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漢中六十萬百姓
麵對強勢質問,張魯心中一驚。
這耿清能作為童遠直屬兵馬的副將,果然頗為強勢。
如果說知曉此事,那勢必被要求討伐羌亂,如果說不知道,對方也會告知並要求斷絕與羌亂的聯係。
真是兩難的選擇啊。
可是他張魯能有今日的成就,也絕不是任人宰割的對象。
“對於羌亂天下恨之,可現今也有許多漢人,他們可是大漢兒郎,也是道門願意感化的對象,所以不能一概論之。”
豁,竟然擋住了。
耿清見羌亂沒能直接讓張魯入套,那就下一招。
“鎮北將軍持節,專門趕赴前線鎮壓羌亂。如師君所說,一應甄別敵我,安撫百姓,感化可以爭取的對象,事務頗多。”
“如此,需要張師君協助威懾羌氐和巴族,提供糧草、人丁以助力。”
張魯臉色微變,這些話在他看來簡直是不要臉。
借其話語不說,還把搶奪陽平關,圍困張衛兵馬,說成是威懾羌氐,提供人丁。
除此之外還要許多糧草,這真是……
可是他沒有辦法,這是不投降必須麵對的結果。
耿清見張魯麵有難色,又勸道:“如若俗事太過無趣,師君亦可趕赴長安建立道場。”
“今日的長安已經恢複生氣,又沒有朝中官員指手畫腳。至於物資地位,鎮北將軍打算向天子奏請,賜予師君萬戶侯。”
張魯聽了這話麵有慍色,這是就是徹底的勸降。
可是他偏偏不能發火,因為提到了天子以及給他萬戶侯,如果真的沒有退路,這個結果可以說是非常優越了。
張魯不好回答,楊鬆卻出麵道:“耿將軍說笑了,萬戶侯雖是顯赫的榮耀,可漢中亦有超十萬戶,六十萬百姓無不愛戴師君。”
六十萬百姓!
如果是二十年前,南陽、汝南和魏郡人數都超過這個數字。
可是今天,除了戰事較少的南陽郡有這個數字,即使是發展多年的河東郡,也才將將達到五十萬人。
其餘各地哪裏還有這麽多人?
漢中就是此時發展最平穩的地區,張魯治理地方保護百姓有大功。
耿清起身朝張魯尊敬地一拜。
這一拜他發自內心無比尊敬。
卻也更加期待漢中在童遠手中煥發新的光芒。
耿清說道:“師君深諳百姓休養生息之道,卻被羌亂歹人唆使進犯朝廷。此天下百姓之不幸也。”
“然鎮北將軍無意與師君再動兵戈,請師君提供人丁、糧草、軍械,看我主大破西涼羌亂,解救被挾的百姓。”
張魯輕吸了口氣,這個結果比現在就投降好接受得多。
他看了看楊鬆,這位本地最大士族回以不願意接受得眼神。
又看了看功曹閻圃,他竟然也是不太希望張魯接受得意思。
無奈歎了口氣,張魯隻得讓耿清先等待,希望先讓他弟弟張衛回來,這樣也好讓他仔細商議。
耿清出身行伍,哪裏會等他如此拖延,於是講道:“師君自可以慢慢商議,隻是張將軍還需留在武都,協助防備氐族大軍。”
這句話反過來還差不多,總之作為人質的張衛大軍是不可能放的。
把他們一直留在武都郡,也是鐵一樣的證據,看看是誰先打誰的。
張魯知道先出兵絕對理虧,本想剛才就接受條件的他,看到楊鬆與閻圃都是拒絕眼神,才會拖延。誰知道反而惹得耿清把話挑明了。
他急道:“將軍息怒,最多明日就給答複。”
然後趕緊與楊鬆、閻圃商議去了。
張魯原以為閻圃支持他接受童遠的意見,沒想到他也反對,於是先問他的意見。
閻圃說道:“師君可還記得為何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派兵入巴中,並將巴人請至漢中?”
“當然。”
張魯清晰記得這是閻圃獻給他,立功自保投靠童遠的建議。
閻圃說道:“這件事師君應該選擇長安萬戶侯,並且附帶將巴人帶著投靠朝廷,否則再拖下去意義何在?”
張魯一時語塞,他是真的不打算立刻就投降。
“子柔好糊塗!”
楊鬆見狀打斷閻圃,其餘也有些人指責閻圃背主。
楊鬆對張魯說道:
“師君,這童遠空口無憑言而無信,他自己才不過五千戶左右的食邑,還要分一半籠絡西涼老將徐榮,如何能給主公萬戶侯?”
“如今諸將多在前線,巴人上萬大軍也可以驅逐郝昭,再與張衛將軍夾擊,奪回陽平關。”
楊鬆力主打下去,堅決不投降,看似處於道德製高點,其實還是為了其家族在漢中的勢力考慮。
童遠不論是給天下示範兌現自己的諾言,還是為了六十萬百姓以及爭取西川,都會盡可能優待張魯。
但漢中中層力量肯定要大換血,最多團結那些中下層士族豪強。
另外,漢中乃是兵家必爭之地,童遠肯定要安置軍屯民屯。
這一套下來,漢中豈有他楊家繼續獨占鼇頭的局麵?
楊鬆勢力頗大,其他一些官吏也出言附和,表示堅決支持師君對抗童遠。
張魯眉頭微皺。
他下不了決心投降,卻深知憑借漢中一郡,對抗力量處於絕對優勢,也占據道義的童遠,確實沒有再打下去的實力。
至於韓遂和童遠誰勝誰負,這不是他這個實力的人該去參與賭博的。
他雖然不具備雄圖天下的本領,卻也具備不錯的見識。
“再打下去是萬萬不行的,立刻投降也沒有必要,就按照耿清提出的出糧出人方案,暫時答應對方。”
“主公!”
楊鬆與閻圃同時出口。
張魯卻拒絕了他們。
接下來,張魯同意讓張衛兵馬,以“協助”的名義,繼續處於武都被圍困狀態。
漢中將提供糧草,經由李通把守的陽平關,再運送到張衛手中。
這樣,也算是出人出糧。
耿清希望張魯可以派遣親信趕赴天水,見證童遠大破羌亂。
張魯知道這是要扣留人質,迫於現實也隻好同意。將其庶女送去,準備等新西涼軍戰事結束,與童遠親屬結親。
耿清與裴輯進駐陽平關,一邊監視張魯,一邊對西川開展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