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鮐背之禍
也不怪陳八牛這家夥聽完這自死窯的事兒後,會如此暴跳如雷。
實在是因為這自死窯對於我們這些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現代人來說,過於駭人聽聞了些。
“這自死窯的事兒,不光是華夏有,在日韓、東南亞等地,也比比皆是!”
“還有一種說法,這老人到了歲數,若是不送到自死窯,就會變成塚鬼為禍鄉鄰!”
Alice緊握著拳頭,幾乎是一個一個字咬著牙慢慢說出那些話的,顯然對於這棄養老人的自死窯,Alice也是深惡痛絕。
“哎,特娘的怪隻怪封建社會害死個人,九爺你說咱們也是運氣好,雖說小時候日子也過得苦哈哈緊巴巴的,可這生下來就活在文明社會。”
我深吸了一口氣大為讚同的點了點頭,活在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大概是永遠也沒辦法理解人命賤如草這句話到底有多麽殘酷。
“哎,可是九爺,這自死窯和你說的那什麽鮐背之禍有什麽關係?”
“難不成那鮐背之禍,就是一群被關到自死窯的老人終於氣不過那封建社會的毒害,一個個聯合起來,揭竿而起,反了那狗屁封建狗皇帝?”
“八爺,你不知道就別特娘瞎嚷嚷,這都哪跟哪兒的事兒,讓您平日裏多看點書,您不聽,非得瞎嚷嚷,也得虧咱是自己人,不然您這臉可丟大了!”
我有些無語的看了一眼此刻正緊握著拳頭仗義執言,全然一副要帶領著那些死於棄老陋習的老人們揭竿而起鬧革命的陳八牛。
“八爺,九爺說這自死窯的事兒,隻是想要告訴我們,雖然華夏重孝道,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傳統,可也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妖的說法。”
Alice也同樣是沒好氣的看了陳八牛那家夥一眼,耐著性子給他解釋我提及這自死窯的原因。
“沒錯,Alice剛剛不是說過,在東南亞、日韓等地方也有這自死窯的陋習,而且還認為,到了歲數不送到自死窯的老人,會變成塚鬼,為禍鄉裏!”
“我聽說的啊,不是老人會變成塚鬼為禍鄉裏,而是這家裏的老人,活的歲數大了,卻還身體健康無病無災,那是因為老人吸走了家中兒孫的壽數和福氣!”
“所謂的鮐背之禍,便是這個意思。”
隨後我把鮐背之禍一說的根源悉數告訴了Alice和陳八牛。
據說啊,在很久之前,大概是隋末唐初時期,今川渝地區,有個與世隔絕的小鎮子叫做安樂鎮。
這安樂鎮啊,地如其名,雖說是與世隔絕,可住在那安樂鎮的人家,家家戶戶都豐衣足食,過著衣食無憂、父慈子孝的神仙日子。
這安樂鎮上有一大戶人家姓劉,這劉老太公早年間在朝為官,適逢隋末天下群雄並起,天下大亂,這劉老太公就攜帶一家老少,帶著多年積蓄回到了安樂鎮。
回到這安樂鎮的時候啊,這劉老太爺已經年過花甲,膝下兒女成群,再加上這劉老太爺在朝為官,那絕對算得上衣錦還鄉了。
大宴三天,算是回報鄉鄰,劉老太爺一家啊,自然也就成了這安樂鎮最富庶的一戶人家,良田千頃、穀倉裏的糧食都堆成了山,金銀那都是用秤來秤。
這劉老太爺啊,衣錦還鄉後,也是出資出錢修橋鋪路,每逢旱年、災年,這劉老太爺還免除佃戶們的租子,還免費給佃戶鄉親發糧發種,幫著鄉親們渡過災年、旱年。
一時之間,這劉老太爺就成了安樂鎮人盡皆知、人人敬仰的大善人、活菩薩。
這位劉老太爺呢,大概也是行善積德的事兒做多了,雖然年過花甲,可卻身體健朗,鄉鄰都說這劉老太爺行善積德,肯定要長命百歲。
果不其然啊,這一轉眼,劉老太爺已經足足活了八十多歲,八十多歲在當時可算得上絕對的高齡。
眼見這劉老太爺已經如此高齡,安樂鎮的人都說這是人行善積德換來的福報。
可就在劉老太爺八十歲大壽過後沒多久,劉家突然又張燈結彩、敲鑼打鼓。
安樂鎮的鄉親隻以為是劉老太爺的某個孫子要陳家、亦或是劉老太爺的那個孫子,給老劉家又添丁了。
因為劉老太爺平日裏的行善積德,這會老劉家雙喜臨門,安樂鎮的鄉親,都心照不宣的準備去給劉老太爺捧場賀喜。
可就在這個時候,有人說這劉家突然張燈結彩,敲鑼打鼓,不是劉老太爺的兒孫們有成家添丁的喜事兒,而是這劉老太爺要娶一個十六歲的黃花大閨女當新媳婦兒、要填房續弦。
舊時候有錢人家,這男人除了正房正妻之外,在娶幾房小妾,三妻四妾並不是稀罕事兒,一些上了歲數的鰥夫,續弦老夫少妻也不罕見。
可是那劉老太爺,已經整整八十多歲了,這……這又取了個十六歲的黃花大閨女,算算年紀,那劉老太爺當人老祖都夠了。
雖說都覺得這事兒終歸鬧得有些荒唐,可因為劉老太爺平日裏行善積德,安樂鎮的人或多或少都受過這劉老太爺的恩惠,大家也都沒議論什麽。
隻當是這老劉家可能遇到什麽過不去的坎兒了,需要劉老太爺娶媳婦兒衝喜去去晦氣,再加上劉老太爺的正妻和一房小妾,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相繼離世,這會劉老太爺續弦也並沒什麽不妥的地方,隻是這歲數相差太大,難免讓人覺得荒唐。
不過最後安樂鎮的鄉親們,還是趕去給劉老太爺捧場賀喜。
可到了老劉家,雖說四處張燈結彩、皮紅掛綠,一排喜氣洋洋的氛圍,可賓客們卻都覺得透著一點古怪。
很快開席,老劉家的人出來迎客,前去賀喜的鄉親們這才駭人發現,這來了這麽多賓客,老劉家出來迎客出去那些幫忙的仆人、丫頭之外,劉老太爺的兒子、孫子、重孫這些血親卻沒有幾個。
當時察覺到這一點後,就有人說是因為劉老太爺八十多歲,還要娶一個十六歲的黃花閨女這事兒鬧得有些荒唐了,劉老太爺的那些兒子、孫子、重孫子、玄孫們覺得臉上不光彩,不摻和這事兒。
好在因為劉老太爺平日裏裏的善舉,這婚宴還是熱熱鬧鬧的辦了下去,參加婚宴的人覺得奇怪,卻也沒人議論這事兒。
然而,怪事就從劉老太爺大婚之後開始了。
沒過幾天,劉老太爺家突然又掛上了招魂幡、掛上了白燈籠。
一看這劉老太爺家才辦了喜事兒,跟著就有喪事,安樂鎮的鄉親們也紛紛捏了一把汗,都擔心是不是劉老太爺出了意外,畢竟這劉老太爺已經八十多歲了。
結果啊這撒手人寰的不是劉老太爺,而是劉老太爺的小兒子。
白發人送黑發人,安樂鎮的鄉親們,無不同情劉老太爺的遭遇,都紛紛趕去幫著操辦喪事。
在葬禮上,有人看到了劉老太爺,已經八十多歲高齡的劉老太爺,白發人送黑發人,在抹眼淚沒錯,卻並沒有流露出太大的傷痛之色,而且劉老太爺麵色紅潤,甚至於鬢角的頭發,都是花白的,隱約能看到一些黑色,而不是一片雪白。
轉眼到了來年開春第二年,很快就到了中旬,到了劉老太爺的壽誕之日,安樂鎮的鄉親都以為劉老太爺會大辦壽宴,畢竟已經八十多歲了,就是年年辦壽宴,那也是情理當中的事兒。
果然,到了壽誕那天,劉家張燈結彩,可是劉老太爺這一次,不僅要辦壽宴,還要辦婚宴。
劉老太爺在壽宴上,又娶了一個年方十八的黃花大閨女。
這一下子,安樂鎮的鄉親可就傻眼了。
然而讓人更加沒想到的事兒,就在劉老太爺以八十多歲的高齡第二次大辦婚宴娶新媳婦過後沒多久,劉老太爺的大孫子,突然離世,劉家又開始操辦喪事。
打那之後啊,這每一年中旬,劉老太爺在自己壽誕之日大辦宴席、辦婚宴以八十多歲的高齡娶新媳婦,沒過多久,劉老太爺的子孫就有人離世,似乎就成了劉家的慣例,或者說成了籠罩在劉家化不開的詛咒。
轉眼過去了十數年,劉老太爺已經活過了一百歲,成了安樂鎮唯一一個百歲老壽星。
同樣的,在十數年間,那劉老太爺似乎是娶媳婦兒娶上了癮,十數年如一日,每一年都要新娶一個媳婦兒,而且更邪門的是,這十數年以來,每一年在那劉老太爺成婚後不久,劉老太爺的子孫當中,就必定有一個死亡,而且這十多年,也沒見老劉家添丁。
到了那會,原本人丁興旺的老劉家,已經是人丁單薄,家裏頭的後輩子孫一年死一個,偏偏那劉老太爺已經百歲高齡了,卻似乎是越活越年輕,年年娶媳婦兒當新郎。
就算那劉老太爺平日裏在怎麽積德行善有口皆碑,這會老劉家這些怪事兒,也難免成了街坊四鄰茶餘飯後議論的焦點。
當時隋末天下群雄並起的年歲早就過去了,天下安定,很快這事兒就傳到了安樂鎮新上任的縣老爺耳朵裏。
這縣老爺手底下有個師爺,早些年曾四處尋仙問道、遊曆天下,算是見多識廣,一聽這事兒,就告訴當時的縣太爺,這事出反常必有妖。
這人的壽數有限,雖說人活百年、樹活千年不是什麽違背天理、超脫自然的怪事兒,可怪就怪在那劉老太爺每年都娶新媳婦,到如今已經娶了十幾個小妾,這於理不合,更是透著邪乎。
那劉老太爺的子孫,也是每年必死一個,隻怕是那劉老太爺違反天命,明明壽數已盡,卻吸了子孫的壽數強行給自己延壽,如今那劉老太爺,怕是已經成了人魔,早已經非常人,要是不盡早解決,隻怕這劉老太爺遲早會成精成怪,為禍一方。
一聽師爺這話,縣太爺也覺得這事兒使出反常必有妖,便命令手下衙役暗中去將劉老太爺的長房玄孫劉衝,也是如今老劉家明麵上的話語人給帶來盤問。
衙役們領命而去,當天夜裏就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那劉衝給帶到了縣衙。
到了衙門,縣太爺一排驚堂木,叱問那劉衝劉老太爺一事。
結果這縣太爺話音剛落,那劉衝就跪在堂下,哭天喊地,隻求縣太爺救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