飯,逼她就範。

  「營地外的守衛被三王子支開了,我很害怕……李仲虔當時就藏在馬廄,他看到我被三王子拖走,沒有現身。」

  瑤英猜得出當時的情形。

  李仲虔以奴隸身份掩飾自己,假如出手救人,很可能捲入是非,無法脫身。

  「我阿兄最後還是出手了?」聽巴娜爾的口氣,三王子肯定沒得逞。

  巴娜爾點點頭:「李仲虔不想多事,本來已經悄悄地離開了,過了一會兒還是回來了……公主知道他為什麼回來嗎?」

  瑤英搖搖頭。

  巴娜爾道:「因為我一直在叫阿兄。」

  瑤英微怔。

  巴娜爾接著說:「李仲虔沖了進來,一把扯住三王子,差點把他腦袋扭下來,三王子怕事情鬧大驚動別人,逃走了。」

  那晚,李仲虔差點把三王子打死,他那副猙獰兇狠的模樣就像地獄里爬出來的惡鬼。

  他站在驚魂未定的巴娜爾跟前,問:「你兄長呢?他怎麼沒來救你?」

  巴娜爾抹了一把眼淚:「他死了。」

  她的父兄都為瓦罕可汗戰死,所以才能被收養為義女,她沒有其他親人了,害怕的時候本能地叫著兄長,她的母親是被擄掠到草原的漢人,她和兄長小的時候就會說漢文。

  後來她知道了李仲虔來北戎的目的,一下子恍然大悟,李仲虔之所以會不顧危險救她,是因為她歇斯底里的呼救讓他想到了他妹妹。

  文昭公主落在海都阿陵手裡,誰都不知道她到底遭遇了什麼。

  「一開始,我不知道李仲虔是魏朝的皇子。」巴娜爾往爐膛里添了幾塊炭,「他救下我的第二天,三王子傷勢太重,瞞不住了,瓦罕可汗派人來安撫我,說三王子是活該,又問我到底是誰打傷了三王子,奴隸竟然敢打傷貴人,雖然他是為了救我,也必須受到懲罰。」

  她抬起下巴:「我當然不會出賣自己的救命恩人!」

  不論三王子的母親怎麼勸哄、威逼,巴娜爾都不肯指認李仲虔。大妃暴跳如雷,向瓦罕可汗進讒言,要在十天內把她嫁給一個部落的酋長。那個部落剛剛在大戰中失去一半青壯年,酋長都快有五十歲了,瓦罕可汗正愁該怎麼安撫部落。

  巴娜爾還是咬緊牙關不肯說出是誰救了她。

  她咬了咬唇,「大妃逼我出嫁,我很害怕,可我不能出賣李仲虔,我給自己準備了嫁衣……」

  就在她絕望的時候,李仲虔自己站出來認罪了。

  他滿身臟臭,蓬頭垢面,看不出本來面目,跪在三王子的氈帳外。三王子的親隨把他打了個半死,他趴在泥地里,一聲不吭,紋絲不動,任他們踢打。

  巴娜爾哭著衝到瓦罕可汗的大帳求情,老可汗饒了李仲虔,他一瘸一拐地走了,看都沒看巴娜爾一眼,就好像他挨打的事情和她沒有一點關係。

  夜裡,巴娜爾去看他,他舊傷複發,陷入昏迷,塔麗在悄悄照顧他。

  巴娜爾每天都會去看李仲虔,偷偷送葯送吃的給他,有時候幫塔麗照看他。

  就是在那段日子裡,她聽他病中叫明月奴,知道他妹妹的小名,還知道他來北戎是為了找妹妹。

  李仲虔很冷漠,從來不和她說話。

  巴娜爾堅持去看他,漸漸猜出他不是尋常奴隸,瓦罕可汗想找的漢人很可能是他。

  「我可以幫你離開這裡。」她告訴李仲虔,「我是可汗的義女,可以把你要到我身邊來,你成了我的護衛,就不用躲躲藏藏了。」

  李仲虔拒絕她的幫助。

  巴娜爾那時候怎麼想都想不明白:他為什麼不讓自己幫他?

  塔麗也有相同的疑問。

  那天,巴娜爾悄悄去看望李仲虔,聽到塔麗幫他出主意:「公子,巴娜爾公主好像很喜歡你,公子不妨利用這一點,瓦罕可汗對公主還是有幾分情面的。」

  李仲虔淡淡地道:「以後別讓她來了。」

  塔麗遲疑著問,「公子討厭巴娜爾公主嗎?」

  巴娜爾站在土牆外,心裡怦怦直跳。

  她突然發現自己很怕李仲虔給出肯定的回答。

  ……

  啪的一聲脆響,爐膛里的火炭燒得滋滋有聲。

  巴娜爾從回憶中醒過神,朝瑤英一笑:「李仲虔沒有說討厭我,他對塔麗說了一句很古怪的話。」

  瑤英輕聲問:「什麼話?」

  巴娜爾一字一字地道:「他說,我只是個不相干的人,他不想讓我步阿娘的後塵。」

  當時巴娜爾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以為李仲虔很討厭她,傷心地離開了。

  在佛寺見到痴傻的謝滿願以後,她才明白李仲虔的意思。

  她更喜歡李仲虔了。

  他看起來陰森森的,其實是個好人。他為了救妹妹冒險刺殺瓦罕可汗,他救了萍水相逢的她。他明明知道她喜歡他,沒有藉機哄騙她,利用她脫身——哪怕她甘願這麼做。

  巴娜爾仰起臉,看著瑤英:「阿依努爾,你問我是怎麼和李仲虔認識的,是不是想勸我,李仲虔不喜歡我,讓我放棄?」

  不等瑤英回答,她笑了笑,眸子里映出爐膛明艷的火光。

  「北戎滅亡,我不用再面對三王子他們的覬覦,也沒了公主的尊榮,義慶長公主被公主你接回中原去了,我不想去中原,來到西州……」

  「公主,李仲虔是我見過的最強壯最勇敢的男人,我喜歡他,想和他生孩子,他不討厭我——我看得出來,現在他沒有想娶的女人,我和他之間沒有阻礙……天神又給了我一次機會,我想試一試。」

  嘗試之後才有放棄的資格。

  她是北戎數一數二的美人,她喜歡李仲虔就要說出來,不怕被笑話。

  哪怕最後他還是無動於衷,至少她試過了。

  「我聽說了很多佛子和公主的故事。」巴娜爾看著瑤英,兩眼放光,「公主和佛子不畏艱難,終於感動天神,才能結為夫妻。我也要和公主一樣勇敢!」

  瑤英唇角微不可見地抽了抽。

  她可以篤定,巴娜爾聽到的那些故事和傳說有一大半她也不知道。

  比如前一陣西州流傳她為曇摩羅伽哭倒了整座聖城,羅伽才能找到真正的內功心法,起死回生。

  巴娜爾抹把臉,振奮精神:「最烈的馬屬於最勇敢的勇士,想要打動最強壯的男人,也得和馴馬那樣,誰勝出,誰就能和他生孩子!」

  瑤英:……

  她怎麼突然感覺巴娜爾公主嫁給阿兄的目的就是和他生孩子?

  ……

  送走巴娜爾公主,親隨問瑤英:「七娘,要不要想辦法把巴娜爾公主送出西州?」

  瑤英搖搖頭,「阿兄真不想見她,她根本進不來……巴娜爾公主和阿兄的事,你們別多管,別跟著起鬨,也別瞎打聽,順其自然就是了。」

  ……

  接下來的日子,瑤英繼續接見各部酋長,為有摩擦的部落調節矛盾,督促擁有大片土地的豪族種植農官培育的糧種,親自去新建的養馬場視察,讓親兵試騎從波斯那邊買來的良馬,還得時不時抽空去宴席上露個面。

  親兵偶爾會向她彙報李仲虔那邊的事:巴娜爾給李仲虔做了件獸皮襖,李仲虔沒收。

  一晃就是大半個月過去,緣覺看她還沒有動身回王庭的意思,急得團團轉,每天冷不丁地提醒一句:「王后,您猜王這會兒在做什麼?」

  瑤英用膳,緣覺在一旁道:「王是不是也在用膳?」

  她提筆寫信,他趕緊幫著鋪紙:「王后要給王寫信嗎?」

  她在佛寺會見酋長,他和旁人低語,「這些僧人的宣講比不上王的動聽,我們王宣講時,連寺里的鷹都乖乖立在鷹架上聆聽……」

  瑤英回頭看他一眼。

  緣覺一臉驕傲:「王后,您也這麼認為吧?」

  李仲虔翻了一個白眼:「你這麼想念你們王,不如先回王庭去。」

  緣覺忙退後幾步,恭敬地道:「小的要侍奉王后左右。」

  李仲虔皮笑肉不笑。

  緣覺再不敢多嘴。

  終於到了月底,緣覺立馬精神了,不動聲色提醒瑤英該動身了:「王后,箱籠開始整理了,您看有沒有什麼漏下的?」

  瑤英處理好手頭的事務,啟程回王庭。到了沙城后,她讓其他人慢行,自己騎快馬回聖城。

  不過是一個多月,感覺像過了很久似的,聖城外一片茫茫白雪。

  守城的禁衛軍見到肩披朝霞的瑤英出現在城門外,驚詫萬分,連忙豎起迎接的幡旗:「王后回來了!」

  瑤英示意他們不要驚動其他人,徑自回宮,剛步上長階,迎面一人走下來,看到她,呆了一呆,慌忙行禮。

  「王后回來了?」

  瑤英嗯一聲,匆匆往裡走,她給曇摩羅伽的信上沒有提起自己特意提前趕回來的事,還叮囑緣覺不要漏了口風。

  曇摩羅伽這會兒一定在前殿接見大臣,她可以站在後廊那裡等他……

  她還在盤算怎麼嚇羅伽,畢娑撓撓腦袋:「王后,王不在王宮。」

  瑤英腳步頓住:「他去佛寺了?」

  畢娑笑得直拍大腿,搖搖頭:「王思念王后,知道王后動身回來,今早出城去迎接王后了。」

  曇摩羅伽的理由很充分:雪太大,他擔心瑤英在路上被風雪阻住,要帶人去接應。

  剛好閑著的莫毗多嘀咕了一句:「那也用不著王親自去接,末將正好要去一趟白城,可以順路迎接王后。」

  曇摩羅伽好像沒聽見一樣,看一眼天色,門外近衛統領過來回話,車馬準備好了。

  瑤英哭笑不得:她想提前回來給曇摩羅伽一個驚喜,叮囑所有人瞞著他,沒想到羅伽已經出發去接她了!

  她轉身就走,翻身上馬,出了聖城,夜裡在驛站歇了一夜,緣覺勸她回聖城等曇摩羅伽回來,她搖搖頭,她現在就想見他,一刻都等不得。

  第二天是個大晴天,瑤英繼續朝沙城奔去,蹄聲回蕩在茫茫無際的雪原間。

  忽地,遠處幾道模糊的暗影從西邊疾馳而來,馬蹄踏響如奔雷。

  瑤英催馬疾走,迎上前,暗影越來越近,為首的那人一身雪白織金紋錦袍,身形挺拔,風吹衣袍獵獵。

  她看著他,嘴角不禁翹了起來。

  他凝望著她,逆著光,碧眸看起來黑沉沉的。

  馬蹄轟響,雪地震顫,黑馬飛馳到瑤英跟前,帶起一陣氣流,還沒停穩,馬背上的人展臂攬住她的腰,把她整個人抱到自己馬背上,緊緊摟著她。

  瑤英抱住他的腰,聞他身上的沉水香味。

  「郎君,我回來了。」

  曇摩羅伽低頭,吻她發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