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魏國崛起
公元前419年——前406年 魏文侯任李悝為相,致力改革,推行法治。魏國收河西之地,滅中山國。
逐漸強大起來的魏國按捺不住擴張的欲望。魏文侯選定的發展方向是東西兩個方向,也就是圖謀齊國和秦國。
魏國南邊是韓國,北邊是趙國,東邊是齊國,西邊是秦國。趙韓是兄弟國家,是團結的對象,不能打,魏國隻能向東西兩個方向擴張。
公元前419年,魏國開始在少梁(陝西韓城一帶)建城,囤積糧草準備伐秦。
少梁在黃河西岸,屬於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早先屬晉國,後來割讓給了秦國,成為秦國進入中原的橋頭堡。魏軍在少梁建城,秦軍自然不會置之不理。
秦軍派兵來奪少梁,被魏軍擊退。秦軍不死心,第二年再攻少梁,又敗給了魏軍。不得已,秦軍在黃河西岸築城防禦,阻止魏軍繼續深入。
秦軍表現如此不堪跟國內爆發內亂有關。秦國君臣交惡,大庶長(相當於卿的軍政長官)發動政變,逼秦懷公自殺,另立新君秦靈公。秦國陷入權力之爭,無法集中力量應付戰爭。
魏國開啟擴張之戰刺激了其他諸侯國。齊國出兵吞並了鄰近一個小國薛國(山東滕州官橋鎮)。越國滅了越魯之間的郯國(山東臨沂郯城縣)。趙國在邯鄲東南築城平邑(河南濮陽南樂縣),作為進軍中原的橋頭堡。韓國把都城從平陽(山西臨汾)遷到宜陽(河南宜陽縣韓城鎮),準備逐鹿中原。
不久,秦靈公病死。他的叔父欺負秦靈公的兒子年幼,奪位自立,是為秦簡公。
秦簡公知道自己屬於篡位者,有很多人不服,希望幹出點成績來讓大家接受自己。他積極組織兵力準備反攻魏國,同時邀請楚國和齊國出兵助戰。齊楚也擔心魏國強大起來後稱霸中原,成為自己向外擴張的障礙,同意出兵伐魏。
公元前413年,秦、齊、楚三國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同時向魏國發起進攻。
魏國一拳難敵三手,權衡之下把主要精力放在西邊,對秦軍迎頭痛擊。
秦軍相比齊楚實力最弱,遭到魏軍的痛擊後全線潰敗。齊楚嚇了一跳,沒想到魏國這麽厲害,估計撈不著便宜,急忙撤兵而走。
魏國沒了後顧之憂,全力進攻秦國。魏文侯的兒子公子擊(後來的魏武侯)率軍擴大戰果,連拔秦國兩城,徹底摧毀了秦軍的黃河防線。
看著趙國攻城拔寨,齊軍非常眼紅,按捺不住便去欺負魯國。
當時的魯國國君魯穆公無人可用。沒人敢跟齊軍對陣。於是有人向魯穆公推薦吳起為將,說吳起熟讀兵書,一定能打敗齊軍。但是魯穆公不同意。吳起來魯國求職,一沒名氣,二沒工作經驗。魯穆公不想錄用他。他找了一個理由推辭,說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吳起不會為了魯國跟齊國為敵。吳起聽說後馬上回家砍了妻子的腦袋拎著去見魯穆公,對魯穆公說:這下您不會再懷疑我偏向齊國了吧。魯穆公驚掉了下巴,再也找不到理由拒絕他,隻好任命吳起為將。
吳起領兵迎敵,見到齊軍後卑顏求和。齊軍不疑有詐,便不做防備。吳起突起大軍襲擊齊營,將齊軍一舉擊敗。
吳起一戰成名。魯穆公本打算提拔他。但有人提醒:像他這種冷酷無情的人,連結發妻子都敢殺,還有誰不敢殺呢?你能保證他對你忠心嗎?一席話說得魯穆公脊梁溝發涼。魯穆公改變主意,解除了吳起的職務。
吳起無奈去投奔魏國。
有人把吳起推薦給魏文侯。魏文侯問李悝:這人可用嗎?李悝說:這人論人品的確不咋地,但打仗真有兩把刷子。
吳起本是衛國富商的兒子。商人在當時是不受尊敬的,有錢沒地位。因此吳起一心想做官,光宗耀祖。可他在衛國四處打點花了千金也沒求得一官半職。母親罵他敗家子。街坊笑他冤大頭。他一氣之下殺了30多個街坊跑到魯國。
在魯國他投師孔子的徒弟曾子(曾參)學儒。曾子是和孔子、顏子(顏回)、子思(孫伋)、孟子並稱儒家“五聖”的大儒。論起來吳起是孔子的師孫,顏子的師侄,子思的師弟、孟子的師叔。
求學期間傳來母親病逝的消息,吳起聞聽仰天大哭。但哭過三聲之後,吳起收起眼淚,拿起書本,繼續學習。曾子很奇怪,問他為什麽不趕緊回家奔喪?吳起說我臨走跟我娘發過誓:“不為卿相,不複入衛”。不做上卿相一級的高官絕不回來見她。
曾子大怒:你個四六不懂的家夥,連孝心都沒有,跑來學什麽儒?把吳起趕出師門。
吳起轉而投師兵家學習兵法。為了能在魯國做上將軍,吳起不惜殺妻明誌。但他一戰成名的同時也落下殺妻求榮的惡名。魯穆公因此把他趕走。
魏文侯是個愛才的人。相比人品他更看重能力。他聽李悝說吳起是個將才就把吳起找來親自麵試。聊過之後,他發現吳起不僅是個將才,還是個帥才,對戰略問題也研究得非常透,每句話都能說到他的心坎上。魏文侯大喜,當即決定留用吳起。
齊軍敗給魯軍讓趙國對齊國起了輕視之心。趙軍出兵伐齊,開啟擴張之戰。
趙國在平邑築城就是準備伐齊。因為齊國擋著趙國南下中原之路。
趙國起家於晉陽,也就是晉國北部,後來瓜分了中行氏、範氏、智氏的土地,勢力橫跨太行山到達晉國東部。晉陽外圍都是戎狄地區,沒什麽發展前途。趙國便把戰略重心東移,以邯鄲為基地,計劃向中原擴張。趙國東部接壤齊國,南部與魏國接壤。它要向中原擴張隻能從齊國殺出去。
趙國對齊國原本有些顧忌,遲遲不敢動手。眼見齊國連魯國都打不過,趙國認為齊國已經不行了,放心大膽地出兵齊國。
趙軍沒費多大力氣便攻破齊長城殺入齊國。趙軍因此更加輕視齊軍,開始疏於防範。
齊國援軍趕到,一麵阻擊齊軍,一麵派奇兵迂回到趙軍後方攻取了平邑。趙軍後路被斷,軍心大亂,急忙回撤。齊軍前後夾擊把趙軍殺得大敗。趙軍主帥都被齊軍捉了去。趙國的擴張之戰出師不利,偷雞不成反蝕了一把米。
趙國跟齊國打起來了,魏文侯暗自竊喜。有趙國在東麵頂著,他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出兵西線。
魏文侯派吳起率兵進攻河西。
吳起領兵打仗有勇有謀無人可比。他一出手就滅了秦國五座城。秦軍節節敗退,全線退守到洛水(渭河支流)。
秦國在洛水修了一座長城。長城把山勢、水勢連為一體,長達300裏。這座長城如今仍有部分遺存。
魏軍的攻勢被長城阻擋,轉而在河西築城鞏固勝利成果。魏文侯的目標是奪回河西之地,也沒想滅掉秦國。魏文侯任命吳起為河西的軍政長官,率軍鎮守河西。
西邊擴張告一段落後,魏軍揮軍北上進攻中山國(河北定州)。
中山國鮮虞人建立的國家。鮮虞人是狄人的一支。當年鮮虞人跟隨赤狄東出太行山,連滅邢國、衛國。他們借中原諸侯混戰之機在河北中部紮下根,建了國。晉國強盛期間多次討伐中山國。中山國在晉國的重壓下逃回太行山,一度在史書上銷聲匿跡。“三家分晉”後,晉國不複存在。中山國借晉國內亂開始複興之戰,走出太行山打回平原,在燕趙齊三國交界打下一塊地盤,立都定州。它的這塊地盤可不算小,跟宋國差不多。它能在趙齊燕三個大國之間立足,說明實力也不弱。
魏國為什麽想起打中山國,古代的史書上都沒有交代。一種說法是中山國是狄人的國家,不僅跟晉國有仇,也跟中原有仇。趙國奈何它不得。齊國也奈何它不得。魏國要是把它滅了,就在諸侯中間樹立起“齊桓晉文”的霸主形象。一種說法是中山國地處華北大平原,是個令人垂涎的風水寶地。還有一種說法是中山國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魏國如果能拿下中山國就能牽製燕趙齊三國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魏國跟中山國並不接壤,要打中山國必須借道趙國。
魏文侯向趙國國君趙列侯借道去打中山國。趙列侯不大樂意借道,倒不是怕魏文侯假道伐虢,而是不願意讓魏國拿下中山之後把自己變成三明治。趙魏雖然是盟國,但互相也防著一手。趙列侯打算拒絕魏國的借道請求。他的大臣跟他想法不同,主張借道給魏國。魏國願意打讓他打去。打贏了,他也拿不走一寸土地。打輸了,咱正好得漁翁之利。拒絕借道得罪了魏國反倒不好。
趙國斷定魏國打不贏。跨國作戰,孤軍深入,這難度太大了。趙列侯痛快地答應借道。
但是誰沒想到,魏文侯把大將樂羊派去,很快就打敗中山國。樂羊的兒子是中山國的將領。樂羊對中山國的情況非常了解。他很快就打到中山國的國都。中山國威脅他,再不退兵就把他兒子殺了。樂羊不為所動,仍然指揮魏軍攻城。中山國惱羞成怒,真把他兒子殺了,燉成一鍋肉湯派使者送給樂羊,希望借此擾亂他的心智。沒想到,樂羊竟然當著使者的麵連喝三大碗,把使者看傻了。使者回去匯報。中山國的國君一聽,這是人嗎?中山國人的心智被擾亂,怕了樂羊,不敢再戰,開城投降。
魏文侯聽說樂羊打下中山國,大喜,讚歎樂羊為了魏國不惜吃了自己兒子的肉。他的大臣在旁邊來了句,他連自己兒子的肉都敢吃,還有誰的肉不敢吃呢?魏文侯聽罷心中一凜,從此不敢再讓樂羊掌握兵權。
中山國滅國後,殘餘狄人逃回太行山,重新過起山大王的生活。不敢趙國人分析得很對,魏國人即使得到這塊飛地也難以堅守。魏國最終還是丟掉了這塊飛地。中山國後來死灰複燃。
但是此戰使魏國聲威大震。趙韓視魏國為三晉之首。諸侯視魏國為新晉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