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與民爭利?
早朝結束,李天召集楊士奇等人在內閣議事。
李天先他們一步,來到了內閣。
四人一入內,就直接對李天賀喜道,
“陛下萬安,大明千秋!”
李天有些不解,四人都是位極人臣的朝廷重臣,平日裏除非是遇上什麽難事,或者是做錯了什麽事,他們才會如此的恭敬。
今天這是怎麽,怎麽突然都這麽客氣起來了。
“士奇,你們這是做什麽!”
楊士奇哈哈一笑,滿麵春風的道,
“陛下,您也不必瞞著老臣等啦,那香皂可真是極好的物事,雖然貴了些,但省著點用,用上一個月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聽他這麽一說,李天頓時明白怎麽回事了。
昨天皇後幾乎將在京城的三品以上大員的妻子全都給請到了宮中,楊士奇等人的婦人,貌似也在內。
香皂這麽好的東西,她們自然是先要給自家相公用用的。
隻是李天沒想到,楊士奇都這麽大歲數了,居然也被逼著用了一次。
他心裏想笑,卻又不太好意思當麵笑出來。
憋了好半天,最後才幽幽的說到,
“你們既然已經都用過這東西,那相比工坊之事,你們也都應該了解了吧!”
楊士奇拱手一禮道,“陛下此舉真乃利國利民,老臣拜服。”
李天倒也想聽聽他們的真實看法,故意裝作不解的道,
“哦,朕隻是隨便弄了點小玩意,賺點私房錢罷了,怎麽到了你們的嘴裏就成了利國利民的好事了!”
楊士奇如何聽不出來李天這是故意和他們打啞謎,不過他也沒揭破而是慢慢的說到,
“陛下此舉深意,老臣不敢妄自揣摩,隻能說說淺見罷了!”
“其一,陛下工坊內,聘用的皆是,孤苦無依或是居無定所三餐不繼的貧苦百姓,僅此一項就是莫大的造化啊!”
“其二,陛下躬身勠力,親自為天下臣功做出了表率,此乃我大明之幸也。”
“其三,充盈內庫,豐碩宮廷,此舉更是大利天下啊!”
聽完他說的這三條,李天嘴角一歪,都快忍不住給自己鼓個掌了。
楊士奇也算是眼光毒辣,僅是一天就看出了這麽多好處,可也就到此為止了。
更深一層的含義,即便再給他十年二十年的,恐怕他也沒辦法參透。
當然李天也不可能就這麽和他明說,不管怎麽樣,楊士奇等人也算是官紳集團的強有力的代表之一。
沉吟了一會,李天微笑著說到,
“朕一時興起搞得東西,居然被你們說的如此高大上,真是讓朕都有些臉紅了呢!
不過此舉居然連士奇你都認為是好事,那你們認為,此舉是否可以推廣到全大明呢。”
幾人聞言,臉色微變,他們實在是沒想到李天的想法居然這麽跳脫。
開辦大規模的工坊,招募更多的無家可歸的災民,這的確是好事,而且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可凡事有好的一麵,自然也有壞的一麵。
在目前看來,李天開辦工坊大把大把的賺錢,不僅替朝廷節省了大筆的奉銀。
多餘的錢還能充盈國庫,減輕天下百姓的壓力,看起來並沒有什麽不妥的。
但若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時間久了,難免會落下一個與民爭利的名聲。
這一點要是被有心人利用,可是會大大的影響李天的形象的。
他們幾個幾天隆而重之的提起此事,其實就是想提醒李天一下。
作為戶改局的局長,一個多月就替朝廷賺了幾百萬兩銀子的黃準,率先開口道,
“陛下,您的目的雖然都是好的,可是難免會給人落下與民爭利的口舌,臣以為今後還是將此事交由戶部或是內廷管轄吧!”
李天微微一愣,此刻才算明白過來,他們幾個今天提起此事的目的,原來是在這裏等著自己呢。
他默不作聲的看了看其他幾人,見他們也是一般的神情,知道他們這應該是在私下就商議好的。
心裏雖然有些氣惱,可他也知道他們之所以這麽做,其實也是出於一片好心。
“士奇,子榮,你們幾個也是如此想的嗎!”
楊士奇,楊榮被直接點名,連忙拱手低頭,輕聲道,
“沒錯,臣等皆是因為有此緣由,才不得不如此啊。”
李天輕輕搖了搖頭道,
“哎,你們啊,真是目光短淺,讓朕說你們什麽好呢!”
“啊?陛下此言何意啊,臣等不明白。”
他們的確是被李天的這一句話給弄糊塗了,不與民爭利這還是太祖在世時定下的規矩。
而皇室不能參與到商業之中去,也是因為這個規矩。
明初甚至直接就有旨意,不讓四品以上的官員甚至勳貴參與到工商行業之中去。
可是,這項製度在朱元璋還在世的時候,天下人都被他殺怕了,大多數還是遵循的。
但自從他一死,這項製度就如同虛設,限製不了任何人了。
且不說四品官以上的官員了,就連勳貴們也都經商當成了自家撈錢的主業。
所以說,與民爭利根本就是一個無稽之談。
整個天下,官商勾結之事若是真正清查起來,恐怕朝廷百分九十的官員,都逃脫不了幹係。
官員勳貴們可以大搖大擺的與民爭利,大賺特賺,而自己堂堂一個皇帝,開個工坊,賺點小錢,就要被人說三道四的,李天如何能不氣。
輕輕一拍桌案,將幾個人嚇得一個哆嗦,李天打算好好給他們上一課,
“相信你們都知道,宋朝一年歲入少的時候,幾千萬貫,多的時候甚至能打的一萬萬貫。
我大明,不管是人口,還是疆域都遠超南北兩宋,為何一年僅能的稅負二百餘萬兩。
甚至有很多年,連這個數目都達不到,朕想問問爾等,這是為何。”
此話一出,楊士奇等人頓時都啞巴了。
他們是不明白嗎,不是,他們其實了解的比李天都清楚,他們不明白的隻是。
從太祖到成祖五六十年了,皆是如此,為什麽李天突然在此時重新談起此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