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林氏父子
商隊眾人歸隊收拾行裝,相互問候,身後家眷一陣歡呼。此役商隊竟無一人喪生,有一名重傷的商人被抬上馬車,好生照料,另有幾人掛彩,無傷大礙。
傅青雲早被鮮血四濺的場麵嚇得兩股戰栗,見山匪四散逃去,唯恐和散落的匪徒遭遇,急急杵著拐杖戰戰兢兢向山腳下走去,期望得到商隊的庇護。
幾名商人警惕的看著傅青雲靠近,待看清傅青雲年輕幼稚的枯瘦麵孔,又杵著拐杖,便放鬆了警惕。
一名客商打扮,身材高大的中年漢子,衝著傅青雲喊道“小哥,是去南陽城吧,快過來吧,帶你一程。”
傅青雲正感腿腳酸軟,滿頭冒汗,又擔心遭遇山匪毒手,聽到中年漢子召喚,高興的應了一聲,一瘸一拐來到中年漢子身邊。
但見漢子約莫四十來歲,臉型方正,濃眉大目,麵孔極其慈善友好。傅青雲有些局促,向中年男子點頭微笑致謝。中年漢子爽朗一笑,縱身上了馬車,與馬車上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並肩坐了,側身伸手將傅青雲提上馬車,與那少年緊挨著坐下。
商隊再次緩緩前進,剛才在拚殺中大顯神威的勁裝疾服大漢策馬揚鞭,喝道開路,氣勢不凡。看裝束,應是商隊請的鏢衛頭子了;馬隊後麵還有五六名年青漢子押隊,都是武士打扮,應是鏢局的鏢衛,適才也甚是勇猛。
商隊一共二十幾輛馬車,滿載貨物,有糧食、布匹、鮮肉等,都是生活必須之品。其時天下大亂,黎民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商隊這一批貨物,在此亂世算得上是貴重之物了。
正思忖間,中年漢子打馬驅車趕上頭裏帶路的鏢頭,向鏢頭抱拳問候,說道“早聽說李鏢頭乃南陽城有名的豪傑,今日方見識到李鏢頭身手,真是令人佩服之至。”
李鏢頭哈哈大笑道“那裏、那裏,林爺見笑了,鄙人無非占著有一把子力氣,幾手三腳貓的功夫,不值一哂。倒是林爺非我江湖中人,麵對山匪卻夷然不懼,才是英雄本色。”
林爺正色道“李鏢頭過謙了,剛才若不是李鏢頭威震群匪,這一趟怕是要栽在這伏牛山中了。”兩人又相互恭維謙虛一番,繼續催馬前行。
傅青雲方知這一帶是伏牛山地界。伏牛山這個地名一直保留到後世,山脈由西北向東南延伸,綿延兩百多公裏,是黃河、長江、淮河的分水嶺。山脈海拔不高,多為低山丘陵,卻為山匪提供了絕佳的擄掠、藏身之地,因此來往的商隊都組隊成行,並聘請鏢師護衛安全,但仍頻頻受到山匪的騷擾。
被稱著林爺的中年漢子轉頭看了看傅青雲,見傅青雲麵頰清瘦,身體羸弱,似是吃過不少苦頭,遂問道“小哥,你是哪裏人呀?”
傅青雲當然無法據實相告,他的經曆說起來未免有些驚世駭俗,徒增猜忌,隻得搪塞道“林叔,我是從巴蜀逃難過來的,尋親未至流落至此。”
傅青雲功課不錯,知道那時四川盆地一直是以巴蜀標識的。今日四川盆地東部和重慶市部分地區在漢代被稱為巴,秦朝周赧王在位時置巴郡,直至隋朝廢巴郡為渝州;而成都平原地區從秦朝至漢朝時期都設立為蜀郡,直至唐朝唐玄宗時期升格為成都府。
“哦,沒想到小哥竟然跋山涉水,從巴蜀而來。”林叔詫異道。
眾人齊齊朝傅青雲看過來,見他形體雖然消瘦,但眉目中卻飽含山川靈秀,目光平和,沉靜如水,心中都隱隱猜度此人必是大戶人家,亂世中淪落的公子哥。
他們哪裏知道,傅青雲自小苦厄纏身,又是一番離奇的生死遭遇,兩世為人,心誌變得堅毅沉靜,氣質與尋常少年大是不同。兼之傅青雲本身極具才氣,與這亂世絕大多數連自己名字也不會寫的人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語。
“哥哥,我叫林正君,你叫什麽名字?”夾在林爺和傅青雲中間的少年望著傅青雲問道。
“我叫傅青雲,應該大你一些,今年十五歲,我就叫你正君老弟吧。”
“好啊,青雲哥,你比我大兩歲。”這叫做林正君的少年常年跟著父親東奔西走,並不懼生。
少年雖尚年幼,但生得齊齊整整,已有英俊男兒的潛質,不過卻生了一對狐狸眼,薄嘴唇,給人一種薄情寡義的感覺。
“青雲哥,聽說巴蜀山高路險,飛鳥難渡,你一路怎麽過來的呀?”林正君跟隨著父親販東賣西,卻從未走出過荊州地界,少年心性的他,自然對遙遠、又極具傳奇色彩的巴蜀好奇得很。
傅青雲憑借自己書本上學到的地理知識,瞎扯道“我坐船過來。先步行橫穿整個蜀郡平原,到達巴郡後乘船沿著長江順流而下,過白帝城,闖三峽,到達南陽郡,一路上確實險之又險。”
“三峽,要闖過三峽啊。我聽劉秀哥哥說起過,說那三峽山高水急,灘多浪高,甚是嚇人。青雲哥,三峽是什麽樣子?”
傅青雲笑笑答道“三峽從上至下,依次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是巴蜀至荊州江段最為險要的三個峽口。江水飛流激蕩,磅礴逶迤,兩岸山嶺奇峰突兀、峭壁屏列,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摹山’的雄偉氣勢,又灘多水急,處處暗藏險機,危險之極。”
“哇!真想親自去三峽看一看!”林正君神往道。
傅青雲寥寥幾句,將三峽描繪得栩栩如生。林叔一直側耳傾聽,見傅青雲談吐不凡、文辭精美,心中一動,問道“小哥,聽你言辭,府上想必是名宿世家吧?”
當世之人,除了官僚士紳,富商巨賈之家,普通百姓活命已是不易,根本沒有機會讀書念字,絕大多數人連自己名字也不會寫。所以傅青雲話一出口,林叔就認定傅青雲必是名宿世家子弟了。
傅青雲也不辯解,知道有的事情越解釋越著相,隻得胡謅敷衍了過去。
林叔問道“賢侄,不知你此去有何打算,是返回巴蜀、還是去南陽城謀取生計呢?”
傅青雲道“小侄雙親已不在人世,至南陽又尋親不著,已是無家可歸之人。現在隻有去南陽城碰碰運氣,看看能否謀得生計。”
林叔聞言一喜,說道“我等雖是販夫走卒,身份低賤,但在這亂世也還勉強可以活命。賢侄如不嫌棄,敢請賢侄到寒舍暫居。待賢侄另覓得高枝,再做打算如何?”林叔語氣極其誠懇,稱呼也由“小哥”變成了“賢侄”,親近之情溢於言表。
林叔自言身份低賤,在西漢時期也確實如此。在兩千餘年封建曆史中,“農本商末”觀念是中國傳統經濟思想主調,自戰國時期形成“獎耕戰”、“抑商賈”政策始,秦漢後“重農抑商”、“崇本抑末”漸成國策。
傅青雲正在為如何填飽肚子發愁,見林叔誠意邀請,心中自然感激不盡,當即應了下來。
林叔歎了一口氣道“不瞞賢侄,內子去得早,小兒無人照料,從未念過書,就跟著我東奔西走,受了不少苦頭,我是愧對孩兒他娘啊。今日見賢侄談吐文雅、出口成章,定是有才學之人,所以動了私心,想請賢侄閑餘之時能多給小兒一些教導。”
林正君望著傅青雲,滿臉期待之色。傅青雲伸手握住林正君的手,笑笑說道“林叔謬讚了,我與正君老弟年齡相若,教導不敢當,以後我們兄弟一起學習就是了。”
林叔聞言大喜,對傅青雲說道“好,以後大家就是一家人了,賢侄有什麽困難,盡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