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故伎重演不靈了
「來吧,老夥計,讓我們一起再去耍耍你們這些猖狂的中國人,就向當年那樣,」說著話,他用手猛捶了攻角指示器,嘭的一下,那根指針又重新歸零。這架老掉牙的飛機上很多零件都已經運轉不正常了,上午他就發現這個指示儀錶的指針在復飛后,就再也沒有恢復過來,雖然對飛行動作沒有大礙,但是6個鐘頭過去了,地勤竟然沒有修好他。也許他們也找不到可以替換的備件。
「塔台,尖尾雨燕請求起飛。」
他撥動甚高頻通訊開關說道。
「請再等等,等待列城的米格21到達指定位置,他們起飛有些遲了。」
「明白。」
由於缺乏數據鏈,他必須耐心與指揮所進行語言交流來掌握整個空中行駛,一切恍如回到上個世紀80年代。當然,當年的任務並不需要掩護機隊,中國部署的紅旗2型導彈陣地,根本不可能對三倍音速中隊構成實質威脅。而今天的情況大大不同,對手防空網異常的綿密,必須通過其餘機群的佯動來尋找空隙。而本次的偵察計劃較之上午更加的複雜,僅僅通過電台溝通或許是不夠的,僅從導航上說,中國空軍在過去幾個月破壞了大量的導航設施,眼下甚至需要利用民間的電台作為側向的後備手段,但是又能怎麼辦呢?梅內亞姆中將親自給他打了電話,並且在電話內聲淚俱下,他承諾這次偵察后,將直接要求國防部給予最高榮譽。
趁著最後的時機,森姆蘭取出綁在抗荷服上的任務計劃,仔細查看每一個步驟,有一些環節絕對不容有失,另一些環節計劃幫不上忙,需要靠運氣。整個穿透地陣的飛行都必須在平均音速的情況下完成,有一些時刻必須到達2倍以上,高速度可以壓縮敵人的反制時間,是破壞地面雷達陣地射擊的最好手段,但是實際上這架飛機只能在2馬赫的情況下保持大約7分鐘的飛行時間,而且在偵察階段必須降低高度,這意味著減慢速度,他告誡自己,動作必須多變,不能讓敵人摸透自己。
「尖尾雨燕,兩批次掩護飛機均以起飛。」
「我要求立即起飛。」
他說道。儘管不需要與米格21匯合,甚至不需要看到它們,不過他希望能提前起飛,消耗掉一些油料,另外同事飛機上一些老化儀錶以及液壓管路,需要起飛后一段時間才能運作正常,就如同一副行將就木的身子骨一樣。
「允許起飛,祝好運。」
他看著發動機轉速緩緩攀升,鬆開剎車一剎那,眼見再次出現雲軒,不過轉眼又好了。飛機的提速也許不如當年了,早上的任務,他一直沒敢將節流閥推到足夠的位置,他衡量過風險,覺得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會去那樣做,當然即使如此,他自信沒有任何一架中國飛機可以追上自己,他們只能短時間地加力衝擊,隨時考慮返航的燃油;即使有預警機引導,猜到自己的大致航線,能夠獲得開火的時間窗口也很短暫。
他保持向西平飛虛耗一些時間,此刻太陽正在漸漸西沉,到他橫穿目標區域上空的時刻,從東方迎面趕來的敵機會遭受炫目的陽光,這多少會破壞他們的目視搜索,這是當然是周密計劃的一部分;目前列城前線機場起飛的米格21正在混亂敵人的視線,一切進展還算順利。
地面雷達不斷地通知森姆蘭大致的態勢,這是糟糕的體驗,但是他必須強迫自己將接受所有信息在腦子裡會成一張航線圖,HUD上的預設導航路徑標誌不足為憑,因為局面正在瞬息萬變,航線也必須隨時調整。果然敵機的反擊較之上午強硬,列城起飛的一架米格21不幸落入防空導彈圈套內,被一舉擊落。地面迅速地通報了被擊落的位置,看來敵人調整了防空火力。
「向西繞行一個大圈,等著更大的空隙,」他不斷深呼吸並提醒自己,「每一個山口都必須小心,不要被敵人的地面雷達看到。不過這件事由不了自己,米格25沒有地形迴避能力,所以無法飛的太低。」
為了執行這樣的任務,他甚至沒有攜帶哪怕一枚格鬥導彈;任務本身就是一次你死我活的捉迷藏,任何影響這架飛機的累贅都是不必要的。
他不停地觀察前方地形,那些高高低低的山都迅速消失在巨大的機頭下方,同時他還得不斷地觀察儀錶。了解速度以及雷達告警器,當然燃油流量也必須盯著。地勤臨起飛時告訴他左側機翼的油路可能存在問題,如果流速不正常需要提前解決,否則機體平衡會受到影響。這是他決定先釋放機翼燃油的一個因素。
無線電羅經好像不起作用了,一方面是高山屏蔽了一部分信號,另一方面中國人最近窮極無聊,連克什米爾的民用長波電台也開始施加干擾,本意可能是想破壞通訊聯絡,不過碰巧這架老掉牙的飛機沒有GPS導航設備,除了地面引導外,偶爾需要利用長波發射台側向,而位置固定在5000米山口的克什米爾之聲電台,一直是被空軍作為備用的導航台使用的。好在這一帶能夠冒出雲層的高山極多,可以用來進行導航補充。
「尖尾雨燕,敵機群在你2點鐘方向,正在遠離你。是一個好時機。」
「明白。」
森姆蘭朝遠處望去,皚皚的雪山那面,大概就是敵人撲空的機群了,他知道接下來事情會變得很簡單、很粗暴,如同梅內亞姆中將帶著哭腔在電話是說的:印度的命運如同神聖的枷鎖,所有的印度軍人,不管他是否退役,都無法逃脫自己的個人命運與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他拋掉翼下的副油箱,順勢將操縱桿往懷中一帶。飛機昂首拉起來,驚心動魄的追逐即將開始,幾十秒內敵人的雷達就會看到自己。他預感到事情會變得異常順利,就像命中注定的,自己可以藉助這樣一架飛機逃脫那些靈巧卻速度不及的敵機。
中國方面的地面雷達以及預警機,幾乎同時看到這架米格25,儘管有了最嚴密最有針對性的防備,但是敵人膽敢在僅僅幾個鐘頭后,就再次故伎重演,還是大大出乎了預料,空軍認為下一次偵察應該在幾天後才對。
按照既定的獵殺計劃,不會有任何一架戰鬥機使用火控雷達照射這架驚弓之鳥,免得它不顧一切地改變航線,顯然敵人缺乏地面引導,必須依賴既定路線飛行,而它的既定路線是可以預測的。
預警機按部就班,要求追擊米格21的殲10編隊不要返回參加堵截,而是直接突入列城上空,跟蹤並干擾米格21降落,那條山區跑道長度不足,有一部分是被轟炸后草草修復的,又兼四面環山,非常不利於米格21降落;如果逼得急了,或許會導致墜毀;一旦敵機降落失敗導致復飛,則可以用中距彈發起攻擊。由於列城附近擁有隱蔽的印度藍天防空導彈系統,所以戰機不宜追得太近,以免自身損失。
真正發起攻擊的,是新加入空軍的蘇35戰鬥機。這種飛機並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是如果只帶四枚導彈的話,其在不使用加力的情況下,可以使得飛機在萬米高空保持接近1.05馬赫的飛行速度,這是空軍剛剛測試而得的,較之俄方1.1馬赫的手冊數據要低一些。而印度米格25在整個航程的大部分時候,都會使用類似的速度飛行,理論上將使截擊變得容易許多。尤其在米格25接近偵察區域時,勢必會同時降低高度和速度。當這隻驚弓之鳥開始爬升加速,企圖逃離的時候,潛伏在高空的蘇35可以利用短時間內極佳的加速能力,在一段時間內獲得穩定的射擊機會。
計劃本身非常簡單,如果敵機的大致路線可以預測,任何一架其他型號的殲擊機也能夠完成類似的任務,只是蘇35依仗本身性能,機會似乎更大些。
當然,除了以上的戰術理由之外,選擇蘇35也參雜著部分政治上的考慮,印度一直希望依靠其巨大的訂單限制控制俄制武器對中國出口,他們認為至少俄方不應出售性能高於蘇30MkI的戰鬥機給中國,而俄國的算盤打得叮噹響,一方面期待兩面賺錢,另一方面又希望中國低調,不要將新銳的蘇35投入到到本次戰爭的前線,而這次出擊也正是為了打擊俄印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最後,米格25不具備反擊能力也是被考慮到的主要因素,作為一種與現有數據鏈以及敵我識別系統並不兼容的新到手的武器,上級還不考慮讓其參加複雜的作戰任務中;也就是說,米格25恰好是一個極佳的,磨練戰術的獵物,卻又不至於有實質的危險。
劉兆林駕駛著這架新型單座飛機,迎著落日在1萬米空中等待戰機,由於他參加過巴基斯坦西部的空戰,有駕駛蘇27長距離截擊的實戰經驗,所以成為了這次任務的主要人選。
預警機指導其慢慢進入指定待命區域,等待敵機耍最後一個花招,虛晃一槍進入阿克塞欽,只要他打開雷達立即就能看見對手,不過現在驚動它還不是最佳的時機。他倒是很樂意在最後關頭,駕駛這種動力強勁的飛機與老式的米格25來一次競速比賽,蘇35不但是一種格鬥性能好的戰機,她也是一種優越的截擊機。
森姆蘭如同早上一樣,一騎絕塵突破了中國側控制線,做直插莎車方向的假象,這是對手必須防備的方向,雷達告警發現了同樣方向上的預警機,但是沒有監測到戰鬥機雷達,顯然他們都在暗處貓著。他按照計劃加速向北方腹地直衝過去,隨後急速轉彎甩掉追擊的敵人。狹小的視野限制了他對兩側與後方的觀察,不過這些並不重要,即使不看側后,風險既不會變大或者變小,大約就是一半一半的生存概率。他不清楚同樣的伎倆是否能在中國面前使用兩次?不過不如此又如何突入敵陣?
機體溫度已經上升到了接近300度,憑藉經驗他知道自的戰機已經突破了所謂的熱障,而空速表指針始終停留在1.8馬赫,他更相信自己的感覺,而非這些不可靠的儀錶。這架飛機可以在2馬赫上停留大約10分鐘,必要時還可以突破2.4馬赫,更快的速度他從沒有嘗試過。
他小心控制飛機轉彎,減少油門,藉助俯衝保持速度,向真實的目標區域飛去,這大概是最危險的時刻。僥倖的是所有的雷達都來自北方,而正面始終沒有地面導彈部隊開機,敵人似乎反應不及,完全讓開了通道?除此之外他想不到什麼理由。當然他不可能知道,地面雷達沒有照射,只是為了不對這一空域的另一架新型號戰機,造成不必要的干擾,實際上狩獵場上的所有獵犬,是故意讓開了一條死路,給這隻自投羅網的狐狸。
預警機不停地通知敵機的方位以及距離,那架米格轉彎已經將速度降低到了1.5馬赫。劉兆林早有準備,從東南向西北攔截敵機,這樣可以避開刺眼的陽光。他知道只要他打開雷達,敵機必然會不顧一切地亂竄,這是他渴望已久的一刻。
米格25立即感知到自己被強大的無線電脈衝照射,方向來自西南,是自己要去的地方,只用了一秒鐘,森姆蘭就想清楚了對策:計劃必須放棄,趕緊轉向脫身才是上策。
「來吧,讓你們這些年輕氣盛的入侵者,見識一下我的速度。」
他顧不上發動機喘振的威脅,迅速推動節流閥。米格25在轉彎中咆哮起來,它以一個難看的巨大的轉彎拜託對手的追擊,同時提升高度和速度。
高速攔截的劉兆林獲得了極好的射擊機會,敵人正在15公裡外轉彎,他眼看著HUD上敵機的距離正在縮小,顯然敵人賴以脫身的高速度正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