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家團聚回到大西北
大哥生氣了,他拿了一把刀,“他說你要敢舉報,我就殺了你”
二哥被嚇傻了。
天快亮的時候,誌勝前腳剛走,二哥就去到村裏麵,大隊上去說這個情況。
還好,當大隊上的人派出民兵來追誌勝的時候,誌勝已經跑遠了。
沒有再追上來。
一天沒有抓住,總算放下心來,誌勝應該走遠了。
一家人,大哥,三哥,四哥都小心的維護著誌勝。
二哥就是個例外。
他經常怕事不夠大。
這一次經曆,鳳英跟二哥一輩子都再也沒有說過話。
也許這就是鳳英所能做的最艱難的反抗。
她不喜歡這個人,她一輩子都不跟他說話。
這怕就是能做到所有的,算是能稱得上反抗的東西吧。
八年是多麽艱辛的歲月。
誌勝在大西北勞動改造。
鳳英在江南照顧孩子、老人。
一身的病,沒錢看。
沒有一分錢的收入。
那段艱辛的歲月著實不堪回首。
等到七六年的時候,誌勝終於開始平反。
誌勝作為重點的科研人員,他被平反了。
終於等到了。
這一年,喜氣洋洋。
天要回來了,日子似乎也要變好了。
他開始有工作了。
誌勝在安排好場裏的工作之後,他請了探親假。
回家。
誌勝平反了,他千裏迢迢回到江南。
這一次誌勝終於可以公開的回家了。
鳳英老了,她頭上已經生了第一縷白發。
誌勝在老家呆了半個月。
他再也不想跟鳳英孩子們分開了。
從此以後他們要團聚在一起。
誌勝將鳳英和兩個孩子接到了西北。
誌勝說。“如今,我的工作也穩定了。你跟我過去吧。”
鳳英微笑。
這麽多年了,鳳英的臉上已經看不到笑容了。
這個訊息是鳳英唯一的歡樂。
誌勝給鳳英說:“現在,我的工資都補發了,都交給你管。一下子發了八年,確實是一筆不少的收入。”
兩人商量著。
姑媽在家裏。
每個哥哥家輪流著照顧。
老人家也直催著鳳英跟誌勝一起,說這麽多年夫妻分居,鳳英最辛苦,說自己沒有問題。
說要讓小五鳳英放心的去。
說鳳英照顧了自己八年,也夠辛苦的了,讓他好好過點好日子,你們一家人要在一起。
要麽讓自身想辦法調回來。要麽一家人都先去西北待著。
那時候有一份凋令得多難啊。
而且剛剛平反,領導很重視,交代了很重要的工作。
林場都交給誌勝管。
一家人踏上西去的路,離開江南了。
誌勝他跟三哥千叮嚀,萬囑咐。
說一定要照顧好外婆。
而且還留了一筆錢,這才放心地走著。
走到西北,路上大約是要花上七天的時間。
每天清早出發,晚上住宿。
火車、驢車、汽車各種交通工具自是少不了,
這日是夏日午後,西北天涼快。
夕陽西下的時候,他們到了誌勝工作的那個華楠林場。
風清雲淡,漫山的野花爛漫。
鳳英跟兒子上山去采花去了,兩個人很是高興。
而老大卻一愁不展,她似乎對這個陌生的地方。不是很喜歡。
鳳英滿懷著希望去看著這一次全家大遷移。
雖然西北的地區沒有江南富庶,也沒有江南氣候濕潤,但鳳英想著隻要跟誌勝能在一起,他們這個小家裏的人團圓了就好。
再過兩年,這邊收拾好一些,住的寬敞一些,或許還能把姑媽和母親接過來。
他們兩個老人家從來沒有出過江南,鳳英甚至希望能如同自己一般看看不同的風光。
過好日子是每一個人的渴望和不懈追求。
然而現實殘酷,卻並不是並不一定是這樣渴望的美好。
對於小棲來說,他們到了西北,母親便開始了一生的痛。
一切的苦難,完全沒有改變的可能性。
或許小的時候,她以為都是因為自己而引起的。
但命運就是這樣,在生死之間,完全沒有試錯的機會。
小棲希望哪怕這個世界上少一個自己,她也希望能換回母親的完好。
然而一切不過是個人的願望罷了。
現實從來沒有因為個人的希望而改變過些什麽。
天地不仁或許說的就是這個。
鳳英懷孕了。
孕吐強烈。
然而,場裏麵的勞動任務重,誌勝又領導幹部。
鳳英此刻並不能搞特殊對待。
領導幹部嚴格要求自己才是重要的。
以身作則,嚴於律己。
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誌勝走馬上任,自是先調研。
他基本已經摸清楚了場裏每個職工的狀況。
大家都太窮了。
這是誌勝的結論。
大家都太想過過好日子了。
今年剛開始,正是春耕季節,還有可能。
誌勝看著大家的生活條件,琢磨著怎麽能讓大家生活好過一點。
如果能每個月都能吃上半斤豬肉,逢年過節的時候都能有糖果罐頭花生瓜果就好了。
這樣的好日子似乎就是共產主義的社會。
誌勝琢磨著。
如果超額完成國家的造林分配任務之外,再能留出一塊自留地,再種上些苗木。
等到苗木大的時候,如果能夠售賣。
如果能夠換些錢回來給大家過日子。
手裏頭再有點餘錢,大家的日子慢慢的就都好了。
誌勝跟新提上來的書記,兩個人怕是走上方圓一兩百裏。
想著,看怎麽樣能夠改變這個狀況。
國家將重心集中道經濟建設上來。
新的目標是要實現四個現代化。
這些年怎,他的一套培根法技術都已經成熟。
在懸崖峭壁,戈壁灘上栽種的樹木成活率高達95%,這個數據在全國範圍內沒有人能破除。
誌勝他也是因為技術過硬,所以才被破格提拔。
這十年耽誤了太多的光陰。
國家建設的日子已經到來。
從撥亂反正開始,國家真正的步入建設的高速車。
要實現四個現代化。
行行業也加快建設中。
誠然,時間非常寶貴。
是要給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國家要強大。
誌勝覺得這大半輩子過去了,他終於可以開始好好的做點事了。
他珍惜黨和國家對自己的信任。
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切,他恨不得把黑夜當白天用。
白天黑夜整個人都在工作中。
那個時候工作就是每個人的生命線。
場就是家,家就是場。
封山育林就是努力的方向。
這些年水土流失嚴重,西北防護林很重要。
這第一年,誌勝一定要完成國家要求的任務。
當然不隻是完成任務,還要調動工人的幹勁。
書記場長兩個人商量再三,又側麵請示了區裏的領導。
最終決定還是冒著風險,在戈壁灘中開拓了一片育苗基地。
最不好的地留給職工自己,看看能不能將苗木在培育活。
他想向區裏領導說明了職工的困難情況。
先種下去,如果區裏同意賣,那麽這些這苗木賣的錢就分給職工自己。
國家的任務最為重要。
但前提是完成國家的布置任務。
誌勝的要求更好,生產任務完成的好,才能說明場裏的職工都是愛崗敬業。
他們都要超額超量完成任務。
這樣,誌勝就更加忙碌了。
鳳英也被編入了女工這一隊伍。
她也是每天都要出工。
懷孕了,鳳英孕吐非常明顯。
從來到西北就一直是水土不服。
這一直都是吐,吃不到什麽東西。
但是,鳳英怕給誌勝添麻煩,始終堅持著。
誌勝忙於工作,竟然也沒有注意到什麽。
能在一起就是快樂的。
再難也是開心的。
第一年生產任務順利完成很重要。
別的場裏完成了幾千畝的造林任務。
但誌勝他們場竟然完成了一萬畝的造林任務。
這個數字從解放到現在從來都沒有人打破。
連區裏都覺得誌勝他們環南場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區裏派出了人員下場來考察情況。
原來他們的場播種的量並不是比別地場大很多,而是成活率高。
這一次,誌勝因為自己獨特的培耕技術被當做典型,在全區進行了表彰。
他成了先進代表。
到了冬天,隻是護林而不造林的季節。
區裏成立了培訓班,按場培訓,號召所有的技術人員參與。
白天巡山護林,晚上來培訓班上課。
此刻,誌勝儼然變成了一位老師,來講授課程。
走上講台,誌勝把所有自己知道的知識細細的講授。
當然就是在最艱難的時候,他都沒有放棄學習,他訂閱了林業的期刊雜誌。
每一篇的文章都細細的看,他甚至發現了其中的錯誤,跟作者溝通交流。
學習是不斷進步的唯一法寶。
誌勝針對這個沙漠半沙漠地帶,幹旱區域如何能讓苗木重活,如何能改變水土流失的狀態。
綠化美化、改土治水、全麵發展是誌勝規劃的三個階段。
綠化美化是最基本的要求,每年的植樹造林,誌勝都是領頭人。
手上脫皮,腳上起泡,這是常態。
珍愛樹木,許多人視樹木為防砂的聖物。
綠色照亮他們的心頭。
誌勝說說:“世界上再沒有比一棵高大的樹更神聖、更好看的東西了。
關於樹種,誌勝選擇了一種落葉鬆和油鬆,這兩種是最耐寒,比較好成活的。
首先選擇樹種就很重要。
一株樹苗是從種子開始,培土、育苗、移栽、澆水、養護。
在樹木種上後,又要防止偷盜,防止牛羊啃食。
這一關關,都得細心嚴謹的對待,一關也馬虎不得。
鳳英孕期的反應更加嚴重了。
或許能吐得像鳳英這麽厲害的,恐怕對於女性來說就是少數。
在整個懷孕周期內,鳳英一直吐到快生上產床。
那個時候,她就覺得自己偶爾頭疼,一直認為是懷孕的原因也沒有注意。
甚至在生孩子前一天,她還在地裏勞動。
一個從小沒有幹過多少家務的孩子。
自從結了婚,跟著誌勝,鳳英似乎一直都在受苦,沒有過過好日子。
他們認為的好日子便是能在一起的日子。
但是勞動一點也沒有少。
還好西北比較幹旱,不用像江南一樣下地,甚至在生理期間下入冰水中。
這也是鳳英在江南時候落下的病根。
那個時候生產隊任務重,鳳英不願意成為拖累,如今她還是不願意自己成為拖累。
對於鳳英來說,在西北風沙足夠大。
空氣異常幹旱,這是她很難適應的。
還有就是樹木太難種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