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鄉塚魂> 第七章 首戰告捷

第七章 首戰告捷

  眾人拾柴火焰高!

  鄉親們來來回回不下十趟,三輛馬車和兩輛牛車都已經裝滿,鄉親們陸陸續續從漁泡江岸灘回到馬車旁。


  “大夥先休息一下吧。”張國柱看著大夥額頭上豆大的汗珠說道。是啊,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永不停息。


  太陽火辣辣地照著,大家紛紛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戴帽子的把帽子摘下來當扇子扇著風,沒戴帽子的,就幹脆直接撩起汗衫領子,也有模有樣地扇著。張國柱拿出煙鍋和煙袋,裝好旱煙,吧嗒吧嗒抽了起來。幾個年輕人抽不慣旱煙,從口袋裏掏出“金沙江牌”香煙,分給大夥也都其樂無窮地抽起來。


  孫良才和張自強不會抽煙,就坐在路邊靠在馬車上休息,張自強幹脆把外套脫下來把腦袋一蓋,開始閉目養神。


  孫良才再一次仔細地端詳起漁泡江大橋,橋拱跨度五十多米,大拱身上,左右兩邊分別騎著兩個小拱,五個拱一起穩穩地托住橋身,橋麵距離江麵有三十多米,橋拱和橋身全部都是鋼筋水泥澆築。


  “自強,這橋當時是怎麽澆築起來的?”孫良才有點好奇,不禁脫口問道。


  “全是靠築路隊和附近村裏的鄉親們靠雙手澆築起來的,我還出過力呢。”說到自己的英雄事跡,張自強頓時來了興致,把外套從臉上拿下來,眼裏放著光。


  “你快遞給我講講。”孫良才也想聽聽眼前這位小英雄的光輝曆史。


  “當時在修橋之前,在這和對麵先打了一個索道,”張自強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著,“然後就從索道上係上一根根的安全繩,再用安全繩把一個個工人拴住,江麵上停滿了船,船上的工人和索道上的工人一起從兩邊開始架模板,紮鋼筋,然後在中間匯合。那時候,我爸他們都在這工地上攪拌水泥沙子,正好趕上我放寒假來給我爸送飯,幾個工人叔叔正在紮中間匯合處的鋼筋,那天天氣不好,風出奇地大,由於索道本來就不好控製,再加上大風,叔叔們開始在索道上打晃,挨個嚐試了一遍都沒紮成功,我跟他們說讓我試試,我體重小,而且從小就爬樹,隻要告訴我怎麽紮鋼筋就行。”張自強掩飾不住的自豪,興奮地說道。


  “一開始,沒人聽我的,但是又嚐試了幾次還是不行,他們隻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讓我去,沒想到我在索道上身輕如燕,一次就給紮好了,然後鄉親們再輪番攪拌水泥沙子,一點一點澆築起來的,唉,其實也挺不容易的。”張自強放下了剛才的興奮,略帶憂傷地說道。


  是啊,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他們用智慧和堅韌的雙手建成了諸如萬裏長城、故宮等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跡……


  “大夥回家了。”張國柱一聲高亢的號令打斷了孫良才的思緒。


  一行人架著三輛馬車、兩輛牛車向著三河村進發。由於是上坡,五個駕車人都走在各自的車前,奮力地拉住韁繩,牛和馬都向前低著頭,挺直了身子使盡全力,拉著這滿滿一車石頭,每輛車兩邊跟著六七個人,奮力地往前推著,大家齊心協力,絲毫不敢鬆懈。


  孫良才和張自強也跟在張國柱的馬車後麵,跟著大夥一起使勁推著車。原本並不算長的一段路,今天走來卻如此漫長,因為每邁開一步都得付出艱辛。


  走了得有半個多小時,終於到了大隊院子門口,鄉親們又七手八腳把石頭從車上卸下來。一陣一陣的飯香味從各家各戶屋裏飄了出來,勞累了一上午饑腸轆轆的人們不免偷偷往肚子裏咽著口水。


  “大家都辛苦啦,先回家吃飯吧,吃完飯早點出工,咱們還得把這些石頭搬到學校去呢。”張國柱跟大夥說,他深知,對於勞動人民來說,吃飽飯是他們唯一的願望,隻有吃飽飯才能繼續努力幹活。


  鄉親們趕著馬車和牛車陸陸續續回了家。孫良才和張自強幫著張國柱一起解了馬車,又把馬趕進馬廄,喂了水,上好馬料,這才準備回家吃飯。今天馬車和牛車可是立了大功,孫良才記得張國柱說過:動物也通人性,得善待它們。


  回到家,張伯母和張自麗已經做好了飯。孫良才早已累得全身酸疼,第一次在大太陽底下幹這樣的重體力活,出了數不清的汗,此時他的嗓子像要冒煙了般難受,他走進廚房,舀了整整一瓢水,咕嘟咕嘟一口氣全喝光了。


  “老頭子,你看看把孩子給累得,孩子是城裏來的,讀書人,哪幹過這重體力活,你得幫著孩子點。”張國柱剛一進屋,張伯母就一通指責。


  “老婆子,這孩子擰著呢,大家讓他歇會兒,他死活不同意,扛石頭、推馬車啥都搶著幹。”張國柱也舀了一瓢水喝著,喝完了才慢悠悠說著。


  “伯母,這美化校園是我提出來的,我總不能自己不動手,光看著鄉親們出力去美化校園呀,我們是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友,就得一起出力,對吧?”孫良才笑嗬嗬地說著。


  “對啊,媽,我也沒少出力啊,以後要來個燕然勒功,可得刻上我的名字啊!”張自強這曆史看來是沒白讀,還知道東漢竇憲大破匈奴,燕然勒功這事。


  “行啊,這小屁孩長大了,懂得不少啊?還知道燕然勒功呢。”張自麗從廚房端著熱氣騰騰的飯菜上桌,接著說:“你們在外邊奮戰,我們在家可也沒閑著,快快,開飯了,特地犒勞你們的。”


  這一家人才把視線轉移到飯桌上來,這飯桌上不知何時多了好幾個菜,而且都是平時不多見的菜。


  “哇,孫大哥,快吃快吃,竟然還有我最愛吃的紅燒肉和小雞燉蘑菇,今天是什麽日子這是?”張自強一邊往嘴裏夾著肉,一邊說著。


  “今天呀,可是大日子,是咱們三河村有史以來第一次美化校園,咱得慶祝慶祝,而且你們在外邊幹的都是重活,就得吃點好的,我和你姐可是準備了一上午呢。”張伯母一邊給孫良才碗裏夾著肉一邊說著。


  可能是因為太餓了,孫良才覺得這是他吃過最香的一頓飯,甚至比在家媽媽給自己做的還好吃。孫良才狼吞虎咽地吃著,他忽然想到了張自強的吃相,覺得很好笑,現在自己的吃相比起張自強應該有過之而無不及吧。


  吃了足足三碗米飯,孫良才才意猶未盡地摸著圓滾滾的肚子,放下了碗筷。


  不多時,大家都吃完了,孫良才起身收拾碗筷,端起碗筷往廚房走去。


  “孫大哥,你快放下吧,你都累了一上午了,洗碗就我來吧。”張自麗有些心疼地說道。


  “自麗,沒事的,大家都能幹,我以後肯定也能幹。至於洗碗的事,我已經說過了,以後都由我負責。”孫良才說著把張自麗推出了廚房。


  張國柱在堂屋喝著茶——吃完飯喝茶,這是他幾十年的習慣了,跟孫良才說:“小孫,下午搬石頭你就不用參加了,你一會跟自強去學校操場,把花壇大體的規劃看一下,下午石匠和瓦工過去就開始砌了。”


  孫良才洗完碗,擦著手從廚房出來說:“好的,張大伯,我和自強現在就去。”說著拉著張自強就要出門。


  “等等,拿上這個,外邊太熱,記得多給點水。”細心的張自麗遞過來兩個背壺,裏麵裝滿了水。


  孫良才接過背壺,覺得心裏暖洋洋的,在這個陌生的地方,終歸還是有人在關愛著自己,他盯著張自麗,用眼神說了一句“謝謝。”張自麗也仿佛讀懂了孫良才的眼神,臉上立刻布滿了紅暈,少女的害羞之情溢於言表。


  倆人出了院子,張自強在前邊一蹦一跳,孫良才在後邊跟著。到了大隊院子大門口,懂事的張自強搶過孫良才身上的兩個背壺斜挎在肩上,又抱起一個石頭扛在肩上,朝著學校的小山坡走去,等孫良才反應過來,他已經大步流星的往前走開了。


  孫良才也抱起一個,不過他沒扛到肩上,肩膀現在火辣辣地疼,而是抱在懷裏,氣喘噓噓地向前追著張自強。


  “自強,等等我……”孫良才一邊追著一邊喊著張自強,“你可真厲害,背兩個背壺,扛這麽大一個石頭上坡,還能腳下生風。”


  張自強停下來等著孫良才,學著老學究的樣子,笑著說:“無他,唯手熟爾。”說完哈哈笑著。


  是啊,生活中沒有捷徑,唯有一次次的不斷嚐試,不斷曆練,熟能生巧罷了。


  走了沒多久,汗水已經浸透了孫良才的襯衫,腳下也漸漸覺得重了起來,邁步已經越來越吃力。孫良才把石頭放在路邊,往石頭上一坐,喊著:“自強,歇會歇會,爬不動了,爬不動了……”


  孫良才突然覺得自己很渺小,自己十七八歲,身高一米八的大夥子卻不如一個比自己矮了整整一頭的小孩。


  張自強也把石頭放在路邊,走過來把背壺遞給孫良才:“來,孫大哥,喝一口吧。”孫良才接過背壺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


  張自強仿佛看出了孫良才的心思,接著說:“孫大哥,沒事,你第一天幹活,這已經很厲害了,我第一天幹活也覺得渾身難受,慢慢的身體能承受了就好了。隻要功夫深,鐵杵才能磨成針,幹活也一樣,隻要堅持不懈,身體慢慢就能承受勞動強度,到時候你就不會覺得累了。”張自強一副老師的模樣。


  “張老師,學生又受教了。”孫良才拱手作揖,哈哈笑道。在生活上,在勞動上,張自強真不愧是孫良才的老師,教會了他很多方法和道理。


  倆人歇了一會,重新上路了。這一次,孫良才不再著急追求速度,而且把每一步都走穩當了,不緊不慢地向上爬著坡,果然感覺沒有之前那麽累了。等他們到了學校操場邊,把石頭放下,往山下一看,出工的鄉親們也都已經忙開了,有的背著石頭,有的扛著石頭,正費勁地爬坡呢。


  孫良才和張自強重新仔細地審視起了學校的操場,操場三麵是三間大瓦房,靠著村子的這麵大約有三十米是空的,需要砌兩個很長的大花壇。


  不一會,張國柱帶著石匠和瓦工都到了,李誌前和王學國也在其中,孫良才迎了上去,一邊比劃著一邊說:“張大伯,李叔叔,咱們在這,正對著路口的地方,左右兩邊各砌兩個一米見方的小花壇,咱們種上一顆桃樹,一顆李子樹,寓意著三河村小學將來桃李滿天下,兩邊再各砌一個十米長,一米寬的大花壇,到時候什麽都能種點,您覺得怎樣?”


  張國柱轉身問身後的王學國:“孫老師說的,你們覺得怎麽樣?”


  “沒問題,就按孫老師說的幹。”王學國答道,瓦工中數他年齡最大,他率先回答,“不過我覺得十米長可能不牢固,我覺得砌兩個五米可能會好一些,中間稍微隔開點。對了,孫老師你沒說高度,照我看,八十公分高應該差不多。”王學國從自己專業的角度進行了分析。


  張國柱對孫良才說:“孫老師,這個咱就聽王大伯的,他可是三河村最好的瓦工,村裏的瓦工都是他的徒弟。”


  “嗯,張大伯,王大伯,您們都是專家,剛才聽王大伯這麽一說,受益匪淺,全聽您們的。”孫良才誠懇地說道。


  “行,那咱們就準備開工。”王學國回頭對著身後的石匠和瓦工吩咐道。


  所有人即刻開工,各司其職。鄉親們已經一趟趟地往操場邊運送石頭,不一會就對了一大堆。石匠們拿出大錘和銼子,將石頭盡可能打磨得光滑平整些,方便瓦工使用;瓦工打樁拉線,平整地麵,做著砌壘的前期準備;孫良才和張自強跟隨剩下的人和著泥,傳送著工具和石頭,所有人都在為最後的砌壘做著充分的準備。


  大家齊心協力,如同一條生產流水線,緊張有序、有條不紊地運轉著。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石匠們把石頭打磨得差不多了,瓦工們也把地麵平整好了,幾個瓦工便開始分頭砌開了。隨著打雜的鄉親們將一塊塊打磨過的石頭和一桶桶的和好的泥遞到瓦工手裏,一根煙的功夫,兩個種樹的小花壇便已完工。


  瓦工將建築藝術發揮到了極致,一塊塊石頭和一桶桶泥在他們手裏仿佛有了生氣,像解放軍隊伍一樣筆直整齊地排列著,兩個小花壇從外麵看,整齊光滑,毫無半點棱角。


  瓦工們稍事休息,喝了點水,連臉上的汗水都顧不上擦,又開始朝著兩側推進,打雜的鄉親們也開始分頭往兩側傳遞石頭和和好的泥,場麵十分火熱卻秩序井然。


  不知道是誰開始哼哼了一句“大生產呀麽吼嘿……”,孫良才和張自強也都跟著一起唱,鄉親們都開始接著唱到“大生產呀麽吼嘿…”三四十人一起,歌聲整齊有力,場麵恢宏壯觀,人們團結協作,情緒高昂。


  忙碌起來時間過得就是快,等孫良才和張自強閑下功夫,想起來喝口水的時候,這太陽已經偏西了。瓦工們放下手中的工具,打雜的人們也三三兩兩坐在石頭上,有的喝些水,有的抽著煙。花壇已經初具雛形,人們談論著未來學校的樣子,不免都喜笑顏開。


  孫良才拿起背壺,一口氣喝了大半壺水,正坐在石頭上擦著汗,王學國走過來,坐在孫良才身邊,一邊喝著水一邊說:“孫老師,這兒以前是地主家的祠堂,我們窮人都不讓靠近,更別說來這賞花休息了,沒想到今天成了學校,咱窮人家的孩子能在這上學,咱以後還能到這賞賞花,組織活動,以前想都不敢想啊!咱們國家真是越來越好啦!”


  孫良才哈哈笑著說:“王大伯,咱們國家隻會越來越好,但是這也離不開大家的付出,就像咱們的學校,以後校園變美了,也是每一個人的功勞!”


  “對呀,人民的學校當然得靠人民自己來建設!”張國柱也走過來接著說,“等以後咱們富裕了,把這條小路也修成大馬路,到時候孩子們上學就方便多了。”


  王學國點點頭,帶著瓦工們又忙活了起來。不知不覺,太陽快落山了,花壇終於砌好了,人們不顧一天的勞累,七手八腳地把廢料和垃圾歸到一起,收拾著工具準備收工回家。


  張國柱站在人群中大聲鼓舞大家:“鄉親們,今天大家齊心協力,咱們算是首戰告捷,不過大家不能鬆懈,明天乃至以後大家還是得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才能把三河村打扮得更漂亮啊!”


  “我接著通知一下,明天出工時候啊,大家帶好鋤頭、簸箕和繩子,咱們要去小河邊挖樹和花,如果有人家家裏養花願意捐贈的,可以明天一早帶來。”張國柱說完,一行人略顯疲憊地收工回家。


  油菜花地邊,夕陽的餘暉把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一個個都變得高大偉岸,他們或許不知道,未來幾年乃至十幾年,他們就是三河村的脊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