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郡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第四十三章 晗靈出鞘

第四十三章 晗靈出鞘

  南韶王宮的後麵,是一片開闊的山穀。


  今夜正逢中秋,天心月圓,照在山穀正中央的一座塚上。


  往往,為了祭奠找不到遺體或者遺體已經在他處安葬的逝者,便會以其衣冠、飾品等生前之物,立一座衣冠塚,以寄托哀思。


  這座塚樸實無華,也沒有鐫刻姓名,但是卻幹淨得一塵不染,顯然時常有人來灑掃。


  夏崇南示意臣下:“開塚。”


  隨著衣冠塚的封石被搬開,幾件用布包好的少女衣裳,和一柄插於鞘中的長劍出現在眾人眼前。


  月光灑落,映出劍鞘的圖案,是一隻飛舞的鳳凰。與趙瑄那把觀芸劍的盤龍圖案,遙相呼應,互為一對。


  “這是先太子死後,昭諾命她在宮內的心腹送來的,讓我一定要好好保管。於是我就將劍封存在了這衣冠塚內。想必,這把就是你們一直尋找的晗靈劍了。原來,劍中竟藏有這般天大的秘密。”夏崇南感慨。


  趙瑄屏息凝神,鄭重地拿起晗靈劍,拔劍出鞘。


  劍身也鐫刻著一隻精致的鳳凰,寒光流轉,熠熠閃亮。


  他從背後拔出觀芸劍,按照慕英明曾經教過的方法,兩手各執一劍,使劍刃相抵。觀芸劍上的龍趾,正好與晗靈劍上的鳳尾相觸。


  突然,趙瑄手腕一轉,兩劍互砍。隻聽一聲金鐵交鳴,觀芸劍上的機關被觸動,劍身沿著盤龍的鱗片“哢”地打開了。


  劍身之內,赫然出現一封金色的綾緞。


  趙瑄展開綾緞,上麵禦筆金印寫道:“為大越江山之永固,祈天地之福佑,建立元儲,式固宗祧。皇孫趙瑄,日表英奇,天資粹美,立為皇太孫。樂元四十年九月二十日,授趙瑄以皇太孫冊寶,謹告天地、宗祠、社稷。”


  見到先帝聖旨詔書,夏崇南即刻跪拜:“南韶王夏崇南,宣誓效忠瑄殿下!”


  眾人跪成一片,氣氛頓時莊重嚴肅起來,夏承先也拽著宛如洲趕緊跪了。


  趙瑄神色嚴峻,跪在昭諾的衣冠塚前,深深叩首:“母親,這道詔書是您的催命符,但也是您用生命留住的。兒子定不負所托,為您和父王報仇,也為慕英明大人、為四國千千萬萬受難的百姓,討回公道,清正寰宇,匡扶社稷。”


  然後,他將在腰間掛了二十一年的雪琉璃解下,放進墳塚之內。


  “母親,這是您給我的,我一直帶著,以後就讓它替我陪著母親。請您和父王,一定要保佑我。”


  宛如洲低著頭,悄悄撞了撞夏承先的胳膊,耳語道:“話說,有件事你不覺得奇怪麽。先太子妃暗中將晗靈劍送回南韶,這不難理解,可是為什麽獨獨交給了你父王?”


  夏承先抓抓頭發,悄聲說:“交給自己家人的話,很容易被追查到吧。為了安全起見,還是交給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比較好。我父王又是南韶王爺,晗靈劍藏在南韶王宮,可以說是全天下最安全的地方了。”


  “道理是這樣沒錯,但我總覺得哪裏怪怪的。”


  “哪裏怪?”


  “不知道,女人的直覺。”


  “……”


  好消息傳回王宮,自然人心鼓舞。


  屬下紛紛來向趙瑄賀喜,激動之餘再誓一番豪情壯誌。等到眾人散去,夜色已深,玄廊之中唯獨剩下趙瑄與李公瑾二人。


  李公瑾揖手,深深鞠了一躬:“在下恭賀少爺,多年辛苦,終於得以慰藉了。”


  趙瑄禮扶起他:“多虧了公瑾先生和譚將軍一直輔佐相伴,才能有今日。”


  李公瑾笑著謙讓,隨即說道:“少爺單獨留下在下,是有什麽別的事要說吧。”


  趙瑄的嘴角隻凝了一瞬,旋即又上揚了些:“對了,今日是八月十五,不僅沒有血光之災,還有天大的喜訊。公瑾先生現在確信邪祟之說都是無稽之談了。我知道您的憂心是為我好,但以後,還請不必再懷疑如洲。”


  李公瑾心領神會,無可辯駁,隻得遵命:“在下明白,不會再提。”


  趙瑄接著和顏悅色地說:“公瑾先生一路奔波也辛苦了,早點安歇吧。”


  “少爺,這是要去哪?”李公瑾見趙瑄的方向不是往寢殿,便問。


  趙瑄揮揮手,清朗的聲音帶著跳躍的弧度:“我去一趟廚房。”


  等趙瑄的身影消失,譚鶴鬆返了回來。


  他不解地問李公瑾:“公瑾先生,你向來最為理智,為何宛姑娘這件事,卻非要逆著少爺?那種歪門邪道的說法,你難道真的相信?”


  李公瑾歎了口氣:“可怕的從來不是邪祟之說,而是人心。我隻能盼望少爺接下來能一切順遂,無出意外才好。”


  宛如洲坐在窗邊,一邊觀賞滿月,一邊吃著夏承先送的奶黃流心月餅,心情爽快得很。


  趙瑄終於能得償所願了。現在就是不知道老爺子那邊,到底是什麽說法?趕緊給個準話呀。


  惦記著這事,便怎麽也安不下心。剛才夏承先問她想不想去鼓樓上賞月,她借口身體不舒服,回絕了。


  不過,這南方的月亮,看著是比北方的大啊。


  中秋佳節本該是人月兩團圓,可憐的她卻背井離鄉,對影成三人,怎一個淒慘了得。


  這時,房門被敲響:“如洲,是我。”


  她輕巧地從窗沿躍下來,跑過去開門:“少爺?”


  一打開門,趙瑄正端著一盤月餅。


  看到她手裏拿著塊還沒吃完的月餅,趙瑄有一瞬的失落:“你吃過了啊。”


  宛如洲抬手拭掉嘴邊的渣沫:“剛才夏承先給大家送了好幾個,你房間裏應該也擺上了。”


  趙瑄愣了愣,便笑道:“是嗎,承先真是有心了。我聽說你不舒服,做了幾個豆沙月餅,既然你吃過了,我就拿走了。豆沙餡太甜,大約隻有女孩子能吃,我去問問星晚。”


  “等等,你還會做月餅?”宛如洲驚奇地睜大眼睛,盯住趙瑄盤子裏的月餅。


  還是溫熱的,散發著新鮮香甜的氣味。


  “是啊。王宮廚房剛采來新鮮的紅豆,糖油麵粉的成色也好,我就順便做了幾個。”


  好想要啊!趙瑄親手做的月餅!宛如洲咽了口口水,食指點在唇邊,兩眼放光。


  趙瑄忍俊不禁:“你不是吃過了嗎,怎麽一副餓狼似的樣子。”


  “我……其實沒吃飽。”


  宛如洲違心地嘿嘿一笑,伸出雙手,慢慢地、堅定地將盤子從趙瑄手裏端了過來,笑靨甜甜,“那我就收下了,謝謝少爺!”


  趙瑄被她亮瑩瑩的雙眸望著,心尖驀地擦過一道火花。


  正在此時,窗外燃放起了中秋焰火。


  遠遠響起了人群的歡呼笑鬧聲。一簇簇閃亮輝煌的煙花,升騰飛舞,盛開在漆黑如曜的夜幕之中。流金、嫣紅、碧藍、青綠、絳紫,漫漫點染,灑灑飄落。


  在忽明忽滅的背景之中,趙瑄英俊的麵龐也時亮時暗。唯獨那雙玉珠般的眼睛,始終像天上的星子,熠熠生輝地端詳著宛如洲。


  他輕聲說:“不客氣。中秋快樂。”


  宛如洲抿住嘴笑,然後轉過身,右手撐住窗沿,左手指向天際:“你看,那個焰火造型好別致,像不像一隻鹿!”


  她的身子探得太出去,突然被趙瑄攔腰抱住,拽了下來。


  “你小心點,別摔出去。”趙瑄的語氣並不帶一絲責備,反而十分溫柔。


  宛如洲愣愣地說:“噢……我知道啦。”


  趙瑄鬆開手,微笑著望向窗外:“確實很漂亮,這焰火。”


  很快,焰火放完了。


  宛如洲立刻埋下頭,借著昏暗的夜色,掩飾因為心髒狂跳而紅透了的臉,更想掩飾的,是那蠢蠢欲動的少女心事。


  隆慶十五年秋,大越皇太孫趙瑄,持先帝之詔書,以座下譚鶴鬆為統領大將軍,攜同南韶藩國之軍隊,揮師北上。


  名義上,為誅殺惑主媚上、篡亂朝綱的丞相陸朗,並號召各地王侯擁護皇太孫之正統。


  消息迅速傳遍四國。


  人們頭一回得知,世上竟然有一位先帝親封的皇太孫趙瑄,這無疑是對當今皇帝趙禎的莫大挑釁。


  一時間喧嘩四起,人心惶惶。各地的王侯皇族,質疑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而更多的,則是不動聲色、暗中謀劃、作壁上觀之人。


  趙禎將參奏的折子狠狠摔到大殿之上,狂怒大罵:“混賬東西!”


  朝中百官膽戰心驚,紛紛下跪:“陛下息怒!”


  陸朗寬慰道:“陛下,趙瑄隻是虛張聲勢罷了。眼下他隻有譚鶴鬆的一支部隊,雖然南韶王背叛,但南韶曆來不尚兵武,並沒有多少軍隊可供作戰。他們狼狽為奸,也不足為患。”


  這時,有個大膽的官員,抬頭問了一句:“此事可疑,竟是在南韶境內發現了先帝的詔書。先帝是否真的曾經秘密立儲?”


  陸丞相當機厲聲喝道:“放肆!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宵小之徒,偽造先帝詔書,欺君大罪,必誅九族。而你,竟質疑陛下之正統,目中無主,其罪當斬!”


  那官員嚇壞了,拚命磕頭謝罪:“臣不敢,臣不敢!陛下乃先帝嫡子,更受先帝親自傳位,繼承大統可謂名正言順,天命所歸!如今有草莽之輩妄圖謀反,必應狠狠擊殺!”


  趙禎的臉色陰沉得如同黑雲壓城。他抬起手,指著禁軍統領崔興宇:“崔將軍,你即刻傳令各地的節度使、督軍、將官,必須在一個月之內撲滅反賊,將趙瑄的腦袋提到朕的麵前!”


  崔興宇得令,深深頓首道:“臣謹遵皇命——!”


  ——上卷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