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白首泣幽冥 第十八章:手刀削梓樹,木劍照人心。
釋厄法師從未有想過他的千手如來印會這般輕易被人破去,或者沒有被人破去,隻是根本奈何不了對方!
千手如來印這門絕學據乃是達摩祖師當年在佛祖座下見我佛慈悲,普渡眾生,以千手接引世人感同身受,來中土後遂演化千手佛印。後被收錄少林禪宗七十二絕學內,釋厄法師雖為靈隱寺住持,亦同屬禪宗,畢生參悟此法,已達到一掌出,千掌生之境。
所以剛才一掌揮出,掌影便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足足演化三十二掌,同時擊中葉希鵬周身大穴上。若換了其他江湖中人,怕早就敗亡其掌下。但葉希鵬那護體真氣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竟如金剛不壞之體一般,不僅不懼釋厄法師的掌力,而且還將力道彈回,反製其身。
所幸,釋厄法師心有慈悲,一般動手隻用七分真氣。所以在自身掌力被彈回之際,還有餘力接下,並未有任何傷勢。
他還欲再試上一試,卻聽無嗔大師低誦一聲佛號:“阿彌陀佛,葉施主,琴心在我手上。此處動手多有不便,不如我們去寺外一分高下。”
釋厄法師隻見無嗔大師提了裝著琴心的琴匣,大袖翩翩,從他右側經過。那灰白長袍的年輕人輕笑一聲,沒有再上前,隻聽他道:“這樣也好,畢竟佛門清淨之地不便褻瀆。”
“阿彌陀佛!”
無嗔大師高誦佛號,腳下如行舟一般,霎時間就跨越數丈,朝寺廟外而去。
葉希鵬見此,讚道:“這莫非就是昔年江湖四大輕功絕學之一的一葦渡江?”當年達摩祖師東渡,經過長江時無船隻相送,隻好折下一截蘆葦,橫渡江水。
他話時,無嗔大師已經出了寺廟大門,但葉希鵬似乎絲毫不擔心無嗔大師會帶著琴心離去。還不忘朝釋厄法師施禮道:“葉某告辭!”完,他的身影一動,便消失在釋厄法師的目光中。
釋厄法師心頭大駭,定睛看去,隱隱發覺一道身影似乎與那落日餘暉融合在一起,散發著絲絲金光。
“咳咳……”
旁邊突然傳來一陣咳嗽聲,不知何時趙師全已經從重傷昏迷中醒來。他看著葉希鵬遠去的身影,喃喃道:“傳中白猿道人傳下的絕世輕功縱地金光?”
自古以來,江湖上便有四大輕功絕學,大雁塔的“步步生蓮”,少林寺的“一葦渡江”,峨眉派的“縱地金光”,龍虎山的“步罡踏鬥”。四大輕功,各有所長。步步生蓮勝在巧,一葦渡江勝在輕,縱地金光勝在快,而步罡踏鬥勝在博。
正如此時,無嗔大師施展的是一葦渡江,放到江湖上這輕功也是頂尖,若在河麵上或者雪地裏,怕無人能追的上。但明明他比葉希鵬出寺廟還早上那麽一會兒時間,卻偏偏被葉希鵬輕易追上。
縱地金光不愧是四大輕功絕學中最快的一門輕功,據其源遠流長,乃是戰國時期白猿道人司徒玄空所創,翻山越嶺,日行千裏,號稱下極速。此時葉希鵬一使出,真如一抹金光般,刹那就是數丈之遙。
雖然如此,葉希鵬追上了無嗔大師也沒有立即出手,而是緊跟在無嗔大師後麵。
兩人一前一後,很快就行了大約十來裏路,來到一片人跡罕至的山林中,無嗔大師才停了下來。
此時,夕陽已經墜落地平線,西邊空浮雲如燒,一片殷紅。
“葉施主並非魔門中人,何故來此討要這琴心?”無嗔大師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江湖恩怨已多,何必再造殺孽?”
葉希鵬讚道:“大師慧眼識人,葉某雖然不是魔門中人,但今日這琴心非拿走不可,還請大師行個方便。”
無嗔大師輕歎一口氣:“葉施主,你與我少林亦有一段因緣,何苦行此不智之舉。尊師陸施主當年受名利所累,葉施主莫非還要步其後塵,重蹈覆轍不可?”
葉希鵬笑了笑,道:“大師此言差矣!人生於世,無非名利二字。古人都言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亨。就如大師,本為佛門中人,五蘊皆空,又何苦為此而奔波?何為正,何為魔,亦是名聲利益使然。”
無嗔大師沉默。
相比於姚明月不在乎正魔兩道,誰正誰邪,隻是性子淡然。而葉希鵬顯然更是有自己主見,在他想來,下熙熙,皆為利來;下攘攘,皆為利往。正魔兩道之人無非各因名聲利益驅使,才有正邪之分。
“大師無須多言,隻要將琴心交給我,自當離去。”葉希鵬緩緩道。
“阿彌陀佛。”無嗔大師將琴心放到一旁,“葉施主,琴心事關重大,雖知施主為朝廷中人,貧僧也不得不領教施主高招。”
“大師放心,葉某此行並未穿官服,便是江湖中人。這琴心亦是江湖事,江湖事按江湖規矩,大師,葉某得罪了!”
葉希鵬將腰間的刀取下,輕輕一拍,鞘中刀身顫動,如聞磬鍾之聲。
無嗔大師神色凝重,他取下背負的黃色包裹,包裹裏放著一把四寸長短的短劍。劍身通體明黃色,赫然是一柄木劍。他將木劍持在手中,低誦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葉希鵬見此,道:“既然大師所用木劍,葉某也不占大師便宜。”
話聲剛落,他右手往身旁一拍,那株碗口粗的梓樹刹那斷裂。隻見他右手輕鬆愜意地拿起那株梓樹,左手肉掌如刀,三下兩除二就削出一把四寸長短的木刀。
他不僅不想占兵器之利,也不願占兵器之長。
“大師,請!”
木刀一好,葉希鵬抱刀施禮道。
無嗔大師點了點頭,道:“葉施主心,看劍!”
他的劍一動,就讓葉希鵬察覺到一絲怪異之處。明明是一把木劍,舞動間竟如琉璃一般,通體如鏡。那鏡中映照的正是葉希鵬他周身破綻,乃至後續招式。
任他心意如何變幻,又如何變招,那劍光似乎通靈一般,都能提前預知。
刹那,葉希鵬想到了一門劍法。
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最出名的莫過於七十二種絕學。這七十二種絕學中幾乎涵蓋了江湖上十八般兵器妙用,而最常見的劍法自然也有。而今江湖上雖然都知武當以劍法出名,擁有三九二十七門一流劍法,但少林寺也有一門絕世劍法。
正是昔年達摩祖師親傳的達摩劍法,後人又稱之為祖師劍法。
錦衣衛自創建以來二百餘年,暗子布控下,江湖絕學多有記載。達摩劍法何以稱為絕世劍法,據達摩劍法自創下後,如禪不立文字,其劍法不留招式。凡欲學此劍法,必見達摩所傳佛經,明心者則悟。
曆來達摩劍法也因人而異,無一相似,所施招式亦無不令人稱奇,堪稱世間最奇絕的劍法。
正如葉希鵬所想,這正是無嗔大師領悟的達摩劍法。
當初無嗔大師在參悟達摩祖師留下的經卷時見“蛇化為龍,不改其鱗;凡變為聖,不改其麵,但知心者智內照”句,不由醍醐灌頂般,悟得佛法大妙。世間種種,任時過境遷,唯內照自省,不變本心。以此創出以劍為鏡,照見人心之劍法。
此時使出來,葉希鵬縱然內藏三才之氣,刀法絕頂,心中但有念起,都落入劍光之中。
退,他隻有退,因為他手中之刀法,往往施展到一半,就被無嗔大師的劍尋出破綻,遲遲落不下去。反之,無嗔大師的每一劍都刺向他薄弱之處。
葉希鵬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詭異的劍法,也不曾經曆過如此憋屈的一戰。心中恍然而明,怪不得那白衣人遲遲不敢上飛來峰,靈隱寺。這無嗔大師的劍法確實奇絕,讓他一時間都沒有好的破解之法。
兩人一進一退,葉希鵬大約退了十餘步。期間,葉希鵬想過各種變招,但無嗔大師的劍竟都尋到其破綻,不離其身。
直到他退到了一顆需兩人環抱的老榕樹下,再無可退之路。刹那,葉希鵬隻覺眼前一黑,地失色,萬俱靜!
趙師全的寶劍都傷不了葉希鵬分毫,無嗔大師手中的木劍自然也傷不了葉希鵬。但無嗔大師顯然技不僅於此,當初他以木劍刺穿了宮行的胸膛,幾日後白玉京還能隱隱聽得一聲禪鍾,足見其已經領悟劍意。
而葉希鵬此時麵對的這一劍,正是蘊含了無嗔大師劍意的一劍。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有言:“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佛門慈悲,普渡眾生。無嗔大師練劍從未有想過以殺止殺,所以他的劍法乃是照見人心的劍法,而他的劍意更是一種空空如也的寂滅之境。若心有佛性,或許能因禍而得福,涅槃重生。若無佛性,隻能沉淪於寂滅之中,無聲無色。
葉希鵬心中可有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