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道是欺人實自欺(下)
且不說自欺欺人這件事好是不好,單是聖上“人間天堂”的設定,便又一次給運河周邊的百姓帶來不小的災難。
為了打仗,運河兩岸的人們送糧、送人,兵士人數不夠時,他們還要被官府遣至戰場。步利設道聽途說來的場麵確實誘人,但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一個正被征戰拖累的國家,便是再富有,也不可能用綢緞裝扮柳樹,更不可能不花一分錢便能享盡米糧、吃食。
若大隋真的如此富庶,那還要武力作甚?直接施恩予高麗豈不更顯天朝氣度?
可奇怪的是:舉朝上下都明白的道理,到煬帝那裏,卻怎麽也講不通。
第二日,煬帝和大臣們對峙了一天。
老臣們苦口婆心地勸說聖上,希望他收回酒後的承諾。但煬帝覺得:堂堂一國之君,說過的話怎麽能不作數呢?
臣子老淚縱橫,煬帝卻堅持己見。
他下令,三日後,必須在運河兩岸,造出“米糧無盡,錦帛裹樹”的繁華氣象,唯有如此,天子的顏麵才能保住,大隋王朝的氣度才得以彰顯。
眾臣無奈,隻得無功而返。
禮部尚書楊玄感昨日因病沒出現在宴席上,今日才聽同僚們說起這件事,便不由得火冒三丈。看著前一波老臣徒勞無獲,自覺責任重大的他,主動請纓,前往含元殿二次勸說。
可天子的權威豈能隨意挑釁?
盡管楊玄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煬帝還是一個字都聽不進去。見楊尚書如此固執,煬帝一氣之下,將手上的折子狠狠地扔了過去,似乎隻有這幼稚的行為,才能彰顯天子的威嚴……
待黃霈佑被火急火燎召進含元殿時,楊玄感已經跪在地上被煬帝砸了一十二本折子。看著地上散落的紙張,和楊玄感的狼狽,黃霈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汗。
作為五品小官,黃霈佑這是第一次被煬帝指名道姓的召見。才行了禮,他便安靜地站在一邊等煬帝發話。
煬帝本就因為無人肯承接裝點運河的事氣憤不已,見黃霈佑來了,不由分說地給他下了一道死命令。
“黃霈佑,你是從運河來的。後日,朕與步利設暢遊的事,便交由你來辦了!事關國體,辦好了,重重有賞;辦不好,提頭來見!”
黃霈佑自然知道這樣命令有多荒謬,但眼下的情景,他一個小小的工部內常侍,又如何硬碰硬?
原本,黃霈佑還想勸說聖上改變主意,可禮部尚書已經這般下場,皇命也下了,為今之計隻有先將皇帝的要求應下,日後再從長計議。
想通這一點,黃霈佑恭敬地向皇帝鞠了一躬,回了句“臣遵命”,正式接下了這燙手的山芋。
煬帝見有人終於肯按命行事,心氣順了,自然不再為難楊玄感。隻見他揚手一揮,一句“好了,下去吧”,徑直將黃霈佑和楊玄感遣退。
楊玄感心中不服,但天子在上,他再不舒坦也隻能行禮告退。
出了殿門,楊玄感的火依舊沒消。黃霈佑知道他這脾氣是針對聖上的,卻不想自己一搭話,竟成了楊玄感瀉火的對象。
“楊大人!卑職是工部內常侍黃霈佑。方才,聖上說要裝點運河,卑職心中有些想法,不知可否與大人商議一番?”
黃霈佑來京城的時間並不算長,但很早便從宇文愷那裏知道,禮部的楊尚書是個憂國憂民的好官。方才,楊尚書因為勸諫成了聖上的靶子,樣子雖狼狽,卻也證明宇文愷的話並無虛言。
所以,黃霈佑主動找楊玄感商議裝點運河的事,自然是為了讓這件事不要太離奇,好最大限度地減少聖諭給百姓帶來的麻煩。
可楊玄感似乎並不想和黃霈佑說話。
黃霈佑朝楊玄感鞠躬時的態度極為謙和,但性情中人的楊玄感還是硬生生地罵了句“阿諛奉承的小人!”,而後用力甩了甩衣袖,揚長而去。
黃霈佑因這一斥愣住,無奈地看著楊玄感離去的背影,哭笑不得。
其實,黃霈佑不想做自欺欺人的小人,也知道楊玄感誤解自己了。但,王命在身,他也無能為力。
對煬帝來說,一國之君必須是“言必行、行必果”的。先前,他傾舉國之力與高麗王作戰,為的正是他作為一國之君的“信義”;如今,他大張旗鼓地動用征調來的軍備物資裝點運河,為的也是自己的臉麵。
隻可惜,作為帝王,煬帝的信義和平頭百姓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可以不顧一切地履行酒後戲言,縱使要對百姓橫征暴斂,他也從不心軟。
而這些,黃霈佑又豈能不知?
次日,聖上下撥的萬石米糧和萬匹錦緞如數送到運河邊。黃霈佑看著次第排開的貨物,心中更是感慨萬千。
在聖上眼裏,米糧不過裝點運河的道具。農戶為交上賦稅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煬帝卻覺得這些米糧和錦緞不過唾手可得的尋常之物。
巡遊過後,一國之君可以說“通通丟了!”,但黃霈佑卻不行。
他不是執掌一方的父母官,卻知道這些米糧是長安城外兩萬流民半年的吃食,那些被樹皮磨破的錦緞,也是他們視若珍寶的衣服料子。
想到這兒,黃霈佑不由得上前一步,朝樹上忙活的小吏囑咐道:“小心點纏,這些料子我還有用。”
小吏點點頭,恭敬地應了聲“遵命。”,而後繼續將錦緞一點點地往樹杈上盤繞。
為了趕工時,黃霈佑特地挑了工部手腳麻利的小吏過來幫忙。可運河兩岸的柳樹實在太多,便是這些小夥兒們雷厲風行,纏樹的活計也幹了兩天。
酒宴後的第三日,聖上所在的行船果然從永濟渠行到這裏。
那一日,風輕雲淡,陽光明媚,精致的錦緞在日光下發出璀璨的亮光,遠遠望去,星星點點,仿若上元節的火樹銀花。
春意盎然的堤岸上,纖夫們躲在柳色裏,艱難地拉著行船一點點向前,汗流浹背的他們麵目猙獰,煬帝和步利設卻神采飛揚,左顧右盼。
看著滿眼的繁華,步利設連連發出讚歎。煬帝聽著他的盛讚,內心的驕傲毫不掩飾地綻在臉上。
因為隻有五品官銜,黃霈佑不能在行船上陪伴聖駕,隻能驅馬前行,跟著行船的步伐。
到煬帝等人在一處名為“春風十裏”的小店登岸時,這裏已經一副“生機勃勃”的模樣。
放眼望去,“春風十裏”所在街道的店鋪都堆滿了米糧。來來往往的客人被“吃食任用,分文不取”的口號吸引著,小二更是不停地招呼客人往自家店裏享用美食。
煬帝為這樣的“繁榮”沾沾自喜,可身旁的人都心知肚明。
和哥哥處羅不同,步利設對西突厥臣服於大隋的事一直耿耿於懷,所以,那日酒宴上的戲言本就是他用來調侃煬帝的。
可他沒想到的是,煬帝竟為了自己的麵子,強行要求下屬做出“天堂”的景象。
他無奈地笑了笑,眼神裏透出的,是不解和嘲諷。
阿娜瑰跟在步利設後頭,吃驚地看著眼前的場景,為這假得明顯的太平盛世捏了把汗。
作為通譯,阿娜瑰不敢交頭接耳。直到見到“春風十裏”門口的黃霈佑,她的話匣子才忍不住打開了。
見步利設跟著聖上走進店鋪,阿娜瑰趕忙上前,一把扯住了黃霈佑的袖子。
黃霈佑轉身,阿娜瑰那雙大眼睛已經在他眼皮底下忽閃忽閃地眨了起來。
沒有寒暄,阿娜瑰直接將黃霈佑拉到巷子口,見四下無人,開門見山道:“大哥哥,這些人是不是你找來的托?”
黃霈佑原以為阿娜瑰有什麽要緊的事,不成想,她竟然是來拆台的。他有些招架不住。愣了半天,不知道該說“是”還是“不是”的黃霈佑一個字也沒說。
可惜,阿娜瑰絲毫不把黃霈佑的尷尬放在眼裏,隻停了一會兒,便又滔滔不絕起來。
“這些米糧是從哪裏運來的?樹上的錦緞是新纏上去的麽?門口那個神色緊張的小二是不是第一次騙人,他不知道拚命眨眼很容易被人看穿的麽?還有那個吃雞的客商,是不是伺候別人太久了,怎麽連吃個飯都彎著腰、弓著背,一副隨時等人召喚的模樣?”
黃霈佑原本覺得眼前的景象蒙混過關綽綽有餘,可聽了阿娜瑰的這番話,他突然覺得:這些臨時找來的“戲子”,演技真的不是一般的差。
看阿娜瑰口若懸河,黃霈佑第一次覺得:這個姑娘除了很能幹,還很能說……
隻是,再尷尬的戲也經不起這麽直白的拆台。再說,聖上和步利設還沒走,萬一這些耿直的話傳到他們耳朵裏,那自己的差事不就辦黃了麽。
不得已,黃霈佑隻能強行打斷阿娜瑰的長篇累牘:“姑娘,步利設殿下在店裏用膳,你不用過去找他?”
阿娜瑰實誠的心眼兒根本聽不出這是一句委婉的驅趕:“不用,他身邊的人可多了,不缺我一個。”
黃霈佑再接再厲:“日頭已到正午,你不進去吃飯,身體受得了麽?”
阿娜瑰繼續沒心沒肺:“我身體挺棒的,一兩頓不吃沒關係!”
黃霈佑又被將了回來,神色尷尬之餘,隻得硬著頭皮道:“那行,你在這兒安靜呆著,我先去吃個飯。”
說著,黃霈佑抬腿欲走。阿娜瑰的目光才隨著黃霈佑的身影挪了兩尺,便徑直抓住了黃霈佑的手,笑道:“我同你一起去!”
黃霈佑瞪大眼睛:“你不是說不吃麽?”
阿娜瑰卻實話實說:“是啊,隻有我一個人我就不吃。可是,有你在,我就想吃了。”
黃霈佑苦笑,心說:這姑娘腦子裏,到底裝著什麽邏輯?
可還沒想明白,楊林的叫喚聲便傳入了黃霈佑的耳朵裏:“黃大人,聖上叫您過去。”
黃霈佑不知何事,趕忙掙開阿娜瑰的手,朝“春風十裏”走了進去。才站穩,聖上的另一條旨意竟讓他再一次騎虎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