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傳教士雲中子
帝辛兩個月不上朝,文武百官議論紛紛。上大夫梅伯拉著宰相商容、王叔比幹道:“大王自從納了蘇護之女為妃,便不理朝政,沉湎酒色,與往日大不相同。咱們都是王族內臣,又是他的叔伯長輩,不能看著他這樣不管呀,而且我們身居高位,也有責任去勸說他。這件事再不能拖了,今天一定要把帝辛叫出來把這件事給他點明白。”
上大夫梅伯、宰相商容、亞相比幹都是王族成員,和其他外臣不一樣,不僅在朝堂上是位高權重的大臣,在族中也是長輩,自然有資格教育帝辛。
宰相商容道:“你說的有理,本以為他隻是貪圖新鮮,幾日便好,沒想到兩個月過去了,毫無改觀。”
於是宰相商容便命執殿官鳴鍾鼓請帝辛上殿。商朝先王立下的規矩,鳴大殿鍾鼓,商王必須上殿聞奏。
帝辛正在後殿摘星樓陪狐狸精宴飲,聽到大殿上傳來鍾鼓之聲,知道這次不得不上殿了。問道:“這次定是宰相讓鳴鍾鼓請朕上殿,該如何應對?”
他這兩個月雖然不上朝理政,但是也是心憂國事,心裏並不輕鬆。
狐狸精道:“大王稍安勿躁,現在為時尚早,你且先到大殿,看是哪些大臣,聽他們怎麽說,與他們虛與委蛇。”
“還為時尚早?那要拖到什麽時候?”帝辛不滿道。
“這次是宰相商容帶頭鳴鍾鼓請大王上殿,百官齊心,你能如宰相商容何?自然是要等其他大臣出頭,才好行動。”
帝辛聞言稍安,乘輦來到大殿之上。便看到文武百官分列左右,人人手中抱有奏章文本,可見堆積了不少政事。他有心想去看看都是關於什麽的奏章,但是還是忍住了。
帝辛哈欠連連道:“宰相鳴鍾鼓請朕上殿有何要事?”
百官看到,皺眉搖頭,宰相商容道:“大王幾個月不登大殿上朝,諸侯奏章堆積如山,如此國事廢馳,有浮先王若望。希望大王接下來以國事為重,不要沉迷女色。”
帝辛道:“好了,知道了,這天下不是好好的嗎?以前我每日上朝,也沒見這麽多事,就兩個月,還能變了天不成?”
王叔比幹道:“大王,最近商朝水旱不均,多有天災,各地諸侯,均報有災民失所,或有妖族襲擾。還望大王專心理政,不可懈怠。”
水旱不均年年有,但是近幾年每次都會造成大量災民流離失所。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山林中或焚山開荒,或獵殺野獸,不可避免與山中妖族產生衝突,引起二次災害。
帝辛道:“朝中之事,諸位大臣皆可處理,我商朝也是聽你們奏本,你們看著該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吧。”
帝辛雖然口中這樣說,心中也不免憂慮災民,但是此刻也不能表現出來。而且往年這些事也的確由宰相處理,他隻是聽著就行。
帝辛正在大殿聽大臣你一言我一語奏報,宮衛前來報告:“啟稟大王,宮外有一煉氣士,說有要事求見。”
帝辛不知來者何人,但是自稱煉氣士,肯定不是凡人,心想莫非又是女媧娘娘派來的人?
而且現在大臣紛紛諫言陳策,吵的他昏昏沉沉,他還不能用心過問,又要表現出不耐煩的昏庸模樣,好不辛苦。正好可以利用接見這個煉氣士脫身。
便命道:“宣他進殿。”
宮衛出去引煉氣士進殿,這位煉氣士不是別人,正是闡教二代弟子,十二金仙之一,在終南山玉柱洞修煉的雲中子。
雲中子心懷慈悲,最是悲天憫人,他眼見三教六聖共同簽押封神榜,已知商朝氣數已盡,不久便會出現動亂,天下大變。但那時必定是人族浩劫,民不聊生,生靈塗炭。他不忍心看到這種事情發生,若不去做點什麽,他雖身在鍾南山世外之地,但心緒不穩,無法入定修煉。
於是他便來到朝歌,求見帝辛,已盡人事。
雲中子手執拂塵進到殿中,用拂塵打了個圈道:“陛下,貧道稽首了。”
拂塵大圈就算拜了,看的帝辛很不爽。但是他現在也習慣了,來了個袁洪是這樣,來了個蘇妲己也是這樣,現在又來一個煉氣士,還是這樣,他隻以為還是女媧娘娘派來的人。
帝辛問道:“你從哪裏來?有何事見朕?”
雲中子道:“貧道乃鍾南山玉柱洞闡教煉氣士雲中子,今日為救天下蒼生而來。”
朝中大臣也都是煉氣士,雖然屬於人教傳承,但也都知道闡教。闡教所傳功法與人教功法不同,闡教功法重在煉氣化神,修煉神魂,進境快,易於突破渡劫。
人教功法重在煉體,雖然武力強大,差兩個境界都能在武力上錘闡教煉氣士,但是修為進境慢,難於突破渡劫。對於修仙者來說,活的長久才是王道,現在又不用和妖族拚殺,人教功法已經過時了。他們都十分向往闡教功法。
帝辛一聽是闡教弟子,也知道不是女媧娘娘派來的人了,闡教是另一位聖人元始天尊的道統,和女媧娘娘並沒關係,而且闡教宗旨還和女媧娘娘的宗旨相反,女媧娘娘希望人族和妖族各守本分,和睦共處,互不打擾;闡教卻宣稱要驅逐妖族,開墾山林,還地於民。
雖然不至於勢成水火,但是女媧娘娘也沒有去指派闡教弟子的道理。
而且近年來,闡教弟子收了不少諸侯子弟為徒,也讓帝辛產生危機感,長此以往,天下諸侯必然會改信闡教,到時候商朝該如何處之?隻是不知今天這雲中子前來,口稱救天下蒼生,是何道理。
帝辛道:“商朝四海安康,萬民樂業,國富民豐,天下太平。你要救天下蒼生,從何說來?”
雲中子道:“貧道觀星望氣,見天命已改,商朝氣數將盡,屆時天下必定大亂,人族同室操戈自相殘殺,豈不是置天下蒼生於水火。故前來提前說與陛下,望陛下早做準備,以免生靈塗炭。”
朝中文武百官,聞言盡皆震驚,不知雲中子所言,是真是假。觀星望氣之術與先天推演之術一樣,非有天賦,常人難以入門。
這兩門術法一不能長生,二不能對敵,願意修習的人也少之又少,故滿朝文武,雖然都有煉氣,但是並不知道天數如何。
宰相商容將目光看向太師杜元銑,杜元銑搖頭表示不知。杜元銑晚年喜歡專研此術,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他隻是半吊子。
帝辛沉吟良久,問道:“先生前來,必有教朕,若能救萬民於水火,朕必建廟以感先生功德。”
就算要當昏君也要看什麽時候,現在雲中子說的言之鑿鑿,都關乎大商氣數存亡了,再裝昏君就是真昏君了。
雲中子道:“若要救天下萬民,必先識天數。自娘娘於洪荒之中創造人族,已曆萬載。人族自誕生於洪荒,便得天道垂憐,聖人傳授功法以助修行,三皇降世,教化萬民,人族得以繁衍壯大。
人族與妖族無異,同是洪荒生靈,然而隨著人族繁衍壯大,為了生存,便開始獵殺妖族,開墾山林,逐漸與天下妖族對立,廝殺不斷。
人王軒轅殺蚩尤於冀州,逐妖龍於東海,於是天下部落共舉人王而建夏朝,中原大地盡歸人族。然而天下四方,人妖兩族依然廝殺不斷。
娘娘心生慈悲,欲平息兩族爭鬥,便開宮講課,於是成湯領旨伐癸代夏,兩族止戈。此皆因人族崛起,天數使然。
商朝自成湯立國六百餘年,人族繁衍日盛,大王可看懂此天數將如何?”
關於人族的曆史,帝辛與朝堂文武百官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會去思考這裏麵有什麽天數使然的問題,大家都覺得人族能繁衍壯大,都是自身努力的結果,曆代人王,披荊斬棘,開拓進取,才使人族在洪荒立足,主宰一方。
不過現在聽雲中子說,天數在人族,大家心裏也覺得理當如此,雖然個人的努力很重要,但是也要看天數嘛。
現在麵對雲中子的問題,既然天數讓人族崛起,人族接下來又將如何發展呢?眾人陷入沉思,有些人已經想到了答案,但是馬上繼續閉目思考,假裝不知。
但是想到答案的人越來越多,氣氛也越來越不對了,開始有大臣交頭接耳,互相詢問道:“你們部落現在人口多少?有多少耕地?”
有人回答:“我們部落現在人口眾多,已經有人無地可耕,無糧可食。”
“哎呀,我們部落也是,往年出現水旱不均,也不曾有饑荒,現在稍有天災,便饑民遍野,不得不燒山開荒狩獵。”
帝辛見大臣你一言我一語,漸漸把話題引到了燒山開荒增加耕地之上,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就是人多了,地少了,想要更多的土地來養活每年新增的族人。
可是土地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洪荒大陸廣袤無垠,人族隻占據一角;那怕是在南瞻部洲,除了東部是大海,南部、北部、西部也都有廣袤的土地未曾開發。
現在經雲中子一提醒,大家便想到,限製人族拓展土地的是他們自己,隻要把那些無人的土地開墾成耕地,再多的人口也能養活。
那些土地雖然是無人涉足,但是並不是無主之地,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洪荒大陸自然孕育了無數生靈,各種生靈便在其上繁衍生息,他們便是那些土地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