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雲中子下界
且言紂王貪戀妲己,終日荒淫,不理朝政。話說終南山有一氣士,名曰雲中子,乃是闡教弟子,雖然不列十二金仙之列,卻是與那南極仙翁一般,乃是福德之仙。那日閑居無事,手攜水火花籃,意欲往虎兒崖前采藥。
方駕雲興霧,忽見東南上一道妖氣,直衝透雲霄。雲中子撥雲看時,點首嗟歎:“此是不過是千年狐狸,今假托人形,潛匿朝歌皇宮之內,若不早除,必為大患。我出家人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忙喚金霞童子:“你與我將老枯鬆枝取一段來,待我削一木劍,去除妖邪。”
金霞童兒疑惑不解問道:“何不即用寶劍,斬斷妖邪,永絕禍根?”
雲中子聞言輕笑一聲:“不過區區千年狐狸,豈足當我寶劍,隻此足矣。”童兒取鬆枝,與雲中子,削成木劍吩咐童兒:“好生看守洞門,我去就來。”雲中子離了終南山,腳踏祥雲,望朝歌而來。
瑤池之中,昊天與王母執掌昊天鏡,洞悉三界六道,雲中子方有動作,便被二人看在眼裏。
眼見雲中子持寶劍前往朝歌除妖,王母不由心生疑惑,“師兄,那雲中子才是闡教中人,理應希望商朝落敗才是,如何現在會如此熱情,專門下界,相助紂王滅妖呢?”
前世之時,因為不曾對封神大事有所關注,昊天也不明白此事,隻道是雲中子不在十二金仙之列,乃是福德之仙,不明其中緣由,古道熱腸之下,才會下界除妖。
可後來,他偏偏收下夔牛轉世的雷震子,令其成為封神大劫中少有的七個肉身成道之輩,昊天便知道,雲中子對封神一事非但知曉,而且參與頗深,除妖之事,也必有深意。
如今,聽王母詢問,當即說道:“師妹所言不錯,雲中子乃闡教之人,乃是天下間最希望成湯天下敗落之人,怎麽可能襄助紂王除妖呢?他如此,不過是想斷絕成湯天下最後的一線生機罷了?”
“哦,這是何意?”王母追問。
昊天解釋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天地萬物,無有盡善盡美之事,故此天道運轉之下,既有定數,也有變數,哪怕是十死無生之局,亦有一線生機,隻看能否把持的住罷了。”
“成湯天下,紂王無道,觸怒聖人,合當入滅,此乃天意,然而,紂王雖然荒淫無道,可是不得不說,商朝朝政穩固,卻是因為朝中一應大臣,聞太師、首相商容、亞相比幹、武成王黃飛虎一大幫大臣處理朝政,便是再怎麽荒廢朝政,怕是商朝氣運也沒那麽快落敗。”
“若是途中遭逢變故,未必不能從必死之局中掙脫出來,把握住一線生機,再延續八百年朝運。”
“如今,雲中子出手,借除妖之名,實則是想要斷絕成湯天下最後一絲生機,畢竟成湯入滅,皆因聖母娘娘動怒,招妖降罪而起,一旦紂王相信妲己乃是妖孽,將其誅殺,便可逆轉天數,保全自身,成湯天下也能把握住最後的一線生機,到時候,封神大劫會如何變化,就連聖人也不得而知。”
“既然如此,雲中子怎麽還敢出手,萬一那寶劍當真將妲己誅殺,豈不是弄巧成拙?”王母皺眉道。
“哈哈哈……”昊天聞言連連大笑,隨後在王母不解的目光中道:“師妹以為雲中子不知道這件事嗎?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雲中子又怎麽敢這麽做呢,師妹別忘了,雲中子除妖用的,可不是他手中的先天靈寶,而是以老鬆枯枝削成的一把木劍。”
“雖說此木劍加持了先天靈寶的神威,不是九尾狐能夠抵擋的,可區區老鬆枯枝,又如何能夠承載先天靈寶的力量,不超過三天,便會化作飛灰。“
“這樣短的時間內,根本不可能真正誅殺九尾狐,因此,不論紂王到底想不相信雲中子,最終妲己都不會死,最多也就是保證那一線生機不被斷絕罷了。“
“可以說,從那把木劍出世開始,雲中子和闡教便立於不敗之地,若成,闡教斷絕成湯天下的一線生機,便可取而代之,掠奪成湯天下殘存氣運,壯大己身,若不成,闡教也沒有什麽損失,這樣一本萬利的買賣,有什麽不好做的。“
雖是笑著,昊天心中卻也不免感慨,闡教算計果然厲害,前世截教近乎滅教,還真不是偶然。
“原來如此,如此看來,成湯危矣。“王母點點頭,臉上同樣帶上感慨之色。
“成湯雖危,此事卻不能讓雲中子辦成了。“昊天聞言卻道。
“這是為何?”王母不解。
昊天正色道:“成湯天下僅存一線生機,保不保得住,其實無關大局,可若是這一線生機為闡教所斷,日後必定鳳鳴岐山,天命在周,到時候,除了與成湯天下糾纏不休的截教之外,巫妖兩族和佛門為保全自身,必定會聯合闡教,針對截教。“
“到時候,截教損失慘重,其他幾方勢力得以保全,如此一來,日後封神,天庭諸神皆是截教門徒,豈不令其坐大?到時候你我反倒被架空了。“
“因此,隻有各方混戰,互有損失,封神之際,天庭神位才不會把持在一家之手,到時候,你我才能憑借位階之力,統禦天庭,否則,此次大劫對你我而言毫無用處。“
王母也不是傻子,一點就透,聞言也是臉色微變,“師兄所言甚是,那接下來該如何是好,叫精衛元君去攔下雲中子嗎?“
“不可。”昊天搖搖頭道:“不管雲中子的目的是什麽,進宮除妖都是修士本分,若是讓精衛元君攔住他,隻會給玉清聖人借口對天庭發難。”
“封神一事因闡教和天庭而起,玉清聖人早就對你我不滿,若是給他找到機會,他絕不會放過你我,此舉隻會引火燒身,說不得連西方二聖也會落進下石,將天庭扯入量劫之中,反而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