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 30.第30章 希特勒「新政」(1)

30.第30章 希特勒「新政」(1)

  本章導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軍事機器的強大早已為世人所熟知,希勒特更是全世界人人喊打的惡魔。但是,在學術圈之外,很少有人了解納粹德國的貨幣制度和經濟系統的運作情況。在20世紀30年代席捲世界的經濟危機中,德國受創最重,經濟凋敝,失業空前。納粹之所以能夠通過民主選舉合法上台,與德國經濟危機有著密切關係。當時德國社會動蕩,民心思變,納粹準確地把握住了社會脈搏,主打挽救經濟危機的「新政」牌而一舉贏得大選。如果納粹僅僅是靠口號和宣傳,而沒有治理經濟危機的能力的話,那麼他們很快就會像魏瑪共和國一樣失去民心並最終垮台。 

  1933年剛上台的希特勒面對的是一個經濟上的爛攤子。從1929年到1932年,德國工業設備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業生產下降了40%,對外貿易額下降60%,物價下跌30%,鐵產量減少70%,造船業產值下跌80%,失業率高達30%,經濟危機加劇了社會階級矛盾,三年間共爆發1000多次罷工。 

  應該說德國所遭受的經濟危機衝擊的嚴重程度,要遠大於歐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納粹上台伊始,就立刻投入到挽救經濟的工作中,開始了所謂希特勒「新政」。在一系列強有力的經濟措施之下,德國經濟迅速恢復並開始強勁增長,失業率直線下降,到1938年失業率已降至1.3%。從1933年到1938年,德國生鐵產量由390萬噸上升到1860萬噸,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而鋁、鎂產車床的產量竟高於美國。從1933年到1939年,德國重工業和軍火工業增長2.1倍,消費資料生產增長了43%,國民經濟總值增長超過100%,同時完成了全國高速公路網的建設,重整了重工業基礎體系,還裝備了一支現代化軍隊。 

  1933年開始的美國「羅斯福新政」則只是暫時緩解了危機,美國經濟進入長時間的所謂「特種蕭條」時期,在所謂「新政」的大力刺激下,美國經濟仍然復甦乏力。1937—1938年,美國再度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直到1941年美國參加「二戰」后,才徹底擺脫了大蕭條。在整個「羅斯福新政」時期,美國平均失業率高達18%,國民生產總值直到1941年才扳回到危機前1929年的水平。如果不是戰爭爆發,高達1000多萬美國青年被徵召入伍,失業問題恐怕還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德國是受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打擊最嚴重的國家,卻是第一個走出大蕭條的國家,德國拯救經濟的措施對於今天全球面臨的經濟危機,究竟有沒有值得反思的意義呢? 

  納粹曾經犯下的種種罪行,歷史已經給出了定論,因此不在本章探討的範圍之內。但是,納粹德國的貨幣和經濟政策卻是一個鮮為人知的領域。我們將從這一視角去觀察當時德國政治和貨幣之間的互動關係。 

  「憤青」希特勒 

  1918年11月的一天,德意志帝國國防軍李斯特團陸軍下士阿道夫·希特勒像其他傷員一樣靜靜地躺在陸軍醫院的病床上,品味著因協約國施放毒氣而暫時失明的痛苦和榮獲帝國鐵十字勳章的幸福。就在這時,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如晴天霹靂般將希特勒下士從病床上擊得跳了起來,德國宣布向協約國投降了!憤怒和失望如毒蛇一般噬咬著年輕的希特勒,這一切都是為什麼?難道自己和無數的戰友同胞奮戰四年得到的就是這樣一個苦澀的結果嗎? 

  不久,魏瑪共和國政府承認《凡爾賽和約》的消息傳來:德國喪失了約1/10的領土和1/8的人口,丟掉了全部殖民地,萊茵蘭非軍事化,讓法國佔領薩爾區和付出大量賠款(分70年還債,直到1988年),最重要的還是戰爭罪責條約:德國必須承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像大多數德國老百姓一樣,希特勒被徹底激怒了。 

  在1918年11月革命之前,德國形勢雖然不妙,但尚未到徹底戰敗的程度。在西線戰場上,協約國從沒有佔領德國領土,而德軍卻深入法國北部,1918年3月至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了5次大規模的攻勢。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突擊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7月15日,德軍發動第五次攻勢,未能達成戰略目的,隨著美國軍隊到達歐洲,協約國的力量大增。德軍隨後在法國轉為戰略防禦態勢。在東線,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之後,蘇俄政權初定,國內形勢極其嚴峻,俄軍極度厭戰,繼續戰爭已無可能。列寧決心與德國議和,1918年3月,俄國被迫與德國簽訂了條件極為苛刻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約》,根據該條約,德國將獲得俄國近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5000萬居民。而且割讓給德國的地區,擁有俄國90%的煤炭開採量,73%的鐵礦石,54%的工業以及33%的鐵路。此外,條約還規定,蘇維埃政府必須複員軍隊,包括剛剛組建的紅軍部隊。同年3月27日,又在柏林簽訂蘇德間三個附加條約,規定蘇俄以各種形式向德國賠款60億馬克。 

  如果德國能夠在西線的法國戰場遲滯和消耗協約國的攻勢,而東線戰爭已經結束,德軍很快能夠集中力量全力西向,加上俄國割讓的大片土地和豐富的資源,以及60億馬克的巨額賠款,德國的戰爭力量將有一個根本性的提升。即便德國最終難以取勝,但協約國因大量人員物資消耗和內部爭議也未必願意長期對峙下去,如果德國以拖待變,確實有可能體面地結束戰爭。 

  很多德國人都深信德軍所向披靡,根本不會戰敗。換句話說,只要政府代表沒有「賣國求榮」,而國家又沒有因革命而崩潰,德軍一定會取勝。對一些德國人而言,即使必須求和,他們也相信盟軍會根據美國十四點和平原則寬待德國,依據威爾遜許諾的「民族自決」原則,德國或許還可以兼并前奧匈帝國講德語的地區,實現德奧合併,建立大德意志——然而殘酷的現實使得德國民眾品嘗到了辛辣的被欺騙被出賣的味道。除了協約國列強在外,在德國國內是不是還有賣國賊出賣了德國呢?民心一致,幾乎立刻就找到了戰敗的替罪羊:承認《凡爾賽和約》的社會民主黨軟弱分子以及「國際猶太人」,他們被稱為「十一月罪人」,被認為是出賣德國利益的罪人。 

  懷著對所謂「十一月罪人」的刻骨仇恨,憤青希特勒帶著一套舊軍裝和鐵十字勳章退役了。失業中的希特勒很快找到了新活計,為德國陸軍情報部門當密探,去了解當時一個只有55個人的小政黨——「德國工人黨」的底細。希特勒並沒有什麼理論基礎,但他悟性奇高,在「刺探」的工作中不斷吸取那些慷慨激昂的各派演說家們的精華部分,在不斷充實自己「理論體系」的同時能夠很快抓住他們觀點中致命的缺陷。 

  1919年9月的一天,希特勒再次來到德國工人黨聚會的地方打探虛實。一位演講者的內容很快抓住了希特勒的興趣,此人的觀點給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費德爾(Gottfried Feder)。希特勒在1924年出版的《我的奮鬥》中特別提到:「在我第一次聽了費德爾的講演以後,腦海中立刻就產生了一種觀念,我已經發現我們(納粹)黨的一個重要原則。」正是在費德爾的感召之下,希特勒加入了德國工人黨。 

  這個費德爾究竟是何方神聖,又講了什麼樣的高論,居然能讓希特勒茅塞頓開,從而找到了納粹建黨的原則呢? 

  費德爾:希特勒的金融導師 

  在希特勒加入德國工人黨后,費德爾成為希特勒經濟和金融方面的導師。希特勒在費德爾的啟發下,對貨幣、金融、就業、貿易、經濟危機等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費德爾在經濟金融方面並非科班出身,他從1917年開始「自己琢磨」金錢、經濟、蕭條、就業、戰爭與國家這些問題之間的聯繫,完全跳出了傳統學院派的思維定式,提出了一系列驚人的結論。他認為,國家必須要有權力控制貨幣供應,一定要對中央銀行進行國有化,而絕不能讓私人控制中央銀行。因為私人控制中央銀行最大的問題就是,其產生的利息收益和其他利益將歸私人所擁有,而不是造福國家和公眾。 

  行伍出身的希特勒原本對經濟金融方面的知識完全沒有概念,他一直以為德國「一戰」的失敗和後來的超級通貨膨脹是一個純粹的政治問題。經過費德爾點撥,希特勒立刻敏銳地抓住了金融才是這一切問題的核心,並形成了「創造性工業資本」與「貪婪、掠奪性金融資本」之間有著本質區別的深刻印象。當希特勒明白過來金融和控制金融的勢力集團才是德國命運的真正主宰之後,他的境界立刻躍上了一個層次,再回頭想很多從前令他困惑的問題,馬上有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全新的視角。他對未來德國的運作和納粹黨的「重要原則」逐漸形成了清晰的邏輯框架。 

  1920年,希特勒經過與費德爾等人反覆激烈的爭論和思考,提出了納粹運動的哲學原理體系。因為是哲學層次的綱領,希特勒認為這個綱領將「永遠不變」。該思想體系被歸納為《25點綱領》,1932年紐倫堡納粹黨代表大會再度肯定了此政綱的地位。 

  《25點綱領》包含了納粹所有的基本觀念和政策。有關經濟方面的要求和主張體現了弗德爾的主要經濟思想,關鍵點有: 

  第11點:「取締不勞而獲的收入,打碎利息奴役制。」這符合費德爾一貫主張的廢除「利息奴役制」,區分「創造性的工業資本」與「食利性的金融資本」。他認為,資本只有真正進入實體經濟的循環才能創造價值,只在金融系統「滾動與食利」的「掠奪性」的金融資本實際上是在剝削其他勞動者的成果。 

  第12點:「取締和沒收一切靠戰爭發財的非法所得。」希特勒號稱德軍在「一戰」中沒有敗在軍事上,而是前線的將士被「出賣國家利益」的大資產階級、猶太金融家從「背後捅了一刀」,如果這些人繼續發戰爭財,那簡直天理不容。 

  第13點:「我們要求對所有(到目前為止)已經組合起來的企業(托拉斯)實行國有化。」費德爾建議組建國有企業的「航空母艦」,以實現國家壟斷社會主要資源,從而避免資本過度追逐利潤所引發的惡性競爭和貧富分化。他認為國有化的托拉斯是在資本家合理利潤與工人穩定就業之間的某種平衡。 

  第14點:「我們要求參加大企業的分紅。」費德爾堅持大企業必須反哺社會,與社會各階層共同分享經濟繁榮。 

  第16點:「我們要求建立和維護一個健康的中產階級,要求立即將大百貨公司充公,廉價租賃給小工商者,要求在國家和各邦收購貨物時特別照顧一切小工商者。」費德爾的這一觀點反映了小資產階級和社會平民階層的經濟利益訴求,不過這已完全不是所謂的哲學原則,而是屬於具體的政策層面了。 

  第17點:「我們要求實現一種適合民族需要的土地改革。要求制定一項為了公益而無代價地沒收土地的法令,要求廢除地租,要求制止一切土地投機倒把。」費德爾的理念中,最無法容忍的就是「不勞而獲」和「投機倒把」,他恨不得把每一分社會資源都用在實實在在的生產活動中去。他實際上完全生活在一種抽象和理想化的世界里,而忽視了人的天性。中國有句古話:「君子如水,小人如油。」君子當然很好,但與君子長久生活只怕誰也受不了那種永恆的枯燥和平淡;小人固然有毛病,但小人們挖空心思地製造各種麻煩的同時,也帶來了生活的起伏和變化。創造和投機也是一個道理,沒有創造,大家都沒飯吃,但沒有投機,人生不免過於沉悶。費德爾的毛病在於,他試圖將矛和盾分割開來,只取自己想要的那一面。 

  第18點:「對賣國賊、高利貸者、投機商處以死刑。」 

  除此之外,費德爾還主張依靠「國家的權威」,成立「建設經濟銀行」,發行國家證券,為社會公共項目投資籌集資金。鑒於國際銀行家對黃金早已形成壟斷的現實,他提出擺脫金本位制,由國家決定流通資金數額,以國家實體經濟的生產能力作為貨幣的支撐,用商品與他國進行交換,從而逃脫外國資本對德國貨幣與外匯的控制。 

  希特勒在理念上支持費德爾的很多觀點,但他是一名政治家,對理論本身談不上任何興趣,理論對他而言永遠只是工具,合用時就用,不合適就扔。政治家永恆的法則就是權變,因追求權力而變化,因變化而擁有更多的權力。 

  為了獲得更多的權力,希特勒必須與握有「實權」的人物合作。在當過兵的希特勒看來,所謂實權其實很簡單,就是「暴力+財力」,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窮得叮噹響的希特勒當時還不太可能得到巨額的金錢資助,但是,「暴力」支持已經有點靠譜了。 

  啤酒館暴動:希特勒聲名大震 

  如果說費德爾為希特勒提供了經濟金融的理論武器,那麼羅姆的貢獻就在於提供了暴力的實踐武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