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君臣同祿
徐榮這些日子將治安任務交給兒子徐儉,自己呆在家中飲酒解悶。徐榮思索自己人生,今年已經四十九了,人生恐怕已經度過了一多半。
他是大漢最東北的邊境——玄菟郡人,雖然已經是邊關,但是當地公孫家實力強勁,常年與周邊烏桓、鮮卑作戰。
那裏漢人人數雖不占優,但“一漢當五胡”名不虛傳。漢人往往比他族更為高大、雄壯,裝備精良,更重要的是精通戰術、謀略,懂得團結不少胡人與自己一同對敵。
幾十年下來,遼東、玄菟、樂浪諸郡的男兒往往英勇善戰,特別是精於指揮騎兵和應對騎兵。然而,徐榮誌向並不僅在於戍衛一方,他打算讓大漢真正迎來安寧。
當時東漢最為棘手的邊事是西涼底層羌胡、漢人與漢朝官吏的矛盾,隨著剝削加深,邊關叛亂愈加嚴重。
徐榮在這種情況下,與同郡數百好漢遠赴西涼,加入“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手下,後因董卓為張奐部將,輾轉成為董卓部將。然而由於出身不同以及能力過強遭人嫉妒,他在董卓賬下並不愉快。
又經曆之前的榮耀入長安和董卓王允之變等眾多事情之後,他漸漸看開了,這些功名有什麽意義呢?何進、董卓、王允不都是權傾朝野,結果轉眼屍骨無存。自己現在卸下了職責,感覺一身輕鬆。
“報!童將軍來訪。”
家仆進來報告。徐榮一陣驚訝,他竟然親自來了。
“有請平北將軍。”雖然口上說著請,但並不起身迎接。
徐榮心想,這個年輕人挺有意思,上次那種情形,一般的將領恐怕早就就滅吾等,領功去了。他卻要我繼續守衛藩籬。
更奇怪的是,他竟然和那董白小丫頭不呆在長安享福,又跑回夏陽來了。聽到自己的朋友和眼線說,這兩人信誓旦旦地說要幫大漢恢複故土,掃平白波、匈奴雲雲。真是幼稚啊。
不一會,一名身姿挺拔,頗具幹勁的年輕將領跟隨仆從來到徐榮麵前。徐榮與他對席而坐。
“山野老卒拜見平北將軍。”
徐榮口中雖用尊稱,但並不認真拜見,隻是微微頷首。
童遠也並不奇怪,自己要想獲得更多人的認可並不是靠官職,而是要靠實力與成績。自己才剛剛開始而已,當然不會被這等軍中宿將迅速認可啦。
“徐將軍客氣了,晚輩不請自來是有要事相商。”
徐榮淡淡一笑,說道:“哈哈,某不過一閑人,過去之事不提也罷。”
童遠知道登庸此人十分不易,但是他的能力有目共睹。於是還是那招,守衛邊境,恢複安寧……
不想徐榮卻認為現在局勢已定,連西涼的韓遂、馬騰都已經折服,並州之事有童遠及董家出鎮,相信不久也會趨於穩定。
他徐榮年近半百,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屬於他了,就讓他歸隱便好。
童遠原來那套說辭已經沒用,隻有把他的誠意展現出來,才能有一定機會。
他正了一下衣襟,鄭重拜見徐榮,認真說道:“徐榮將軍,遠需要你的力量協助。”
徐榮再次發笑,這個年輕人還真是幼稚執拗,回道:“將軍可以自信一些,你的兵馬中能人不會少的,發掘任用他們即可。”
童遠早知道徐榮這樣回答,他深吸一口氣,不管後世如何評價他也好,有些話是發自他內心肺腑,一定要說出來。
“遠將拜將軍為師,徐將軍的職位就是我的家將,但也是我童遠的老師。我的俸祿,有一半將歸將軍所有,日後職位升遷,將軍所得還是一半之多。”
“您雖然是家將,但遠為郃陽侯,將軍也能享受一半的封地。您的名聲和功績,某一定竭盡所能,要讓天下承認、讚頌。”
徐榮聽了他的話雖然覺得兒戲,但也感到非常震撼。原來設想他最多是給董家家將、金銀以及一些許諾。
何曾想他竟然拜師,對半分給他俸祿和爵位。這是何等的尊容啊。
“將軍莫要說笑,某不過一個老卒,不值得如此重視。”
童遠認真道:“遠深知未來的艱難險阻,渴求徐將軍的力量,方才所說絕無戲言。”
徐榮麵上還保持著禮貌的微笑,內心已經澎湃不已。
他歸隱的真實原因是因為屈辱,並非放棄了誌向和血性。李傕、郭汜是什麽人他還是心裏有數的,自己因為他們排擠不得不舍棄軍隊,這等屈辱對於血性男兒來說當然是不能接受的。
徐榮略微猶豫,說道:“我身上有什麽值得將軍這樣期待嗎?畢竟,可從沒有聽過家將拿主公一半俸祿的事。”
童遠再次施禮,認真說道:“遠願拜將軍為師,我的俸祿、封地一半為將軍所有。日後定為將軍宣傳您的光輝和榮耀。”
徐榮緩慢地說道:“拜師之是不可行,將軍要拜師最好是對士族出身的文士。某倒是可以做一個長輩指點一二,但無法教導你學問。”
童遠心中一陣欣喜,徐榮說可以指點一二,這是不是快要同意自己的請求了,拜師之事還要堅持一下才好。
“遠真心拜師於徐將軍。”
徐榮正色說道:“某也是認真的,童將軍要想真的實現平定變亂和你心中的誌向,拜我為師是不夠的。還需要學很多學問,接觸更多的人。”
“某可以將軍中之事指點一二,但真正的本事要靠你自己,不是問我就可以的。”
童遠說道:“諾……雖如此,某一定隨時把將軍當做老師尊長。”
徐榮笑道:“看來吾一定要把這些年來的積澱發揮出來了,不然還真對不起你這麽認真。俸祿和封地的事也不用了……”
這次童遠沒有妥協,直接說道:“這一點某堅持到底。遠現在未能壓服李傕、郭汜,無法為將軍正名,已經實感慚愧。這是某得誠意,也是您應該有的。”
徐榮向童遠正式拜倒,說道:“遵命!日後以前輩和家將的身份為將軍征戰。”
童遠踏出徐家的時候看到來時陰霾的天空已經雲開霧散,他看到天際射入一到耀眼的光芒,打開了一天新的路徑。
他堅信大地終將光明。
這一天其實是再平淡無奇的日子,但後世的學者們一直都想知道這是哪一天。
這個故事也流傳著各種各樣的版本,但童遠的誠意和徐榮的光輝確實對得起後世人們的記載和歌頌。
總之,就這樣徐榮和他的兒子徐儉正式加入童遠的手下。四百餘具裝騎兵,正式編入新軍,日後也會繼續發揮他們的力量,而沒有按照原來的軌跡就此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