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鬼穀神謀> 第三百七十八章君臣合作

第三百七十八章君臣合作

  第三百七十八章君臣合作


  此時朝臣之中也分為兩派,一派就是那些自以為是的權貴世族,此旨意也是針對他們而立,隻有子西身後那些位高權貴的世族大富之家才有此能力。


  他們的世家公子大都喜歡遊走列國,也喜歡結交列國英才,也才有機會,有財力完成楚王此舉。


  而王禪這一邊的大部分朝臣都對楚王的旨意交口稱讚,畢竟他們也沒有能力在外贖回流離的楚國奴隸,可如此旨意卻可以讓楚國回歸,而那些楚民或許與他們一樣都是貧苦出身之人,感同身受。


  “王上,老臣認為此舉實不可取。


  我楚國這些年戰禍連年,國庫空虛,流落楚國的這些流民農奴本就不忠於楚國,才會戰事一起就逃亡它國。


  對於這些楚人,實不該再花費有限國庫之資,把他們贖回,就算把這些流民贖回,若再起戰事,這些人還是會逃亡它國,於楚國中興實無利可取,還望王上三思。”


  此時子基空椅後麵的一個老臣站了出來,跪在大殿之中公然對楚王的旨意提出意見。


  子西一聽,麵帶微笑看了看殿中的這位老臣,隨即麵色大變怒斥道:“萬財賢弟這是大朝之會,王上已發旨意那裏由得你來這裏反對,難道說你是對當今王上旨意不滿嗎?”


  楚王到不生氣,反而臉帶微笑,看了看子西再看了堂中下跪之人。


  “愛卿身為司空副職,此時子基叔父出使吳國,有此疑惑,也並不為怪,子西叔父勿要動怒。


  本王雖然為楚國而謀,可既然是事關楚國中興之策,有朝臣諫議也是好事,這說明楚國重才納諫,而本王也非是獨斷之人。


  再者萬財叔父也是楚國王族,一直替本王掌管著楚國國庫,有些擔憂也是份內之事。


  萬財叔你還請起身。”


  楚王十分清楚此人身份,此人的父親與平王尚是兄弟,算起來也是他的王叔,所以也體現得十分大度。


  “老臣不敢,老臣雖然年暮,可老臣先父也是與先王平王相輩兄弟,況且老臣世代王族世家,屢受王恩,國庫關乎楚國存亡之事,老臣不得不為楚國存亡謀算,還望王上收回旨意。”


  楚王一聽,微微皺眉,他知道此事當也是有子西撐腰他才敢如此妄為,卻也並不生氣,自顧坐著,看著又開始議論的一側朝臣。


  這些議論此時都集中在子西身後,而王禪身後的這些位卑言戲的官員則是默不作聲。


  “你們說吧,還有沒有人對本王此旨意有意見的,一塊出來說給本王聽聽,既然萬財叔父為楚國存亡謀算,本王也不會就此獨斷。”


  楚王的話一說出口,算是現出一絲鬆動,此時子西身後數十個朝臣,有武將,也有一些地方城主,都是楚國的世族大家全都一起站了出來,跪在大殿之中齊聲道:“望王上收回旨意,以保楚國存亡。”


  數十個朝臣如此聲勢,也是讓整個楚國大殿為之一震,而且用詞統一,那就是若楚王執意如此,那就是不顧楚國存亡,給楚王的革興之策戴了一頂高帽子。


  “子西叔父,你是楚國令尹,是百官之首,現在數十位楚國重臣反對本旨意,本王也實在為難,不知叔父有何見解?”


  楚王微微一笑,看了看此時端坐的子西。


  而子西一副事這關己的模樣,似乎有意與這些朝臣撇開關係,此時楚王問起,也不得不起身一揖回道:“王上,楚國經曆多年戰亂,國貧民苦,這些重臣在朝堂都是楚國棟梁之才,封地遍布楚國各域,亦是楚國國庫之基,民富之本。


  他們反對王上旨意也是為楚國存亡而謀,絕非為一己之私,不願執行王是旨意。


  老臣以為王上如此旨意,也是體恤楚國流民之苦,並非不可取,隻是於此時國庫空虛之時,實不宜過快過急實施,待楚國國庫充實之後,想來他們也不會阻攔,一切還望王上三思而行。”


  子西也是老持沉重,既不與這些朝臣同流,置身事外,可他心裏卻早有準備,就是準備著對付王禪的中興楚國的革興之舉,以保楚國權貴世族的利益。


  至於剛才巢邑三城與葉公四城其實對他並不傷根本利益,對於楚國權貴來說,真金白銀才是最看重的資本,隻要不傷他們的利益,他們相信無論楚國如何革興,都離不開他們的支持,沒有他們任何革興實難與實放。


  所以此時楚王開始要動真格,涉及他們的利益,這些權貴朝臣就群起而抵製,這也是子西早就謀算好的。


  楚王麵帶憂慮卻並不著急讓這些朝臣起身,而是看了看王禪。


  王禪一直保持著微笑,看著這一眾朝臣當堂抵製楚王旨意,心裏早有計謀。


  而對麵子閭也一直都看著王禪,他並未起身表態,在王禪麵前顯得小心翼翼,就是知道楚王如此旨意必然與王禪有關,那麽王禪未發聲,就代表著事情還隻是開始,並沒有到結論之時,若他現在表態,實兩不討好。


  如此可見,朝堂之中,觀望者也是大有人在,朝堂之爭,也非一時一勢可定。


  “稟王上,微臣對此也有異議。”


  王禪起身對著楚王一揖,聲音宏亮,到是一時之間就壓製住了這跪在地上的眾臣,讓這些一心不服的權貴重臣有些透不過氣來。


  子西一聽王禪之語,也是心中一驚,知道王禪把內力注入聲音之中,隻要聞此聲之人,就會心中有壓,有一種壓迫之感。


  可他並不知道,王禪之能已並非如此,他這一聲隻針對跪在朝堂中的這些權貴重臣以及子西本人,就連子閭都未感受到壓力,王禪的內力修為已經達到隨心所意的境界。


  可王禪的話卻讓全殿群臣都覺得不可思議,特別是其身後之人更是不解,就連申公與葉公都側目看著王禪,不知王禪為何不支持楚王旨意,反而在楚王需要支持的時候站出來反對。


  可楚王卻是鬆了一口氣,不急不緩的端起邊上的茶碗喝了一口茶。


  微微一笑看了看王禪,才緩緩道:“左相鬼穀先生,難道你也覺得本王剛才的旨意有什麽不妥嗎?”


  楚王的問話,也讓那些跪地的重臣鬆了一口氣,他們以為王禪定然會幫著楚王據理力爭,可未曾想兩人的對話,卻明白無誤的說明,楚王旨意也未詢得王禪同意,所以他們都不理解,似乎與設想好的,一起對付楚王還有王禪完全不一樣了。


  就連子西與子閭都疑惑的望著王禪,想聽一聽王禪肚子裏又藏著什麽壞水。


  “回王上,首先微臣感謝王上禮賢之心,封微臣為楚國左相,而且賜上卿之尊,實讓微臣感激泣零,可微臣對於剛才王上旨意,實不敢苟同。


  其一,王上此舉雖然名為為楚國中興而謀,實質之上卻是為剛才子西大人所言,跪在這大殿之中的一眾楚國重臣而謀。


  剛才子西大人也說過,這些重臣都是楚國棟梁之才,封地遍布我楚國大小地域,也是國庫最大的來源,現在國庫空虛,非王上之錯,也非這些賢臣之責嗎?

  在外贖回楚國百姓,是一義舉,也是為了楚國而謀,本意並沒有錯,錯的是王上竟然在贖回之後還要用國國庫再次贖回,難道這不是本末倒置之舉嗎?

  國庫存餘,關乎於楚國存亡不假,可楚國國庫空與實全在於這一眾楚國朝臣身上。


  而古有說辭,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楚國與這一眾朝臣,誰可為皮,誰又為毛?

  此道理相信這滿朝文武眾臣不會不知,楚國存,才有楚民存,也才有這一眾朝臣立足之所。


  所以微臣以為王上旨意,本末倒置,非是為楚國而謀,卻是為這一些重臣而謀。


  若真為楚國,那這些重臣當自有責任贖回流落列國的楚民,之所以有流民,難道這一眾朝臣不責任,若楚國無恙,何人願流落他鄉。


  贖回這些楚人,以增國力,楚國強大,也才能保證這一眾朝臣可享榮華,由他們贖回,就代表楚國贖回,何必再用國庫回贖呢!

  其二,楚國地廣物豐,卻荒蕪四野,實辜負上蒼恩澤,若它日列國來襲,國無民民無兵,又如何抵抗,難道說可以憑這朝中重臣家中所堆真金白銀去可以與對抗列國的輕騎快馬嗎?


  當年吳國攻入楚都,至楚國百姓流亡無助,才遠逃他鄉,成為列國奴仆,被肆意買賣,你們這一眾朝臣又在何處,此實是楚國之恥。


  當年若不得申公與王上求得秦國與越國出兵,此時想來,今日大殿或許已成列國王候府邸,又何來這一眾朝臣還可在此商議國事,又何來這一眾朝臣可以為保一己之利而公然置楚人於不顧呢?


  此正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之理,前車之鑒,當可汲之。


  若楚國滅亡,國破之時,所有楚人皆會成為列國奴仆,想這朝中眾臣縱是世代榮耀,又憑何人來保,縱是再多的金銀怕也輪不到諸位來享受了,無民何以成其國,難道這個道理朝中眾臣不知嗎?


  剛才王上一心為所有楚國重臣而謀,卻有人並不樂意了,想來是因為這些重臣怕花光了國庫之需,關乎楚國存亡,如此看來諸位重臣之心已了然,剛才口口聲聲為了楚國,實是隻為一己之私而已。


  在此微臣建議,每年指令各封地權貴世族之家按其家奴數量比率,贖回流離列國的楚民,讓他們回歸楚國,這才是真的為楚國謀算。


  而王上把剛才所提國庫回贖之資用在開荒拓地之上,以供這些回歸楚民獨立耕種,以增加國庫收入,這樣才能一舉兩得,真正的讓王上有民可用,有兵可征,有國可保,也才能保得這一眾楚國重臣,楚國基石世代權貴可以高枕無憂。


  若從另一個方麵來講,回贖流亡楚人,也可以為諸位重臣謀得賢名,遠傳列國,吸引更多因戰亂而流離的百姓自願投奔楚國,充實楚國國民,這樣一來,正是互助而互利,也才能真正做到民富國強。”


  王禪正是先抑後仰欲擒故縱,先駁楚王的旨意,再駁斥跪地這些權貴的荒謬之理,最後再增加重碼,變本加利。


  用分析利弊得失,存亡關係,實讓跪在地上的一眾權貴朝臣聽得冷汗直流,膽顫心驚。


  就連坐在椅上的子西聽也是麵色茫然。


  對於剛才王禪的話,他是無可辨解,剛才王禪正是從他的話作依托,才得出如此結論。


  剛才他說這一眾朝臣是楚國之基,是楚國國庫的保證,而他們諫議是為楚國而謀,那麽楚國國庫空虛,這些人才是真正的禍首。


  楚國數年戰亂,至百姓流亡,他們當然的責任也是首當其衝。


  若楚國被滅,那麽這些權貴的下場或許比百姓更加悲慘,不僅榮華權貴不保,而且還會同樣淪為奴仆,被列國買賣,與現在流亡的楚人無異。


  這就是皮與毛之理,因此王禪才得出王上為私的結論,就是要讓這些權貴自主贖回流離在列國的楚民,而且還要依著各分封之地的農奴數量,依率贖回,這樣比之剛才王上的辦法又更加苛刻,而且也更回合情合理。


  子西與一眾權臣若要推翻王禪之說,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而這些朝臣也就不是楚國基石,更不是楚國國庫之源,那麽楚王用國庫回贖又與他們何幹,他們剛才口口聲聲為楚國存亡之說就是一句空話,屁話。


  如何選擇,現在難題反而不在楚王,而在剛才反對楚王旨意的這些楚國權貴世族了。


  “聽左相一言,本王實在慚愧至極。


  楚國本是列國之中封地最廣之國,而且占據大江之利,土地肥沃,可現如今楚國上下卻是荒蕪過半,人煙罕至,人口稀少,一次戰禍,十數年不能恢複元氣,是本王有負先祖之托。


  眾位愛卿,你們都曆經數代,是我楚國棟梁之基,受曆代先王分封各地,可你們看到楚國如此荒蕪,不知是否會覺得有負楚國列祖對你們的分封與賞賜,對你們的期待?


  剛才左相國大人的一番話,不知你們聽明白沒有,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你們覺得楚國該是皮還是毛,本王又是什麽?

  你們就跪在堂上好好反思吧,正好本王還有旨意,想來你們也會反對本王,也就不必麻煩了。”


  楚王也是順理成章,並不傳令讓這些人起身,而是讓他們繼續跪在地上,那麽最後再作決定之時,也能分得清楚。


  “子西叔父,剛才左相國之語,想來叔父也聽得清楚,你我皆是楚國王族,當作出表率,若真為楚國而謀,自然不該讓楚國百姓流離,土地荒蕪,讓列國恥笑才對,剛才本王的旨意如何定奪叔父也該有個決斷,現在本王還有些旨意,也請子西叔父一並聽聽,再給本王提提建議。”


  子西一聽,也隻得起身作揖道:“左相大人高義,讓老臣也是受益非淺,剛才王上的旨意,實是老臣及這一眾楚國重臣目光短淺,不識本末,想來待不多時,大家也能想通此理,既然王上還有旨意,老臣定洗耳恭聽。”


  子西此時明白,王禪不僅善於謀略,而且有些人情世故,朝堂弄權之術,也是一學就會,一會就精,而且用起來有如兵法要旨,出奇不遇,讓人難與揣測。


  而王禪身後一的普通異性朝臣這才知道,王禪的謀算非他們能度,一席話讓子西都已不敢再反對,而那些跪地之臣則更是心有惶恐,若按王禪之意,那他們要白白贖回,而且還要依家奴數量來贖,這不是義舉,一下子變成了責任,實是冰與火兩重天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