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有杆子打棗,沒杆子打不著
韓文這個人,素有正氣,風骨直道,高風大節;兼其守正不阿,山嶽難搖,同時還是一個會算賬,能管理的一把好手!
可以說,戶部正是因為此人,才捂緊了錢袋子!
當年弘治皇帝每每想要修繕皇宮,建個廟,都被此人阻擋。
劉健目光一閃,心裏活絡開來……小皇帝愛折騰,能賺錢,也能花錢,這他是知道的。
他馬上心裏一緊,小皇帝這是看上了國庫,又要搞什麽大工程?
可國庫百來萬兩銀子,以小皇帝的胃口,怕給小皇帝塞牙縫都不夠!
這麽一想……劉健與李東陽目光一交匯,二人都禁不住一身冷汗。
兩人都擔心起來,都發現了對方的憂慮。
李東陽沉思……問題的關鍵是,小皇帝花錢的本事太大了,動不動就是數以千萬兩銀子的大工程。他這一回,是要為河套修繕邊防,還是要在包克圖修建城池?
可國庫這麽點錢,連個零頭都沒有。
二人麵麵相覷之時,楊廷和、謝遷也發現了不對!此二人也是極為聰明的,不說楊廷和素有機智之名,名揚天下;便連謝遷,其年輕時便以急智、善辯名冠江南。
二人也都深知韓文是怎樣的人。
要說韓文,此人文采風流是有的,老成持重更是有的,他當真要被弄去負責修書……二人用腳趾頭都可以想到,正德小皇帝必然會隨意找個名頭,將國庫的錢花得一幹二淨。
保證,戶部絕對沒人能阻攔!
到那個時候,國庫沒錢……以正德小皇帝,他也肯定會補貼國庫!
但是,時不時要去跪求皇帝補貼……一個被皇帝掌控,兼拿捏得死死的國庫,大臣們還怎麽過日子?
二人目光一交匯,紛紛統一了共識——不行,韓文絕不能走!
正德小皇帝神識何等敏銳,眼光何等厲害,這幾個人目光一閃,臉上神色變幻來去,李東陽和劉健還忍不住打了幾個手勢……他立即偷笑起來。
能不能弄走韓文……說實話,正德小皇帝一點都無所謂!
他現在不說有銀行,有翡翠,有皇莊,有會所,有諸多酒樓,加上皮衣皮具……光是一個名貴武器銷售,就賺得盆滿缽滿!
而與草原的交易,才是他的大頭。
可以這麽說,小皇帝現在能調集的資金,隨時超過上億白銀!
最關鍵的是,他還有當年金朝敗走,遺留的巨大金礦沒有去取!再加上,達延汗為了交易連弩,偷偷摸摸運來了無數黃金。
所以,哪怕小皇帝一時半會沒錢,他暗地裏隨時可以印刷幾億兩銀票來用!
至起碼,誰敢擠兌?
去問問羽林衛的刀子是否鋒利!
但正德小皇帝仿似急不可待,問道“劉公若何?”
劉健捋須,臉有難色,沉吟不語,實難決斷。他不想韓文離開的原因,不止是韓文掌管著錢袋子,而是韓文作為當朝重臣,與他共任極為默契!
但小皇帝親自點兵,又讓劉健猶豫起來;要是不同意韓文,會不會惡了小皇帝?
關鍵是,韓文勉強算是他的人……他要親自把自己的下屬推走,以後誰還跟他混?他的威望又會受到怎樣的打擊?
一時間,劉健陷入兩難。
“咳咳”
李東陽咳了一聲,待正德小皇帝目光投過來,他才正色說道“陛下,韓大人國朝名臣,乃六曹之一,可定朝綱,陛下是否另選一人?”
這句話讓劉健如釋重負,李東陽終於給他解了圍;他朝李東陽投去一個感激的目光,李東陽微不可見地點點頭,也同樣回了一個寬慰的眼神。
這些動作當然瞞不過正德小皇帝,他沉吟起來“唔……”
正德小皇帝其實非常讚同李東陽的話,說白了,正德小皇帝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有杆子打棗,沒杆子打不著!
他隻是隨意試一試而已!
於小皇帝心中,弄不走尚書,哪怕弄走個左侍郎,又或者弄走個右侍郎,再不濟弄幾個郎中……總能安排幾個人是不是!
正德小皇帝笑容不減,慢悠悠另外提了一個名字“吏部馬公出將入相,文武兼資。思慮精深,傳通故實。臨事應變,無少底滯……”
“李師傅以為可否……”
這麽一句話,再一次讓眾人沉思。
但現在的場麵,也發生了變化。
劉健要保韓文,已經暗暗地頂了小皇帝一回,還能說什麽?他總不能說,陛下,老馬這個人是朝廷定海神針,您同樣不能調走!
可經曆數十年宦海浮沉,劉健早將自己磨礪得足夠沉穩,也早磨礪出足夠的政治智慧……他又怎會不知,這是小皇帝在伸手要權力,這是小皇帝要親政的表示。
至於謝遷,這會也緩過來了。
彼時,他還以為搶了多大一個好處;但現在,他又怎會不明白!
實實在在的權利,一個虛名怎堪相比!
這會兒,儀觀俊偉的當朝輔政大臣謝公,不禁有點暗自神傷……這麽快離開權利中樞,委實不是他的意願。
但事情是自己趟的,能怪責誰來!
倒是楊廷和,比謝遷還要更快反應過來。
瓜娃子心中忍不住大聲叫罵,好你個李東陽老匹夫,你個狗東西,勞資差一點就被你陰了!
修書?修書算什麽?老楊家到處都是讀書人,老楊家大把知識分子,老楊家做學問的人多得是!
可老楊家當大官的,就勞資一顆獨苗啊!
勞資當真要把輔政位置丟了,不但對不起先帝,更是連幾個兄弟的位置都難保!
李東陽,勞資記住了,你個狗東西,這筆賬我們慢慢算!
你不就是嫉妒勞資四十多歲就入閣了麽!
哼!
這麽一想,楊廷和心中戾氣頓生,眼見三人猶豫不決……李東陽是反對了一次,不敢再反對第二次;謝遷見大局已定,心中正生悶氣;劉健與馬文升乃是老鄉,有鄉黨之嫌,哪裏敢多嘴。
楊廷和朗聲道“陛下,經義注解不但需要文學修養,更需見多識廣;馬大人曆事五朝,垂六十年。出將入相,文武兼資。思慮精深,傳通故實。臨事應變,無少底滯。奉公憂國,隨事納忠。名著四夷,功在天下。尤慎用兵,未嚐輕有征討。天性嚴重,寡言笑。儉節清名,終始如一。直道而行,不阿權貴。”
“正是文武兼資的無上之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