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三十三章 變局
青唐城外,宋軍三面駐紮,但卻不禁朝中往來。
宋軍至此秋毫無犯,好似不是來打戰而是來做客一番。
當然青唐人並非這麼想的,河湟各部都來救援青唐城,甚至連黃頭回鶻也出兵了。
不過都敗在城外的宋軍之手。
此刻青唐城之外的宋軍大帳內。
「翰林學士代帝王言也。」
章越讀著天子給自己的詔書,一眼就看出這是呂惠卿所代筆。
自是呂惠卿為翰林學士后以聖旨的名義給自己寫了第一份詔書。
曾布,呂惠卿一個三司使,一個翰林學士,都已是官至四入頭了,都位在自己之上了。
章越讀了聖旨。
聖旨是讓他與董氈議和罷兵,但詔書里有一句話卻化用了韓信的典故。
呂惠卿從來都是話里話外聽聲那等,其用意不言而喻。
韓信將兵於外則安,回朝則危。
這是對自己的警告啊!
呂惠卿是告訴自己不要回朝,安心在青唐領兵。
呂惠卿如何人物?你幫他的忙,他不吝給你好處,但你違了他的意,絕對給予嚴厲的反擊。
這些年呂升卿在自己這,他在朝中倒沒少給自己幫忙。當然前提是二人沒有利益衝突的情況下,若自己回朝了就不同了。
章越估摸著王安石距歷史上第一次罷相已是不遠了,呂惠卿肯定是想獲得更高的權位,所以一心戒備著自己。
呂惠卿有他的動機,但憑什麼我章越要聽你呂惠卿的安排?
章越拿著詔書對一旁的蔡京問道:「元長,怎麼看?」
蔡京道:「董氈亦早有議和之意,全在大帥的一念之間。」
章越道:「我是說,我要不要回朝?」
蔡京聞言默然,他從蔡卞那也聽說了一些,但畢竟京中和西北消息阻隔。
蔡京想了半晌道:「陛下下旨似是希望大帥回京,但王相公猜忌之心不會澹。」
章越點點頭,王安石若還猜忌自己,確實回去也沒什麼意思,但一直在青唐避嫌疑也不是辦法。
汴京畢竟是權力中心,自己長期遠離這裡,終究是不好。
章越對蔡京道:「有句話是,母弱出商賈,父強做侍郎。」
「族望留原籍,家貧走他鄉。」
蔡京揣摩著章越的意思,這是一個人的安身處世之道,父母富貴的,可以走做官仕途這一條路,父母貧窮的沒辦法給你支持的,那就去從商,做些買賣。
如果家族在當地很有勢力的,可以留在原籍享受家族的扶持,如果家族沒什麼勢力的,大可遠走他鄉就是。
蔡京感覺章越的意思是朝中勢力有所消長。
之前章越至西北,是因與王安石不和的緣故,那麼如今回朝,也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王安石或許不在相位了。
從蔡卞言語中可以感受到,從熙寧二年王安石拜相起,現在正好為相五載,似也有去意。
章越看著詔書,所以很顯然呂惠卿讓他不要回京,可是自己能答允嗎?
章越想了想對蔡京道:「你代我寫兩封賀書。」
蔡京訝異。
章越道:「一封給曾子宣賀他為三司使的事,一封給呂吉甫賀他為翰林學士的事。」
蔡京稱是。
呂惠卿和曾布拜命是熙寧七年二月份下達的,現在正好三月,這個時候寫信不晚。
除了賀信,章越也打算送一份厚禮給二人。
當然憑著賀信和賀禮不可能打消呂惠卿對己的忌憚之心。
但自己要回京,也不妨礙自己給二人示好,要打也是要拉。
下面便是與董氈議和。
其實不用天子下旨,章越與董氈談得差不多了。
取河湟不是目的,大戰略還是為了制夏……
章越對蔡京道:「告訴青唐城,我可以不要積石軍,廓州也可以還給他,但湟州我一定要取,我可以與他們立文約,從此永不相犯。」
蔡京聞言大喜道:「這個條件他們必會答允。」
章越微微笑了笑,自己回去的前提是,制夏的大戰略已經完成。
正如當初自己寫的平河湟策那般,那就是先平桃州,再取河湟,完成一切制夏的布置,不然自己也無法抽身。
平桃州后,河州已成了腹里之地,再得湟州。那麼河湟的形勢即全了,既三面包圍蘭州,又可北上打涼州府。
到時候無論自己還在不在位,朝廷攻夏的勝算可以增加兩成。
但這事便由後來人操心了,眼下朝廷是沒有錢再支持自己打制夏的一戰了,所以自己也是該回朝了。
章越道:「制夏的事要放一放了。」
蔡京喜道:「大帥,此役收取河湟桃三州,功莫大焉!自開國以來,本朝文臣武將中籌邊除了曹彬,無人可及大帥。」
章越澹澹地道:「豈是靠我一人?若無諸位及陛下,當朝諸位,當然還有一個人……那便是王子純。」
蔡京心想,大帥莫非有意赦了王韶?對了,大帥此番功勞太大,若一人獨攬必遭天下之忌,所以若是起複王韶將功勞分之,不僅可以博得一個不計舊怨的美名,同時也攤薄了自己的功勞,這也是不遭人忌的辦法。
蔡京很聰明地沒有繼續問。
章越有些疲憊地道:「此番青唐事了,我便回汴京從此卸甲,再也不問邊事。」
蔡京笑道:「外事稍了,便是內事,以後官家更要借重大帥了。」
章越心想,自己倒真沒得清閑了。
習慣了戎馬倥傯的日子,要自己驟然回京倒也真有幾分不習慣。
……
汴京的安上門。
一名名叫鄭俠的官員監門於此。
此刻安上門城外聚集了數千的流民,看著眼窩深陷的百姓,婦孺懷裡嗷嗷待哺的嬰兒。
鄭俠目睹了這一切。
二月時便有大量的流民聚集於汴京,當時天子下了一道聖旨,比來流民往京西者,經過京師,恐無資糧,或致餓殍,可相度賑濟。
可是中書的回復是,如今京師賑濟災民,附近州縣的流民知道了恐怕會有更多人湧向京師,京師如今又沒有工程,無法以工代賑。倒不如讓流民分散到地方郡縣去,募少壯者充役,至於老弱婦孺給口糧。
雖說朝廷也安排流民到郡縣安置,但一時難以周全,同時汴京也沒有開倉賑濟。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汴京自己都不安排了,下面郡縣又怎麼會認真執行?
鄭俠目睹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