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 12.第12章 攝政天下,剿滅英鎊割據(4)

12.第12章 攝政天下,剿滅英鎊割據(4)

  羅斯福的曾祖父詹姆斯·羅斯福,於1784年創建了紐約銀行,可謂美國最古老的銀行家族之一,該銀行的業務直到羅斯福競選總統時一直由他的堂兄喬治打理。羅斯福的父親也叫詹姆斯,是美國工業界的大亨,擁有煤礦、鐵路等多處龐大的產業,更是美國南方鐵路證券公司的創始人,該公司是美國第一批以兼并鐵路產業為主的證券持有公司。羅斯福本人是哈佛大學畢業的,律師出身,主要客戶就包括摩根公司。在強大的銀行背景支持下,年僅34歲的羅斯福就出任美國海軍部助理部長。羅斯福還有一個當過總統的叔叔,列奧納多·羅斯福。他的另一個表兄喬治·愛姆倫·羅斯福也是華爾街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鐵路大合併的時代至少重組了14家鐵路公司,同時身為摩根麾下的擔保信託投資公司、漢華銀行、紐約儲蓄銀行的董事,所擔任的其他公司的董事名單可以打出一本小冊子。羅斯福的母親德拉諾家族也是簪纓世家,一共有9位總統與他們家沾親。在美國近代史上,沒有一位總統比羅斯福擁有更為強大的政治資源和銀行資源。 

  哈里森看到新聞,簡直驚呆了,他還從來沒有丟過這麼大場面的人。他沒臉再待在倫敦開會了。他後來在紐約對朋友說,那種感覺「就像被驢子當面踢了一腳」。 

  眼看著哈里森被羅斯福打得鼻青臉腫,沃伯格還要去自討沒趣兒。這次他親自出馬,再度和英國人與法國人接觸,繼續討論貨幣穩定問題。 

  這次羅斯福簡直氣炸了肺!他就不明白了,先有哈里森,後有沃伯格,居然幾次三番地公然和他唱對台戲。他決定徹底顛覆整個倫敦經濟會議!顯然,這個會的調調事先已經被國際銀行家們定好了,美國代表團里的這些人並不是總統自己的人,他們不是在為總統去談判,而是以總統的名義去為他們自己談判! 

  7月2日,羅斯福給在倫敦的美國代表團發出了親自起草的聲討貨幣穩定的戰鬥檄文,「在我看來,它(貨幣穩定)就是一場災難,簡直是世界性的悲劇……如果在這次最偉大的盛會上,各國的目的是為所有國家的大眾,帶來更為真實和永久的金融穩定,那麼那些少數人搞出來的、純粹人為和實驗性的貨幣穩定方案,就是國際銀行家們陳腐的行事方式」。這封電報的內容被公開透露給全體與會者,倫敦經濟會議已經註定了失敗的命運。沃伯格與羅斯福翻臉了。 

  羅斯福和所有的強勢人物具有相同的性格特徵,那就是永遠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被遺忘的美國崛起真相 

  斯密學說的缺點在於,它在實際上只是一種私人經濟學說,所涉及的只是一個國家或全世界中的個人,這種私人經濟將在某種局勢下自然形成,自然發展。這裡所假定的某種局勢是這樣的:其間並沒有各自界限分明的國家民族或國家利益,沒有彼此分得清清楚楚的政治組織或文化階段,也沒有戰爭或國與國之間的仇恨。這個學說不過是一個價值理論,不過是一個店老闆或商人個人的理論。它並不是一種科學的學說,它並沒有說明,為了國家的文化福利、權力、存續與獨立自主的特殊利益,怎樣使一個國家的生產力得以產生、增長並繼續保持。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美國的崛起之路,正是強烈主導自己命運的選擇。 

  羅斯福之所以能夠不理睬美元的外部穩定而專註於國內經濟復甦,那是因為美國的對外依存度很低,在美國國民收入中,對外貿易僅佔2%~3%。歐洲強調貨幣穩定更優先於國內問題,這是由於對外貿易占歐洲主要國家收入的20%~30%,外部貨幣環境不穩定,國際貿易不能迅速恢復,歐洲內部的經濟復甦就無從談起。 

  羅斯福的霸氣源於美國不必依賴歐洲的市場,而歐洲卻不能不有求於美國的資金。歸根到底,是美國自身龐大的市場規模,奠定了其經濟獨立自主的底氣。美國經濟的崛起,堪稱是世界經濟史上的一大奇迹。一個遠離歐洲文明的、落後的、以農業為主的前殖民地,竟然在一百年裡,超過了主要歐洲強國經濟的總和。不能排除這裡面有一定運氣的成分,但更主要的決定性因素,還是美國自身的政策選擇。其中,永遠不要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就是美國崛起最核心的信念。 

  美國的崛起道路,顯然不同於英國。英國是先殖民征服,后發展貿易,再工業革命,最終建立世界霸權。殖民征服為大英帝國帶來了巨大的勞動力儲備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海外貿易贏得了工業革命所需的原始資本和潛在市場,工業革命則將勞動力、自然資源、全球市場和工業資本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有效整合,從而建立起一整套生產組織、貿易原則、市場交易、資本流動的原理和學說。這就是英國向其他後起國家努力推銷的自由貿易理念,其核心就是要將先發國家已經獲得的優勢永久化和制度化。在這樣的制度安排下,英國人將成為世界經濟與貿易這部機器的控制者:世界原材料與基礎商品將由英國人定價;世界主要工業產品將由英國的工廠來提供;世界的半加工成品和輔助產品將根據比較優勢原則,由英國來安排其他國家進行生產;各種產品在世界市場的銷售,將由英國根據利潤進行分配。同時,英國將提供資金來維持整個體系的正常運轉。另外,帝國海軍將隨時待命,打擊任何潛在的既有體系的挑戰者。 

  對美國人來說,獨立戰爭的全部意義,就在於擺脫對英國的依賴。具體而言,就是擺脫對英國控制下的世界市場的依賴,對英國資本的依賴和對英國工業產品的依賴。 

  獨立戰爭之後,美國的國父們已經清楚地看到,未來社會財富的主要增長源頭,就是本國的工業能力。但直到1800年,美國仍然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在326家股份公司中,只有8家投資於製造業,僅佔總數的2.4%。要發展工業,最重要的就是技術、設備、人才和資本,而英國很早就禁止機器設備和技術人員外流。面對英國工業產品的傾銷,美國尚在襁褓之中的製造業面臨著滅頂之災。 

  在此危急時刻,拿破崙戰爭爆發了。1807年,英國為與拿破崙作戰,下令強征任何中立國船上的英國人參加海軍。6月,在美國近海攔截並炮擊美國戰艦「切薩皮克號」,強征艦上海員。此舉激起了美國強烈的反英情緒。1807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禁運法案》,禁止一切船隻離開美國前往外國港口。雖然禁運對美國出口和海運業造成不小的損失,但卻為製造業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機遇。禁運風潮使得美國製造業能夠暫時避免英國工業產品的競爭壓力,製造業的利潤大增。同時,美國北方的金融和貿易財團,由於航海與貿易的蕭條,不得不將大量資本投入製造業,從而使得美國的工業生產獲得迅猛發展,至1810年,製造業的生產總值達到1.2億美元。1812年,英美爆發了第二次戰爭,英國工業產品在美國市場大幅減少,再度給美國製造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天賜良機。 

  在此期間,美國製造業初期所面臨的最嚴峻的困難,即先進的設備、技術和人才困境,開始出現緩解。英國的工業技術的擴散已經很難用法律來約束了。新技術和人才陸續從荷蘭和歐洲其他國家流向了美國,大量新工廠開始興建,在戰爭中這些製造業公司獲得了驚人的利潤。1815年戰爭結束后,隨著與英國和歐洲貿易的恢復,英國貨捲土重來,美國的製造業仍然不堪一擊,半數以上的工廠紛紛倒閉,大量工人失業,引發了美國1818年的經濟衰退。 

  兩次戰爭中斷英國貿易和戰後英國產品對美國製造業的巨大衝擊,終於使美國人下定決心,必須通過高關稅將國外工業產品擋在美國市場之外,才能為美國的工業崛起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在美國工業集團的敦促下,國會於1824年通過了關稅法案(Tariff Act),提高了紡織品、羊毛、生鐵、亞麻等產品的關稅。哈利斯堡公約(Harrisburg Convention)則規定,進口本國不能生產的產品關稅較低,對某些特殊產品則課以高關稅,如羊毛關稅高達90%,生鐵關稅高達95%。 

  在整個19世紀美國工業崛起的100年中,美國關稅率在大多數年份均高達40%以上,低的時候也有20%。到1900年,美國工業已經雄霸世界。如果沒有高關稅的保護,這個奇迹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高關稅,美國工業崛起還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高工資!在自由貿易理論中,這簡直是個不可思議的怪胎。高工資意味著高成本,高成本的產品在比較優勢的學說里,意味著被世界市場所淘汰。但美國人偏不信這個邪!因為美國人生產工業品的首要目的,並不是去滿足外國消費者的享受,而是為了提高本國人民的生活水準。 

  從殖民時代開始,美國的人工成本就比歐洲大陸高1/3以上,這是由於勞動力稀缺所形成的自然原因,這也是美國新大陸對歐洲移民的吸引力所在。當美國開始推動工業化時,高工資問題曾引發了美國內部的親英學派與美國學派長達30年的激辯。堅信英國自由貿易理論的親英學派認為,工業化與高工資水火不容。他們以歐洲工業化為例,指出歐洲各國的工人成本低廉,生活條件艱苦,如果同歐洲產品競爭,美國沒有勞動力價格優勢是不可能成功的。但美國學派的觀點針鋒相對,「美國工業的成功,不是靠壓低工人的工資而取得,而是靠勞動力的更為先進的組織管理和更高的效率,來保持更高的生活水平。高工資,意味著勞工將享受更好的食品和居住條件,這將使美國的勞工更具工作熱情和創新能量。高工資的國家正在各個領域打敗『廉價勞動力』的競爭對手」。 

  美國學派認為,勞動力是一種資本,而不僅僅是成本。對勞動力的投資,將會帶來生產效率更可觀的回報。更高的生活質量,更好的教育水平,更充沛的體力、精力和智力,將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將激發更多的發明和創造!這種觀念明顯有別於李嘉圖將勞動力作為成本,與利潤對立起來的靜態觀點。 

  到底是人工成本,還是人力資本?親英學派與美國學派之間的大辯論,讓美國的政策最終傾向於高工資戰略的選擇。 

  正是由於貿易保護,美國的工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正是基於勞動力是一種資本的理念,使美國工人的工資水平遠高於歐洲,而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多的發明創造,給資本帶來了遠超過其投入的回報。正是發展了自己強大的工業,才創造出了世界上最多的工業產品和服務,而正是有了高工資的龐大中產階級,才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消費市場。正是因為美國巨大的國內市場規模,才最終得以將自己命運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美國工業的崛起,採用的就是高關稅、高工資、強工業、重科技、大市場的戰略。 

  乘人之危,美國豪奪英國資產 

  1933年倫敦經濟會議不歡而散之後,英美兩國分道揚鑣,英國將重點放到經營自己的那片廣袤的英鎊區,而美國則繼續「孤立」在自己的經濟困境中。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終於打破了世界脆弱和沉悶的平衡。戰爭使各個國家立刻熱血沸騰起來。德國納粹在歐洲摧枯拉朽般的勝利,讓美國看到了東山再起的絕好機會。 

  美國人從不認為德、意、日軸心國的這些街頭小混混真能成大事,美國一國的GDP總額就比三國之和還高50%。戰爭畢竟打的是錢糧。軸心國都是後起的工業國,缺乏海外殖民地所提供的軍事基地和原材料補充,世界大戰最後拼的是資源消耗。僅英、法、蘇、中這幾個大國,就足以耗盡軸心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儲備,而英帝國的龐大海外資源,將源源不斷地提供戰爭補給,戰爭拖下去將對盟國越來越有利,最終美國參戰則必然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美國就如同一個精明的商人,撥打著實力對比的算盤,計算著何時參加戰爭對美國最為有利。美國人並不真正擔心德國最終會勝利,或者蘇聯會擴張,恰恰相反,美國更忌憚戰後大英帝國的實力。所以,美國希望在戰爭中儘可能地削弱英國的實力,這樣戰後的世界將是美國一家獨大。 

  大英帝國面對德國的兩次挑戰,應付起來越來越困難。正如英國沒有料到法國在戰爭中如此不經打,美國同樣也很吃驚英國的衰弱遠比美國估計的要嚴重得多。英國是工業國中較早走出衰退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英鎊區的龐大市場。到1938年,英國居然擁有高達40億美元的黃金和美元儲備了,比30年代初高出了4倍!但戰爭爆發僅僅一年時間,到1940年9月,英國的黃金和外匯儲備就急劇下滑到10億美元。到了11月,丘吉爾不得不私下告訴羅斯福,「英國現金流斷裂的時間已經不遠了」。羅斯福雖然暗暗吃驚戰爭消耗的速度,卻也不會輕信英國的說法,畢竟英帝國的家底子還厚實得很。羅斯福一面宣稱「美國是民主國家的巨大軍火庫」,一面暗示買軍火還是要掏錢的。 

  面對丘吉爾的哭窮,羅斯福不急不慢地建議,要說服國會,英國人的確耗盡了一切資源,美國必須馬上伸手相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英國情況真的緊急,倒是有個快捷的法子,那就是將英國人持有的美國主要工業公司的股份賣掉。 

  銀行家們對此心領神會,英國在海外還有數百億美元的「閑置資產」,此時正是英國用錢的時候,迫使英國跳樓大甩賣,銀行家們將會賺得盆滿缽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