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350,奪位內亂

350,奪位內亂

  1307年——1320年 鐵木耳死後出現奪位內亂,鐵木耳宗侄海山、愛育黎拔力八達先後為帝。


  ??鐵木耳作為一個守成之主,他的注意力還是主要放在內政上麵。忽必烈給他留下一個大帝國,但這個大帝國卻不是穩定的帝國。漢人尤其是南方漢人一直不肯馴服,大大小小的反抗此起彼伏。為了穩定帝國,鐵木耳在鎮壓的同時也采用各種安撫的手段軟化漢人,遇個災啊難的也知道救濟一下或者減免稅賦。


  ??他的皇位也不是太穩。蒙古貴族的勢力非常強大,想把他趕下寶座也並非難事。作為第一個世襲的大汗,他需要設法安撫住“選舉”派,也就是那些認為大汗應該照老規矩選舉出來的高官貴族。


  ??他上台後大開國庫賞賜貴族,希望買大家的好。可是狼多肉少,沒多久就國庫告罄。怎麽辦呢?他隻好大量發行紙幣來應急。


  ??蒙古人進中原發現了紙幣這個新生事物,感覺挺哏兒。不用金不用銀,找張紙片寫多少是多少。鐵木耳把紙幣充分利用起來,開足馬力印刷紙幣。


  ??元朝紙幣使用桑樹皮造紙。把桑樹皮外皮剝了隻留裏麵一層薄膜,用這層薄膜打漿造紙。這些紙被裁成大小不同的紙片,印上不同數字就變成麵額不等的紙幣。根據馬可波羅的描述,紙幣上還有負責財政的各級官員的親筆簽名(應該是印章,類似現在人民幣上的“行長之章”)。


  ??那時印刷術又有了新發展,能夠三色套印。這是高新技術,很難仿製。並且如果有人敢印假幣,殺無赦。


  ??紙幣這東西不能多印。印多了叫通貨膨脹,通俗的說法是票子毛了。最直接的反映是物價飛漲。


  ??通貨膨脹其實是變相地掠奪老百姓。但這種方法相對加稅加賦來說比較隱蔽。雖然在鐵木耳一朝已經出現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但還沒有造成嚴重的社會矛盾。


  ??鐵木耳雖無什麽政績可言,龍椅坐得倒也比較安穩。後麵的皇帝就沒這麽好運了。元朝在忽必烈、鐵木耳期間達到鼎盛,之後就開始亂,開始衰落。


  ??“鐵木耳”的蒙語意思是長壽之人,但實際上鐵木耳適值壯年就死了。


  ??1307年,鐵木耳因為唯一的寶貝兒子先他一步而去,傷心過度,隨兒子一起去了。


  ??鐵木耳沒有指定繼承人。誰來繼承皇位成了問題。是在平輩裏找還是晚輩裏找,大家意見不一。


  ??皇後中意鐵木耳的堂弟阿難答。她跟大臣們商量,取得左丞相阿忽台和回回大臣的支持,但遭到右丞相(副丞相)哈剌哈孫和蒙古大臣的反對。


  ??這個阿難答是個MSL,在以信佛為主的蒙古貴族裏麵是個另類。鐵木耳在世時曾逼他改信佛教,但他寧死不從,即使被關入大牢,出來後依然故我。鐵木耳實在拿這個堂弟沒轍,隻得由他去了。


  ??回回大臣多是MSL,自然願意支持阿難答。信佛的右丞相哈剌哈孫則不然。他打算立鐵木耳的侄子為帝。


  ??皇後召阿難答進京,告訴他隻要你答應讓我垂簾聽政,我就立你為皇帝。阿難答滿口應承。這事就這麽定下來了。


  ??皇後挑了個好日子準備舉行登基大典。


  ??右丞相哈剌哈孫不能接受MSL做皇帝,暗召鐵木耳的兩位堂侄海山、愛育黎拔力八達兄弟火速回朝奪位。


  ??愛育黎拔力八達離得近,趕在登基大典之前到達京城。


  ??愛育黎拔力八達和哈剌哈孫見麵之後決定快刀斬亂麻,率兵進宮把皇後和阿難答一黨嘁哩喀嚓全宰了。


  ??阿難答死了,空懸的皇位該由兄弟倆誰得呢?


  ??哈剌哈孫當初也是昏了頭,防元朝伊斯蘭化心切一氣叫來兄弟倆。現在可好,犯難了。


  ??兄弟倆的母親答己找人算了一卦。人家說哥哥海山命不長久,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比較長壽。答己於是決定立愛育黎拔力八達為帝。


  ??海山還在路上,得知母親的決定大怒,率軍殺向京城準備武力奪位。


  ??海山長期坐鎮漠北,手握重兵,能征慣戰。愛育黎拔力八達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答己隻得從中調解,讓愛育黎拔力八達先把皇位讓給哥哥,作為回報,哥哥死後再把皇位還給弟弟。


  ??海山同意,在母親的見證下跟愛育黎拔力八達訂下元朝版的“金匱之盟”。


  ??海山被迎入京城即位,按照約定封弟弟為皇太子。


  ??這輩份搞得有點亂,應該封皇太弟才對。蒙古人可能搞不清漢人皇太子和皇太弟的區別,以為皇位的繼承人就叫皇太子。


  ??海山坐上皇位後大開庫門賞賜群臣,像打土豪一樣將國庫金銀分光吃淨。


  ??蒙古人有賞賜部下的慣例,這可能來自部落習俗。有福共享,有難同當。用成吉思汗的話說,與爾等共享天下。打天下時平分戰利品,打下天下平分貢賦。大家夥大稱分金、小稱分銀,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搞得朝廷和水泊梁山的聚義堂相仿,坐地分贓。


  ??蒙古貴族都興高采烈地捧著加大三倍到五倍的紅包回家過年了,政府財政的年關可就難過了,隻得靠增印紙幣度日。


  ??海山比鐵木耳更豪爽,真正是揮金如土。掏空國庫就開足馬力印鈔票,把鈔票印得跟雪片似的。百姓以得到紙幣為憂,以得到金銀銅錢為喜。視紙幣為燙手的山芋,一方麵想方設法把手頭紙幣花出去,另一方麵想方設法拒收紙幣。海山得知後不是停印紙幣,而是下令禁用金銀,同時鑄造重量小而麵值大的銅幣,讓老百姓沒的選擇。


  ??好在這缺德帶冒煙的家夥三年就死了,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


  ??愛育黎拔力八達又名元仁宗,是元朝相對來講比較不錯的皇帝。相比那些大老粗皇帝,他知書達理,推行仁義治國。


  ??元仁宗自幼從師儒生,不僅能讀、寫漢文,還精通儒家學說和中國曆史。他不僅是中國通還是蒙古人裏少有的知識分子。


  ??元仁宗即位的第二年下令恢複科舉。


  ??蒙古人吞並中國後廢除了科考。蒙古人尚武。槍杆子瞧不起筆杆子。百無一用是書生。給他們口糧食吃都覺得浪費,何況是官帽子。


  ??元仁宗打小從師儒生學習儒學,對儒生儒生比較推崇。他喜歡文化人的彬彬有禮,不喜歡粗人的桀驁不馴。他嚐試向官場引入儒生,提高官僚隊伍的文化素質。不過為了不過分刺激軍人集團,他科考錄取的人數非常少,授予的職位也非常低。三年一科,一科25人,聊勝於無。


  ??元仁宗點名要求以朱熹集注的《四書》作為科舉指定用書,以朱熹注釋的《五經》作為加試的指定用書。因為這些都是他上學時用的學習課本。


  ??朱熹版《四書》《五經》作為科舉專用學習材料,就是打他這開始。程朱理學也因此確定了之後600年國家正統學說的地位。


  ??元仁宗比較厚道,恢複了金銀的使用。海山時代的銅錢和紙幣被廢除。百姓可按政府規定的匯率兌換新錢。但貶值的損失已無法追回。


  ??元仁宗試圖控製政府的開支,比方限製賞賜的額度、裁減冗官。但這涉及到方方麵麵的利益,他怕得罪群臣、藩王太苦而失去他們的支持,都是淺嚐而至。


  ??元朝早先隻有數千公務員,在忽必烈後期破萬,之後達到數萬之巨。不說賞賜,單說工資就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蒙古人講究共享天下,有錢大家分,有官大家當。海山即位之初就封了幾千個官給自己的追隨者,光王爺就封了19個。


  ??如果人多好辦事倒也罷了,這些人多是能吃不能幹的主兒,湊到一起就知道“吹牛”和“拍馬”。


  ??蒙古人是遊牧民族,天天和牛馬打交道。在蒙古,富的標誌就是趁多少牛、趁多少馬、趁多少羊。蒙古人占領了中原,做了各個部門的頭頭腦腦。但是牧民出身的他們湊在一起,還是三句話離不開本行,總愛顯擺自己曾經在草原上養過多少牛羊,馴過多少烈馬。


  ??他們見麵寒暄通常是從誇耀坐騎開始,拍著對方的馬屁股,誇耀對方的馬好,膘肥、體壯、鬃長、毛亮。對方聽到誇他的馬就象誇他兒子一樣高興。聊完馬開始說牛,互相吹噓自己曾經在草原上養過多少牛。這時要有人來匯報工作,肯定會被手下人攔住:老爺剛拍完馬正吹牛呢,等等先,別掃了老爺的興致。


  ??——“吹牛”和“拍馬”就是打這來的。


  ??對於政事如何處理,經濟如何發展,他們沒人上心。


  ??蒙古人是戰爭奇才,但政治水平比較窪。這和他們落後的文化有關。“馬上得天下,安能馬上治之乎?”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的人不一定善於建立一個新世界。


  ??忽必烈曾要求下屬,一般公務7天內處理完,緊急公務3天內處理完。這條規定針對的是官僚主義之辦事拖遝,批一件公文比生孩子都慢。皇帝交代一件事下去,跟石頭沉井裏一樣沒了下文。過些日子問起來,對方才如夢方醒。


  ??正事幹不來,歪門邪道可在行著呢。拉幫結派,爭權奪利,上竄下跳,明爭暗鬥,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1315年,元仁宗下令“括田”。所謂括田就是核查田畝數。


  ??國家財政困難,有人建議通過括田增加收入。王公貴族、寺院學校強占公田、民田然後隱瞞不報,偷稅漏稅,使稅收越來越少。元仁宗下令全麵括田,對欺瞞作弊者依法治罪。


  ??隱瞞田產的人主要是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但正是因為他們有權有勢,官吏不敢招惹他們。括田對象主要是普通老百姓。官吏為了出成績,即使百姓沒有瞞報漏報也硬說百姓瞞報漏報,把百姓的宅基地、墳地都算成田畝,逼迫百姓補交賦稅。


  ??江西官府在括田過程中扒房平墳,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括田……苛急煩擾,江西為甚”。贛州(江西贛州)百姓蔡五九聚眾造反,一呼百應。起義軍發展迅速,聲勢浩大。元朝調動周邊兩個行省的兵馬才把起義軍鎮壓下去。


  ??元仁宗知道下麵括田變了味但無力糾正,隻得下令停止括田。


  ??元朝吏治非常壞。吏治壞的根子在上麵。上梁不正下梁歪。


  ??其他人不提,單說丞相鐵木迭兒。他靠太後撐腰把持朝政,恣意胡為,肆行威福,斂財聚貨,中飽私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以憎愛進退百官”。膽敢反對他的朝官全被他毫不留情地幹掉。元仁宗看他實在鬧得過分把他撤掉,不想老媽立即找上門來又哭又鬧——有傳說鐵木迭兒和她有一腿。礙著老媽的麵子上,元仁宗隻好讓鐵木迭兒官複原職。


  ??鐵木迭兒於是更加囂張,連皇帝也不再放在眼裏。


  ??元仁宗心中不快,卻也無可奈何。元仁宗孝順,“事皇太後,終身不違顏色”。


  ??元仁宗打小受過儒家教育,行事做人頗具儒家風格。元仁宗的諡號是孝宗。仁和孝都是儒家推崇的品德。


  ??元仁宗嗜酒如命,這個不良嗜好最終要了他的命。他三十幾歲就死了。


  ??元朝在鐵木耳平定四大汗國、溝通東西方之後達到極盛。鐵木耳死後因為奪位之亂,元朝衝高回落。元仁宗有心中興元朝,但是有心無力,隻能眼看著元朝繼續衰敗下去。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