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親征
蕭懌忍住又將滑落的眼淚,問:“他的屍身運回來沒?”
瑾儼道:“昨晚已運回國舅府上。”
蕭懌很想再見表弟最後一麵,但想到諸侯王叛亂的大事還未解決,怎能顧念一己私情呢?他強忍著悲痛道:“孟禦衛雖未立下軍功,但他是為朝殉難的,仍應得到厚葬。”
群臣齊聲道:“殿下仁慈。”
蕭懌停了停,又問:“戰況怎樣了?”
群臣低著頭,不敢作聲。蕭懌又問了一遍,黃生沉鬱道:“因孟禦衛不幸陣亡,又損兵不少,士氣有些低落,依現在的局勢,怕是……”不敢再往下說,但人人都知道他想說怕是會戰敗。
蕭懌現在遇到了自監國以來最難解決的一件事,如果不盡早平息叛亂的話,萬一他們打進宮來,自己和父母都會有性命危險,且還會死更多無辜的人。他不再猶豫,下了決心,起身朗聲道:“現在已到了最關鍵的時候,我身為太子,必定要保皇宮安全。現在我決定親上戰場,平息這場叛亂!”話音未落,群臣都說不可。
黃生首先反對道:“萬萬不可!太子殿下乃國之根本,要是去打仗就太冒險了,臣以為這不可取。”其他大臣都隨聲應和。
蕭懌示意他們都安靜下來,鄭重道:“正因為我是太子,才需要親征,否則叛亂能平息麽?皇宮能安全麽?”
群臣覺太子說得有理,均無言以對。
朱長駟心下暗喜:真是天助我也!太子一走,我就更多了一分勝算。等他一離開都城,就可飛鴿傳書給丁茂,叫他提早起兵,以免錯失良機。
蕭懌見他們不再反對,問道:“我軍現處何地?”
瑾儼道:“在離都城往西七百多裏地的山坳處。”
蕭懌點了下頭,讓許宗源傳來郭讓道:“你馬上去備一千人馬,待會讓他們隨我一起出宮。”他吩咐瑾儼暫理國事,然後宣布退朝,匆匆回東宮做準備。
許宗源憂心道:“殿下真的要走?”
蕭懌急迫道:“已到了緊要關頭,豈能不去?”他換上戎裝,拿了劍就往殿外走。剛出殿,就見呂雯梅一身戎裝走過來,不由一怔,問:“雯梅,你怎換上戎裝了?”
呂雯梅淺笑:“我要跟你一起去打仗。你瞧我像不像個女將軍?”原來她在理事殿外聽見蕭懌說要去打仗,就趕緊回去叫人找了身戎裝換上。
蕭懌見呂雯梅這身裝扮,倒頗有幾分英氣,想笑卻笑不出,提醒她:“雯梅,這是去打仗,可不是鬧著玩的,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你還是留在宮裏,哪也不要去。”
呂雯梅嘴一撅,不高興了:“不行,我就要去!不管是生是死,我都要和你在一起。”話未完,淚已滑落。她倔強地伸手拭去淚水,注視著蕭懌。
蕭懌好生感動,又覺著讓她一個姑娘陪自己去打仗,多少有些不放心,一時難以委決。
呂雯梅見他遲疑,又摟著他手臂撒起嬌來:“我不怕危險,你就帶我去嘛!”
蕭懌擔慮道:“可我怕你會受傷。”
呂雯梅沉著一笑:“我不怕的,況且我已跟伯曆師父學了些武功,可不再是你說的三腳貓功夫了,不信你瞧。”說著要練武給他看。
蕭怪想到不便再耽擱時間,又見她非要跟自己去,便道:“算了,我帶你去就是,不過你可要跟緊我,別走散了。”
呂雯梅才高興起來:“好,我答應你。我們從哪走?”
蕭懌正要說話,郭讓小跑著過來向他行了一禮:“太子殿下,人馬已備齊,就候在宮門外。”
蕭懌向呂雯梅道:“我們走吧。”
二人出了宮,果見有一大隊侍衛牽著馬等著他們了。蕭懌和呂雯梅快步走過去,正要上馬,孟錦雲的聲音自身後傳來:“懌兒。”蕭懌和呂雯梅心頭一凜,回過身來。
孟錦雲急步走過來,“懌兒,你可不能去啊!”
蕭懌迎上幾步,說道:“現在情勢緊急,兒臣不得不出麵平叛,請母後不要叫兒臣為難。”
孟錦雲臉上憂愁聚集,如拔不開的雲霧:“可是母後不能讓你以身犯險,萬一你有個三長兩短,母後可怎麽辦?”
蕭懌知此去是一場生死交量,不知還能不能活著回來,眼圈自也紅了:“兒臣明白母後心意,可兒臣不得不去,母後就別再多說了。”
“懌兒啊……”孟錦雲萬分不舍,又大感無奈。
呂雯梅也不知能否打敗叛軍,還是寬慰道:“皇後娘娘別過憂,我們一定會打勝仗的。”
孟錦雲隻顧跟兒子說話,並未注意到她。聽到她說話,才看到站在兒子身邊的人居然是呂雯梅,感到意外:“你也要去?”
呂雯梅點點頭:“是的。”
孟錦雲微一沉吟,道:“你跟我來。”
呂雯梅看向蕭懌,恰好蕭懌的目光也投向自己,二人均不知她有何交代。呂雯梅輕擺一下頭,跟在孟錦雲身後走出數丈遠。
孟錦雲緩緩轉過身,看著呂雯梅道:“你入宮也有一段時間了,該明白太子生命的重要性。他乃國之根本,本一搖,則國亂,而他對你的情意,你該是心知肚明的。就算你不顧及他對你的感情,那你也該顧全大局,務必要保太子周全。”聲音雖低,語氣卻重。
呂雯梅垂淚誠懇道:“就是皇後娘娘不說,民女也會保太子殿下周全。”
孟錦雲情知呂雯梅一個丫頭頂不了多大事,但她若能在關鍵時刻幫兒子抵擋一下也成,見她同意,心下略寬。
蕭懌見她們走回來,迎上前去。
孟錦雲深深望著蕭懌,聲音裏透著濃濃關愛之情:“懌兒,你此去可要千萬小心,一定要好好回來。”
蕭懌也是大為不舍,含淚答應一聲,道:“母後,您多保重。”他與呂雯梅騎上馬,又向孟錦雲望了一眼,方領著隊伍離開。
孟錦雲朝已遠去的隊伍揮揮手,再也忍耐不住,捂著嘴哭出聲來。
蕭懌和呂雯梅領著一隊侍衛匆匆趕路。正行間,天色忽然變得更加陰沉,不一會兒,又下起了淋淋瀝瀝的雨,令人心裏更加鬱悶。他們不知這一戰將如何結束,總之不是皇軍勝,就是叛軍勝,隻此兩個結果。
蕭懌一行人行至深夜才下馬休息。次日天漸漸放晴,到得晌午,他們終於來到一個山坳。
呂雯梅遠遠望見許多營帳,興奮地道:“快到軍營了。”蕭懌也望見了,催馬向營帳馳去,待行到近前下了馬。呂雯梅及眾侍衛都跟著下馬。
張建及韓小虎已迎上來行禮:“末將參見太子殿下。”
蕭懌道了:“平身。”見他二人雖滿臉喜色,卻難掩憂愁,想是形勢不利,暗暗擔憂。
張建問道:“太子殿下不辭辛苦而來,不知所為何事?”
蕭懌聲音中帶著憂傷,“聽說孟侍中不幸陣亡,我擔心你們這邊形勢不利,就想和你們一起作戰。”
張建和韓小虎大感意外,互望一眼。張建說道:“這太危險了,太子殿下還是請回吧。”
蕭懌目光微沉,“我來就是想幫你們早點打敗叛軍,豈有來了再走之理?”
張建和韓小虎感激,拜謝道:“多謝太子殿下前來相助。”
張建即刻令人把士卒們都招集來,大聲道:“今日太子殿下前來,要與諸位一起作戰,諸位可要打起精神,早日戰勝叛軍!”
眾將士乍見太子來,要與他們一起作戰,無不歡呼雀躍,士氣高漲。
蕭懌歡喜,待他們安靜下來,說道:“我知道大家辛苦,但叛亂一日不平,朝廷就一日不得安寧,所以大家要拿出十倍的精神來,盡快平叛。凡奮勇殺敵者,重重有賞!”
眾將士聽到“重重有賞”,更是勇氣百倍,齊聲高呼:“奮勇殺敵!奮勇殺敵……”
蕭懌一見這氣勢,也多了安慰,增了信心。
呂雯梅笑吟吟地在一旁瞧著,覺蕭懌倒挺會說話,看這士氣,是有把握取勝了。
張建令眾將士去各處把守,提防叛軍偷襲。然後道:“太子殿下一路勞頓,表到帳內歇會。”蕭懌應了。
張建看到跟在太子身側的呂雯梅,忍不住問:“這位小兄弟是……”
品雯梅見他未看出自己是女子,忍笑不語。
蕭懌微微一怔,明白過來,看她一眼道:“她是我的近侍。”
張建答應了,請了他倆入帳。
三人在帳中坐下後,蕭懌詢問:“叛軍離此有多遠?”
“約三十多裏路。”
蕭懌又問:“現在我軍傷亡有多少人了?”
張建感到慚愧,垂眸道:“傷者現有一萬二千餘人,陣亡者則有八餘人。”
蕭懌悲痛,忍淚靜了一會,問:“今天交戰否?”
“還沒有,但昨天幹過兩仗。”他聲音低了下去,“末將雖力戰,卻仍無勝算,還搭上了孟侍中的性命,實在慚愧。”
蕭懌一聽到表弟,眼圈又紅了,聲音低而悲:“兵家無常勝,這事不能全怪你。”
張建又慚愧又喜慰,單膝跪地,忠誠道:“末將就是肝腦塗地,也要效忠皇上,效忠太子殿下。”
蕭懌虛扶他一把,“有你這句話,我就知沒看錯人。”他目光一斂,“現在叛軍還沒來,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嚴加防守。”
張建恭聲道:“諾。”
“報——”派出的探馬匆匆跑進帳來,慌張行禮:“將軍,不好了,敵軍又來了!”
張建一皺眉,大聲吩咐道:“立刻整頓兵馬,準備應戰。”他看向蕭懌,“太子殿下。”
蕭懌點一點頭,出了營帳。看見眾將士已排好整齊的隊伍,等著張建發號施令。他上了馬,張建、韓小虎、呂雯梅也跟著上馬。
章德殿內,孟錦雲剛服侍蕭翁業服過藥,就見郎中令司空若塵急惶惶進來稟報:“皇上,大事不好,尚書令突然帶了很多黑衣人闖進宮來,還有不知從哪來的士兵已把皇宮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