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皇帝削藩
張光晟還在振武時,他就聽到皇帝拒不接受率領軍士叛亂的涇原節度留後劉文喜的談和條件,他剛剛到達長安,就聽到劉文喜被傳首京師的消息,在官場上那麽多年,他立即意識到:皇帝這是要削藩了。
劉文喜率領涇原軍叛亂,其實是想利用軍隊發威,逼迫皇帝加封他為節度使。皇帝派李懷光朱泚出兵鎮壓,劉文喜沒料到皇帝態度居然如此強硬,情急之下,他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吐蕃和回紇去做人質,請求吐蕃回紇派軍支援他。
回紇合骨咄祿毗伽可汗一心跟重修舊好,堅決拒絕參戰,吐蕃倒是派了軍隊出來,但也隻是觀望,大概是想坐收漁翁之利。
吐蕃派出軍隊後,涇原軍開始出現騷動,涇州地形不利於他們,如果他們戰敗,很明顯的,劉文喜會帶領他們投靠吐蕃,沒有人願意放棄自己的家園跟著一群蠻子去過不開化的生活。眼見軍心不穩,劉文喜勢窮,隻好派行軍司馬劉海賓去跟皇帝談判。
劉海賓見到皇帝後,立即向皇帝請罪,他說他並不想叛變,涇原軍也不想叛變,大家都上了劉文喜的當,皇帝肯定了劉海賓的忠心,在朝堂上當眾大大讚揚他一番,並讓劉海賓回去告訴涇原軍士,隻要他們迷途知返,朝廷就可以原諒他們。
劉海賓給皇帝獻計說:“皇上隻要讓李懷光朱泚退兵,並且加封劉文喜為涇原節度使,劉文喜一定會放鬆警惕,到那時,臣就可以尋找機會抓住劉文喜,把他押送京師,讓朝廷治他的罪。”
皇帝沉思了一會兒,拒絕了劉海賓的計劃,他說:“愛卿先回去吧,你的忠心朕能理解,你的計謀也很實用,但是朝廷的旌節絕不可以隨意授人。”(軍鎮最高長官——節度使擁有一整套朝廷頒發的管理地方軍政行政財政治安等等事務的權力儀仗,這些象征權力的東西也就是皇帝所說的“旌節”)。
劉海賓回涇州後,李懷光朱泚攻城更急,朝廷一麵攻打涇州,一麵又像往年一樣給涇州城內的軍士們頒發春裝,那就是表示朝廷還承認涇原軍是國家的正規軍隊,並不將他們當叛軍看待。朝廷如此優待涇原軍士,城內軍心更加不穩了。
劉文喜開始跟吐蕃人談判,以爭取自己投靠吐蕃後的利益。軍士們眼見劉文喜要把他們帶到絕路上去,他們更加忷懼不安。劉海賓見人心動搖,他立即煽動軍士們攻入使院,將劉文喜抓了起來,砍下他的腦袋送給涇州城下的唐將朱泚。涇原軍的叛亂就這樣結束了。
劉文喜死後,朝廷也對涇原軍讓了一步,不再任命李懷光為涇原節度使,順從軍士們的心意改派朱泚為涇原節度使並率領涇原軍士移屯原州。
劉文喜的腦袋送到長安時,剛好另一個最強大最目無朝廷的淄青節度使李正己派來的奏事官正要回鎮,皇帝就讓這位奏事官觀看了劉文喜的腦袋才讓他回去見李正見。李正己已經年老體衰,青壯年時候的銳氣漸漸散盡,他本就忌憚新皇帝的英明神武,再聽到劉文喜的死訊,心中更加害怕起來,甚至為淄青的將來而日夜寢食難安(淄青節度使的統治範圍主要在今天的山東)。
幾乎在征討劉文喜的同時,朝廷命令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入朝。梁崇義本是來瑱的部下。前麵提到過,來瑱在平定安史叛亂的戰爭中功勳卓著,他在動蕩混亂中出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在平叛戰爭接近尾聲時,來瑱放棄軍權入朝擔任兵部尚書,不多久就被宦官程元振害死,來瑱死後,他的部下互相攻伐,大家互不相讓都想接掌來瑱的兵權,梁崇義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山南東道節度使的統治範圍主要在湖北荊州襄陽以及河南的部分地方)。
來瑱入朝被殺,他的結局成為藩鎮們的前車之鑒,許多節度使都害怕“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甚至連中興唐室的一功臣李光弼都曾拒絕入朝。現在朝廷突然征召梁崇義入朝,那是擺明了要剝他的軍權並廢掉山南東道這個位於國家心腹之地的藩鎮。梁崇義怕得要命,當初來瑱立了那麽大的功勞都被殺了,他入朝能有好果子吃嗎?梁崇義拒不受命,緊鄰荊襄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就上奏章要代國家討伐梁崇義這個逆臣(李希烈就是把自己的上司李忠臣趕跑了的那位,李忠臣待他如子,他反倒野心勃勃煽動軍隊驅逐李忠臣,可見他也不是個什麽好東西)。皇帝見李希烈自告奮勇,於是就勢授命李希烈討伐梁崇義。
李希烈師出有名,又有朝廷的支援,梁崇義節節敗退,最後被迫自殺,妻子兒女都投井而死。李希烈攻下襄州後,立即由正義之師變成了強盜,他大肆劫掠荊襄,並將攻克的地盤都占為己有。
皇帝終於看到了李希烈“為國討賊”的麵具下的真麵目,他後悔莫及。
恰在此時,河北的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病死,李寶臣臨終前奏請朝廷加封他兒子李惟嶽為成德節度使,皇帝正想勵精圖治,銳意削藩,當然不可能讓他們父死子襲,朝廷下詔任命李寶臣的部下張孝忠為成德節度使,同時以給李寶臣舉行隆重的國葬為名,催促李惟嶽護送他老爹的靈柩入朝。
朝廷任命的這位成德節度使張孝忠原名張阿勞,此人跟李寶臣一樣都是奚族胡人,張孝忠曾經跟李寶臣一起參與安史叛亂,安史之亂結束時又跟隨李寶臣降唐,朝廷給他賜名孝忠。李寶臣晚年猜忌心重,擔心自己死後兒子鎮不住這些部下,所以他一口氣殺了一串大將軍,張孝忠本來是這該死的黑名單裏的頭一位,但他出鎮在外,李寶臣鞭長莫及,於是好言安慰張孝忠的哥哥張孝節,然後派他去傳令張孝忠回來見他議事,張孝忠當然不願回去送死。張孝節害怕弟弟不回去,自己完不成使命會被李寶臣幹掉,不斷哀求。張孝忠說:“我要是跟你回去了,咱們兄弟都得死。我不回去,節度使也不敢殺你。你代我告訴節度使,孝忠怕死,就像他不敢入朝見駕一樣,孝忠一樣不敢去見他,但是孝忠也不敢背叛他。”因為張孝忠被李寶臣如此猜忌,其心已離,而且他為人也相對正直,所以他被朝廷選中接掌成德軍權。
李惟嶽見朝廷不讓他當節度使,幹脆舉起了叛亂的旗幟,已經日薄西山的淄青節度使李正己還有血氣方剛的魏博節度使田悅都積極響應李惟嶽。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今天不支持李惟嶽,明天就輪到自己被別人取代了。特別是李正己,他現在是活一天賺一天,淄青節度使的繼承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這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夕,到處磨刀霍霍,一場削藩大戰即將開始。
在這樣微妙的時刻,已經卸了軍權的張光晟絕對不怕得罪魏博節度使田悅。
清晨,京兆尹衙門的幾個衙役拄著水火棍站在門口,懶洋洋正打著哈欠。忽然一個約莫五十上下穿著一身休閑服身材魁梧麵目清秀的男人走到鳴冤鼓前,雙手抓起鼓槌,“咚咚咚”的將那鳴冤鼓敲得震天響,隔著幾條街都能聽到。幾個衙役猛然聽到鼓聲,驚得心髒都差點跳停了,一個脾氣不好的已經大聲叫嚷起來,“你別把鼓敲爛了,又不是軍鼓,敲得這麽恐怖幹嘛。”
張光晟放下鼓槌,大聲道:“我要告狀!”
那衙役罵罵咧咧道:“你有冤不會去長安萬年縣衙嗎?你長眼睛沒有,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居然跑到這裏來亂敲!”
光晟冷笑道:“難道這麵鳴冤鼓隻是裝飾用的?”
如果是長安縣衙萬年縣衙處理不了的案子,就會被轉到京兆尹衙門來。京兆尹衙門前雖然也有鳴冤鼓,長年累月卻沒有人敲過,也難怪那個衙役會發飆。
長年不鳴的鼓突然被人敲響,而且聲勢驚人,京兆尹嚴郢立即壓下手裏的文案,急急吩咐升堂。
衙役們亮出“肅靜”“威武”的牌子,嚴郢在眾人簇擁下坐到大堂上,他朝衙門外望了一眼,天才剛剛亮,平日冷冷清清的衙門口,還不到一炷香時間,已經聚集了不知多少看熱鬧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