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元嘉北伐
公元450年——452年 北魏南侵受阻於懸瓠。劉宋趁勢北伐失敗於滑台。魏軍反攻一度到達長江。劉宋再次北伐也無功而返。
450年,拓跋燾突起十萬大軍南下襲擊劉宋。
那時河南中部已經被北魏占領。魏軍向河南南部迅速推進。
劉義隆命令淮泗各郡能守則守,不能守則向壽陽(安徽壽縣)撤退,收縮防線,依靠後方支援打防守反擊。於是南頓(河南項城南頓鎮)、潁川(河南禹州)等地守軍棄城而走。但在懸瓠[hù](河南汝南)的守軍死戰不退。
懸瓠隻是有千把守軍的小城。按照劉義隆的命令,守軍原本可以棄守,帶領軍民退守壽陽。但懸瓠守軍決定死守,減輕壽陽壓力。
魏軍十萬大軍不分晝夜猛攻懸瓠。弓箭手站在樓車上往城上射箭,掩護魏軍攻城。守軍被箭雨壓得抬不起頭來,隻能扛著門板在城上作戰。魏軍前赴後繼往上攻。魏兵的屍體在城牆下越積越多,越堆越高,最後壘得跟城牆一般高。。魏軍踩著自己同伴的屍體往城上攻。兩軍在城牆之上展開肉搏戰。宋軍以一當百死戰不退,殺敵過萬,自己也損失過半。
魏軍將南侵掠得的人口押送往汝陽。劉義隆命令徐州刺史劉駿派兵襲擊汝陽,奪回百姓。劉駿手頭隻有一千五百名騎兵。他把這些騎兵全派出去奇襲汝陽。
宋軍騎兵奇襲得手,斬殺魏軍三千人,還燒了他們的輜重,奪回了被掠走的百姓。
魏軍攻了一個半月也沒能攻克懸瓠。這時宋軍的增援部隊已經上來了。拓跋燾派軍攔截被宋軍擊敗,隻得撤兵而走。
拓跋燾讓人給劉義隆送信,告訴他等到秋涼之時,我一定會回來取你長江以北,報你勾結蓋吳亂我關中之仇。
盛夏時分,劉義隆決定北伐,想趁天氣炎熱北人無法作戰先發製人進攻北魏,擾亂北魏的南侵計劃。劉義隆計劃收複黃河以南,依據黃河之險阻擊北魏南侵。
將軍們勸他不要北伐。我們是以步兵為主善守不善攻,北伐沾不到便宜。但是有一位將軍力主北伐。他叫王玄謨。這個人很能說,說得劉義隆起了“封狼居胥”之心。劉義隆當即拍板北伐。
劉宋全國總動員,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朝廷要求百姓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也就是說抽調三分之一以上壯丁應征入伍。有錢人包括僧侶被要求拿出四分之一的家產借給國家。那時候僧侶也很有錢。
一切準備就緒,大軍兵分三路向北進發。
東路軍進攻碻磝(山東聊城荏平縣黃河渡口)。守軍棄城而逃。東路軍主帥蕭斌坐鎮碻磝,派兵四處擴大戰果。他派王玄謨沿黃河向西去打滑台。
王玄謨很能說,但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將軍。他率軍進攻滑台(今河南滑縣),打了數月也沒打下來。
部將探知城內大多是茅草頂的房子,勸他火攻,用火箭射入城內把城一把火燒了。王玄謨不肯。他不是憐惜城內的百姓而是擔心城內的財物受損。他說:“彼吾財也,何遽燒之!”城裏的財物已被他視為戰利品,認為燒了可惜。
他有一搭無一搭地圍攻滑台,指望困死守軍。
宋軍的中路軍連下數城攻至虎牢。
西路軍從襄陽出發,連戰連勝,殺至潼關,並一舉攻克。“關中諸義徒並處處鋒起,四山羌、胡鹹皆請奮”。宋軍拿下關中已是指日可待。
這時天氣轉涼,拓跋燾親自帶隊增援滑台。
王玄謨一聽拓跋燾親自來了,慌了手腳,不說提兵應戰而是下令撤兵。攻城不利,遇敵不戰,將士鬥誌全無,爭相逃命。拓跋燾一路追殺。宋軍死亡萬餘人,丟棄的軍資器械無數。
辛棄疾的名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說的就是這次北伐。
劉義隆見東路軍敗了,認為大勢已去,下令召回其他兩路軍隊。其實那兩路進軍勢頭正猛,打得正起勁。如果那兩路在,拓跋燾決不敢孤軍深入。
拓跋燾率幾十萬鐵騎跟蹤追擊殺入宋境,繞城而過,直抵長江北岸。
拓跋燾騎兵戰術玩得非常嫻熟,閃電戰、蛙跳戰術都用上了。
魏軍在江北拆屋建船做出渡江作戰的姿態。江南人心惶惶以為世界末日到了,把家中細軟放進籮筐隨時準備逃跑。
劉義隆登城北望,黯然長歎:如果檀道濟還在,怎麽可能到這種地步!
所幸拓跋燾沒敢進攻江南。因為身後的城池沒有攻克,他擔心一旦渡江作戰失利便會受到宋軍的前後夾擊。
拓跋燾隔江向劉義隆示威之後便撤兵回國,沿途見屋就燒,逢人便殺,即便嬰孩也不放過。“丁壯者即加斬截,嬰兒貫於槊上,盤舞以為戲。所過郡縣,赤地無餘”。長江以北呈現千裏斷壁殘垣,白骨遍布於野的慘狀。
遭此大劫,劉宋轉盛為衰。元嘉盛世不再。
拓跋燾回軍路上進攻盱眙(江蘇淮安盱眙縣),打了30多天也沒能攻克,隻得怏怏而去。
此戰下來,魏軍一半軍隊死在戰場上。北魏國內也是怨言頗大。
拓跋燾率軍南下時留太子拓跋晃留守後方。拓跋晃貪財,私下派人到各營勒索了很多財物。拓跋燾回來後聽說有人勒索財物,下令嚴查。拓跋晃擔心太子之位不保,打算殺死拓跋燾。拓跋燾得到消息,索性裝死,騙拓跋晃自投羅網。拓跋晃高高興興過來奔喪,被拓跋燾抓住鞭打之後處死。
也有說法是拓跋晃死於宦官誣告。拓跋燾寵信的宦官宗愛被拓跋燾任命為中常侍。但太子在代理朝政期間倚重自己的親信仇尼道盛和任平城。宗愛因此忿忿不平,誣告仇尼道盛等人謀反。拓跋燾於是將仇尼道盛等人處死。此事牽連到太子。太子憂懼而死。
《資治通鑒》采取的是第二種說法。也就是說太子之死跟宗愛有關。
拓跋燾很快發現太子無罪,死得冤枉。宗愛擔心拓跋燾會追究他的責任,索性先下手為強謀殺了拓跋燾。
史書對宗愛弑君這塊語焉不詳,沒說宗愛是怎麽殺的拓跋燾。《資治通鑒》隻是說宗愛“弑帝”。《魏書》說拓跋燾“暴崩,愛(宗愛)所為也”。都沒說弑君的具體過程。佛家說拓跋燾死於丹藥中毒。這倒是很有可能。因為拓跋燾信奉道教,吃丹藥不足為奇。宗愛利用丹藥毒死拓跋燾也容易瞞過眾人。
總而言之,拓跋燾稀裏糊塗就死了。
尚書左仆射蘭延和侍中等人“秘不發喪”。這些人在皇宮內上班,第一時間得到消息。但他們沒有第一時間對外公布,而是先討論繼承人問題。
按理說這個問題不用討論。拓跋燾在太子拓跋晃死後立拓跋晃的長子拓拔浚為世嫡皇孫。在拓跋燾沒有另立太子的情況下,這個世嫡皇孫就是當然的皇位繼承人。但是這幾個人認為皇孫拓拔浚年歲太小,當時隻有13歲,希望立年紀大一些的人做皇帝。他們決定立拓跋燾的第三子拓跋翰為帝,派人去把拓跋翰接進宮來。
但是他們對怎麽對待皇孫拓拔浚發生分歧。有人主張廢黜拓拔浚世嫡皇孫的稱號。有人提出反對。他們遲遲不能達成一致。
這邊一耽擱,宗愛那邊得到了消息。宗愛跟拓跋翰關係不好,決不答應立拓跋翰為帝。他打算立跟他關係好的拓跋餘為帝。拓跋餘是拓跋燾的小兒子。
宗愛派人把拓跋餘悄悄接進後宮,然後以太後的名義召蘭延等人來後宮議事。蘭延等人不疑有詐,就來到後宮。宗愛早已安排下帶刀的宦官將這些人一刀哢嚓。宗愛隨後又殺了拓跋翰,對外宣布拓跋餘繼位。
拓跋餘喜出望外,怎麽也沒想到有福氣遇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拓跋餘即位後立即封宗愛為大司馬、大將軍,以酬謝他的擁立之功。
劉義隆得知拓跋燾死了也是喜出望外,馬上下令北伐。魏國內亂,政局不穩,這是打他們的好機會。劉義隆要為死難的將士和無辜的百姓報仇。
大臣們勸他休養生息。河南之地剛經戰火洗劫,人口凋零,土地荒蕪,軍隊不能就地獲取給養。一旦攻城不下,後方給養供應不及時,戰爭就進行不下去了。
劉義隆不聽。
將軍們知道勸不動他,就建議他不要以河南為目標,直接殺過黃河打到中山,讓軍隊在北魏取糧。隻要我們拿下河北,河南不用打自己就崩潰了。但是劉義隆不聽。他隻想奪回河南之地。
上次北伐失敗,劉義隆歸咎於將帥無能。所以這次北伐,他決定親自指揮。
古代交通、通訊都不便利。劉義隆不肯隨軍作戰,想坐在深宮內遙控指揮前線戰事,這非常不現實。軍情瞬息萬變,一來一往就耽誤了戰機。
這次北伐跟上次一樣,兵分三路殺往河南。主力部隊在東路。
東路軍出門就被碻磝堵住了,猛攻一個月竟然不能攻下。北魏守軍在防守的同時伺機偷襲,挖地道趁夜潛入宋軍兵營四處放火。宋軍主將受到驚嚇撤圍而走。魏軍趁機追殺,斬獲頗豐。
東路軍收羅敗兵,增兵再戰,又打了十幾天還是打不下來。這時軍糧供應出現問題,東路軍隻能撤回。其他兩路一看主力撤了,自己也趕緊撤兵。
北伐再次無功而返。這次北伐雖然沒有“倉皇北顧”,但也是虎頭蛇尾草草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