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工業教父> 第199章 高調談判

第199章 高調談判

  與起重設備製造廠的談判,隻進行了兩天就全搞定。短平快方針也是胡楊一開始就定下的。


  合同中並沒有太多可以修改的地方。因為胡楊準備這份合同的初衷,就不是通過承包獲得多高的利潤。


  總體上當然是不可能虧本的,但在收回成本之餘,利潤的比例真的已經壓的很低。


  從胡楊的角度來看,這份合同的條件是很優厚了。但當從起重設備製造廠的角度,因為眼光的局限,他們恐怕並沒有感受那麽深。但沒關係,胡楊並不為了讓他們感激才這麽做的。


  與起重設備製造廠的合同簽下來的當天,胡楊就和項淩江一起來到了冷軋設備廠,見到了一臉熱情的胡廠長。並且參加他們組織盛大並且熱烈的歡迎儀式。


  關於這個鑼鼓喧天的熱烈場麵,胡廠長事先並沒有和華夏科技這邊通氣。著實算是一個驚喜。而弄出這麽大動靜的目的,卻是值得稍微琢磨一下。


  不過,這個動靜卻與胡楊的想法不謀而合,所以他也示意讓大家配合他們。並讓戚揚趕緊回去拿了相機過來。既然要弄出大動靜,那不給報紙投幾張照片怎麽行。


  如果不是來胡廠長沒有提前通氣,胡楊會然讓邢鵬去聯係電視台的記者。既然要把動靜弄大,那自然就要弄到最大。


  這是胡楊和這位本家的胡廠長第一次見麵。


  看得出,胡廠長見到胡楊的時候是有些意外的。主要應該還是意外於胡楊的年輕。


  這樣一個笑起來還帶點天真的年輕人,竟然會是華夏科技公司裏做主的人。


  一個擅長“社交”的廠長,並很可能是因此才爬上廠長位置的人,胡廠長最關注的重點,從來都不在具體的生產上。


  關於華夏科技這個公司,他也是找人打聽過的。但這個時代的信息通路畢竟沒有那麽通常,他能了解到的信息非常有限。


  隻知道這個公司是北京來的,似乎是很有“關係”。而今天看到這麽年輕的胡楊自後,這位本家的胡廠長自然就把他定位了成了一個來自京城二代子弟。


  胡楊如果知道他的這種想法,也不會去糾正他。實際上,他這麽想也沒有太大的錯誤。華夏科技的人大部分也真就是各種所謂的二代子弟。


  某某二代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貶義詞。隻是這個群體的代表人物,或者說被大家記住的那些代表人物,好像並沒有做什麽值得被稱頌的事情。


  胡楊也必須承認,如果沒有他管著這群二代弟子,任由他們野蠻生長的話,似乎大概率上,也的確會變成大家“希望”的那個樣子。


  華夏科技和冷軋機廠的承包談判進行的異常順利。甚至要比之前的與起重設備製造廠的談判還要順利的多。


  原因大約有兩個,第一就是胡廠長對華夏科技公司“背景”的判斷。第二則是因為他們更加清楚的看到了合同條款中的好處。這個方麵,胡廠長的確要比那位薑廠長更加的專業。


  華夏科技有“背景”,又許下了足夠的好處,胡廠長沒有理由拒絕這些。而在正式簽署協議之前,胡楊和這位本家進行了一次單獨私密的簡短談話。


  談話的內容並不多。


  胡楊對胡廠長說道:“如果還有什麽想要的,現在就提出來。”


  胡廠長笑著說道:“已經很好了。”


  胡楊沒有笑,又說道:“現在提出來無論公私,都是可以談的。”


  胡廠長有些拿不住胡楊的意思。


  胡楊繼續說道:“可如果錯過今天,您忍不住自己拿了,那我們就必須做一些很傷和氣的事。”


  胡廠長訕笑:“怎麽會呢。


  胡楊語氣依然平淡的說道:“我們也不希望有這樣事發生。但有些話要說在前頭。關於你和冷軋廠的管理層,我們也是稍微進行了一些調查。你們的作風,多少我們也是有一點了解的。所以我想你應該不會意外我會有這種擔心,是嗎?”


  胡廠長沒有說話,隻能以沉默應對。雖然他也算是老江湖,但眼下這種情況他還真是頭一回遇到。雖然沒有第三人在場,但被一個年紀還不到他一半的年輕人,用這種語氣,說出這些事情。他一時間也不知道應該用何種反應來應對。


  一個善於社交的人,必然是善於權衡和拿捏人際關係的。而在此時此刻,胡廠長感覺自己過去積累的經驗似乎都不太適用。


  有一瞬間,胡廠長感覺自己正在被羞辱,但很快他就壓下這種羞辱感。因為,事實上他和他的冷軋廠的現狀是不要被承包。他需要這筆可觀的承包費用填補一些窟窿,而單位也需要這筆錢發工資和退休金。


  而邏輯上,胡楊提出的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換個人,胡廠長大可以說大家都一樣。能到他這個位置的幹部,有誰不是他這樣的。但麵對胡楊,他沒有這個底氣說這些。因為真的不了解麵前這個年輕人。


  胡楊語氣平淡的繼續說道:“所以,我希望您在約束自己的同時也能約束好其他人。相信我,如果是由我們來解決,一定會是非常徹底的方式。我也希望你能了解,與我們合作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


  抬手看了一眼腕表的時間,胡楊說道:“十五分鍾之後簽約。在這之前,無論公開的還是私下的條件,原則上都是可以調整的。而一旦我們簽訂了合同,那麽一起都將以合同為準。”


  在這之後的十五分鍾裏,胡廠長的腦子裏進行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但最終,他並沒有修改任何已經談好的條件。


  對他的這個反應,胡楊基本還是滿意的。貪婪但並沒有完全失去理智,這很好。


  既然有那麽一個熱烈的開始,自然結束也要很熱鬧。


  簽約儀式的現場是真的請來了電視台的記者。這次華夏科技承包冷軋機製造廠的事,是作為一個改革正麵典型報道的。


  在之後一周時間裏,這個新聞基本上占領時下有限的所有媒體。


  而這一周裏,華夏科技卻沒有主動再接觸其餘四家單位中的任何一家。反倒是他們開始積極的主動接觸華夏科技。


  當然這個積極,也還是很矜持的,這個麵子還是非常重要。隻要沒到揭不開鍋,那麵子還是要守住的。麵子,永遠都是國人繞不開的大事。


  胡楊不是不想給他們麵子,但在麵子成為辦事的阻礙時,他也不介意削一削他們的麵子。


  這一周,胡楊幹脆就沒有留在沈陽。除了實在走不開的邢鵬幾個之外,全體都跟著胡楊來了丹東。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他們是從沈陽乘船入海,最終目的地是丹東。


  這次他們換乘了兩種不同的船。在內河他們乘坐的是改裝過的,小型平底貨船。


  這種貨船的想法是胡楊和幾個老海軍一起想出來的。平底船並不是他們首創,他們隻是研究出了一個對現有普通小型貨船的改造手法,甚至不能稱之為技術。


  是一些海軍的老機修工加上幾個高級技工,花了一些工夫攛掇出的東西。這東西基本是純手工弄出來的,複製一次都不太容易,就更不要說量產了。


  弄這個平地貨船出來,主要還是為了驗證一些關於內河運輸的想法,算是試驗機。


  內河運輸和外海運輸雖然都是用船舶,但航行環境區別非常大。其中最重要的兩項就是抗風浪能力和吃水深度。


  胡楊曾經在上海工作過一段時間,就住在黃浦江邊。每天都能看到貨船在江水中穿行。相信大多數外地人,頭一回見到黃浦江裏運沙船,都會感覺十分驚奇。


  因為這些運沙船在滿載情況下,就像是半潛在江水中一樣,船舷和水麵幾近平齊。而這些運沙船都是平底船。


  平底的設計既能夠增加運輸量,又可以減少吃水深度。但同時這種船對於風浪的抵抗能力就要差很多了。即便是在內河,風力超過五六級之後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這也是為什麽黃浦江中,那些運沙船都會滿載到快要把自己變成潛水艇的原因之一。裝得越多,反而抗風浪的能力越強。


  關於平底船,胡楊他們並沒有什麽創新的東西。但在遼河流域,正兒八經的平地貨船還真就是他們這的獨一份。在胡楊之前,還沒有人認真的想要在遼寧版圖內部建立一條水路運輸線。


  或許,也真的有人想過,但真正付諸實際行動的胡楊肯定是第一個。


  試乘了平底貨船之後,大夥就地總結的各種問題和經驗。不到二十四小時之後,就在大連再次上岸。


  這一趟他們是來參觀一個企業,東北地區最大的造船企業,大連造船廠。


  1984年7月,大連船用柴油機廠、大連船用閥門廠、大連船用推進器廠從大連造船廠整體劃出。這是整個東北地區,國企改革最成功的一個案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