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好看歷史——明朝那些事兒>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啊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啊

  穿著防彈衣的朱棣回到了北平,雖然他本人在戰役中并沒有吃多大虧,但他苦心經營的北軍精銳部隊幾乎被全殲,這才是他最大的損失。此時的北軍也終于明白,他們并不是百戰百勝,縱橫天下的,自己的對手南軍也有著很強的實力,而東昌決戰的失利使得他們的士氣降到了最低點。


  緒低落的朱棣照常去找自己的謀士道衍商量應對之策,但這一次他不再是和和氣氣,禮遇有加了。他看著自己眼前的這個和尚,氣不打一處來。如果不是這個和尚,自己也不會毅然決然地走上這條不歸之路。現在說什么也晚了,只好問問這個和尚下一步該怎么辦?

  道衍卻沒有朱棣那樣焦急的心態,對他而言,游戲才剛剛開始。


  他不緊不慢的告訴朱棣,現在已經不能回頭了,最緊要的事應該是立刻整頓士氣,為下一次的戰役做好準備。


  北軍剛遇大敗,要恢復士氣又談何容易?但道衍似乎總是有辦法的,他為朱棣提供了一個可以用來做感文章的人張玉。


  張玉被稱為朱棣手下第一大將,有著很高的威信,朱棣本也對他的死去痛惜不已,便順水推舟,為張玉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并命令所有部下都要參加。由于張玉是死于亂軍之中,估計是沒有尸首的,所以遺體告別儀式也沒法搞,但朱棣還是下足了功夫,他親自為張玉寫悼文,并當著眾人的面脫下了衣服燒掉以示哀悼,雖然根據其財富估計,他的衣服很多,但這一舉動卻打動了在場的很多人,他們紛紛流下眼淚,表示愿意繼續作戰,為張玉復仇。


  朱棣用他精彩的表演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死人往往比活人更好利用。


  毫無退路


  完成表演任務的朱棣疲憊的坐在椅子上,看著對面打坐的道衍,即使這個奇怪的和尚已經跟了他十余年,但他依然認為這是一個奇怪的人。這個和尚從不安心過日子,一心一意想造反,更奇特的是,此人無論碰到什么緊急況,他總是不慌不忙,悠然自得。


  真是個怪異的人啊!

  朱棣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從出兵到如今,他才真正體會到天子之路的艱難,要想獲得那無上的榮光,就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即使自己有著無與倫比的軍事政治天賦,但仍然走得無比艱難,而這次失敗也又一次重重的提醒了他,前路兇險無比。


  朱棣似乎有點厭倦了這種生活,每一天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何時是個頭呢?

  他又看了一眼坐在對面的道衍,這個始作俑者此刻似乎變成了一個與此事毫無關系的人,他搖搖頭,苦笑著對道衍說道:"此次靖難如此艱難,實出意料,若與大師一同出家為僧,倒也不失為一件樂事。"

  聽到朱棣的這番話,一直閉眼打坐的道衍突然間站了起來,走向了對面的朱棣,他沒有如同以往一樣向朱棣行禮,而是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動作。


  他一把抓住朱棣的衣袖,用近乎咆哮的語氣對朱棣喊道:"殿下,已經無法回頭了!我們犯了謀逆之罪,已是亂臣賊子,若然失敗,只有死路一條!"

  朱棣被驚呆了,這些話的意思他不是不知道,他也明白自己失敗后的結局只有一個死,但他仍然不愿意面對這殘酷的現實。不做天子,就不能再做人了。


  在道衍那可怕的視下,朱棣帶著一絲無奈的表垂下了頭,半晌,他又抬起了頭,臉上已經恢復了以往那冷酷的表。


  "是的,你是對的,我們沒有退路了。"

  再戰盛庸

  東昌之戰成全了盛庸的威名,這位在失敗中成長起來的將領終于獲得了一次真正的成功,朱允炆大喜過望,決定去祭祀太廟,想來祭祀內容無非是告訴他的爺爺朱元璋,你的孫子朱允炆戰勝了你的兒子朱棣。真不知如朱元璋在天有靈,會作何感想。


  而盛庸則借此戰確立了他的統帥地位,朱允炆終于將軍隊交給了正確的指揮官,但很可惜,此刻已經不是正確的時間了。消滅朱棣的最好時機已經被李景隆錯過了。朱棣雖然主力受損,但實力尚存,他終究還會與盛庸在戰場上相遇的,但他不會再輕敵了。


  建文三年(1341)三月,盛庸率領二十萬大軍在夾河再次遭遇朱棣的軍隊,他將在這里第二次挑戰朱棣。


  朱棣已經不敢再小看這位對手了,很明顯,盛庸充分研究了自己的攻擊特點,并找到了一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對付自己。相對而言,自己卻不了解盛庸,朱棣明白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這就需要詳細的偵察敵軍陣型和列隊況,并找出對方的弱點。


  但問題在于,盛庸所擅長使用的正是火器和弓弩,如果派騎兵去偵查,只怕還沒有靠近就被打成了篩子。但如果不了解敵,此戰取勝機會更是渺茫。朱棣靈機一動,他決定利用戰場規則上的一個漏洞,派出自己的敢死隊去偵察敵。


  應該說執行這樣任務的人確實是敢死的,因為死亡的是相當的高,可是朱棣派出的這支敢死隊卻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率領這支隊伍的正是他自己,而他身上穿著朱允炆為他貼身準備的防彈衣。


  第二天一早,盛庸軍全副武裝列隊出營,他的陣勢和上次沒有什么區別,以盾牌列于隊伍前方及左右翼,防止北軍的突襲,并裝備大量的火器和弓弩,隨時可以打擊北軍騎兵。


  盛庸在中軍觀察著敵人的動向,不久如他所料敵人的先頭騎兵就沖了過來,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沖過來的這個人竟然就是朱棣!


  他曾經夢想過很多次,要親手抓住朱棣,洗雪以前失敗的恥辱,現在這個人竟然孤軍沖到了自己的面前,大功就要告成!

  然而朱棣并為接近自己所布陣型,而是從旁掠過,很明顯他的目的是偵察。然而此時盛庸終于發現,自己并不能把朱棣怎么樣!對付這種偵察騎兵,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一槍,把他打下馬來,然而皇帝陛下的教導始終縈繞在耳邊,無論如何是不能開槍或者箭的,因為那會讓仁慈的皇帝陛下擔負殺害叔叔的罪名。


  雖然盛庸不止一次的懷疑過皇帝陛下這種近乎弱智的仁愛之心的適當和可行,雖然他很難忍受這種看得見卻吃不著的極度痛苦和失落,但他還是不敢違抗命令。他只能派出自己的騎兵去追擊對方,結果當然是不了了之。


  穿著防彈衣的朱棣大大方方的檢閱了盛庸的軍隊,雖然隊列中的每個人都對他抱以憤怒的眼神和大聲地責罵,他卻依然從容不迫的完成了這次檢閱任務。在這個作戰系統中,朱棣是一個利用規則的作弊者,而他首先要感謝的,就是這個愚蠢系統規則的制定者朱允炆。


  朱棣完成了偵察任務,但卻沒有更好的攻擊方法,因為他發現這個陣勢似乎并沒有破綻,無論從那個側面進攻都撈不到好處,盛庸實在不是浪得虛名,此人深得兵法之奧妙。朱棣看似神氣的轉了一圈,其實也不過是精神勝利法而已。盛庸依然在那里等待著他。


  經過仔細的考慮后,朱棣仍然選擇了攻擊對方陣型的左翼,其實朱棣的這一行動無非是要探個虛實而已,并沒有全軍進攻的意思,但他的部下卻不這樣想,于是一件出乎朱棣意料之外的事發生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