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交公糧
五叔手術非常成功,胃囊切除也比計劃中少了很多,看著五叔被送回了普通病房,張國棟這才送了口氣。上一輩子五叔早早的就去世了,這一世自己改變了他的命運不知道會不會引起什麽蝴蝶效應。
過了一天時間,五叔還未清醒,張國棟等人便有些著急了,醫生說是身體需要清醒可能還需要幾天時間,張國棟便想著回家,家裏忙事兒還沒徹底結束呢!
“文斌,這幾天村裏就要交公糧了,你三伯回去還要催隊裏交糧,你家的麥子我走的時候給國濤說了,現在應該收的已經差不多了,今天我們就先回去了,你在這裏先照看著五叔,有什麽事情去城西客運站找吳廣民,就說你是我弟弟他會幫你。然後這是100塊錢,在醫院吃好別怕花錢,交完公糧我和五嬸商量下能不能讓文娟來換你。”文斌身上張國棟前幾天給的錢還沒怎麽花,見堂哥又給了一百急忙推脫,但張國棟還是讓他手下,在城市裏沒有錢是不行的。
最後看了五叔一眼還在沉睡,張國棟與父親坐上公交向城西客運站走去。
今天早班開車的自然是吳老三,張國棟把五叔與堂弟的事情給他說了,他表示有事情自己定會幫助,自己解決不了也會第一時間派人去張家嶺,把消息告訴張國棟。
“前幾天我把我們兩個商量的事情給我大哥說了!”
“吳老大怎麽說?”張國棟知道吳老大是個聰明的人,賺錢的路子隻要稍微提醒他就能想看得到。
“我大哥讓我跟著你好好學,你要是資金有困難他可以借你。”吳老三今天沒有了前幾日的灑脫,他回去後想了想與張國棟的接觸,最後隻能用深謀遠慮來四個字形容。
吳老大已經完全要把張國棟拉到自己陣容了,這樣以合作的方式進行拉攏,張國棟還是比較喜歡的,以後大家怎麽相處那還得看雙方的實力,對於吳家兄弟這類人張國棟其實並不反感,他認為無論做什麽事情良心在就行。
“給我這些吳老大的好意,到時候錢不夠了我定會向他開口,有時間也請他來我們張家嶺坐坐,每年七月七我們那裏都有過會,到時候再定當好好招待。”
這次回家吳老三也是沒收張國棟父親的車票,對於兒子與這種人人都怕的惡人稱兄道弟,張承林隻是客氣的與吳老三點了點頭,他相信兒子自己的主見。
回到縣城拿到自行車,張國棟在縣城買了點醪糟與小孩零食,就帶著父親過張家嶺了。
張家嶺很多人麥子已經收的差不多,大多數人麥子都已經碾場完畢,正在麥場晾曬,五叔家的麥場中張國濤拉著轆柱走在最前麵,二哥與黑子他爸在兩邊正幫他拉著,麥場中很多人都在起場翻麥稈,二隊大多數人都來了。
張國棟急忙上前換過黑子他爸,弟兄三人速度頓時加快,不到二十分鍾一場麥子碾完了。
“這是二場麥杆,今年碾個二場就夠了,我們家楊好的麥子都在你們家麥場晾曬著呢!今天忙完大勁就過了!”五嬸一邊擦著頭上的汗,一邊向張國棟說到,他忍住沒有詢問自己的丈夫病情,家裏麥子到現在已經是收的遲了,一些麥粒已經落到了地裏這也是沒有辦法。
隨著時間進入6月底,張家嶺村所有人家麥子都已經基本收割完畢,大隊長已經向各隊下達了公糧任務,上田一畝70斤,中田一畝50斤,下田一畝30斤,和往年一樣,張國棟家裏21畝地屬於上田,溝裏還有5畝坡地屬於中田,每年種玉米的。
“咱們家總共打了5680斤小麥,21畝嶺上地要交1470斤小麥,溝裏還的交250斤一共1720斤,交完公糧還剩3960斤,比去年足足多了500斤左右。”張承林從大隊部借來了秤,父子三人把所有裝好袋子的小麥都過了一遍,然後在選出最大顆粒、最白的麥子準備交公糧,鄉裏公糧隻收晾曬最幹淨的好麥子,如果被驗糧員驗不上,需要重退回麥子從新準備不說,鄉裏還會有一定懲罰,三次驗收都不過隻能交錢,所以所有農民都會把自己家裏最好的麥子拿出來多曬幾天,希望一次性通過。
這個時候就是突顯一個村裏人選關係的時刻了,去鄉上12裏路隻靠扁擔非常的累,如果鄰居們有架子車大家都會聚在一起每家出一個勞動力輪流的把個家麥子都送到鄉裏糧站,而出架子車的一家都是第一個運輸對象,其他人家為了早點把自己家麥子拉了都會搶著幹活。
張國棟原本打算幫助五叔把麥子秤了,選好麥子送鄉裏糧站去,可是等他還沒裝好自家的麥子就已經有3家鄰居幫他們稱完麥子,總共5810斤,平均比張國棟家要少一些,兩家要交的公糧差不多。
五嬸跟著三個鄰居已經拉著自己麥子走了,張國棟父子三人也出發了,他們沒有打算讓別人幫忙,二哥已經預訂好今天國棟家拉完糧食架子車就借他們家用。
一輛架子車最多也就拉個700斤糧食,再多上下坡就很難控製,張國棟第一車裝了600斤,父子三人張國棟在前麵拉,隻有上坡的時候,父親和二弟才在後麵出力推。
到了鄉裏糧站,已經有幾十個車子在排隊,但更多的人還是用扁擔挑著,前麵每一個人驗完糧食過完秤,收糧員再三確定麥子無誤後這才給你記賬,一直等了一個多小時才輪到張國棟家。
“村子、幾隊、戶主名字!”收糧員習慣性問到。
“張家嶺二隊張承林!”張承林上前回到。
“麥子還可以,揚的很幹淨,曬得也挺幹,好了602斤還差1118斤。”
聽到收糧員說麥子通過,三人不由送了口氣,每年糧站通天機率都不會超過50%,大多數都需要回家從新選糧,有的人二次選不上隻能用大篩子一點點從自己糧倉裏篩出大的麥粒,就這樣都還不一定能過。
一個上午拉了兩次,最後剩下500斤張國棟沒讓父親繼續跟著,他與弟弟兩個人推車來到鄉裏交完糧,看見鄉政府門口竟開了一個不小的飯店,張國棟記得這個飯店將在未來20年內都是甘井鄉最好的飯店。
“哥,你說等銀元賣了,五叔病好了你就帶我去麒麟樓吃大餐,今天我也不去麒麟樓了,你就帶我去這裏吃一頓就行了。”中午吃的飯下午出了兩個小時力現在又有些餓了,張國棟看了看自己口袋有50多塊,定然是夠吃了,於是便與弟弟進了“吉祥酒樓”。
“兩位想吃點什麽?我們這裏有各種麵食、涼菜……”一位長的俊俏的小姑娘見兄弟二人走來開口說到,她看起來也就初中畢業,比張國濤還要小一些。
“你們不是有菜單嗎?拿來我看看。”張國棟坐下,看見鄰桌幾個領導模樣的中年人真在一旁點菜,看樣子他們已經吃了很久了。
“今年縣裏的任務很明確,各鄉鎮趕年底之前所有主路必須通大車,你們給鄉裏各村下達的每戶4噸黃料石任務縣裏還是表示擔心,每個村修路幹活人少點沒有什麽,但這石料必須準備到位,你現在給我說很多村交不上石頭,這問題你想怎麽解決。”
張國棟聽到這幾個人正在討論夏收後修路的事兒,他們定是鄉裏的領導幹部了,在這一群人中剛才說話的人明顯處於主導地位,而這個人張國棟竟然認識。
“姚秘書,不是我們鄉裏好不不作為,現在各村交公糧還都是用扁擔一點點挑的,架子車都是比較少見的,他們就算在溝裏挖到黃料石也難以送到工地上去,還看縣上能不能想辦法弄幾輛車,我們去各村拉石料相信大家都能交齊。”姚秘書一旁的鄉領導一邊夾菜,一邊為難的說到。
“問題到哪裏都有,全縣十多個鄉哪個情況不是這樣,縣裏也是管不起啊!作為鄉鎮領導我們就是要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姚秘書打斷了他們找縣裏的想法,這時所有人都沉默起來,在這個窮的一塌糊塗的甘井鄉要有作為,解決百姓貧苦是最重要的。
張國棟正想著問題,服務員把菜單拿過來交到他的手中,翻開看了幾眼菜種還真不少,他點了一個幹煸魚,一個青筍木耳後把菜單給了張國濤,張國濤第一次在這種有菜單飯店吃飯,每個菜的圖片都要認真看看,到最後又加了兩個葷菜這才一臉期待的喝茶等待著。
旁邊桌子的幾人從修路聊到石頭,最後問題終歸於黃料石的運輸,張國棟對這次鄉裏修路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讓所有村民用擔挑石頭這勞動強度將會很大,鄉裏的民兵需要隨時注意各村發生矛盾,對於挑頭鬧事兒的直接抓起來。你們再與各村大隊長商量商量,盡量讓他們有計劃的把黃料石運送到位。”姚秘書最後下了總結,其他人點頭表示同意。
張國棟腦子裏突然有了一個念頭,甘井鄉到現在還沒個拖拉機,這次鄉上要求的黃料石村民們肯定不會全部集齊,到時候石頭缺口定然很大,這是的機會。
張國棟找了一個旁邊幾位說話的間隙,他在飯店櫃台要了一瓶6塊錢的“老三秦”,來到旁邊的桌子旁。
“你…你不是上次縣裏賣野兔的小夥子嗎?最近怎麽不見你再去了,你也是甘井鄉人吧!這還真是巧啊!”姚秘書高興的笑到,他對張國棟印象不錯。
“上次不知道姚秘書原來是縣裏的領導,今天在這裏竟然能夠見到真是緣分啊!來,我給眾位領導倒一杯酒……”
“哈哈,小滑頭這是有什麽目的的吧!酒先停一下,說說到底怎麽回事兒!”要秘書下鄉也是為了了解鄉情,多聽聽百姓的心聲也是他的職責。
其他人看到張國棟竟然與姚秘書認識,也不敢小視他,都是一旁微笑著看著他。
“各位領導,我是張家嶺村的,剛才聽到幾位領導說鄉裏修路沒有運輸工具,村民很多人都是交錢了這石頭還得買不是嗎?不知道交錢不交石頭的這一部分缺口,鄉裏是打算如何填補的。”
張國棟咬字輕易,說話有條有具,一名20歲出頭的文弱青年聽到這裏開口了:
“我們是打算從彬州縣購買的,但是那裏要價每頓要30塊錢,這樣的話村民們多石頭交的少了,鄉政府也會承擔不起的,我們現在就在為這事兒事情煩惱呢!”這年輕人說話很是溫和,但是給人一種不容反駁的味道,他應該在甘井鄉地位不低了。
“這樣的話,我要是能找人把黃料石送到鄉政府需要的地方,鄉上能給我個什麽價位。”
眾人這才聽清張國棟這是打算與自己做生意了,對於這種人鄉上幹部一般都是非常喜歡支持的,畢竟能夠在一個鄉上做領導,無論是文化程度還是認知都不是一般村民能比的。
“不錯!剛聽我們說幾句話就發現問題的重點,你的想法是對的,但是鄉裏肯定不會給你30塊錢的價格,竇鄉長,自己鄉裏有人願意為修路做貢獻我們還是要提倡的嗎?給外人掙錢怎麽能有一家人掙得實際。我想你們待會兒沒事兒可以多聊一聊。”姚秘書端起桌子上張國棟倒的酒一飲而盡,張國棟一一為在坐所有領導敬了一倍。
“也不用下去說,黃料石現在彬州那邊還不願意送,他們承擔著道路後期壓實的工作,你要是把石頭送來,一頓我給你18塊的價格,別。”竇鄉長是這次修路主要負責人,他從西北政法大學畢業兩年就被分配到了甘井鄉,是鄉裏難得的實幹型人才。
張國棟沒有因為這個價格太低而吃驚,其實這已經非常不錯了,村子每頓20塊錢交到鄉上,竇副鄉長能給出18塊錢的價格身上壓力其實已經很大了。
或許有人問臨縣30一噸石頭,怎麽自己人18塊也難以爭取,這種現象在後世都不難看到,何必80年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