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工業教父> 第268章 準備反擊

第268章 準備反擊

  在《華夏信息》雜誌社的主編辦公室裏,管衝占了主編房堃位置。而主編本人則站在一麵巨大的黑板前忙活。


  他們的助手正在把剛剛傳真過來的文件貼在黑板上。這份文件就是對手和前客戶的合同。


  隻大略的看了幾眼之後,管衝不屑的說道:“看著就是直接從英文翻譯過來的。翻譯的人還是個二把刀。很多地方都翻譯的驢唇不對馬嘴。”


  房堃平淡的說道:“的確是粗製濫造。但有一點不能忽視。或許這也是故意為之。就是要足夠粗糙,才顯得不是他們。”


  屋子裏的人不少,其中擅長英文也有好幾個。聽到管衝這話,都點頭表示讚同。這種翻譯一看就是那種英語水平一般,隻能拿著字典翻的結果。尤其是縮寫和專有名詞的翻譯,簡直就是不忍直視。


  管衝說道:“合理的懷疑,但不影響結果。我們已經確定是他們了。”


  光是看這個合同,就差不多能夠鎖定對手身後的信息。如此簡單的情報獲得,多少還是讓管衝有點被瞧不起的感覺。


  英美法係同根同源,使用的也是同一種語言,所以香港的商業律師對這類合同是非常熟悉的。


  隻用了幾個小時,就從香港那邊傳真來了一份最近似的英文原版合同。


  應該是受到了胡楊的刺激,包括管衝在內很多人都在進修第三甚至第四語言。


  為什麽不是第二語言?


  能在管衝身邊工作的,哪個小時候沒被誇過天才。第二語言那是門檻。


  智商在正常範圍內的人,是很難理解那些智商超常和有語言天賦的人,在學習一門新語言時狀態。尤其是當學習新語言的目的,並不是應付考試的時候,情況會更加不一樣。


  應試和實際使用又是兩種不同的學習模式。就比如咱們國家未來會施行的英語四六級考試。你讓胡楊去考四級是肯定沒問題的,但說六級胡楊也不敢說100%能過。


  至於專業八級,除了口試胡楊其他都沒有必過的把握。


  而在語言領域中,英語作為符號語言其實學習難度並不高,是中等偏下的。英語能作為世界通行語言本身,也部分證明了這一點。


  中文則是世界公認的,最難學的語言之一。首先是中文是唯一傳承上千年並且沒有斷檔的古老語言,所以中文也是唯一現存被廣泛使用的表意的文字。


  英文則是典型的表音文字。最典型的區別,就是單個文字表達的讀音,而中文則是表達意思。


  這個根本區別就導致了中文的博大精深。一個詞,一句話,即使讀音相同,意思也會完全不同。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用中文寫嚴謹的法律文書是要更困難的。因為中文本身的特點決定了,產生歧義可能性更大。


  而相比之下,英文在書寫法律文書方麵則具有天然優勢。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英文的法律文書是作為範本使用的。


  現在管衝這裏有了原始的英文合同,也有了不知道誰翻譯的,簡陋的中文版本。那麽接下來他們就要對比這兩份合同,找出裏麵的所有不同。


  合同作為法律文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符合相對應的法律。英文合同縮在的法律環境是歐美法係,而中文合同肯定對應的是大陸法律。


  管衝手裏拿了一支筆,但舉了半天就是沒有落下。他歎了一口氣,把筆一丟,轉身去泡茶。


  這不是管衝想要偷懶,而是這中英文的兩份合同差別太多,多到一時讓人無從下手的程度。這對於一個對細節控製欲超強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無法直視的存在。


  如果邢鵬在這裏,肯定能從武俠小說中找出一套對應的理論。那就是功夫差距太大,對手一身的破綻,卻反而讓高手感覺無從下手了。


  管衝這個高手雖然不在狀態,但好在還有房堃主持大局,而且留在這裏的也都是精英。。沒多久,就把兩份的合同的區別全都找了出來,而且進行了分類。


  大體上不同處分成了三類。


  第一類,是大篇幅的刪減。這類都是英美法律和中國法律明顯衝突的地方。


  第二類,是在具體條款上針對個別情況進行的修改。


  第三類,是錯誤。包括語句翻譯的錯誤,專有名詞的翻譯錯誤等等。


  進行了分類之後,情況就變得一目了然。第一類情況基本可以無視,這種明顯的衝突,就是傻子也應該不大會犯錯。重點就在第二、三類上麵。


  管衝在其中快速勾選了出了十幾條之後,就交給手下跟進。不是說其他的都不管了,而是這些的優先級稍高。類似這種細節,已經不需要管衝特別交代,手下人都已經有了這種習慣。


  事態的發展,基本上和管衝估計的出入不大。大約都還算是在掌控之中。


  但,這對管衝來說還不夠。


  因為這個掌控所參考的,是之前他和胡楊一同製定的計劃。


  而現在不一樣了!他剛剛出了車禍,撞到了腦袋!


  所以現在情況變了,之前那些不能滿足管衝宣泄怒火的需求。


  僅存的理性是讓管衝明確的知道,KBC新聞集團不是他現在能夠撼動的。所以,全部的怒火就當然,也隻能全都撒在那個趙鯤身上。


  就在廣州的辦公室裏,正在研究中英文兩份合同的同時。包括戚揚和簡有德在內幾十個“同事”都先後進入了上海。


  他們這次的任務各不相同,但圍繞的核心人物就一個,趙鯤。


  若幹公裏之外347所的胡楊,並不知道此時管衝的各種動作,但就算知道也不會阻止。他對管衝的還是有充分了解的,這次就算動作會大一點,也應該不會太出格。


  況且胡楊做了一點保險措施。他和北京的趙援朝還有親領導的羅鵬程,都有過了交流。對會發生和可能會發生的情況,都進行了梳理。在可能出大問題的點上,已經開始提前做準備。


  而他們也和胡楊一樣,都沒有任何阻止管衝的想法。這件事性質並非簡單的自己人被欺負。無論與公與私,都一定要堅決的進行反擊。就算有點出格,也不是什麽問題。


  重要的是,先例不能開。


  不能讓外麵的人覺得,可以隨隨便便就把爪子伸進來搞事情。


  既然意見是統一的,那執行就自然沒有任何問題了。趙援朝這邊自然是走他們大院子弟的路線。開始調查關於這個趙鯤的一切情報。


  他自己更是立刻動身去了南京。上海那片屬於南京軍區,有些關係他親自出麵比較好用。而且距離上海更近,一旦真有了超出預期的意外,他也能盡快的趕到現場解決問題。


  羅鵬程這邊實質上的動作倒是沒有,隻是在各種非正式場合聊天中,提一提胡楊和他《華夏信息》,並且是一句也不誇,隻挑毛病說。


  但這個圈子裏,很多人都知道羅鵬程有一個得意弟子叫胡楊。胡楊和同樣圈子裏很有名的趙援朝一起開了個華夏科技公司。


  這個《華夏信息》的名頭大家也都是聽過的。這個時候羅鵬程突然這麽奇怪的提起,很難讓人相信隻是隨意的一說。


  以羅鵬程現在的身份,關注他的人可不少。自然的,他的特別動向就把很多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華夏信息》上麵。


  而就在幾天之後,關於一次發生在廣州郊區的“事故”被挖了出來。這次事故,就是襲擊管衝的那次。


  關於廣州那次襲擊和反擊的細節,因為並沒有報警,所以隻有某些特殊渠道傳出的信息。


  因為這次襲擊並沒有造成嚴重後果,而且信息經過了少許的加工,所以暫時還不會引起特別的反應。


  但其中著重描述了上海某個人,與境外某個頗具影響力實體,共同策劃了這次襲擊。同樣重點強調了這些襲擊者的境外人士的身份。


  因為記錄很簡單,所以重點就顯得很清晰。“外麵的人”和“裏麵的人”合夥算計“咱們的人”。


  這三個詞親疏遠近一目了然,很準確的反應了絕大多數人的直觀感受。


  很快,這個“裏麵的人”就被坐實了身份。是一個叫趙鯤的上海人。而關於趙鯤這個人,也有了一些簡單但同樣重點明確信息。


  早年家裏在上海政商兩界都有一些關係,其中幾人還做到想很高的位置。六十年代分成兩支,一支留在國內,另一支出國。


  七十年代末期,隨著留下的一支重新掌權,國外一支也逐漸部分回歸,並且帶回了大量的外匯。接下來幾年中,這兩支緊密配合在上海迅速發展崛起。


  同樣是在非正式的場合中,很多人都委婉的表達的對這件事的看法。但他們“咱們”的認定卻也都是非常明確的。


  而這也就是羅鵬程想要達到的效果。實際上他真正做的事很少。卻成功的把廣州發生的事定了性。並且把一個叫趙鯤的上海人,放到了大家的視線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