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鬼穀神謀> 第三百三十九章順理成章

第三百三十九章順理成章

  第三百三十九章順理成章


  楚國大殿高大雄偉,殿內隻有中間一條主梁,卻由一排巨大的柱子支撐著桁架,而殿中間卻是空的,柱跨與大殿之門同寬,皆有五丈有餘,整個大殿進深足在十丈有餘,顯得十分高大寬闊,十分恢宏。


  楚王端坐在王位之上,心情大好,看著楚國一眾朝臣分列左右,也是十分欣慰,更難得的是鬼穀王禪深知其心,通過帶一把木劍入殿,就讓楚王三位叔叔感覺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


  楚國朝堂此次早朝算是一次大朝會,文武朝臣分列兩側,按職位各站在列。


  王禪呢此時一無職位,也無顯貴身份,可卻被安排在左側,正是文官一側,站在他前麵的是一個花白胡子的老翁,說老其實與令尹子西也差不了多少,也就一甲子年歲。


  再往前就是司敗子閭,司空子基,他和身邊是葉公。


  而子西則站在右側的第一位,算是文武之臣的首位,其身後是白公勝,按理白公勝在武將之中並不能排如此前列,可他卻有一個不得不提的身份,前太子建的獨子,白公勝與當今楚王正是堂兄弟,所以無人敢有異議。


  “今日請得眾臣來早朝,也是年後第一次,在此春耕之際,實讓眾臣辛勞,本王心有愧意,可為楚國中興,卻也不得不行此朝會,還望眾臣見涼。


  依祖上規矩,就由各司各縣都給本王匯報一下此時的情況吧。”


  楚王說完看了看子西令尹,再看著司空子基還有子閭。


  他們三人算是整個楚國各部之首,其下才到各城各縣之主,各部的副職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在朝堂之上,除了議政大夫,就隻有各部負責的正職可以親自匯報。


  (這裏的部與秦國之後的六部不同,指三司之下不同的屬部,但總的來說還是歸三司管,最後的歸口在令尹身上。)

  楚王如此一說,子西也不辭當讓向前一步,對著楚王一揖,然後對頭著朝堂之上眾臣說道:“王上日夜操勞,為楚國中興謀算,此次朝會希望各縣、各城,各部如實向王上匯報實情,不得虛報,欺瞞君上,各部就先說說吧。”


  剛才是楚王發話,此時是百官之首令尹子西作指示。


  其實於朝堂之上,地方官員,還有各部官員都有歸口,回到楚都當然是先匯報於各自的上級了。


  而大部分內務之事,也不外乎司空子基與司敗子閭兩人負責,至於各封地、各城各縣,一般都隻會向封地之主匯報,至於其它縣、城都統歸令尹子西管,而內務之事卻也少有涉及。


  若是各地有事需匯報請示,也都會向直接上級匯報,所以楚國朝堂能處理的也不外乎列國之交中的權謀策略,以及楚都這一塊楚王眼皮底下之事。


  至於軍中所有大小事宜,也都由令尹子西統管。


  那麽剛才令尹子西一言之後,其實也不會有閑雜之人站出來了。


  “回王上,此時春耕之後,楚都一切都平順無恙,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各地都按部就班,縱有少部分因旱受災皆由各縣各城自行救濟,並沒有傷百姓謀生,一切得上天庇佑,王上英明統領,楚國無恙。”


  司空子基老沉持重,說得話怕是不知說過多少遍了。


  在朝堂之上他所管轄之事,就算是最重要的也就到子西就可以解決,並不需要在朝堂之上向楚王匯報,這也是楚王對楚國上下並不知情的原因。


  上傳不達下,而下情不達上聽,所以有事都止於子西三兄弟,縱然有天大的本事,英明的決策也難與實施,這也是李悝在留書王禪中所說,楚王想中興楚國,卻是舉步維艱之故。


  “這就好,楚國無恙是天佑楚國,與眾臣辛勞之故,非本王之功。


  子閭叔父,聽聞這幾日楚都不太平,不知可否有破案線索,還請叔父詳呈此事,也讓楚國眾臣安心,讓百姓放心。”


  楚王也不管子西,司空子基一講完,他就接著詢問起來,這也是一個難得的開始。


  原本楚國之事都要經令尹子西,向來隻會向子西詢問,可今日卻一改常態,對子閭問詢起來。


  子閭一聽,心裏卻是一驚,他知道朝堂因鬼穀王禪參與已經在變,對他來說也未嚐不是好事。


  子閭向前一步,站了出來,對著楚王行跪拜之禮,繼兒說道:“回王上,楚都自四日前就連發命案,而且經臣下詳察,這九起命案一共傷及十八個楚都百姓,這些百姓都是普通農戶,與人無怨無仇,相互之間並無聯係,也都不認識,死時並未丟失財物。


  而且這些慘死之人的致命之傷均在脖頸之處,經推斷傷口為利刃所傷,可卻非刀非劍,到像是一種爪子所為。


  經臣下初步判斷,行凶者動機不明,顯然並非是圖財,亦非仇殺,而是別有他圖,或是故意想在楚都製造恐懼,或是有意報複。


  此案因行凶者在九處行凶之地均未留下任何線索,所以臣下也隻能謹慎處置,並加強楚都夜間巡察,以保楚都平安,臣下定當盡快破此詭異之案,還請王上放心。”


  “有此等事,楚都一直平安無恙,可這幾日卻連發命案,想來是有妖人不想我楚國中興,想借此機會製造禍事,嫁禍於人,叔父操勞,本王心安,一切以百姓性命為重,還望叔父盡快破此奇案還楚都一個安寧。”


  楚王知道他這個叔父之能,在朝堂之上也隻是故作姿態,其實也並不寄希望於他真的能破此奇案。


  既然能稱得上奇案,那麽自然需要非常之人才能破之。


  他對子閭還是十分客氣,可見也懂王禪的意圖,有意分化子西三兄弟。


  “王上,老臣有事要報。”


  子西此時也不再等待著楚王來詢,而是主動站了起來,對著楚王一揖,先行請報。


  “子西叔父,你是楚國棟梁,也是我楚國百官之首,想來你所報之事必是重大之事,有勞叔父詳稟。”


  楚王也是一笑,看著堂中子西十分客氣,一直叔父長叔父短的叫著,並不因自己是楚國王上而高高在上,而是遵行著大周之禮,楚國之禮。


  “王上,吳國已交回巢邑三城,此前副將白公勝進行了交接,並安排了臨時管轄之事,此時已回楚都複命。


  可此三城一直被吳國侵占,此次吳與楚交好,歸完三城,可見吳王夫差對楚國的敬意,我堂堂楚國,也該有所回禮才是。


  其二,此三城與吳國交界,這些年受戰亂之擾,民生困難,百姓流離失所,現在已在我楚國管治之內,城不可一日無主,還望王上早作決策,任命此三城之主,即時上任,治理三城,安撫民心,統管三城邊防及民生事務。”


  子西說完,這才再次一揖,卻站在殿中等著楚王。


  楚王皺皺眉,卻是一臉愁容。


  “有勞子西叔父操勞,吳國與楚交好實是上天之佑,吳楚百姓之福,巢邑三城正如叔父所講,於我楚國十分重要,三城城主實是任重道遠,本王也曾考慮,可卻並無可選之人,實是本王愧事,堂堂楚國難道就選不出能勝任此三城城主之人嗎?


  子西叔父,還有殿中眾臣,大家都可暢說欲言,舉賢不避親,為本王推薦一位能人賢人,任此三城城主。”


  “王上,微臣可舉薦一人,當可任此三城城主。”


  葉公此時也是向前一步,跪在堂中,向楚王舉薦。


  “葉公請起身回稟,葉公治理葉城,得四方百姓擁待,治城有方,列國聞名,若能得葉公舉薦之人定然是能人大才,還請說來你舉薦何人?”


  楚王對葉公也是十分禮遇,直接讓葉公起身回話,也算是與他三位叔父享同樣的禮遇。


  “微臣舉薦前太子建之子白公勝為三城之主。


  巢邑三城與吳交界,關乎兩國邊境安寧,需一個文武全能之才方可勝任,而且此三城之主需忠於王上,忠於楚國。


  而白公勝為前太子建之子,是楚國王族公子,根在楚國,回楚也有半年有餘,一直在軍中協助令尹大人治軍,在軍中也是深得楚國兵甲擁護,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再者白公勝雖然是前太子建之子,可卻與前太子建所犯之罪無關,我楚國一直是賞罰分明,不拘一格,有白公勝任此三城,也可揚我楚國招賢之心,現王上大度之懷。”


  葉公舉薦白公勝也是順理成章之事,而且還附帶把理由說出,也算是大公無私之舉。


  “有勞葉公,還請回列。”


  楚王說完,看了看司空子基及司敗子閭。


  “子基叔父,子閭叔父,剛才葉公舉薦勝兄長為三城之主,你們兩位叔父有何意見也一並說說。”


  楚王先問兩人,也是十分慎重。


  “回王上,老臣並無異議。”


  “回王上,臣下並無異議。”


  子基與子閭分別回複楚王問詢,簡單明了,並不拖泥帶水。


  “子西叔父,此事本該由你定奪,不知叔父又意下如何呢?”


  子西此次到是十分有禮,再次一揖道:“王上,你是楚國君王,封地任命賞賜之事皆由王上定奪,老臣隻是輔佐王上,至於剛才葉公所舉薦之人,老臣無異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