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節:萬裏晴空
自泰州往南直至新京的這一段區域,倘若不提多發的地震與火山等自然災害,確實是十分宜居的地帶。
即便已然步入夏日,因為植被充足,白天行走在道路上也不至於被毒辣的陽光烤得頭暈目眩。
它不似阿布塞拉草原這種缺乏樹木與水體的地區有著巨大的晝夜溫差,也不會像是裏加爾的南境一樣因為濕度過大即便夜裏仍舊悶熱難耐。這種體會雖然相同緯度的裏加爾大陸地區也大同小異,但因為這山,這水,它有了一種隻有新月洲才能有的獨特味道。
和人社會四千餘年累積下來的價值觀,與相較之下年青稚嫩的裏加爾是有相當大差距的。
經曆過多次自然災害又多次在廢墟之上重建起來的這個國家,對於黃金財寶的態度,要遠遠不如帕德羅西的商人們那麽熱衷。
自然,觀念有別且認為自己才是正確的拉曼學者以他們一貫的手法將其諷刺為“假清高”。但當一個國度一種文化累積到這樣的高度時,由量變所引發的質變,確鑿無疑地改變了——最少是月之國上層社會的——人們眼中關於“有價值”之物的定義。
隻要一直活著,哪怕不怎麽努力,財富也始終會緩慢累積下來。
我們的賢者先生或許算不上一個很好的例子,但那也是因為他對於這方麵沒有過高的追求。
某種程度上來說,亨利的價值觀與月之國這種曆史悠久的國家也十分相似。
追求財富是有意義的,錢財確鑿無疑可以令你的生活變得輕鬆。
但一個四千年曆史的國家所真正注重的東西,往往並非那些看似寶貴的奇珍異寶。社會是由人構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曆代的偉人所創造過的事物所遺留下來的智慧。
那些一代人又一代人共同書寫的記憶,屬於這個國家,屬於這個民族的情感與曆史。
盡管隻是寫在紙張上或是口口相傳的這些東西,價值卻往往是黃金與寶石所難以比擬的。
錢沒有了,可以再賺回來。但曆史如果斷代了,那些曆經大浪淘沙遺留下來的前人的寶貴智慧與文化傳承不受重視,被遺棄了。
這才是像這樣有幾千年曆史的國家,最大的悲哀。
就像一個沒有了內在的空殼,徒勞又無力地訴說著自己那無處憑依的輝煌過往。
壽命再長的長壽種,也會有迎來生命盡頭的一天。
生物以血脈傳承至下一代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延續,而作為文明種族的人類以及精靈、矮人、獸人與侏儒,則將自身族群視為一個生命體,又通過書麵等文化記載傳承方式,延續自己的魂靈。
這已經變成了一種不同的概念。
即便接受了外來族群,混血了,血統甚至相貌改變了,隻要核心的文化仍舊存在,他們就仍是握緊火把一代代傳承下去的繼承人。
但倘若文化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哪怕仍舊保持了血統的純正,隻怕在宣稱自己是正統繼承人時,那聲音再洪亮也隻不過是為了掩蓋自己不足的底氣。
所以帕德羅西人自稱是偉大拉曼傳承,至今也仍舊隻是自稱——就像其它許多拉曼裔的國家一樣。而拉曼文化被譽為毒藥,正是因為它能讓不同膚色不同發色的族群,都說上拉曼語,擁有拉曼人的價值觀。
這是壞事還是好事我們無法定奪,因為學習先進文化當中的優點確實是進步的方向。但當一個民族舍棄了自己的所有傳統完全學習其它國家來一場徹底大換血,那些淹沒於曆史洪流之中再也無人記得的文化,也多多少少會令人感慨。
但讓我們話歸原處。
四千年傳承的月之國所具有的東西,或許櫻、綾還有鳴海彌次郎他們這些人身處其中,日夜都在身體力行的人無法感受得到,但作為外來者的裏加爾一行人卻是有切身體會的。
從武士擦刀的動作到上層階級的談吐,再到城鎮規劃與節日慶典,和人的一切行為似乎都具有某種規範與儀式感。
這是外人所難以模仿得來,深入骨髓的習慣。
像是烘焙得體的老茶,一口喝下去微微苦澀,但過後的甘甜與香氣卻可以久久回味。
曆史悠長的這個國家許多事物都並非初來乍到的人可以了解通透的,即便是同樣的事物,根據心態不同再一次體會時也會有不同的感觸。
這也因此,賢者在到達了新月洲以後變得比以往都更加沉默了。
和人是驕傲的,甚至比帕德羅西人還要驕傲。
鳴海在最初看到亨利身上的板甲衣時,所說的話是“與吾國有相同之物”。
這是一種來自於高位的肯定,認為原本自身瞧不起的存在,於某方麵取得了可以與自身比擬的成就。而從和人用以形容外人的詞匯當中我們也可以讀出一二:
從裏加爾遠道而來的外國人是“南蠻”,而璐璐所屬的少數民族則是“夷人”。
就連同為和族卻並不在新京勢力範圍內的也被稱作“藩地”。幾乎是在各個細節上都表達了以新京和人社會至高無上的中心思想,對於除此以外的區域皆以“蠻夷”論之。
這種思想之根深蒂固,從自身就屬於北方藩地鄉下武士的鳴海等人在談吐之中所使用的詞匯便可得知。
而青田家主僅僅是認為南蠻人“在某方麵具有與月之國相當的水平”,便竟已是這個國家當中難得的開明者,甚至於逆反潮流逆反傳統,以至於自己的親生兒子彌次郎都對他頗有微詞的異見者。
這是個體量龐大,又非常複雜的社會。
所以賢者選擇了沉默,隻有頭鐵又尚且稚嫩的我們的洛安少女會選擇將自己的意見直白地說出。
但好在米拉的性格向來幹脆,她不是那種會在無意義的事情上麵過多糾結自找沒趣的人,所以不過三五日過去,就又變得開朗了起來。
以大局為重這種事情對於仍舊不過十多歲的她來說是有點難以理解的概念。盡管對她來說做起來水到渠成,但這卻是連很多大人都難以做到的事情。
在隊伍具有共同的目的時暫且放下內部的不合,齊心協力,而不是在完成目標之前就搞內部鬥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與賢者結伴而行所學來的專業態度與技能,即便以後有那麽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分道揚鑣了,洛安少女自身也必然可以在冒險者界闖蕩出名聲。
今日的天空萬裏無雲。
被初夏太陽所照射了一個上午的泥土道路因為幹燥而塵土飛揚,被山下往上吹的風卷成了土黃顏色的半透明漩渦。
晴天的白晝,臨近正午時分連風都是暖和的。隻有走在路旁樹木遮蓋下能感覺到些微涼意。
因為接下去季節的緣故,一行人的裝束也都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包括鳴海等武士在內,已經少有人是全副武裝。
騎馬的武士們從全裝狀態替換為了更為輕便的輕裝,這些原本都是輜重的一部分,作為替換用的甲胄攜帶。
鳴海換回去了在青知府內守備時穿戴的便攜疊具足與折疊兜,而其它大部分武士們的配置也大致相同。並非一體鋼材鍛造而是由小片鋼板連接製成的胴甲提供了更好的貼合度,而甲片之間的縫隙也令體溫得以散發。
華貴的絲質鎧下著——和人的武裝衣——換成了麻製的內穿衣物以在能夠提供甲胄緩衝的情況下增加透氣性能。而原本巨大有如盾牌的大袖——即大肩甲——也替換成了隻有兩掌並排寬度的小袖。
完整的整條臂甲替換成了隻到肘部的半籠手,而大腿甲也卸去隻留下單獨的小腿防禦。
適應夏季旅行更便於透氣散熱的輕裝模式不僅比起全副重甲更加涼爽,重量也具有可觀的減少。這代價自然就是防禦力的下降。
相較裏加爾騎士的板甲而言本就在厚度與覆蓋麵積上稍弱的和人武士全甲,麵對弓矢襲擊時仍舊具有完備的防護性能。即便是兩米以上長度的步用和弓勢大力沉足以擊穿表層,也會被卡住,因穹頂結構的空洞而無法真正對人體造成致命傷。
但如今換成貼身又以鐵環連接的小甲片疊具足胴甲,沒有了緩衝空間不說,也不具備抵禦箭矢的剛性結構,若是再遇上武士所用的戰弓等級武器直接射擊,隻怕傷亡會遠比全副武裝狀態下更為嚴重。
所以即便進入了相對安全的區域可以減輕行軍中的負擔,出於謹慎考慮他們也仍舊沒有所有人都換作輕裝。
騎馬的高級武士最前方有4人仍舊全副武裝,他們不配備大弓而是持騎馬用的短槍。倘若遇到危機時,便能以自身重甲近戰扛在前方,之後足輕隊伍壓前,而輕甲的其餘武士們則是利用更加良好的機動性進行遠程騎射輸出。
這是鳴海在曆經過山賊一戰之後,又向實戰經驗豐富的賢者取經所改良的隊伍配置。比起原本單一的清一色騎射武士結構,這支人數不多的隊伍開始變得多樣化,具有更為複雜的戰術運用與兵種配合。
前方穿著燥熱重裝的武士會有輪班替換,在缺乏直接高強度威脅的情況下燥熱的天氣成為了最大的敵人。如果一直都讓同一批人承擔這個職責,隻怕他們就會在蒸籠一樣的完整盔甲內部悶得頭暈目眩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最終導致關鍵時刻反而發揮不出來。
除此之外,曆經與流寇的小規模衝突再加上之後遭遇食屍鬼的事情,深刻意識到能夠長時間穿著的輕便貼身護甲重要性的彌次郎也非常慷慨大方地在安尚附近的煆治屋為隊伍當中包括米拉在內的其餘成員購置了輕型的鐵製護甲。
沒有裙甲甚至沒有背甲,僅僅一副貼身穿著並在背部以交叉布帶捆綁固定的短前胸甲,卻也已經足以讓人在遭遇到小規模衝突結局有很大的變化。
盡管洛安少女仍舊心心念念著自己那遺失的布裏艮地式板甲衣,但月之國的輕型護甲設計上也是十分出彩的。
表麵塗漆的短甲在肩膀和腰圍一周都固定有布帛以提高舒適性,兩側腋下裁空的位置較大以防止阻礙武器的使用。而貼身的設計使得它可以像是布裏艮地板甲衣一樣穿在衣物的內部,看起來就像是沒有著甲一般,使得來襲者不會因為判斷出身上著甲而轉而襲擊頭部和咽喉等更小更難以命中但無防護的部位。
這是久經考驗的輕便設計,盡管煆治屋的當家口口聲聲說是彌次郎是武士所以才售賣甲胄,但米拉嚴重懷疑這種隱蔽性這麽高的設計就是為了鑽月之國禁止武士以外階級擁有私人甲胄的法律漏洞而研發的。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個上午的時光在前進之中度過,而到了正午時分,隊伍一行人找了一處路旁較為平坦的樹蔭遮蔽較為陰涼的地帶,準備就餐並稍作休息。
小少爺彌次郎始終仍舊是富庶貴族出身,即便性格與武士的教條讓他在某些方麵上比較能忍受艱苦的生活,卻也不代表他會選擇為了節省資金等原因就吃庶民食物。
月之國的夏天總是十分漫長,因而夏日該吃些什麽,也是千百年來始終困擾人們的一個問題。
從終年積雪的高山上運下來的冰塊佐以糖漿攪拌為碎冰是貴族當中也算有錢的人才能負擔得起的享受,而以清涼的地下泉水降溫的冷飲又極其遭受地域所限,若是附近沒有地下泉通過,就隻能選擇放在木桶中降到深井裏冰鎮。
因而最廣為和人大眾所接受的食品,便是以草本植物拌麵粉蒸製的所謂“消暑點心”。
新月洲的夏季,是飄著茶香與消暑點心那略帶青草苦澀的味道的。
磨碎的青草混入麵粉,再裝入模具之中蒸製。約莫掌心大小的點心即便是平民階層也可以負擔得起,而麵粉在蒸熟了以後變得晶瑩剔透的質感,佐以內裏混入的青草汁所點綴的碧綠,即便未經冰鎮,從視覺上也能給人一種清涼消暑的感覺。
與任何新月洲的食物一樣,消暑的茶點的味道也是節製但在習慣之後卻又回味無窮的。
彌次郎所喜好的夏日點心與平民所吃的相似卻有不同,名為羊羹的這種茶點據傳定名是因為過去是羊肉所製。但僧人食素,便改為紅豆與麵粉蒸製。隨著信仰的擴展開來,又反而流傳到了和人的社會之中,成為一種經典的小吃。
貴族所吃的版本與平民的茶點最大的區別就是加了不少的白糖,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有些甜的膩人的程度,因此必須配烘焙的苦茶,以苦味中和才能吃得下去。
它並不是那麽適合存放,在燥熱的夏天這種點心實際上很容易變質。但這仍舊阻止不了小少爺對它的喜愛,以至於一不小心買得有些多了,他一個人根本吃不完。
因禍得福,本著避免浪費的想法,彌次郎將它們也分享了出來,原本一輩子大約都很難品嚐這種美味的足輕們這幾天也就跟著吃了個夠,連帶著原本因為一路奔波又要幫上級武士們保養裝備的疲憊與些許不滿也一掃而空。
好吃的東西總是能有效地改善心情,隻是簡單的分享,讓人提起對於下一餐的期望,就足以令足輕們笑逐顏開。
篝火舔舐著放置在簡易鐵架上的水壺,粗茶被從包裝之中倒到竹子做的茶篩當中。
作為正餐的米飯淘洗過後入了鍋。
晴朗的天空中有一隻雕在盤旋著,也許也是在思考午飯要吃些什麽。
今天又是祥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