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48,三家分晉

48,三家分晉

  公元前463年——前419年 晉國智、韓、趙、魏四家分範氏、中行氏地為邑。韓、趙、魏滅智氏,三家均分其地。魏文侯任李悝為相,致力改革,推行法治。


  越王勾踐打敗了吳國接任了霸主,遷都琅琊(山東青島琅琊鎮),把戰略重心北移,打算稱霸中原。但是壯誌未酬勾踐就死了。他的兒子與夷繼了王位。


  與夷不急於逐鹿中原。他把工作重心放在鞏固已有成果上麵,消化新征服地區,提高越國的綜合實力。


  諸侯對爭霸也越來越沒了興趣。卿大夫日漸崛起,君臣矛盾成了主要矛盾,諸侯國內亂不止,無暇爭霸。


  在內亂國家中,鬧得最凶是晉國。晉國八卿打成六卿,六卿打成四卿。


  智、趙、魏、韓四卿聯手滅了中行、範兩卿。兩卿知道自己大勢已去時捎話給國君晉出公願意交回封地。他們不肯將自己的封地白白便宜了四卿。


  晉出公喜出望外,欣然笑納。如果他能得到兩卿封地,將能壯大自己的實力,跟四卿抗衡


  但是四卿哪能讓他白撿了這個便宜,滅了兩卿之後也沒給晉出公打招呼就私自瓜分了兩卿的封地。


  此時的四卿隨便誰的地盤都比晉出公大。


  晉出公怒火中燒卻又無可奈何。


  晉出公咽不下這口氣也不肯做四卿的傀儡,暗地聯絡齊國和魯國討伐四卿。


  消息傳到智伯的耳朵裏。智伯先下手為強,聯合趙、魏、韓三家討伐晉出公。晉出公哪裏是四卿的對手,三十六計走為上,慌忙逃往齊國。


  智伯跟晉昭公的孫子忌私交很好,把忌的兒子驕立為國君,是為晉哀公。晉哀公說是國君不過智伯的傀儡而已。智伯控製了晉國國政。


  智伯是四卿當中實力最強的,如今又掌握了朝政大權,不免有了自立為君的想法。


  但是智伯擔心其他三卿不服。雖然智伯實力很強但也沒強到以一敵三的地步。如果其他三卿聯手對付他,還是夠他一嗆。


  智伯於是想出一個“食果去皮”的法子,一步步消減三卿的實力,等待他們無力反抗的時候再做國君。


  智伯把三卿找來,對他們講:晉國一直是霸主,可到了咱們這一代被越國搶去了。我覺得很慚愧。我準備出兵跟越國爭霸。但是打仗需要錢糧。我計劃咱們各捐出一城作為軍費。你們意下如何?

  三卿明白智伯在算計自己。說是各捐一城,晉國大權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捐給公家其實等於捐他個人。認捐就等於認頭被蠶食,削弱自己壯大別人。可是不捐又擔心觸怒對方,引禍上身。


  麵對智伯**裸的勒索,趙、魏、韓選擇不一。魏、韓雖然不忿,但還是迫於壓力割讓了一城給他。趙家軟硬不吃,寸土不讓。


  智伯於是翻臉,派兵去攻打趙家,捉拿趙襄子。趙襄子逃出都城逃回封地晉陽。


  智伯不依不饒,要求魏、韓兩家跟他一起去討伐晉陽,許諾得勝之後將趙家瓜分。魏、韓兩家半是被利誘所迷惑,半是被威逼所懾服,跟隨智伯去攻打晉陽。


  趙家靠著城高牆厚拚死抵抗。三卿久攻不下,陳屍累累。


  智伯想出一個毒計:掘河灌城。他派人挖開晉河,水淹晉陽城。


  大水漫進晉城把晉城變成水城威尼斯。城裏的人遭了殃了,飯沒法做,覺沒法睡。更要命的是,水一直在往上漲,土坯壘成的城牆開始出現崩塌。


  智伯得意地對魏、韓兩卿說:掘河灌城真是好法子。任憑你城多高牆多厚,大水一衝就垮了。以後再遇到難以攻克的城我就用這個法子。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魏、韓兩卿暗中變了臉色。因為他們的城也臨近河邊。智伯能用水攻對付趙氏,將來也會用同樣的辦法對付他們。魏、韓兩卿悶悶不樂。


  這時,趙襄子派宰相張孟談趁夜潛出晉陽去見魏、韓兩卿。


  張孟談對魏、韓說:你們應該看清形勢,智伯是想除掉咱們三家獨霸晉國。你們為虎作倀之後就要為虎做口糧。我們趙家是早飯,你們兩家是就是午、晚。還指望滅亡趙家後分一杯羹嗎?別做夢了。


  魏、韓兩家也深知智伯的為人,於是決定三家聯手滅掉智氏。


  三家約好時間共同出兵攻打智氏。張孟談回去向趙襄子匯報。趙襄子大喜,拜謝張孟談。


  當夜,魏、韓派兵掘開圍壩倒灌智伯大營。智伯大營亂成一團。晉陽水退。趙襄子趁機率軍出城。魏、韓、趙三軍聯手進攻智伯。智伯毫無防備,突然受到三麵夾擊潰不成軍。智伯死在亂軍當中。


  三家把智伯的領地三一三剩一給分了。一時分得興起,把屬於晉國國君的領地也給瓜分了。扔給那個傀儡國君幾畝薄田讓他自生自滅。中原老牌霸主的晉國從此名存實亡。


  晉國劇變,諸侯反應冷淡。越國是霸主,但是受到重新崛起的楚國的挑戰,無暇顧及中原。楚國重啟擴張,北滅陳蔡,東攻越國,希望恢複霸主地位。齊國的國君已經被田氏徹底架空,領地都在田氏的掌管之下,處境比晉哀公強不到哪去。魯國發生過跟晉國相似的事情。魯哀公想向越國借兵討伐三桓。三桓先下手為強打跑魯哀公。魯哀公死在外麵。三桓立了一個傀儡國君,完全控製了魯國。秦國一直忙於跟戎人作戰,向巴蜀方向擴張勢力,沒工夫管別人閑事。諸侯各有各的問題,無心理會別國內政。三家分晉的現實得到諸侯的默認。


  而那個所謂的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幾乎都被諸侯遺忘了。諸侯國出現任何問題也不會想到請示周天子的意見。周天子對這種狀況也隻能默認。


  不久後,周國出現弑君自立事件。諸侯對此也是反應冷淡。在“禮樂崩壞”的時代,即便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諸侯也已經見怪不怪。


  中原自三家分晉之後安靜了幾十年。不是諸侯又簽了弭兵之盟,而是大家都爭霸失去了興趣。楚國熱衷擴張的楚惠王死了。越國“三世弑君”,政局不穩。秦國一直在打,但是跟蜀國和義渠(甘肅的西戎)打,不涉及中原。諸侯利用這難得的平靜期專心發展自家實力以圖在江湖安身立命。


  “三家分晉”之後,趙、魏、韓三家以大夫身份自立為君。於是中原出現了三個新興的國家:趙國、魏國和韓國,人稱“三晉”。


  在三晉之中,魏國實力最弱。魏國夾在趙、韓之間總覺得心裏不踏實,擔心什麽時候得罪了兩位大哥被人家一口吞掉。這種憂患意識促使魏國最先搞起改革,那時稱為變法,希望以最快速度提高魏國的實力。


  魏國國君魏文侯即位後任命李悝為相實行變法。


  李悝是法家。他上任後首先起草了一部大法《法經》,讓大家依法辦事。


  這部大法寫得相當完備,麵麵俱到。後來商鞅把《法經》引入秦國,成為《秦律》的藍本。秦朝滅亡後,漢朝抄襲《秦律》而成《漢律》。之後的曆朝曆代也參考前朝立法。李悝編訂的《法經》影響深遠。


  李悝打破官職世襲製,按照能力和功勞提拔官員。他雖然是法家卻采用了墨家“尚賢”觀點。他給官員隻發工資而不給封地,防止了三家分晉的故事在魏國重演。


  他以軍功選拔官員的辦法後來也被商鞅引入到秦國。


  李悝也非常重視經濟的發展,推行“盡地力”、“善平糴[dí]”政策促進生產。


  他設立一些獎懲措施督促農民精耕細作提高產量。據說李悝在魏國推廣多種作物的間種套種技術。這在當時可是個新技術,可以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多打糧食。


  為了防止穀賤傷農,穀貴傷民,李悝實行平糴法。國家出麵在豐年購入糧食,在歉年賣出糧食,以保證糧價平穩,社會穩定。


  在發展農業的同時,魏國也不忘發展商業。山西人曆來善於經商,隻要政策允許很快就能把生意左得風生水起。魏國這邊鄰近秦楚趙韓,那邊靠著中原各國,利用這種地域優勢販賣各國土特產,不僅能賺取差價還能增加稅收。


  李悝在魏國推行改革,讓魏國麵貌一新異軍突起。李悝為相20多年。在他的治理下,魏國蒸蒸日上,日益富強,成為中原最強大的國家。


  魏文侯禮賢下士,不拘一格降人才,先後把戰國初期的名臣吳起、西門豹、樂羊等都招致麾下。


  “西門豹治鄴”的故事被人們所熟知。他巧施手段整治了為河伯娶妻的陋習,並且帶領百姓興修水利,把鄴城(河北臨漳)治理成魏國的樣板城市。


  吳起、樂羊是魏文侯手下兩員大將。他們把魏軍訓練成能征慣戰之師。


  文有李悝、西門豹,武有樂羊和吳起,魏國沒有理由不富國強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