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1231.第1231章 爭競(三)

1231.第1231章 爭競(三)

  第1231章 爭競(三) 

  荷蘭國內的分裂態勢真是越來越嚴重了! 

  鄭勇在阿姆斯特丹和海牙兩地住了數年,對於現在已蔓延到全國的共和派與奧蘭治派之爭是憂心忡忡。無論是三級議會還是省議會、市議會,除了共和派占絕對優勢的澤蘭省,奧蘭治派占絕對優勢的弗里斯蘭省、格羅寧根省之外,其餘如荷蘭省、烏得勒支省、上艾瑟爾省、海爾德蘭省、德倫特地區,到處都是奧蘭治派與共和派議員在爭論,這種爭論是如此之激烈,以至於都蔓延到了社會上,一如一百多年前那場事關弗蘭德里克家族統治地位的神學宗派之爭,聯合省的社會,被深深地割裂了! 

  爭論的核心在於聯合省的對外政策,即究竟是親法還是親英的問題,奧蘭治派主張與英國全面和解並結盟,共同對付擴張野心越來越大的法蘭西;而共和派一貫的主張就是英格蘭才是聯合省這個商業王國最強有力的競爭者,必須當做首要對手來打壓,為此哪怕不惜犧牲一些利益與法國結盟也在所不惜。 

  雙方自然是誰也說服不了誰了,這導致三級議會大會小會開了無數,但始終達不成任何有實質意義的協議,聯合省的對外政策仍然一片模糊,頗有打到哪算哪、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這無疑是很不利的,因為無論英格蘭還是法蘭西,他們都不會因為聯合省的碌碌無為而不做什麼,法蘭西依然會對低地地區充滿興趣,而英格蘭仍然會堅定不移地試圖打破聯合省的商業霸權。甚至於,當英法合流共同對付聯合省時,這個商業共和國就要面臨最尷尬、也是最危險的境地了。 

  很多時候,鄭勇都不得不感嘆荷蘭人不斷內鬥、不斷分裂、不斷作死的精神,再厚實的家產,也經不住如此反覆不斷地作死折騰啊!不過好在海牙三級議會如今也越來越認識到了遠在新大陸的華夏東岸共和國的重要性,這個國家將大量商品出口至阿姆斯特丹,讓手握渠道優勢的荷蘭批發商們多了一大筆財源,這博得了很多共和派議員的好感;而在最近,他們開放了秘魯、新西班牙市場的一些煙草貿易給荷蘭人,這使得剛剛陷入絕境的荷蘭煙草業重新煥發了生機,阿姆斯特丹、弗里斯蘭等地的一些煙草加工作坊起死回生,這無疑取悅了奧蘭治派的一些商人,因此,提升兩國關係——比如開放馬六甲海峽給東岸移民船隻、加深遠東地區的貿易合作——倒也勉強得到了兩派議員的大多數同意,委實是不容易啊! 

  「馬蒂亞斯先生,能在海牙見您一次實在太不容易了。最近生意如何?」鄭勇這兩天一直在海牙活動,想要見一下德維特議長,無奈議長大人似乎非常忙活,尤其是在與比克爾家族的伊麗莎白結婚以後,他更深入地介入到了國會兩派鬥爭的第一線,整日忙於政治鬥爭,已經忘了他聯合省執政身份應做的事情——好好經營國家——而是沉湎於議會裡一個又一個口水仗。這不,鄭勇想與議長大人商討一下西法和平談判的事情,卻被議長閣下屢次推辭,這讓鄭勇鬱悶不已,心裡暗自猜測著德維特之所以避而不見是不是也有聯合省本身也沒拿出意見的原因在裡頭呢? 

  不過,沒見到德維特議長,鄭勇卻意外地碰見了馬蒂亞斯·德海爾——特里普家族的姻親、在荷蘭經營鐵銅礦開採及加工的德海爾家族的話事人。 

  「英格蘭人的競爭太激烈了,另外還有一些漢堡商人的競爭,而且瑞典王室也希望看到鐵器、銅器由更多的國家或個人生產,而不是被特里普或德海爾家族壟斷。」馬蒂亞斯對此倒是絲毫不隱瞞,最近荷蘭人在波羅的海受的挫折太大了,很多傳統優勢行業——不光冶金業——都被英格蘭商人強勢搶入,利潤總額開始下降,而且看起來這似乎是一個長期的趨勢,無法逆轉。 

  「不得不承認,多年來我們在冶金行業上的忽視終於釀出了惡果。我們對技術進步沒有英格蘭人那麼重視,不像他們在此投入大筆資金改進,這導致了我們的生產效率不如人家,而且無論是聯合省還是瑞典的人力都遠比英格蘭貴,所以我們在競爭中的劣勢太明顯了。」說到這裡,馬蒂亞斯不由得苦笑了起來:「不瞞您說,親愛的鄭,去年我們在瑞典的所有鐵礦、銅礦、冶鐵工坊加起來的利潤也不超過一百萬盾,但我們家族通過轉賣產自貴國的鋼條、農具、五金器具、機制刀具甚至燧發步槍所獲得的收益,就已經超過了四十萬盾,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穩步增長之中,超過我們家族的自營業務收入只是個時間問題罷了。在英格蘭的商品衝擊之下,還是產自東岸的商品更具競爭力……」 

  德海爾家族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固然有英格蘭工業漸漸崛起的因素在內,但更多的還是他們自己的因素。遙想當年聯合省壟斷波羅的海絕大部分商品貿易之時,特里普家族、德海爾家族大舉進軍瑞典,然後控制了其國內相當數量的優質鐵礦、銅礦,同時也設立冶鐵工坊生產鐵及各類鐵製品。 

  毫無疑問,在壟斷的條件下,德海爾家族的利潤是豐厚的,因為不管其產品質量如何、價格如何,掌握了渠道優勢的德海爾家族總能將其銷售出去。再加上這些富可敵國的家族醉心於通過信貸——比如向瑞典王室貸款——賺取超額利潤,那麼就更加沒心思投資技術了。於是,在英荷海戰失敗后波羅的海各國向英國敞開大門的今天,德海爾家族競爭力弱的毛病就一下子凸顯了出來。雖然他們在各地還有四通八達的渠道網、有穩定的客戶群體、有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經營下來的上層關係網、有非常便捷低廉的融資優勢,但在英國商品的衝擊下,市場仍然開始一點一點地丟掉,這個過程雖然看似緩慢,但幾乎是不可逆的,這令馬蒂亞斯感到了一絲惶恐。 

  而為了維持家族產業的利潤總額,幾乎是在家族成員的一致意見下,德海爾家族開始逐步縮減自己的產能規模,同時加大東岸鋼鐵製品的出貨量,以抗衡來自英格蘭、德意志工業資本的競爭——東岸商品在算上海運費、保險費、進出口關稅及必要的銷售成本(德海爾家族還得預留一部分自己的利潤)后,單論價格其實已經沒有太多競爭力了,但勝在產品質量好、經久耐用,已在波羅的海樹立了一定的口碑,因此還是有相當市場的,而這無疑是德海爾家族不斷加大東岸商品供給力度的原因所在,還不都是為了利潤嘛! 

  「馬蒂亞斯,聯合省是東岸的朋友,德海爾家族、特里普家族同樣也是,您放心,我們會向貴家族敞開供應各類商品的,不光鋼鐵製品哦,如果貴家族有意向其他行業發展,我們也將全力支持,這一點請務必放心。」鄭勇聽到馬蒂亞斯的話也非常高興,因為這意味著德海爾家族這麼一個曾經的工業資本,不可避免地開始向商業資本和高利貸資本轉變,這對東岸是有利的! 

  不過,鄭勇最近也收集很多資料,研究了下整個17世紀以來聯合省的工業生產狀況。雖然沒有太過精確的數據,但毫無疑問的是,整個聯合省在最近六十年間其大多數行業去工業化的趨勢非常明顯。尤其是在第一次英荷海戰失敗之後,隨著一些海外市場及原材料產地的丟失,聯合省去工業化的趨勢被大大提速了,比如阿姆斯特丹曾經興旺無比的煙草加工(鼎盛時有幾十家煙草加工企業,雇傭了超過3500名工人)、製革、製糖等產業。 

  而如果說這些產業還不算太重要的話,那麼關係到荷蘭國計民生的造船、軍工產業這些年去工業化的趨勢也很令人感到不安。軍工產業就不說了,曾經為荷蘭提供一支艦隊武備的特里普家族早在很多年前就華麗轉身為軍火販子,聯合省一應需要的軍火全從英格蘭、法蘭西及德意志地區進口,比如在第一次英荷海戰前夕,他們還在從英國伯明翰大肆進口火槍大炮,整個聯合省,幾乎已經談不上還有什麼軍工產業了。 

  軍火產業如此,造船也大差不離。別看如今的荷蘭造船業興旺發達,著名的薩爾丹造船廠冠絕歐洲,可與造船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已越來越多地被國外供貨商所佔據,比如聯合省每年都會從船具生產大國英格蘭進口大量船具,他們充其量也就自己造一個船殼罷了,其餘一應配套設施都得進口,掣肘很多、隱患極大。 

  這樣一個逐漸沉淪的聯合省,真的能夠與工業基礎越來越紮實的英格蘭相競爭嗎?鄭勇有些懷疑,也有些不安,聯合省是東岸在歐洲大陸最具分量的准盟友,是戰略支點,這麼外強中乾真的合適嗎?他們一旦與英國爆發海戰,英國佬能憑藉高出一籌的工業生產能力迅速修復受損的船隻,可聯合省行嗎?鄭勇搖了搖頭,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這令他感到了一絲不安,因為這與東岸的利益不符。 

  「馬蒂亞斯先生,你們在瑞典的冶鐵作坊去年生產了多少門火炮?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單純地想了解一下。」鄭勇說道。作為聯合省曾經極為重要的武器供貨商——特里普家族經常從姻親德海爾家族手裡購買武器——德海爾家族的軍工產能是一個值得人關注的數字,因為這可以直觀地了解到聯合省如今的武器生產能力。 

  「不到五十門,大部分出口到了瑞典軍中。」事到如今,其實也沒什麼好瞞的了,依託瑞典較為豐富的銅鐵資源,德海爾家族的冶鐵工坊不但冶鍊鐵,也鑄造火炮及各類鐵器,也就是說,其生產的產品多是軍民兩用的。一年不到五十門的火炮產量,而且還有戰爭因素刺激,德海爾家族交出的這樣一份成績單,對於一個曾經規模不小的軍工企業來說,確實是不合格的,遠遠不如伯明翰蓬勃興起的軍工產業,差遠了啊! 

  「馬蒂亞斯先生,請恕我直言,聯合省如果不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火炮產量,將來一旦與敵國交惡,怕是要吃大虧啊。其實這也不用我多說,在幾年前那次與英國佬的慘烈海戰之中,貴國就已經為火炮數量的嚴重不足而大感頭疼了吧?戰爭一起,光靠臨時購買是不行的!這等於是把絞索交到了別人手裡,生死全由別人操控。當時法蘭西人、德意志人以及葡萄牙人鑄造的各類火炮價格猛漲,有的甚至漲了三倍,就這樣貴國還不一定買到,導致各類戰艦在港無法及時修復出戰,這樣的教訓難得還不值得警惕嗎?」鄭勇毫不客氣地說道,「作為聯合省真誠的朋友,我們絕對不希望你們在與任何敵人的較量中落於下風,因為這也不符合我們華夏東岸共和國的利益。」 

  「謝菲爾德的刀劍製造業、伯明翰的五金及武器製造業,這些年來的發展確實很快,作為一個行內人,我當然知曉這樣的事實。不過,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離開瑞典將冶鐵工坊開到聯合省去嗎?那更不行,因為聯合省的地下缺乏礦床,我們什麼也做不了。那麼,我們還能做什麼?我們無法離開瑞典,因為一旦放棄這裡英國人就會迅速填補空白,要知道,他們對瑞典優質的鐵礦——這個年代英國雖然不缺鐵,但也會從瑞典、德國進口大量優質鐵礦——銅礦一向十分覬覦。我們的冶鐵工坊生產的火炮技術落後、成本很高、質量也很可疑,就連特里普家族如今都不太願意進口我們的武器了,但我們又能怎麼辦呢?」馬蒂亞斯·德海爾苦笑著反問道。 

  鄭勇聞言也是默然。是啊,德海爾家族能怎麼辦?投入巨資研究新技術?將冶鐵工坊轉移到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說服特里普家族進口質次價高的劣質火炮?哪一條都很難實現啊!而且,德海爾家族也不允許這麼做吧,因為這很明顯會影響家族的收益——當他們能夠依靠出售東岸鐵製品賺取利潤的時候、當他們能夠通過壟斷維持一定利潤的時候、當他們能夠通過放貸賺取超額利潤的時候,誰還會有心思搞別的? 

  鄭勇彷彿看到了荷蘭工業令人無言的未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