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漢起> 第389章 王莽光武之誤

第389章 王莽光武之誤

  盧養:“不患寡患不均,不患貧患不安,行仁政的關鍵是減少田租、賦稅,耕者有其田。”


  酈炎:“得好。隻是耕者有其田太困難,昔日馮諼焚薛地百姓借條,使孟嚐君得薛人之心。我建議,向皇帝陛下申請免除一年賦稅,同時行文要求各縣豪族免除田租和借款利息!”


  關羽不以為然:“我是個大老粗,士卒出身,不知道聖人和仁政對平定叛亂有什麽用。要是行仁政就可平下,孔子、孟子、董仲舒、鄭玄才應該做皇帝或霸主,而不是齊桓、秦穆、漢武、漢桓、檀石槐。”


  “你什麽!不許侮辱聖人、大儒!”


  酈炎、盧養站起來,指著關羽額頭,引經據典批評起來,唾沫橫飛臉上。


  關羽一手一個將二人推到幾步遠:“乃公才不信什麽聖人,士卒才不信聖人,乃公隻信劉侯。”


  夏侯博、張飛急忙居中勸告:“都是同僚,有話話,鬥氣勞什子氣。”


  “都靜一靜,大家都聽我。”擁有後世的知識,劉備可以很容易理解東漢末年的社會矛盾,“光武皇帝依靠世家豪族力量迅速掃滅銅馬、綠林、赤眉起義,勝利後,首先封賞有功勞的官員、將士,並讓大部分士卒到地方複員。此時光武皇帝遇到一個大困難,沒有足夠的土地給複員的將士們,光武帝數次下詔,州郡縣依然解決不好這個問題。”


  張飛最近修身養性,讀了不少書,奇道:“怎會如此,建武初年百姓虛耗,十存二三,應該到處都是空地吧。”


  關羽亦奇怪:“光武皇帝是開國皇帝,是全下最有權力的人,下個詔書誰敢不從?”


  酈炎思索片刻:“還真有此事,光武皇帝下令‘度田’,檢核墾田頃畝及戶口、年紀,結果刺史、太守多為詐巧,以度田為名,兼並聚民之田,並將百姓的草廬房屋屋、裏聚村落度為田地,導致民‘遮道啼呼’,同時優待照顧豪右,侵奪苛刻贏弱。”


  盧養:“當時有陳留上計吏的抄上寫著‘穎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光武帝責問上計吏,吏拜伏於地,不敢。


  孝明皇帝時年十二,據實告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製,不可為準。”上計吏這才老實交代。


  光武皇帝大怒,派出親信官員分赴各地,監督州、郡度田,考核州郡長官貪汙者,打擊豪右抗法者。


  之後大量豪族聚眾為亂,郡國大姓及將吏,合為群盜,處處並起,攻劫治所,害殺長吏。


  光武皇帝多次下令誅殺貪贓枉法和群盜為亂者,每當郡縣派兵追討,盜賊就解散,每當郡縣兵離開,盜賊就再次集結。


  最後,田雖然度了,光武皇帝對於世家豪族大姓占據的大量膏腴田地卻給予承認,條件是按時交納賦稅,複員士卒隻能占據水源不佳、貧瘠、或丘陵土地。”


  劉備:“度田一事,實際上隻做做了前半篇文章,沒有起到遏製土地兼並、耕者有其田的目的,最終不了了之。你們知道為什麽?”


  眾人皆搖頭


  劉備:“因為反抗度田、聚為盜賊以青、徐、幽、冀、南陽最為嚴重。而這幾地又是功臣最為集中之地啊!反對度田的,本就是建立後漢帝國的功臣們!豪族地主占光武帝手下功臣比率太高。”


  雲台28將,無一出生平民!東漢政權先不足!先階級矛盾突出!


  之後貧富差距越發大,執政者無法擴大蛋糕,分蛋糕就是最大難題。數次黨錮之亂、宦官、外戚、世族、區域之間的激烈鬥爭,清流濁流、官宦士族的激烈鬥爭,黃巾起義、各地叛亂,從根本上講都是東漢社會主要內部矛盾——分糕點(蛋糕)的矛盾爆發造成的。


  誠然,酈炎、盧養都是傑出人物,他們敏銳地發現了後漢傾頹的根源所在,勇敢地提出了耕者有其田。


  但他們沒有開出正確的藥方。


  劉備、公孫瓚、王門、李定本身就是大地主,張飛、酈炎、盧家、田楷、陽雍等則是中地主或商人,支持他們的也多是地主、商人、富農。


  沒有什麽錯誤比背叛支持自己的人更恐怖。用後世做比較,行仁政、減賦稅、少徭役、均田地等都是“改革的深水區”,需要極大的政治智慧、政治威望和壯士斷腕的決心。不搞一定會亡國、為農民起義淹沒,搞不好就會像光武帝一般給後世留下慢性自殺的毒藥,搞快了就像王莽一般立即自掘墳墓!

  。。。


  劉備:“王莽作為接受禪讓的偽“聖人”頒布井田令而敗亡,光武皇帝作為開國之君度不好的田地,分不均的糕點,我劉備現在隻是一個都尉,何德何能自信能做到!”


  若劉備同王莽、酈炎、盧養一般,隻認識到分蛋糕這個內部矛盾,隻開出行仁政、耕者有其田、均田的藥方,在政治上就太過幼稚、真,絕對不配“玄德不出,於幽冀百姓何”與“春之甘霖”的評語。


  劉備:“當前合適的方案,是農民、流民交租交息,豪族地主減租減息,我靜海劉家帶頭降租息。”


  酈炎:“可是。。。”


  劉備打斷酈炎:“豪族願意跟隨,我們歡迎;不願意的,我們也不強迫。”


  酈炎漲紅了臉:“可如此一來,叛軍裹挾的流民怕短時間無法回歸家鄉,無法迅速削弱叛軍力量啊。”


  盧養責問道:“目前,豪族地主們多半願意減租減息,叛亂平定後多半又會繼續苛刻,一苛刻,叛亂又會複起,治標不治本。”


  劉備:“黃巾之亂前,中原連續三年旱災,草原有沒有旱災?西羌有沒有旱災?江南有沒有旱災?


  雖曰人事,亦非命也哉!


  不弄清楚這個問題,就無法理解叛亂為何此起彼伏,就無法理解西羌的叛亂為何一兩年之內無法平定!就沒法理解鮮卑不斷南侵、烏桓人越發不老實!”


  東漢已經占據了中國除東北之外的絕大部分富饒區域,卻隻有5000萬人口,而明、清能夠上億,很顯然,東漢人口並未超環境承載能力,而這個待開發希望之地,在東方、在南方。


  劉備斬金截鐵:“如果治不好標,就沒有人給我們機會治本!”


  如果把握不好淺水區、深水區的關係,把握不好增量改革、存量改革的先後秩序和節奏,就成不了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不管黑貓白貓,先抓住耗子,才有安坐而論姓社姓資的資格。


  。。。


  靜海會議開了三,眾人提出了一個個責難和問題,劉備一個個解釋、演示,直到眾人皆釋去疑惑,從思想、利益上統一到劉備身邊。


  靜海會議做出了許多影響深遠的決議,從此以盧植為核心的幽州係官員,分出了一個以劉備為中心,獨立程度相當高的靜海係。


  局外沒有人理解,作為軍事主官的劉備,第一個動作,不是整軍備戰,不是搜刮軍餉,不是拉壯丁,不是探聽敵情,不是聯合友軍,而是向朝堂、向南方推薦代表人、代理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