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娛樂圈裏的弄潮兒> 第二十五章:裘繼榮的迷茫

第二十五章:裘繼榮的迷茫

  一個小時後,輪到景軒自我介紹!

  “老師們好,我叫周景軒,今年18歲,我的考號是40007,身高一米八三,我來自齊魯省的清島市。我的家庭是軍人世家,奶奶是文工團的,爸媽是運動員。因此受家庭影響比較大,體操、戲曲、射擊、籃球、功夫、歌曲都略知一二。”


  “而且在考中戲之前,曾在韓國**公司做了兩年半的練習生,專門學習唱跳的技巧.……”


  二試的自我介紹其實很隨意,考生們也可以聊聊自己的生活經曆,為什麽參加藝考這些,當然時間不能太長了就是。


  “我明白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夢想的路上也不會有什麽捷徑可走。要成為一名偉大的演員,我需要最好的老師指導我,而進入中國最好的演藝學校學習,這裏的老師無疑就是能給予我最好指導,最好教育的人,這就是為什麽我來到了千裏外的京城,來到這裏。”


  “接下來我朗誦的詩歌是泰戈爾的《飛鳥集》節選,希望各位老師給予指正評價,謝謝!

  ……


  “你的資料上說你還會功夫是吧!”


  “是的!”


  “那你打一段給我們看看!”


  景軒就打了一段八卦掌,虎虎生風!

  “你不是說你覺得自己唱歌不錯嘛,那就來一段!”


  “好的,老師!我奶奶她們那個年代主要學習的是蘇聯歌曲,今天我就唱一段《喀秋莎》之歌,帶給大家!”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姑娘唱著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鷹;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她還藏著愛人的書信。啊這歌聲姑娘的歌聲,跟著光明的太陽飛去吧;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


  景軒不僅在唱,還是在邊跳邊唱。直接連形體那一關的活都幹了。而且蘇聯歌曲本身配合著比較大的肢體動作,這首歌唱出來更是富有活力與激情。


  接下來的形體,景軒高劈腿,下劈叉,又直接做了幾個體操運動員才能做到的托馬斯全旋。


  “看你的臉型,似乎有些不太一樣!”


  “老師,我有八分之一日耳曼人血統!”


  “怪不得呢!”商隆感歎道。


  清島曾經是德國的殖民地,看來這個考生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接下來是雙人小品,景軒跟裘繼榮分到一組,兩人扮演了陳佩斯、朱時茂曾經的經典小品烤羊肉串,獲得了滿堂喝彩!景軒也覺得這次是**不離十了!


  果然,第二天放榜,景軒又是榜首的位置!


  這次考生放榜,紅花榜上就剩下百來人的名字!排名第二的是裘繼榮!


  這時正好裘繼榮也過來看榜,兩人因為曾經一起出演小品,彼此之間也已經很熟悉了!

  “繼榮兄,恭喜恭喜啊,像你這種出身於京劇世家的學生,來報考藝術學院一般都搶著要!”


  “周兄客氣了,我表現在好,不是也遜你一籌麽?”


  “那當然了,我可是位麵之子,你跟我能比嗎?”景軒心裏如是想道!

  “咳咳,繼榮兄說笑了。說句不客氣的話,我覺得咱們倆個的成績,進中戲應該說是十拿九穩的!不知繼榮兄接下來有什麽打算呢?”


  裘繼榮道:“哎,這個不好說,其實我正迷茫呢!”


  “這有什麽好迷茫的!”


  “其實我真正想報考的是中國戲曲學院,但又怕考不過,才會把中戲做為備選。過兩天戲曲學院的考試就要開始了,如果考不上,那自然不用糾結,但如果考得上。我不知該選哪個好呀!”


  “那繼榮兄內心更傾向的是哪個呢?”


  “我心裏肯定是更加認可戲曲學院,因為那跟我的專業更加對口!”


  “呃,這種事情按理說我不應該多嘴!但是我還是覺得,繼榮兄,你最好的可能還是進戲劇學院。”


  “啊,為什麽這麽說呀?”


  “繼榮兄,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京劇現在的行情怎麽樣?”


  “裘繼榮的目光有一點悲涼:“周兄,你對京劇的現狀可能不太了解。京劇現在,甚至用慘淡都不足以形容。整個北平城每天看京劇演出的人不到2000,市場非常不景氣,而且觀眾越來越少了。我爸的工資不到3000塊,我哥哥的工資就1000多一點……”


  景軒打斷裘繼榮的話,說:“繼榮兄,我給你講個故事,芭蕾在中國的市場比京劇還要小,有一段時間中芭都快維持不下去了。不過最近幾年中芭的情況好了很多,其中張一謀導演的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掛》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劇是好東西,但必須順應時代才能傳承下去。如果能夠跟優秀的導演合作,也許能夠趟出一條新路來!就像陳導的《霸王別姬》那樣,有多少人通過陳蝶衣認識了京劇。繼榮兄,你去做演員,紅了,賺了錢,就可以砸錢維持自己的劇團,打響京劇的知名度。甚至於,你可以專門拍一部關於京劇的電影。”


  一旁的裘繼榮陷入了沉思!

  景軒接著道:“中戲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有著自己巨大的人脈,這一點也是戲曲學院不能比擬的,在中戲,你可以更容易的接近成功。我言盡於此,繼榮兄你好好考慮考慮吧!”


  裘繼榮狠狠的拍著景軒的大腿說道:

  “景軒兄,一語點醒夢中人呀!”


  豐澤園,是是舊京城八大樓之一,主營魯菜,聲名顯赫,那會兒有“穿鞋內聯升,吃菜豐澤園”的說法。


  人道洪流時期,豐澤園作為四舊被砸,名字改成了大眾餐廳,一幫名廚被逼著去烙大餅、蒸窩窩頭、擀麵條什麽的。後來恢複招牌,又在珠市口重建了一座大四合院,仍是聲名顯赫。


  裘繼榮是地道的燕京人,這次聽聞景軒一席話,頗有些‘醍醐灌頂’之感,非要拉上景軒吃飯,地點就選擇在了豐澤園。


  景軒說兩個人吃飯多沒意思,又給橋杉、王稚二人打電話,邀請他們共進晚餐,他們也同意了。


  四人分賓主落座,裘繼榮是東道主,自然負責點菜,來個糟溜魚片、幹燒鯽魚、蔥燒大烏參……一共點六個菜,又點了幾瓶燕京啤酒!


  不多時,菜端上來。裘繼榮沒看別的,先瞅那糟溜魚片,拿筷子捅了捅,搖頭道:“這魚不成,不是鯪魚。”


  仨人跟老帽似的,眨巴眨巴問:“鯪魚是什麽魚啊?”


  “近海魚,津門那邊產。”


  裘繼榮接著道:“糟溜魚片這道菜啊,必須用鯪魚做,而且得是立秋之後,立冬之前,撈一條斤半的鯪魚。除開這個時間點兒,叫這道菜的都是外行。”


  說完,他又夾了一口嚐嚐,更是搖頭:“手藝也不成,不夠脆。”


  橋杉笑道:“吆,裘兄一看就是講究人,燕京人就是會吃!”


  “我倒覺著不是講究,是時令。”景軒忽道。


  “這話怎麽說?”


  “立秋之後立冬之前,鯪魚正長到一斤半的時候,口感最佳。過了立冬,可能就長到兩斤了,肉質就不那麽鮮嫩。


  說白了就仨字,及時吃。草莓上市,吃草莓;荔枝上市,吃荔枝;蟹子肥了,又吃蟹子。外人看了叫講究,其實就是合時令。


  隻不過有些人家富裕,能達到有什麽就吃什麽的條件;有些人家貧苦,隻能是吃得起什麽就吃什麽……”


  “嗯個,是這麽個理!”


  “來來來,讓我們共同舉杯,慶祝我們都通過了二試,並預祝我們順利的通過三試!”


  “來,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