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農門錦秀:獵戶郎君悠著點> 默認卷_474 稅賦改革

默認卷_474 稅賦改革

  關於稅賦改革討論的比較多都是老百姓,而那些在這一場改革裏會被分餅的那些官員貴族等等相對來說比較沉默。


  當然也有傻缺的跑去找陛下反對的,最後的結局是被陛下直接轟出了皇宮。


  更多人都感覺到了這一次的不同,因為時事雜論和京時的反應太快了,寫稿子是需要時間的,但是他們從搜集稿子到下印到售賣,基本上隻有一到兩天的時間,而一想到這兩個刊物都是朝廷新成立的衙門辦的,負責人是周學先和戚子安,別看周學先平時無聲無息的,戚子安更活躍的是作為明捕頭破案記的作者,其實這兩人真正是陛下的心腹之一。


  而他們能這麽快的將出加刊和增刊意味著什麽?意味著這件事是一早計劃好的,不然西樹裏怎麽會連夜算出銷售額等數據遞到朝堂之上?


  這是陛下和東方彧早就計劃好的事情,其實也就是懸在他們頭頂上的那柄劍終於落了下來,相較於那些連命都沒了的,他們隻是損失些錢財,已經不算什麽了。


  就在稅賦改革這件事提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時事雜論上突然刊登了一個征求意見稿,向民間征集關於稅賦改革的建議,歡迎所有人投稿,隻要意見被征用的,都可以得到朝廷頒發的獎勵,針對不同的人群獎勵也不同,士農工商不同階級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獎勵,包括不限於針對學子考評加分政策,針對商人的稅負減免政策,對於普通老百姓直接獎錢等等,總之致力於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剛開始大家都不太相信,直到有個人跑去衙門那邊,提了個建議被記錄下來,真的拿了一貫錢出來的時候,大家這才信了。


  薑雲點了壺茶坐在時事雜論這個新衙門對麵不遠處的茶寮裏,戶部安排了幾個小吏和在西樹裏開業比賽中表現還不錯的杜越峰在門口支了個桌子,上麵擺著紙筆,專門用來記錄這些建議。


  而那個提了建議拿了錢的人,實際上是薑雲安排的托。


  十四拿著一貫錢,去各處吹噓了一番,然後把易容換掉,穿回執劍衛的衣服重新站到薑雲身後的時候,戶部支的那張桌子麵前已經不是早上那樣門可羅雀的模樣了。


  “夫人。”


  薑雲點點頭,正好嗑完了最後一粒瓜子,便拍了拍手,“走,回家去。”


  十四應了一聲,便一路護送薑雲回家,正好在門口碰到了下朝回來的程嶠,“咦,這麽早?”


  “陛下想知道會不會有人去提建議,所以今天下朝比較早。”


  “那你不用跟在陛下身邊?”


  “今天陛下是喬裝打扮的,我要是跟在一旁那就比較明顯了。”


  薑雲理解的點頭,程嶠這張臉見過的人還真的不少,程嶠要是跟在陳彥瑧身邊,那陳彥瑧就失去了喬裝打扮的意義,估計今天隨行保護的都是暗衛了。


  “


  我剛剛才從那裏回來。”


  程嶠倒也不覺得意外,畢竟這個建議還是薑雲提起來的。


  “我看那裏很冷清,都沒有人敢去,就教了十四一個一個建議,讓十四扮作普通老百姓上去提了個建議,然後拿著那一貫錢獎勵出去溜達了一圈。”


  程嶠沒想到薑雲還幹了這個。


  “怎麽想到的?”


  薑雲歪了歪頭,“歪打正著?我是覺得按照時事雜論的普及度,知道這個事情的人肯定很多,沒人來的話,大抵也就兩個原因,第一個是不敢相信,第二個就是害怕有人打擊報複唄。”


  “所以你就讓十四過去,既領了錢又大搖大擺的晃一圈,吸引了足夠多的注意力,這樣其他人再去也就不那麽顯眼了?”


  薑雲一笑,“好在十四會易容。”


  程嶠看了十四一眼,“去找小四領賞。”


  “謝謝公子!”


  隨後薑雲和程嶠並肩往屋裏走過去,“說起來這樣陛下過去,就不會看到那裏一個人都沒有的情景了。”


  “但是我有點兒好奇,如果我沒去做的話,你們會不會找個托過去?”


  程嶠想了一下,“我不會,東方彧的話……也許會,也許不會。”


  “嗯……那說明你不夠了解東方彧?”


  “你要說心眼的話,我確實沒有他多。”


  薑雲撲哧一笑,“你確定你不在損他?”


  程嶠一副我就是在損他的模樣,把薑雲徹底給逗樂了。


  關於這一次稅收改革,薑雲沒有多說什麽,社會發展到什麽地步,就適用於什麽樣的製度,薑雲的曆史學的馬馬虎虎,財務管理方麵也隻是知道個大概,並沒有去專精這塊,畢竟她屬於項目這塊,稅務當然是財務的工作啊,她沒必要越俎代庖。


  所以關於稅收,她僅限於知道一些開發票抵扣和稅率方麵的事情,要讓她說個詳細的,那還不如讓她現在去把衍朝和稅收有關的製度全部啃一遍。


  不過薑雲沒有時間。


  曹源寫信過來,他會在十一月的時候到玉京,和薑雲商量一些關於雲山酒樓的事情,然後趕在臘月裏回去,主要是日後雲山酒樓的發展路線。


  因此這段時間薑雲都在埋頭寫策劃書,今天也不過是難得偷閑罷了。


  “對了,義父是不是差不多該回來了?”


  司寒上次回玉京是七月,回來之後不過呆了半個月又離京了,他沒說出去做什麽,也許程嶠知道,不過薑雲沒去多問。


  有時候知道的多反而是錯。


  “嗯,差不多了,約莫半個月左右吧。”


  “這幾天酒坊那邊會送一批四月雨過來,等義父回來的時候給義父辦接風宴用。”


  “上次在策安喝的那個酒?”


  薑雲點點頭,“你覺得怎麽樣?”


  “還不錯。”


  “那就好,對了,說起策安,上次焦家的船下水了,是想走海運的,不過陛下現在對稅製動了手,馬上又要開海


  禁的話,會不會太著急?”


  程嶠搖了搖頭,“不會,這一次就是為了海禁的事情做鋪墊的,朝廷不一定會派船隊出去,可是民間組織人出海卻不再禁止。”


  “就跟你所說的,整個社會,隻有人和商品都流動起來,才會發展的更為迅速。”


  程嶠牽著薑雲往屋裏走,“關鍵是,留給陛下慢慢來的時間並不多,韃虜的情況說不好。”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