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卷_473 酸了
薑雲見程嶠站在那裏不動,便自己主動走了過去,“陛下安全回到宮裏了?”
“嗯。”程嶠微微點頭,略略俯身,勾到薑雲的手牽住,“我們回家。”
聽到這個詞,薑雲心裏驀然一暖,在外麵呆了整整一天,看盡旁人的熱鬧,此時確實想回到家中,手捧一杯熱茶,相對而坐,不管是就這麽相處還是隨意說兩句,大抵都會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出了西樹裏,薑雲被程嶠托著,輕鬆上了馬,隨後程嶠便牽著韁繩走在前麵。
“你不上來?”
“今晚,我為你牽馬。”
薑雲怔了一下,然後微微一笑,“那就有勞夫君了。”
這會兒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附近人家都點起了燈火,昏黃的光芒透過窗戶映出來,讓人有一種格外溫暖的感覺,馬蹄噠噠,不急不緩的敲響在水泥地上。
回到家中,宮嬤嬤等人早就備好了熱茶點心,“快去去寒氣。”
喝了熱茶,稍微歇會兒之後便被宮嬤嬤催著趕緊去泡個澡緩解疲憊,薑雲想象中的捧著熱茶相對而坐聊聊天完全沒有,頓時有些哭笑不得的去泡澡。
等到洗完澡,睡意湧上來,沒能等到程嶠回來薑雲就睡著了。
第二天西樹裏的開業活動還在繼續,薑雲卻沒有再繼續過去看,家裏有小廝和丫鬟過去看了熱鬧,回來之後跟其他人興高采烈的描述,薑雲路過的時候聽了一耳朵,得知西樹裏那邊很熱鬧就放心了。
三天開業活動結束,三天加在一起的銷售業績就連陛下聽了就有些震驚。
“多少?”
“人流達到七千人次,銷售額超過了三十萬兩白銀。”
陳彥瑧轉頭就問戶部尚書尚大人,“今年預計能進國庫的銀子是多少來著?”
“回陛下,預計是在二十五萬兩白銀左右。”
陳彥瑧一下子就酸了,“光是三天的銷售額就比朕的國庫一年的收入還多,看來玉京的這些人都很有錢。”
這句話一出,在場有些人隻覺得脖子一涼,心道陛下不會打上各家錢袋子的主意了吧?
好在陳彥瑧並沒有這樣的打算,“西樹裏三天的銷售額是三十萬兩,那麽交的稅就有差不多十萬兩對不對?”
“回陛下,是這樣的。”
陳彥瑧滿足了,“跟白飛星說,好好幹,讓他為了朕的國庫好好努力。”
方才陳彥瑧隻是酸了一下,很快就反應過來,白飛星等人把錢從各家的錢袋子裏掏了出來,有一部分是要交稅的,也就是變相的在給朝廷賺錢,這是要支持的好事啊。
趁著這個勁頭,尚大人提起了一個提議,“陛下,臣以為,稅收是朝廷之大事,不過如今關於從商的稅賦規定還是沿用前朝的,有些規定實在是不合理,不如廢棄?”
這話一提,朝堂之上不少人都是指尖一顫。
現下的稅賦製度,除了從前朝沿用下來
的,還有先帝時期增加的不少名目的稅目,陛下登基的時候廢除了一部分,但是一直沒能好好整理一下,而且在現行稅賦製度下,貴族擁有不少豁免權,比如說一些鋪子,隻要掛上了某候某伯的名號,那麽它要交的稅還不足普通鋪子的十分之一,這種情況在玉京遍地都是。
可以說,尚大人這話一說,動的是在場大部分人的餅。
但是上半年陛下清洗的行動還曆曆在目,朝堂之上的不少人尚未忘卻那段戰戰兢兢的日子,而他們能站在這裏,不是因為他們清清白白,隻是他們的罪過不足以去死罷了。
那麽以為這樣就能逃得過了嗎?
這些人心裏此時的感覺就是:終於來了。
隨後就是關於稅賦製度的討論。
這一天的朝會時間格外的長,到中午大家就在皇宮裏吃了飯,然後下午繼續,為免大家站不住,陳彥瑧命人搬了椅子過來,每個人都能坐下來,硬生生把一場朝會拖到了暮色沉沉,這才有了個初步的討論結果。
關於稅收製度要改的事情,幾乎隻在幾天之間就傳遍了整個玉京。
原本在西樹裏三天開業活動結束的第二天,正好是時事雜論新一期發行的日子,然後這一期時事雜論上全都是關於西樹裏的報道,開業的情況,開業的活動,有哪些鋪子等等。
甚至嘉川書坊還在時事雜論上登了一條,徐老板打算把三天活動的比賽情況和時事雜論聯合出成小冊子,然後刊印發行,這個舉動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不提第一天飛花令和詩句接龍的精彩,就是下午那一千題猜謎都很精彩。
徐老板托了戚子安等人去詢問所有參與者的意見,得益於鉛筆的運用,加上那些培養出來速記的姑娘和漢子們,在場所有的答案都被記了下來,這樣就可以直接把答案刊印出來,後麵附上答出來的人的姓名。
不過因為裏麵有不少姑娘家,徐老板肯定要問到每個人的意見,假如有人不想留名,他隻是刊印答案不附人名。
原本徐老板還以為這件事不容易,可沒想到的是,很多人家一聽說是專門印刷時事雜論的嘉川書坊出這個,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讓徐老板不得不感慨,這個時事雜論真是在玉京成為一種權威了,所以大家都以能和時事雜論扯上關係為榮。
有不少紈絝更是表示,非常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冊子上,哪怕是隻有一個答案,那也是他們這輩子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畢竟能在一群學霸裏搶答出來一道題,對出來一句詩句,說出來他們能吹一個月好嗎?
當西樹裏的熱鬧正在繼續的時候,稅賦改革的消息一夜之間傳遍玉京,一下子就蓋過了西樹裏開業討論的熱度。
時事雜論緊跟潮流,立刻出了一期加刊來分析稅賦製度改革,從現行稅賦製度如何
演變的,稅賦製度包含哪些部分,以及有哪些不合理之處,然後搜集正反方不同的觀點一期刊登出來。
京時也連忙出了增刊,一本增刊都在討論關於稅賦製度,一時間,整個玉京流行的都是關於稅賦改革的消息,很快流向了其他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