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節 齊王謀天,百官受質
羽林衛作為皇城五營之一,更是聖人欽點的親衛隊,其戰鬥能力絕非浪得虛名。
從單兵裝備、個人素養、部將執行力,皆是雲照諸軍當中屬一數二的存在。
將勇兵雄,精銳之師!
當年羽林衛曾以一千金甲大破北國兩萬鐵騎,一時傳為假話。民間更有傳頌“羽林不過千,所千吞河山!”之說。
李曉光所率領的羽林軍更是精銳中的精銳。這是一支負責皇宮守備的隊伍,每名士兵都已武裝到了牙齒。
行宮內留下的各營將士又是忽然間被打個措手不及,節節敗退,不消盞茶功夫,羽林衛便已攻到前殿大院。
院內遺留近百屍體,血流成河!
李曉光一邊令人撞開院門,一邊有使兵丁搬來長梯準備越牆而過。
行宮內苑的宮牆相比皇宮來說要矮許多,牆體之上也並無任何防備措施。
眾臣眼見牆頭上不時有金色頭盔探出,若非忌憚院內的士兵弓箭還擊,怕是早已躍進園中。
他們大部分皆是文臣,持筆治國,侃侃而談倒沒有問題。卻是極少見過如此陣仗,一時之間皆是嚇得不知所謂,慌慌張張的往前殿裏退去。
而一班武將則再四王的統領之下,領著兩百於名並未倒戈的羽林衛整裝還擊。
這種情況,能拖一時便是一時。
眾人心知這裏堅持不了多久,奈何唯有拚死一搏尚能保全性命。
李曉光的羽林衛很明顯是衝著眾臣而來,他們的目的無非是逼宮。
李曉光是關外李氏集團,又是德仁皇後的遠親,有了這層關係,不用解說,任何人都知道他們想要甚麽!
慕容桓眼見事態危機,忙問沈牧有何奇策。
沈牧也是無計可施,如今局勢來的太過突然,更何況眼下並沒有兵力可容自己調配,想要逆轉乾坤並非易事。
沈牧想了片刻,沉吟道“為今之計,隻能用一個拖字訣。王爺不妨試試攻心之策!”
慕容桓聞言,知道沈牧的意思。
外邊叛亂的終究是忠於皇室的羽林衛,言辭規勸縱然不能息兵罷戈,或也可以拖上一時半晌。
想到便做。
慕容桓長吸一口氣,衝著圍牆外揚聲喊道“羽林衛的弟兄們聽著,我乃鎮南王慕容桓。你們都是我雲照的子民,更是雲照的軍人。你們現在的所作所為,是正在破壞祖祖輩輩打下來的和平生活。本王很清楚,你們是受人蠱惑,才犯下如此罪行。希望你們能夠迷途知返,懸崖勒馬,放下手中的刀槍,本王可以保證你們的周全。”
耳聽門外殺聲漸低,慕容桓又道“作為將領,本王向來時時忠告自己的將士,要時刻謹記自己為什麽而戰。作為雲照最好的兒郎們,為的是江山社稷,為的是天下太平,為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而你們……你們想想自己現在做的是何等罪孽滔天之事,百年之後,你們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今日,你們將自己手中的刀劍對準了自己的兄弟,打贏了,你們是叛亂竊國,為史書所唾棄。打輸了,你們是叛國之罪,連坐的是父母妻兒。”
李曉光在外聽了,冷喝一聲“老王爺,你生在高位,說這大話也不怕閃了舌頭。兄弟們,莫要聽他妖言惑眾,挑撥離間。”
慕容桓聞言,雖見不到院外是什麽情況,卻也知羽林衛軍心已有動搖。
慕容桓又道“羽林衛的兒郎們,今日不論輸贏,你們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倒不如放下武器,將那蠱惑爾等之人拿下。我保證,你們定然無事……將來還可以繼續裂土封侯,光宗耀祖!雲照的兒郎們,本王請你們三思而後行……為的不是本王,不是百官,不是朝廷,而是你們自己!”
慕容桓的這話,甚是攻心,羽林衛叛軍中有些人已經開始現出後退之意。
誰也不想背負罵名,
誰也不想連累老小!
李曉光見眾軍躊躇不前,手中大刀一揚“兄弟們。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鳥雀尚且擇枝而棲,何況咱們!娘娘向來待我們不薄,隻要齊王登極,你我皆是開國功臣,還用擔心甚麽加官進爵麽?兄弟們,今日隻要破了這堵門,咱們……便可位列朝堂。兄弟們,脫韁之馬,贏了便是王,回不了頭……給我衝呀!”
慕容桓等人聞言,均是一震,這李曉光身份不高,竟也有這般好口才,當真是人不可貌相……若沒這等口才,怕也鼓動不了這麽多人隨同叛亂!
隨著李曉光這一聲吆喝,羽林衛徹底瘋狂起來。
對於他們來說,慕容桓所承諾的太過虛無縹緲,而李曉光的話反倒更加現實一些。
隻要衝進前殿,逼著內閣大臣們簽字畫押,政權移交到齊王手上,那麽他們便是“開國功臣”,隨時可能會加官進爵。
行宮的大門很快便被突破,前殿的兩百多名士兵連連退卻,眾人接連退進殿內,稍稍慢了一步,便被射來的羽箭插成了刺蝟,橫屍殿外。
李曉光派兵將前殿圍住,並不急需攻進去,而是派人將齊王請來。
大局已定,正主自然是要粉墨登場的。
齊王再羽林衛的簇擁下,頗具霸氣走上石階,麵對著殿外站著的數千羽林衛,心中一片感慨,仿佛間現在便是他的登基大典,台階下站立的是文武百官,齊聲道賀,加冕登極。
齊王道“眾將辛苦,本王銘記在心!”
李曉光當先賀道“臣等為齊王解憂,為天下解困,願於齊王齊心合力,共扶社稷!”
眾軍則高呼“齊王威武,齊王威武!”
齊王很滿意現在的狀況,過不多久,自己便會君臨天下,這偌大的雲照便是他一人所有。
而現下唯一要做的,就是讓前殿沒的大臣們寫一份文告,昭示天下。
誰,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接班人!
誰,才是雲照未來的聖人!
年號都已經想好了。
父皇的年號是“永寧”,永保安寧。
而自己,則叫“永慶”,慶這個字,遠比寧字更讓自己滿意。
慶幸哇,慶幸袁廷貞那個老狐狸推舉自己做了監國之位。否則,一切還沒有這般順利。
此事完結,慶祝一番,何樂可比。
齊王轉頭,勝券在握。幹咳一聲,喚道“諸位大臣,本王無意傷人性命,本王所要的想必大家都能明白,隻要內閣擬文,六部蓋章,布告天下,本王可保諸位依然可以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大司馬董萬城喝道“齊王,你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麽麽?這裏是聖人的靈柩,你竟敢在聖人麵前忤逆不孝,不怕後人笑話麽?不怕天下恥笑麽?”
齊王冷哼一聲“董萬城,你處處於我作對,如今已是死到臨頭,還想著強出頭來。若是本王一聲令下,定先拿你人頭祭天。”
董萬城道“大丈夫死而後已,但求一個問心無愧。你身為監國,卻又做出此等有悖天下人心之事,我等身為人臣,自是可以將你痛罵!”
齊王哈哈笑道“笑話,你們當中有幾個人認我這個監國,又有誰為我令是從?今日你們寫也得寫,不寫也得寫。否則,休怪本王無情。”
李曉光近前兩步,道“齊王……”
一句話沒有說完,齊王轉眼瞪了他一下“嗯?齊王?”
李曉光連忙會意,改口道“啟奏陛下,陳勇信正率兵攻打外城,末將擔心時間不足,望陛下盡快決斷……拿到內閣文書,立刻撤了陳勇信的軍權……”
齊王豈會不知,行宮外,陳勇信並著圍獵而來的甲士至少應有兩千餘眾,而五營官兵距離行宮不過百裏,急行軍的話一兩個時辰內前隊便至。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齊王又喝一聲“諸位若是在不決議的話,本王便令人攻進去了……”
殿內眾臣聞言,心驚膽戰。眼神全都望向袁廷貞等幾位內閣大臣及四王。
袁廷貞並不是不想說話,他在盤算。
算一算到底誰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
齊王的確是圍住了前殿,可這並不代表齊王一定會贏。相反,齊王的做法一定會得到更多瘋狂的報複。
此時若是表態支持,也是更加冒險。
他能夠成為內閣首輔,除了能力驚人之外,再政治上的投機更是屢屢獲勝。
審時度勢,確保萬無一失,才能確保自己的地位。
袁廷貞走向四王所在“諸位王爺,您們看現下應當如何?”
潘廣堯道“我是沒什麽主意……齊王這孩子是不是沒救了?”
潘廣堯的一段話說出了兩個故事,聽的袁廷貞有些茫然。
袁廷貞道“王爺這是什麽意思?”
潘廣堯道“我看呢,不用我們出麵,眼下馬上便有人來救咱們了……”
袁廷貞故作驚訝“陳將軍尚未攻入內門,遠水難解近渴,隻怕……”
潘廣堯道“咱們拖了這麽久的時間,按道理,晉王、康王、昭王還有那個瑞王,想必應該馬上便到了……”
沈牧遠遠聽了這話,心中登時豁然。
怪不得自己總覺得少了點甚麽,奪嫡大戰,豈能隻有齊王一人登場。
這東海老王爺瞧著大大咧咧的模樣,實則心思足夠縝密。
想來也是,能夠穩坐一方諸侯?哪一個是等閑之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