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神都將開之荼蘼濃夏錦紈扇> 濃夏楊玉環 五一寧王 五二天寶

濃夏楊玉環 五一寧王 五二天寶

  五十一 寧王

  開元二十九年,十一月,寧王薨,諡曰讓皇帝,壽王瑁請製服以報乳養之恩,玄宗從之。(《唐會要 卷五 諸王 雜錄》“及讓帝薨。(壽王)瑁請製服。以報乳養之恩。玄宗從之”《舊唐書 列傳第五十七 壽王瑁》“二十九年,讓帝薨,瑁請製服。以報乳養之恩。玄宗從之”)

  長安,風雪,宮中。壽王妃(即壽王妃楊玉環)。


  讓皇帝薨。壽王請製服以報乳養之恩守製。此之請,何嚐不由壽王之憤激。而吾——為太後追福之度為女道士之壽王妃,長於君上宮之道觀中。此之守製,壽王不別娶妻,固自清白,吾何嚐不乃爾。隻服滿終了,複如之何呢?


  寧王諡讓皇帝製


  勅、能以位讓,為吳太伯。存則用成其節,歿則當表其名,非常之稱,旌德斯在。故太尉寧王憲,誕含粹靈,允膺大雅,孝悌之至。本乎中誠,仁和之深。非因外奬,率由禮度。雅尚文儒,謙以自牧。樂於為善,比兩獻而有光,與二南而合德。自出臨方鎮,入配台階,逾勵忠勤,益聞周慎。實謂永為藩屏,以輔邦家。曽不憗遺,奄焉殂歿。友於之痛,震慟良深。惟王朕之元昆,合升上嗣。以朕奉先朝之睿略,定宗社之阽危,推而不居,請予主鬯。又承慈旨,焉敢固違。不然者,則宸極之尊,豈歸於薄德?茂行若此,易名是憑。自非大號,孰副休烈。按諡法推功尚德曰讓。德性寛柔曰讓。敬追諡曰讓皇帝。宜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開元二十九年十一月日(《唐大詔令集巻二十六》)

  又數載。


  天寶四載。七月。


  “冊韋昭訓女壽王妃事行之否?”


  “已行之了。”


  “壽王可有言?”


  “……”


  冊夀王韋妃文

  維天寳四載、歳次乙酉、七月丁巳朔、二十六日壬辰,皇帝若曰:於戲。古之建封,式崇垣翰,永言配德,必擇幽閑。谘爾左衛勳二府右郎將韋昭訓第二女,毓慶高門,稟柔中壺,動修法度,居翫琴瑟。夙聞師氏之學,素習公宮之禮。聿求貞懿,作儷藩維。爰資輔佐之徳,以成樂善之美。是用命爾為夀王妃。今遣使光祿大夫行左相兼兵部尚書弘文館學士李適之、副使金紫光祿大夫行門下侍郎集賢院學士兼崇玄館大學士陳希烈,持節禮冊,爾其欽承寵數,率由令則,敬恭婦道。可不慎歟。(《唐大詔令集 巻四十》)

  果然壽王曾無一言。此冊壽王妃韋昭訓女禮畢。自日始,壽王複得有妻。而吾,壽王宅再無由得以歸。宮中再無度為女道士之壽王妃楊氏,惟一以親王妃禮待之女道士楊氏而已。吾於此君上宮之道觀中,將何以名自立也?吾將恐難免為天下之所共笑。此事行,皆由壽王父君上。君上不德,至於乃而。自茲後,吾由是日始,縱一世清白,不與君上合,吾亦再無以於斯世自立身——


  天寶四載。八月。


  自今於此君上宮中,若之進退,皆不能免失據。吾唯有萬事不於心,此天下江山皆不與我相幹係,由它好則好了。若不好時,也且由君上百官。如此,或可免於難。吾且居宮中,靜過時日。看諸事因循。前事若此,避得禍時,且避一禍。


  天寶五載。


  五十二 天寶

  天寶五載。


  “娘子(即楊玉環)。前些時李翰林(即李白)為娘子作的闕曲兒詞,宮裏新為傳音。三郎(即唐玄宗李隆基)請娘子一聽也。”


  “前些時李翰林(即李白)為吾作的甚曲兒詞,宮裏新為傳音——”


  “娘子(即楊玉環)。三郎(即唐玄宗李隆基)著李翰林(李白)作的闕《清平樂(一名憶蘿月)》,專言娘子禦前閑舞霓裳,折旋中度,身姿頎長,不過尺餘之窈窕腰肢——


  清平樂(一名憶蘿月) 李白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鬥,隻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禦前閑舞霓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全唐詩 卷八百九十 詞二 李白 清平樂(一名憶蘿月)》)”


  歌舞皆散盡,殿院閑居時。楊玉環——


  宮中閑居,盡皆如此,不過歌舞詩書漫以度日。世上誰人知吾之清白。縱吾楊玉環一世未與君上好合,世上誰人為吾之信也?

  十一載後。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長夏。


  馬嵬驛。


  上(唐玄宗)曰:“貴妃常居深宮,安知……”


  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


  (《資治通鑒 卷二百一十八 唐紀三十四 公元756年》上(唐玄宗)曰:“貴妃常居深宮,安知……”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

  佛堂,梨花樹下。


  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秋,皇太子(唐肅宗)即位。赦天下,改元至德。


  上(唐玄宗)稱上皇。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歸長安。


  上元元年(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秋,七月,丁未,輔國矯稱上(唐肅宗)語,迎上皇(唐玄宗)遊西內(太極宮),至睿武門,輔國將射生五百騎,露刃遮道奏曰:“皇帝(唐肅宗)以興慶宮湫隘,迎上皇(唐玄宗)遷居大內(太極宮)。”上皇(唐玄宗)驚,幾墜。……如西內(太極宮),(唐玄宗)居甘露殿。輔國帥眾而退。……舊宮人皆不得留左右。(《資治通鑒 卷二百二十一 唐紀三十七》)

  上元三年(762年),建巳月,……甲寅,上皇(唐玄宗)崩於神龍殿。……太子(唐代宗)監國。甲子,製改元(寶應)。複以建寅為正月,月數皆如其舊。赦天下。


  ……丁卯,上(唐肅宗)崩。……己巳,代宗即位。


  ……(五月)壬午,以李輔國為司空兼中書令。


  ……丁酉,赦天下。(《資治通鑒 卷二百二十二 唐紀三十八》)

  (注一:三郎,即唐玄宗李隆基。睿宗朝至玄宗朝皆稱唐玄宗為三郎。


  1、《資治通鑒 卷二百九 唐紀二十五》“太平公主沉敏多權略,武後以為類己,故於諸子中獨愛幸,頗得預密謀,……上(唐睿宗)常與之(太平公主)圖議大政,每入奏事,坐語移時;或時不朝謁,則宰相就第谘之。每宰相奏事,上輒問:‘嚐與太平議否?’又問:‘與三郎議否?’然後可之。三郎,謂太子(唐玄宗李隆基)也。(太平)公主所欲,上無不聽,自宰相以下,進退係其一言,其餘薦士驟曆清顯者不可勝數,權傾人主,趨附其門者如市。”


  2、唐 劉肅《大唐新語 卷九 諛佞第二十一》太平公主,沉斷有謀,則天愛其類己。誅二張,滅韋氏,鹹賴其力焉。睿宗朝,軍國大事皆令宰相就第諮決,然後以聞。睿宗與群臣呼公主為太平,玄宗為三郎。凡所奏請,必問曰:“與三郎商量未?”


  注二:十八郎,唐玄宗宮中稱壽王李瑁為十八郎。


  1、《唐會要 卷五 諸王 雜錄》壽王瑁母武惠妃。頻產夏王懷王。及上僊公主。皆繈褓不育。瑁之初生。讓帝妃元氏。請於邸中收養。妃自乳之。名為己子。十餘年在寧邸。故封建晚於諸王。邸中常呼為十八郎。


  2、《舊唐書 卷一百七 列傳第五十七 玄宗諸子 壽王瑁》“壽王瑁,玄宗第十八子也。……及瑁之初生。讓帝妃元氏請瑁於邸中收養。妃自乳之。名為己子。十餘年在寧邸。故封建之事晚於諸王。宮中常呼(壽王李瑁)為十八郎”


  注三:娘子:唐時稱年輕女子為娘子,非惟妻室之稱也。


  1、《冊府元龜 卷第三百七 外戚部(八)》玄宗聞河朔變起,欲以皇太子監國,而自親征。謀於國忠。國忠大懼,歸謂姊妹曰:我等死在旦夕。今儲宮監國,當與娘子等併命矣。姊妹哭訴於貴妃。貴妃銜土請命,其事乃止。是時稱娘子者,皆普通之稱呼也。楊國忠亦以此稱其姊妹國夫人諸人者


  2、《淳化閣帖 曆代帝王法帖 卷一 唐太宗書 兩度帖》(淳化閣帖係)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壬辰歲十一月六日奉(宋太宗)聖旨(將禦府之書,繇三代至唐,厘為十卷)摹勒上石:“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時間忽得奴手書,報娘子患,憂惶一時頓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後,但頭風發,信便即報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報。今得遼東消息,錄狀送,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


  注四:唐尺有大尺、小尺。


  1、《唐六典 卷三 尚書戶部 金部郎中一人》“凡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一尺二寸為大尺,十尺為丈。…凡積秬黍為度、量、權衡者,調鍾律,測晷景,合湯藥及冠冕之製則用之;內、外官司悉用大者。”


  2、《唐六典 尚書兵部 卷第五》“兵部尚書、侍郎之職…其三奇、五等之選有殊尤者,得令宿衛。其宿衛皆帶本官以充。其選人有自文資入者,取少壯六尺已上,材藝超絕;考試不堪,還送吏部。凡官階注擬,團甲進甲,皆如吏部之製。凡大選終於季春之月。所以審名實之銓綜,備戎仗之物數,以戒軍令,而振國容焉。”


  3、《唐六典 尚書兵部 卷第五》“員外郎一人掌貢舉及諸雜請之事。凡應舉之人有謀略、(謂閑兵法。)才藝、(謂有勇技。)平射、(謂善能令矢發平直。十發五中,五居其次為上第;三中,七居其次為下第。)筒射,(謂善及遠而中。十發四中,六居其次為上第,三中,七居其次為下第;不及此者為不第。)皆待命以舉,非有常也。…五曰材貌;(以身長六尺已上者為次上,已下為次。)”


  4、此《唐六典》所選入為宿衛少壯及應舉之人者,1尺所度當為1尺30厘米類唐墓出土唐尺者方合理也。


  則開元天寶年間測量身高之唐尺1尺約30厘米,此有唐墓出土唐尺1尺約30厘米為實例。楊玉環身形細長,腰肢纖細,即赤足散發身長約1.675米,腰身1尺6、7寸——非鬆緊彈力之尺度,乃非彈性鬆緊之腰圍尺度1尺6、7寸也。唐腰圍尺1尺7為51cm,當代腰圍尺1尺7為56.7cm。


  注五:唐人詩詞皆以楊玉環資質豐豔,纖穠合度。


  2、 天寶年間,李白曾作《清平樂》寫及唐玄宗宮中之事。


  《全唐詩 卷八百九十 詞二 李白 清平樂(一名憶蘿月)》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鬥,隻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禦前閑舞霓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此闕全寫唐玄宗天寶年間宮內事,能於唐玄宗宮中“賭珠璣滿鬥”、“禦前閑舞霓裳”者,非唐玄宗宮中貴寵人莫能為也。以“禦前閑舞”也。“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李白曾親見唐玄宗天寶年間宮內之楊玉環,為楊玉環作詩詞,未有聞見為她之妃嬪作詩詞也。是唐玄宗宮內尚楊玉環之“窈窕細腰”之明證也。


  2、杜甫,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詩人。《全唐詩 卷二百二十七 絕句漫興九首 杜甫》


  隔戶楊柳弱嫋嫋,恰似十五女兒腰。誰謂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


  3、《次柳氏舊聞 唐 李德裕》“上即詔力士下京兆尹,亟選人間女子細長潔白者五人,將以賜太子。”此處“上即詔力士下京兆尹,亟選人間女子細長潔白者五人,將以賜太子”,是唐玄宗宮中尚細長身、窈窕細腰者之明證又一也。


  4、是故有言,開元天寶年間測量身長之唐尺近乎1尺30厘米,此有唐墓出土唐尺1尺約30厘米實例。楊玉環身形細長,腰肢纖細,即赤足散發身長約1.675米,腰身1尺6、7寸——非鬆緊彈力之尺度,乃非彈性鬆緊之腰圍尺度1尺6、7寸也。唐腰圍尺1尺7為51cm,當代腰圍尺1尺7為56.7cm。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