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夏日嫩草之蘭掌籍 八 西明寺的牡丹 九 金銀鋌
七 夏日嫩草之蘭掌籍
想送個甚麽給皇後殿下作為端午節之禮,沒有合適的盒子。讓尚功局周典珍作罷。竹的好不好呢,很少人用過,皇後殿下會覺別樣點麽?
盒上再附一枝嫩竹,就可以了。
說起嫩竹,年十三餘(虛歲)的尚儀局蘭掌籍真似夏日嫩草呢,行禮時輕盈閑雅之樣子。
趙侍兒說,宮裏排下來,除了皇後殿下、我與藤典製,就數她了。至於我、蘭掌籍、藤典製身姿之輕盈,數起來,還是我(太平公主)最細腰。
今日閑閑地,沒有甚麽事體。皇後殿下(武曌)遣人送了個秦吉了與我,說可以教它說話。於是就教了句“新年萬吉”。
教了半下午,也沒有學會。
注一:個,《康熙字典》《廣韻》《正韻》古賀切《集韻》居賀切。……枚也。《儀禮 大射儀》司射入於次搢三個挾一個。……又物數。《周禮 冬官考工記 匠人》廟門容大扃七個。《註》每個長三尺。……
注二:禮,1、《全唐詩 卷十二 郊廟歌辭 禪社首樂章 肅和》
黃祇是祗,我其夙夜。寅畏誠絜,匪遑寧舍。
禮以琮玉,薦厥茅藉。念茲降康,胡寧克暇。
注三:秦吉了,又名能言鳥。又名吉了。
據《舊唐書 卷二十九 誌第九 音樂二》,能言鳥,即(秦)吉了。唐高宗、武後宮中養之。漢武帝宮中亦有稱能言鳥之秦吉了。是漢武帝時宮中即有秦吉了也。
據《全唐詩》“秦吉了,人雲爾是能言鳥”。亦以秦吉了即能言鳥。
1、《舊唐書 卷二十九 誌第九 音樂二》“《鳥歌萬歲樂》,武太後所造也。武太後時,宮中養鳥能人言,又常稱萬歲,為樂以象之。舞三人。緋大袖,並畫鸜鵒,冠作鳥像。今案嶺南有鳥,似鸜鵒而稍大,乍視之,不相分辨。籠養久,則能言,無不通,南人謂之(秦)吉了,亦雲料。開元初,廣州獻之,言音雄重如丈夫,委曲識人情,慧於鸚鵡遠矣,疑即此鳥也。《漢書 武帝本紀》書“南越獻馴象、能言鳥。”注《漢書》者,皆謂鳥為鸚鵡。若是鸚鵡,不得不舉其名,而謂之能言鳥。鸚鵡秦、隴尤多,亦不足重。所謂能言鳥,即(秦)吉了也。北方常言鸜鵒逾嶺乃能言,傳者誤矣。嶺南甚多鸜鵒,能言者非鸜鵒也。”
2、《全唐詩 卷八十七 張說 廣州蕭都督入朝過嶽州宴餞得冬字》
孤城抱大江,節使往朝宗。果是台中舊,依然水上逢。京華遙比日,疲老颯如冬。竊羨能言鳥,銜恩向九重。
3、《全唐詩 卷一百八十四 李白 自代內贈》
……安得秦吉了,為人道寸心。
4、《全唐詩 卷三百八十五 張籍 昆侖兒》
昆侖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遊。言語解教秦吉了,
波濤初過鬱林洲。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
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綿裘。
5、《全唐詩 卷四百二十七 白居易 秦吉了-哀冤民也》
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頸紅。耳聰心慧舌端巧,
鳥語人言無不通。昨日長爪鳶,今朝大觜烏。
鳶捎乳燕一窠覆,烏啄母雞雙眼枯。雞號墮地燕驚去,
然後拾卵攫其雛。豈無雕與鶚,嗉中肉飽不肯搏。
亦有鸞鶴群,閑立高颺如不聞。秦吉了,人雲爾是能言鳥,
豈不見雞燕之冤苦。吾聞鳳凰百鳥主,
爾竟不為鳳凰之前致一言,安用噪噪閑言語。
注四:
1、陛下:即唐高宗李治。
2、皇後殿下:即武後武曌。
3、我即太平公主:我即太平公主的原型乃我,作者本人,1972年下半年生江西省九江市區戶籍石淇文,亦名石紅梅,亦名綠竹,亦名若蘭。赤足散發身高167.5厘米(167.5cm),純正中國血統,頭發發質天然微自然卷——鑒於中國古老之相麵書上,曾有關於純正華夏血統之人發質卷曲之記載,無論迷信之與否,皆證明吾純正華夏血統之人也即純正中國血統之人,自古即有頭發發質天然微卷曲之相也。
4、蘭掌籍:尚功局女官。蘭掌籍原型乃吾1990年於上海徐匯區漕寶路上海冶金高等專科學校(現名上海應用技術大學)1990級冶金係熱能利用專業就讀時1990年同年級非同係非同專業之一赤足散發身高約172厘米(172cm)、身姿輕盈、黑直發方過肩、眉上0.5厘米(0.5cm)齊留海之上海市區戶籍、純正中國血統之女同學。斯所謂“翩若驚鴻”之姿儀秀倫、不施脂粉、素顏亦為美人者。
八 西明寺的牡丹
西明寺的牡丹據說很好,可是又不能出宮去看。聽說寺主很珍重呢,不肯輕易示人。怎樣才能得見呢?
教宮裏司苑折一枝麽?禦衣黃、葛巾紫都好。
去的時節說開過了。司苑回說秋分時節再分株罷。栽殿院裏。
聽來不錯。
皇後殿下聽說了這個事體,教人將便殿裏最喜歡的墨魁、蹙金樓子、紫樓子端香紫各送了一盆來。說先看著。
蹙金樓子有些嬌豔樣子,墨魁妖麗萬方,紫樓子端香紫端然美人。
注:西明寺,(西明)寺以(顯慶)元年(公元656年)秋八月戊子十九日造。
1、據《唐會要 卷四十八 議釋教下 寺》西明寺 延康坊。本隋越國公楊素宅。武德初。萬春公主居住。貞觀中。賜濮王泰。泰死。乃立為寺。
2、據(《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卷第十 唐 慧立本 彥悰箋》)起顯慶三年正月隨車駕自洛還西京至麟德元年二月玉華宮舍化 顯慶三年(公元658年)正月。駕自東都還西京。法師亦隨還。秋七月,敕法師徙居西明寺。(西明)寺以(顯慶)元年(公元656年)秋八月戊子十九日造。
九 金鋌、銀鋌作的沉香木小盒內隔
讓侍兒去領了金鋌、銀鋌來,預備自己作枚甚麽沉香木小盒子內隔。可以放香粉。
今天有些熱了。尼師讓小尼送了卷梵本的經。想著梵本經裝不錯的。也可以作。絲帛用深青地銀回文、格文都好,或者濃紫的呢。不然淺青地灰卷草文、濃芍藥紅地棣棠文作小箋,寫些甚麽用。還可以送與皇後殿下。
後來趙侍兒說太熱了,院裏去罷。就去賞牡丹了。又用了些上回尼師送的茶。
注一、金鋌、銀鋌。
1、《南史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梁武帝諸子 梁廬陵威王續傳》世子憑以罪前誅死,次子應嗣。應不慧,王薨,至內庫閱珍物,見金鋌,問左右曰:「此可食不?」答曰:「不可。」應曰:「既不可食,並特乞汝。」他皆此類。
2、《北齊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陳元康》世宗令元康馳驛觀之。複命曰:“必可拔。”世宗於是親征,既至而克,賞元康金百鋌。(亦見之於《北史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三 陳元康》)
3、《魏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崔浩》浩明識天文,好觀星變。常置金銀銅鋌於酢器中,令青,夜有所見即以鋌畫紙作字以記其異。世祖每幸浩第,多問以異事。(亦見之於《北史 卷二十一 列傳第九 崔宏子浩》)
注二:紫檀木,白檀木、沉香木於魏晉南北朝乃至唐為像雕刻用木、家具用木之常見。
1、《太平禦覽 宋 李昉 等 卷第六百五十七 釋部五 像》
《像記》曰:梁武帝天監元年正月八日,夢檀像入國,因發詔往迎像。按《佛遊天竺記》及《優填王經》雲:佛上忉利天,一夏為母說法。王臣思見,優填國王遣三十二匠及齎旃檀,請大目連神力運往,令圖像相。既如所願,圖了還返,坐高五尺,在祗洹寺至今供養。帝欲迎請此像,遣決勝將軍郝騫等八十人應募往。達,具狀祈請,舍衛王曰:“此中天正象,不可適邊。”乃命三十二匠更刻紫檀,人圖一相。卯時運手,至午便就,相好具足,而像頂放光,降微細雨,並有異香,……
2、《太平禦覽 宋 李昉 等 卷第七百六 服用部八 床》
《異苑》曰:沙門支法存,有八尺沉香板床。刺史王淡息切求,不與,遂殺而籍焉。(籍,沒也。)後息疾,法存出為祟也。
3、《太平禦覽 宋 李昉 等 卷第九百八十二 香部二 旃檀》
《三國典略》曰:周師陷江陵。初,梁主以白檀木為梁武之像,每朔望,親祭之。軍人以其香也,剖而分之。
崔豹《古今注》曰:紫旃木,出扶南林邑,色紫赤,亦謂紫檀也。
注三、梵本:《大唐西域記 序二 尚書左仆射燕國公於誌寧製》“(玄奘)奉詔翻譯梵本。凡六百五十七部。具覽遐方異俗。絕壤殊風。土著之宜……”
注四、箋:采箋即彩箋,亦所謂花箋。隋、唐之前、及唐太宗、唐高宗、則天武曌之朝,皆常見之。
1、《南史 卷十 陳本紀下第十 陳後主叔寶》“﹝陳後主﹞常使張貴妃、孔貴人等八人夾坐,江總、孔範等十人預宴,號曰‘狎客’。先令八婦人襞采箋(采箋即彩箋),製五言詩,十客一時繼和,遲則罰酒。”
2、《全唐詩 卷三十九 道失 歐陽詢》
已惑孔貴嬪,又被辭人侮。花箋一何榮,七字誰曾許。
不下結綺閣,空迷江令語。琱戈動地來,誤殺陳後主。
3、《全唐詩 卷四十六 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製 崔日用》
新年宴樂坐東朝,鍾鼓鏗鍠大樂調。金屋瑤筐開寶勝,
花箋彩筆頌春椒。曲池苔色冰前液,上苑梅香雪裏嬌。
宸極此時飛聖藻,微臣竊抃預聞韶。
注五:太平公主常近佛寺,甚廣修佛寺者。其一見《長安誌(宋 宋敏求)卷第八 唐京城二 次南進昌坊按唐人多雲晉昌坊然晉進義同東南隅興唐寺》“神龍元年太平公主為武太後立為罔極寺窮極華麗為京都之名寺開元二十六年改為興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