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李寨百年> 四十九 拍紀錄片 病情惡化

四十九 拍紀錄片 病情惡化

  與劉芳分別後已是深夜,李葉躺在床上,“滿口仁義道德”、“趨利避害”、“唯利是圖”、“我會下地獄”,這四個短語鑽進他的耳朵裏嗡嗡亂叫,無情地打擾著他。第二天,他睜開眼睛時第一個想到的仍是那四個短語。他洗漱完畢後有氣無力地在房間中徘徊著,直到護工端著早飯進來。護工一邊看著李葉緩慢地進食,一邊絮絮叨叨地講述著自己家鄉的建設情況,並言之確鑿地說,從村長先生的香車寶馬和城裏幾處新房就能明顯看出他在建設工程中獲利頗多。李葉靜靜地聽著,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覺把早飯吃得幹幹淨淨。等他回過神來,一個計劃像一顆釘子似的紮進了腦子裏,並給他前所未有的力量。李葉拿起電話打給蔣斌,要求他務必在短時間內請來一位紀錄片導演,對於導演的資質,他並沒有任何要求。


  兩天後,一位三十多歲的導演走進了李葉的病房中,他神色凝重而又憂傷,看李葉時眼睛裏總帶著悲憫和仰慕。在這兩天裏,李葉已經設計好了紀錄片詳細周密的拍攝計劃,寫好了台詞文稿。導演花了一個小時充分地了解了這部紀錄片的本質精神,又花了一個小時跟李葉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他們相談甚歡、情投意合,對接下來的拍攝工作興趣濃厚,自然一拍即合,迅速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而對於開拍時間,兩人則一致認為越快越好。


  護工知道了李葉的打算,心疼地說:“哦,天啊,你的身體會吃不消的。”


  李葉已經開始收拾東西,他全不在乎地說:“正是因為身體吃不消,我才要抓緊時間做這些事情。”


  很快,李葉返回了洛鎮,他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找了一處賓館住下;他準備回家拿些東西,不過他有些猶豫,怕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被家人察覺出他所隱瞞的一切。回到家後,他收拾完東西剛想走,父親叫住了他。最近李樹看了兒子的雜文集,大多文章都是言辭銳利、毫不留情地批判這批判那,李樹完全想不通,因為一旦順從,就會獲得賞識和好處,況且在絕對力量麵前,固執和倔強毫無用處和好處,兒子必然懂得這個道理,為何他不肯順從呢?李樹想不明白,這個世界上真正聰明的人應該是巧言令色,看人下菜碟,見人說人愛聽的話,見鬼說鬼愛聽的話,討好各方,各方獲利;而兒子卻不是這樣的人,但兒子成就非凡,顯然也不是笨人,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他想開導一下李葉。他說了很多,但李葉一直低著頭不說話,像是認錯,又像是在矜持。李樹有些生氣,連連搖頭,焦急地說:“你沒有最基本的謙遜和守規矩,如果再這樣不可理喻的話,會害了自己的。”


  ……


  十多天後,一支由十多人組成的拍攝小組趕到了李葉家鄉所在省份的省會城市。因為有台風的緣故,那是最後一班飛機,出於安全需要,他們換乘了一架大型客機。幾乎來不及打盹,飛機很快就來到省會上空,在降落過程中駛進了濃密的雲層,強烈的氣流讓飛機劇烈地搖晃著,失重感、顛簸感始終伴隨著每一位乘客。期間較大的幾次顛簸,有幾位年輕姑娘甚至發出一陣驚呼。“讓所有人都平平安安吧,上帝。”李葉在心裏默默祈禱,這也是他有生以來的第一次祈禱。


  飛機落地後,李葉和攝製團隊趕往了他的故鄉。眾人在鎮子上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開始拍攝工作。他們先來到李葉舅父家裏。他的舅父仍在開飯館,不過生意十分慘淡,到了吃飯時間仍是門可羅雀,當天中午隻接待了三位食客;他們都是收廢品的,每人隻吃了一碗麵。


  “現在不能燒煤了,”舅父麵對鏡頭說道,“如果不是鎮上管事兒的出麵說情,恐怕也要安裝天然氣管道,單是鋪個管道就要三千元,更別說其它設備的費用了。這生意你們也看到了,我要賣多少碗麵條才能賺三千元呀。門前這條路,許多年前是鎮子上的主路。這個餐館最早是由我父親經營的,那時候鎮子上隻有一家餐館,生意火得一塌糊塗,一天可以賣出去半隻羊,您想呀,一碗麵才放幾小塊羊肉。但是後來,一條省道從這個鎮子上穿過,省道代替餐館門前這條爛路,成為主路,從此之後,生意就不行了,直到現在……我年齡不小了,但還沒到動不了的時候,我身體很好,閑著不幹活總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愛奇文學iqiwxm¥…最快更新


  李葉的舅母因為常年站立燒飯,青色暴漲的血管像一條條樹根那樣盤踞在雙腿之上,嚴重的靜脈曲張讓她幾乎不能上下樓梯,連走路都變成了雙腳拖著地摩挲前行。當天,舅父的兒子也在場,他是位內科醫生,在縣城工作;他工資不高,工作很累。內科遠比想象的要複雜得多,誤診率也很高,很多都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妙手回春、藥到病除的念想幾乎成了不切實際的幻想。有些病人根本理解不了為什麽找了醫生,明確了病情,吃了藥,花了錢,受了罪,為什麽病還遲遲不好。於是矛盾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未來會好起來的。”李葉安慰道,“我們的國家在不斷強大,人民的財富不斷地積累,對文化的渴求日益增加。國民素養一直在慢慢提升,醫生這個職業,必將會成為令人人尊敬的體麵的職業。”


  “我隻想醫患關係能有所好轉。”表哥有些不好意思的回了一句,尷尬、無奈地笑了一下。


  在舅父家裏的拍攝進行了一天。第二天,攝製組來到莫沉家中。他已白發蒼蒼,依舊長時間躺在床上,走路時需要年邁體弱的妻子攙扶著。莫沉用兩個小時的時間談了許多家務事——大兒子已經抱孫子了,二兒子在縣城賣燒烤,小女兒承包了一百畝丘陵地,全部種上桃樹……


  當天晚上,李葉胃裏疼痛加劇,腹部腫塊更加明顯,便血情況更加嚴重,惡心幹嘔頻繁出現,並吐出咖啡色的惡臭胃液。他全身每一根骨頭、每一塊肌肉都是疼痛的;他蜷縮在床上,渾身顫抖,冷汗直流。護工心疼極了,流著淚喂他服用“奧沙利鉑”。直至深夜,李葉才在精神上拜托了身體的異常感、遲鈍感以及手腳麻木,艱難地睡去。


  第二天,攝製組驅車來到李寨。此次行動相當隱秘,隻是提前通知了關係最近的同族伯父。攝製組分為三隊,開始秘密拍攝村長的生活作風、人際關係網以及他在縣城和市區所購置的房屋。同族伯父叫來幾個有拆遷糾紛並且遭受過暴力的村民,在鏡頭下,他們暢所欲言,揭露村長的惡行。除了有規劃村莊產生的拆遷問題,還有非法出售黃土的勾當,村長把幾十畝良田向下深挖兩三米,賣土給磚窯廠,每畝地隻給農民補貼數百元。期間,攝製組得到一段視頻。視頻的內容是村長指使幾個未成年小夥毒打著一個不同意拆遷的戶主。從視頻中可以明顯看出來,戶主的兩隻胳膊已被打斷,他倒在血泊中生死未卜。攝製組還采訪了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他身有殘疾,一直臥病在床。據了解,“少林寺”傳統武術文化一直影響著此地,這裏有很多武術學校。在學校裏,我們可以見到這樣的情景——一大群十幾歲甚至幾歲的幼童每日承受著巨大的體能消耗以及殘酷的訓練——身穿單衣,在冬季的寒風中跑步;一到夏天,學員們整日受到烈日暴曬,直至皮膚被嚴重曬傷,每個夏天都會換幾張皮。在武術訓練中,破皮流血、骨折、粗魯地打罵等等都是常事兒。剛開始,武術學校校長帶領最能打的學員參與地下格鬥,以提升學校名氣。後來演變成地下賭博。殘疾青年正是在一次格鬥中腰椎神經遭到重創,落下永遠的殘疾,至於賠償的事兒,哎,在中國這個文化氣息濃厚的禮儀之邦,一旦遇到金錢糾葛,所有人的禮節立刻不複存在,並且債務雙方有很大可能成為永遠的仇敵……當然了,采訪中也收到了一些對現狀積極正麵的評價,有些村民這樣說:“事情總有兩麵性,但不能因為壞處就忽略了好處。這些年農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轎車、手機、電腦都已普及,醫療更加便利,治安更加和諧,環境更加美好,交通更加快捷。如今的時代,隻要願意工作,生活就會過得很好。比如說,早些年間,一到冬天,男人們都無所事事,女人們在家縫縫補補,做幾雙鞋子。如今呢,趁著農閑時節外出打工,幾個月就能攢下買幾百雙鞋子的錢……現在不像以前咯,勤勞人和懶漢的差別越來越大咯……我雖然不知道幾位領導者在想什麽,但是從越來越富足的生活中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們正努力地建設一個偉大和富強的國家。”


  翌日清晨,在村頭一條滿是坑窪的水泥路鄉道上,李葉對著攝像機說:“每一條爛路都有一個爛故事和一群爛人。眼前這條路,短一點、薄一點、窄一點、軟一點,其中每一點,都能帶給負責修建這條路的人榮華富貴。”李葉把目光投向村莊說:“幾年前,村裏的格局並非現在見到的這樣,那時的道路彎彎曲曲,胡同縱橫交錯,原因是為了避開村民們東一幢西一幢的雜亂無章的房屋。經過改造後,現在的道路變得筆直,新的房屋緊密而又連貫地建一條直線上,那些擋道的房子,一律強製拆除。村民能從這個規定上獲得的好處是,有挖掘機和推土機免費幫他們拆房子,僅此而已。這正是所有糾紛的主要原因。從腳下這條爛路往村裏走,見到一個路口向右拐,走到一下個路口繼續往右拐,當您走到第三個路口後仍然往右拐,再走上一段距離,您就來到了剛剛出發時的位置。”


  在李寨的拍攝工作進行了兩天。隨後他們又陸續拍攝了何易夫婦;死去的張碩的墳塋,並簡單地回顧了他的一生;他的大兒子在街上開雜貨鋪,他的二兒子在省會政法部門工作。攝製組專程趕往省會拍攝張碩的二兒子,他剛從自己負責的片區扣留了二十多位算命先生,正在訓斥他們:“素聞你們能掐會算,但是你們有沒有算出來今天會落到我的手裏呢?”


  後半個月,攝製組跑遍了大半個中國,他們拍攝了已經身為稅務部門員工的趙倩女士;成功的商人鄭青先生;身患重病的趙剛先生和妻子;出獄的李啟先生和他的兒子李峰——李峰也剛剛出獄,他因為“破壞計算機信息係統罪”被判刑十年……


  一個月後,李葉不能行走了,連站立都很困難;主要拍攝工作基本完成,隻剩下一些展現地理麵貌、風土人情的長鏡頭和更多的親朋好友的采訪鏡頭。李葉的體重在這一個月中下降了三公斤,回到洛鎮後,他在市區的護理病房中躺了五天。這時候,家人們對他的病情仍一無所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