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挽明> 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487章 江朝宗一

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487章 江朝宗一

  自去年外城和西城幾個坊的坊牆被拆除後,今年正月之後,內城各坊也同時開始了拆除坊牆的行動。而南居賢坊的坊牆被拆除後,坊牆之後的房屋頓時成了臨街的屋麵。


  隨著京城工商業的不斷發展,京城商鋪的租金也一日貴似一日。南居賢坊因為位於商業中心,因此一些臨街的房子便掀起了改建為商鋪的風潮。


  四月中旬的一日,江朝宗帶著兩名僮仆在南居賢坊尋找合適的房子,準備租賃下來作為自家商鋪的時候,突然之間便下起了雨來。


  春天的氣候就是怎麽變幻無常,剛剛還是陽光明媚的天氣,忽然之間便淅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


  江朝宗帶著僮仆出門時,因為看到天色不錯,因此就沒帶雨具,畢竟竹木油紙傘是非常笨重的東西。


  穿著布鞋的三人顯然不適合在雨天的街道上行走,特別是東直門大街正在擴建成水泥路麵,一下雨街道上就變成了泥潭。


  躲在商鋪雨棚下的主仆三人正四處搜尋著,想要找找出售雨具的店鋪,不過店鋪沒有找到,江朝宗倒是發現了邊上有一座茶樓。


  他抬頭看了看天色,覺得這場雨不但沒有變小,倒是有綿延不絕的意思了。於是他不由對著兩名僮仆說道:“看這天色,這雨一時半會也不停不下來了,反正現在也快到午時的飯點了,我們且去對麵的茶樓坐一坐,等雨停了再說。”


  兩名僮仆自然不會反對自家老爺的提議,趕緊護著江朝宗一陣小跑,進了對麵的茶樓。


  進了茶樓之後,頓時有一位夥計向著三人迎了上來,這位夥計一邊熱情的招呼著三人,一邊遞上了一塊幹淨的毛巾,給江朝宗擦拭身上的水跡。


  不待這位夥計詢問,江朝宗已經熟門熟路的的開口吩咐道:“我們就是暫時避一避雨,就在下麵湊一湊熱鬧,不要雅座了。來一壺雲蘿,一個三色果子拚盤,再上三碗爛肉麵就成。”


  這位茶樓夥計取回了三人用完的毛巾,滿麵笑容的答應了一聲,便帶著三人沿著回廊去了大廳西麵靠天井的座位上就坐了。


  當夥計離去之後,江朝宗才有閑暇打量起了這座茶樓的環境。江朝宗祖籍江西南昌,但是從祖父這代開始,便在杭州定居做著布匹生意。


  他祖父當年離開家鄉跑到鬆江、杭州行商時,不過是全部家當都挑在身上,行街走巷吆喝生意的貨郎,每次進的貨也不過4、50匹鬆江粗布。


  但是等到了他父親手中時,吳山腳下開設的江家布行,已經是一年銷售數千匹布,近千綢緞,盈利上千兩的中等商鋪了。


  不過到了這個程度,江家布行的生意也就差不多到了頂點了。畢竟這個時代的商業活動,除了一些定期的廟會市集之外,固定店鋪的主要客源,還是來自於店鋪附近的居民。


  在沒有公共交通的時代,上街購物並不是一種享受,而是確實的日常生活需要。


  所以,江家布行想要繼續擴大生意規模,便是去其他地區開設分店。不過江朝宗的父親對於自家商鋪的現狀很滿意,也沒有多大的抱負,加上他隻有江朝宗一個長子和三個女兒,因此也舍不得讓長子去外地做生意。


  於是一家人便照著他的意思,安穩的守著自家商鋪過日子。不過去年浙江發大水,剛好把他家一批在路上的貨物給衝沒了,損失了數百兩。


  這場大水不僅淹沒了半個杭嘉湖平原,還一度滿到了杭州城附近,城外的田地好多顆粒無收。這使得杭州百姓的消費能力大大減弱了,江家布行的生意自然也是一落千丈。


  江朝宗的父親因此心情大壞,還生了一場大病。到了這個時候,他也不得不聽從長子的建議,讓江朝宗去北京進一批京城標布,順便帶些杭州的土特產去北京販賣,試圖找一找新的門路。


  江朝宗雖然已經25歲,但還是生平第一次走這麽遠的路。此前他最遠也就陪著父親去過鬆江進貨而已,這一路行來雖然辛苦,但因為旺盛的好奇心,倒是並沒有感覺多累。


  當然,他父親肯讓他上京,除了有兩名從小在自家長大的可靠僮仆陪同之外,朝廷取消了運河上的稅卡,和新在杭州成立的銀行,發行大江南北都可流通使用的紙幣,也不無關係。


  前者使得行商減少了在路途上的麻煩,而後者則不必再擔心,攜帶銀兩過多,路途中被匪徒所盯上。


  和紙幣相比,白銀不僅重量大,體積也不小。經驗豐富的盜賊,隻要看一看行人的腳步,或是車轍印,便能大致知道行人有沒有帶著大量的白銀上路。


  而紙幣就不同了,即便是數千兩,一個包裹也就全部背在了身上。唯一需要的擔心的是,紙幣會不會如同寶鈔一樣迅速貶值而已。


  不過紙幣在杭州使用了快半年,都沒有出現市民擔心的問題。而對於江朝宗的父親來說,自己兒子的安全可比幾千兩銀子貴重的多。


  因此他毫不猶豫的換了2千元紙幣,私下交給江朝宗帶入京城購貨。在明麵上,則是江朝宗帶著一船價值3、4百兩的杭州土特產上京試探銷路去。


  除了父親私下交給他的2千元購貨款,母親、妻子都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錢,生怕他行走在外缺錢難捱。加上江朝宗自己攢的一點積蓄,他攜帶到京城的現鈔倒是差不多有3千出頭。


  杭州的土特產一是絲綢、二是茶葉、三是筍幹,江朝宗攜帶的貨物大半都是絲綢,雖然這些絲綢都是他同父親精挑細選的上品。


  但是到了京城之後,江朝宗卻發覺這些絲綢並不好賣。因為內府在蘇州設立的江南織造局運來的絲綢,不僅質量上佳,價格也比他在杭州的進價高不了多少。


  隻不過,江南織造局以往都是專供大內,現在改為民用還沒有完全適應。因此對京城的絲綢需求估計不足,送來的綢緞數量太少,倒是還沒有衝擊到京城絲綢的定價。


  但是江朝宗稍稍打聽了一下,便了解到江南織造局運送絲綢上京走的是海路,海運價格之低廉,實在不是他這批通過運河運輸上京的絲綢能比擬的。


  而現在成立了一個什麽航運公司,在天津和上海之間每月對開一艘400噸以上的船隻。據小道消息說,下半年要改為每隔半月對開一艘,到了明年就是每七天對開一艘。


  打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江朝宗很快便以較低的價格處理了手上的絲綢。他同時也意識到,以江家布行的本錢,是沒辦法同江南織造局在絲綢貿易上進行競爭的。


  不過好在他發覺了另一條路子,便是京城百姓都喜歡飲茶,而且喜歡飲香味濃重的花茶,特別是南方的茉莉香片。他攜帶而來的茶葉和筍幹,倒是意外的賣出了上好的價格。


  茉莉香片雖然以福建產的龍團珠茉莉花茶出名,但是京城幾位茶商品過了他帶來的杭州產茉莉花茶後,認為杭州花茶並不亞於福建花茶。


  西湖周邊山巒起伏,加上氣候合適,一向都是產茶之地。而西湖獅峰龍井興起於宋,聞名於明。以虎跑泉水衝泡獅峰龍井明前茶,正是被杭州文人所推崇的杭州雙絕。


  不過此時的龍井茶,在文人雅士眼中,隻是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老茶樹所產之茶才叫龍井茶,至於其他地方所產之茶葉,隻能叫杭州茶,並不算龍井茶。


  因此杭州茶葉雖好,但是卻一直沒有創造出自己的品牌,隻是當做散茶出售。京城上好的芽茶0.15元一斤,而茉莉花茶也能賣出芽茶的價格。而在杭州,最好的茉莉花茶也不過6、7分一斤罷了。


  江朝宗立刻意識到,如果在北京開一家茶莊,專門出售茉莉花茶,實在是大有可為。因為他發覺,京城百姓完全能夠接受茉莉花茶的價格,並不因為價高而少買。


  因此他這兩日便興致勃勃的跑了出來,想要在商鋪雲集的南居賢坊盤下一個店麵,開一家茶莊。他已經仔細盤算過,加上他攜帶上京的貨物出售後,他手頭上就有了將近4000元。


  京城標布的批發價是,每百匹75元。而他打聽過,從天津到上海的海運費用,每噸棉布約5元。如果再加上北京到天津,上海到杭州的運費,大約每噸棉布要花上12元的運費。


  運輸一噸棉布去除包裝,大約為425匹,他打算購買4250匹京城標布,加上運費也就是3307.5元。這樣的話他手中便還剩下678元,可供盤租店麵。


  正月過後,京城市政廳改革了官店的租金計算方式,並采取了合同年限製度。


  而南居賢坊地區的民間店麵主人,很快就跟上了朝廷的步伐,因為新租金的計算方式對店主來說更為劃算。


  比如現在南居賢坊臨街店麵,每平米每年0.5元租金,一間100平米的店麵1年就是50元。


  但是南居賢坊的民居大多是上下兩層,或是帶著院子的大房子,往往都在5、600平方米以上,也就是說一年租金就要近300元。


  而僅僅在一年以前,這樣一套房子價值不會超過100元。就算是半年前,這裏的房價也沒突破600元。


  可是過了正月之後,幾乎就是一天一個價格,現在一套南居賢坊臨街店麵居然突破了1000元。而在內城其他地方,房價最多也就翻了3倍而已。


  但南居賢坊是商業區,其他地方則是居民區,並不適合開店。江朝宗挑選了數日,始終還是下不了決心。他覺得這麽租房子,倒還不如買一套房子開店更劃算,但是這樣的話錢又有所不足。


  他正一邊品著茶,一邊思考的時候。一位穿著長袍的中年人走上了茶館大廳內北麵的小台上,對著四方茶客問了聲好,便敲了一下驚堂木,才開口說道:“今日先給各位讀上一段新聞,說一說這白銀的價值究竟為幾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