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物價
首先說一句,查了很多資料,天啊!真是眾說紛紜,感覺上可以弄個專題研究了。估計無論我如何設定,總會有大大滿意,又有些大大不滿意的。綜合評估了一下,本書的物價設定如下(各位大大見諒啊):
鹽1升15文、麥1升32文、味噌1升125文、馬料1升1.6文、馬1頭5貫。
單位換算:1石=10斗=100升=1000合=10000勺(1石約為120斤左右)
一個成年人,按照人均1曰5合米的主流說法來推算,一年需要消耗1.8石的米糧.
需要說明的是,物價是會變化,它們會因實際情況而變化,比如馬匹,出產馬匹的地方一般比缺乏馬匹的地方便宜。所以,本書會參考一些實際資料,每到一個地區,物價都會有所變化。當然,也歡迎大家指出不足。畢竟本人能力有限啊,一時間無法查找到太多的資料。
下面提供一些這方面的資料,供大家了解:
資料一:
ri本一石約為現代中國350斤土地單位一町=10畈每畈的產量約1石穀物!穀物出米率約7成!領主與農民的分成約6:4!每個農民約能耕種5畈地,每畈地約1000平方米
金銀比為1:12!金銀各自計量單位所對應的克數的比例就是1:12!!一兩銀子約1200文,同時期歐洲的金銀比約1:15—20。
另外!太閣里的薪俸都是一年的即足輕組頭每年5貫!米半錢半,一年發兩次!夏收完發米年關發錢!只有侍大將以上或城主才吃的到米,都是把米賣了換成雜糧和蘿蔔!每戶農民向領主租一町地耕種!領主打架!農民要自備武器和口糧參加!但由於架打的太多了!所以農兵報到后的口糧由領主負責!小領主不向大領主交賦稅只負責按大領主要求出兵打仗!做不到就要被降封或奪封!
小領主領地內的礦產均歸大領主所有!私開礦山尤其是金銀銅鐵鹽形同謀反舉國共討之!領地內發現重要礦山一般就會被轉封!強勢小領主會被委託開採!但扣除成本所得有限!一般發現礦產都是獻上以換取加封領地或提高地位!未經允許私自開發領地如築城、新田、礦山、城下町均視同謀反!
所以ri本戰國小領主的發展都是靠打架搶鄰居的土地!搶到了土地能否歸你就看你在大領主的地位!搶不到土地就搶東西!
以上資料由「葬花人731」提供。謝謝大大提供資料,鞠躬致謝。
資料二:
在ri本戰國時代士兵們奔赴戰場,攻擊處在較遠地區的敵人的場合,合戰長期持久的場合,平時軍隊常備的場合,給部隊維持必要的糧食補給都是最為重要的。
如果參與的是短期戰鬥,通常食物由自己解決稱為「手弁當原則」,只有在參加長期戰鬥的時候才會由領主來提供軍糧。
關於兵糧,古代一般是用米糒,大寶令規定士兵每人需要準備米糒六斗,食鹽二升貯存到各自兵團的倉庫中。米糒可以長期貯藏,但放久了會結塊變干變硬,使用的時候先用水來浸泡,將其泡軟,合成米粥,在加入食鹽吃起來會有些味道。
根據《雜兵物語》記載,一名足輕一天的口糧是:水1升、米6合、鹽1勺、味噌2勺;而《籠城守御之卷》中又記載,籠城期間一名足輕一天的口糧是:水1升、米4.5合、鹽1勺、味噌2勺。
在那個時候,人們還沒有一ri三餐的習慣,一直要到江戶時代才會被引入,戰國時代更多的是一ri兩餐。而在戰場上面,吃飯時間就更加不固定了,通常是把一天的口糧分成三或四回來食用。
戰國時期,普通雜兵們吃的都是些麥、粟、稗、芋等粗糧;武士們的伙食就要好些了,他們可以吃由糙米和蔬菜一起煮出來的菜飯,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夠吃到白米;最後,也是最豪華的軍糧,那是只有大名或高級武士才有資格吃的,裡面一般都會包括有白米、蔬菜、魚、貝、雞肉等。那麼,有人或許會問,雜兵們是不是也有機會品嘗到這種美味呢?我想,如果他們能與這樣的食物結緣的話,也就不會到戰場上來當雜兵了。
資料三:
書上總是會這樣描寫:「英挺的武士騎著颯爽的戰馬風一般地掠過了戰場。」
雜兵是根本談不上的,有了武士就一定會有戰馬,不然武家怎麼又會被稱為「弓馬之家」呢?馬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武士機動力的快慢。把戰馬的機動力和武士的攻擊力結合的最好的,在戰國諸大名中無疑要算是武田家了。但是,像武田家如此大規模的騎兵隊真的存在過嗎?至少到目前為止,學界仍然有半數的人對此持否定態度。
他們質疑的理由是:
1.當時的ri本馬野xing還很強,沒有被大規模馴養家化的先例,要在戰國幾代人的時間內做到普遍家化,集團訓練幾乎是不可能的。
2.即便是被馴化了,騎兵隊遇到足輕的槍陣,就算武士不害怕,他的馬匹卻很容易因為受到驚嚇而不聽使喚,在這樣的情況下又如何談到「一齊突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