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孰能不朽> 第六十五章宜

第六十五章宜

  打下青國西北的十座城非常容易, 出乎宜想像的容易。


  為了吸引青陽的注意力,以及之後攻打鳴原, 宜帶了六千兵馬, 將商北脫產軍隊的一半給帶了出來。


  雖然少,卻很精,個個都是全年脫產訓練的精兵, 令行禁止, 卻遠勝過青陽國那由貴族精銳甲士和大量徙卒組成的五萬大軍,反正後者死活沒啃下主業在修路的前者。


  六千兵馬要向南打了, 後勤輜重也得有人負責。


  宜不想從商北再征人, 便就地征民, 與商北的輜重兵混編。


  跑來修路賺錢混飯的不止逃荒的難民, 同樣有青國北部的氓隸, 發現宜準備往南打後都格外積極的為宜提供了大量的地形情報, 還有諸城大夫們的關係。


  沒有人比這些土生土長的氓隸們更了解當地貴族們的八卦了,軍中斥候與間者將情報整理後淘出了大量的幹貨。


  宜派出間者去找與自己對峙許久的將領和貴族們後麵與他們有過節的貴族們,表示辛侯攻打青陽純粹是被窮桑國給逼的, 不得不來, 所以一直都出工不出力, 但這麽幹耗著宜也沒什麽油水可撈, 因此希望與貴族們合作一把。


  貴族們幫宜一點小忙, 做為回報, 等宜打下後, 貴族們帶著軍隊來救場,宜會吐出一部分給貴族們,讓他們擴大勢力地盤。


  這做法驚呆了軍丞與胥吏們, 軍將你是不是將青陽國的貴族們想得太蠢了?


  怎麽可能有人答應這種事, 又不是傻了。


  宜對此非常有信心。“他們一定會答應。”


  眾人不解:“為何?”


  宜解釋道:“青陽國,唔,人族諸國都是普遍是分封製,對於貴族封臣而言,隻有自己的封地才是屬於自己的財產,別人的封地,包括國君的都不是自己的,損別人的財產而豐有何不可為?你們覺得不可能是因為咱們的大君廢了分封製,且你們任何人敢這麽幹,大君會無差別殺了所有直接間接參與的人,不會管你知情與否。不過你們也做不了,這種事需要太多的人配合,我們任何人都沒有貴族封臣一言堂的權力,除非你能說服所有人,否則根本不可能成功。但在分封製下,隻要封君在自己的封地上擁有絕對的權力,甚至臣子足夠強大,給國君定個叛國罪也不是難事。何況他們收回了部分失地,不僅無過,還有功。”


  事實證明國情不同,有些看起來不長腦子的計謀換個國情環境真的能行。


  宜讓自己治下的青人同敵軍中的徙卒們喊話打感情牌訴說這段時間的新生活,擾亂敵軍軍心,再有好心人的配合,隻用三天便攻下了十城,然後與來救援的貴族們交戰,吐出了三城,吐出每一座城時皆陪貴族們打了一場艱難的收複戰。


  撤走的時候宜順手將城中所有貴族、富戶以及神廟給洗劫了一通,牆皮草皮都給刮了一層,當然,剩下七座城宜也沒客氣,但要好些許,隻洗劫了貴族與神廟,那些非貴族的地主與奴隸主隻要肯服從辛律吐出土地與奴隸便不會有事,拒絕的話下獄刮地三尺一條龍服務。


  靠著從貴族、富戶與神廟那裏搜刮來的錢糧,宜有了更多了糧食應對流民,同時也在確定窮桑國收到消息出兵後讓七城封城,全城消殺,所有人隔離半個月,先將疫病給處理一下。


  隔離期間的糧食由官署負責,剛發橫財,手頭寬鬆,不差錢糧。


  為了完全控製七城,也保證自己去拜訪鳴原時這七城不會丟掉,在胥吏們忙著清點人口土地防疫隔離時,宜也沒閑著,從商北征了三千新兵過來,等七城解封後又從當地人中征了三千兵馬,組建了半支軍放到邊境,加上青陽國留下的軍事工事,隻要青陽國不是重兵壓境這七座城都不會有事。


  青陽國很難重兵壓境。


  在宜連下十城後窮桑國終於出兵了,而窮桑國一出兵宜馬上吐出了三城敗退。


  兩相比較,青陽國自然優先選擇應付窮桑國,宜打得再好,也終究隻是辛國的飛地,辛侯很難做到真正控製,長久的脫離控製,要麽最後及時止損和別的國家交換利益,要麽當地的管理者半自立。


  好不容易解封,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宜便迎來了巫真殿的使者。


  使者是來問責的。


  王侯貴族為了開疆拓土,窮兵黷武,缺錢的時候打神廟主意的也不是沒有過,但從未有人跟辛國君臣似的這麽絕。


  別人是撈財,辛侯卻絕得堪稱絕戶。


  廢奴,所有人都是人,沒有奴隸,所以神廟的奴隸都是人,若不放奴,那就是犯法。


  土地公有製,私人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哪怕是使用權也是按人頭分地,多的要吐出來,不吐?那你犯法了。


  還有神廟積累的財富。


  能夠積累起無以計數的財富,手上會幹淨嗎?

  既然不幹淨那麽被找上門抄家也是很正常的。


  在辛國還要顧慮老巫,老巫輔佐辛國兩百年,在辛人心中堪稱活著的神,為了點錢與老巫明火執仗掐起來自然不劃算。但在辛國之外,有需要顧慮的嗎?

  搶到就是賺到。


  還有神廟的成員,因為神廟承擔了社會撫育孤兒的責任,收養了大量的天災人禍下產生的孤兒,這些孤兒在神廟長大,長大後往往會成為巫,也是巫的主要來源。並非唯一來源,第二來源是貴族子弟,並且因為出身背景等支持,貴族子弟比孤兒們更容易爬上高位,再借用場外力量淘汰掉孤兒中的優秀苗子,最終壟斷巫宗的上層權力。


  雖然巫宗要求入巫宗侍奉神靈必須舍棄姓氏,相當於出家了,與出生的家庭再無關係,但真的再無關係的巫宗上層權力何以會被貴族出身的巫壟斷?


  讓人非常理解為何曆史上每一任巫女上台後都會大清洗,實在是不清洗不行。


  將貴族們給收拾掉了,宜自然不想被他們在神廟裏的親人刺殺,幹脆一並關進了監獄裏等辛侯的詔令。


  在巫宗與世俗的角度,宜等於莫名其妙洗劫了神廟,洗劫了還沒完,又將神廟的主事人們一並下了獄。


  罪名?


  連坐算不算罪名?

  連坐當然是罪名,但巫是出家人,原生家庭的罪不能再連坐出家之人。


  不過分嗎?


  太過分了!


  麵對使者的憤怒,宜有一搭沒一搭的點著頭,不要太有誠意,如果不考慮她從頭到尾都沒表示放人歸還財富的話。


  見宜死活不上道,使者也怒了。“將軍是要與巫宗為敵嗎?”


  宜聞言驚訝道:“大人何出此言,在下絕無此意。”


  宜一副我冤枉我很冤枉的解釋了自己的所作所為。“我也沒將人都給關了,隻是關了那些出身本地貴族氏族的巫,我知道,他們是出家人他們很無辜,可能也真的很無辜,但在下不能拿大君的事冒險。畢竟在下抓了他們全族,搜刮了他們全族的財產,我不信他們不會給我找麻煩。”


  至於搜刮錢財?


  不,那不是搜刮,那是合法抄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宜搬出了一大堆證據表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合法的。


  努力的確可以積攢起些許財富,但想要大富,七個字總結:殺人放火金腰帶。


  神廟那驚人的財富,說沒沾血那是扯淡。


  想查也不難,神廟太根深蒂固太強大了,這也導致了沒幾個人能將神廟怎麽樣。


  清楚自己不論怎麽殺人放火都隻是罰酒三杯的人是在殺人放火時是不會做得天衣無縫不留任何痕跡的,相反,隻要你想查,隨便一扒拉就能查出來一大堆東西。


  反正查出來也不可能讓人掉根毛。


  強者就是這麽自信,食人血食人肉都吃得光明正大。


  使者到底有腦子,沒閉著眼說證據都是假的,而是抓著巫犯了清規戒律,巫宗自會處置,宜撈過界了。


  還有奴隸和田地,那都是神廟的財富,是信徒捐贈的,很多來源都合法。


  宜的回應更簡單,翻出了辛律,將廢奴、土地公有、以及所有人都要遵從律法,包括官吏軍隊以及神職人員。


  “荒謬。”


  宜以眼神詢問哪裏荒謬了?“閣下踩著的土地是我辛國的土地,既然踩在我辛國的土地上便當遵守我國的律法。”


  使者大怒:“豈有此理,巫乃侍神者,你們這是褻瀆神祇,莫非是要與巫宗為敵?”


  “褻瀆神祇?”宜露出了古怪之色。“那麽,神祇都讓邪靈給吃了,忠於神祇,侍奉神祇的你們緣何至今還未為神祇化身的巫女報仇?”


  人族地域遼闊,亂七八糟的信仰並不少,但巫宗是其中受眾最廣泛也是唯一被承認為帝國國教的宗教。


  官序裏的曆史課有不少關於巫宗與一些宗教的內容與分析,因著自己也有孩子,宜也會翻一翻官序發給幼崽的課文,通過課文的分析差不多能猜到巫宗為何能如此。


  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別的宗教傳播信仰,但施展的神跡全是騙術,巫宗就很骨骼清奇了,巫宗的神跡是真的神跡,或許以後會被拆穿為騙術,但沒被拆穿前那就還是神跡。


  誠然,很多靈力強大的術士也能做到很多事,但正常術士的靈力根本達不到巫女那種程度。


  必要時移山倒海也不是做不到,甚至延續將死之人的性命。


  但巫女們很少這麽做。


  原因?


  官序曆史課將曆任巫女們使用神力的頻率與壽命列了出來。


  隻要不是瞎子都能猜到怎麽回事。


  雖然沒有明說,但官序的曆史課文差不多將巫宗的神跡怎麽回事給解釋出來了。


  移山倒海足以震懾世人,而延續將死之人的性命更是足以令世人瘋狂,這也導致了早期的巫女們格外暴躁嗜殺。


  不是什麽人都有燃燒自己的壽命延續他人生命的高尚情操。


  就算有,我出於自己的意誌不忍見你死,選擇燃燒壽命救你和我必須燃燒壽命救你是兩回事,前者是自願,後者是被自願。


  所幸巫女這種延續將死之人性命的前提是人還有壽命。


  玉宮的第八任巫女出於對自身力量的好奇做了一大堆實驗,最終發現她的力量更多的是將人的傷勢病情給壓下去,這種事情通過一些藥物也能做到,但藥物是通過透支身體元氣達到目的,會死人。巫女損耗的是自己的力量,因而不會死人。


  這位巫女也曾嚐試給快老死的人延續生命,後果是慘無人道的悲劇。


  巫女也不能逆轉生死,要死的人還是會死,強行拽著的結果是讓人在生與死之間跳來跳去,清醒的看著自己的軀體腐爛,最終那些做實驗的老人實在是受不了這個罪自盡結束了痛苦。


  公開出來的實驗可能有隱瞞,但公開出來的部分足以讓不少人恢複理智,讓人不再寄希望於通過巫女的力量延年益壽。


  即便如此,巫女的神力在所有人看來仍是神跡。


  普通人族平均壽命低於三十歲,巫女們卻是動不動就能活兩百歲,並且受了傷後身體會恢複得很快,仿佛傳說中食了不死藥的炎帝。


  第二個原因則是巫宗承擔起了很多的社會責任。


  貴族想讀書,有一對一,甚至幾十對一的精英教育,氓隸想讀書,除非家境特別好,請得起先生,否則找巫宗。


  巫宗為氓隸稚童提供免費的義學,當然,真正的底層稚童很少有去光顧的,原因無它,從下地走路起就要忙裏忙外的幹活,而學習是要脫產的,父母不會允許一個半勞力去脫產學習浪費時間,也供養不起。


  辛國的官序為學生包圓了吃穿和文具,再規定不讓孩子讀書,父母就得去坐牢,幹掉了所有擋道的人和事。但神廟隻提供教育,吃穿與學習用具都得自己負責。


  因而神廟裏讀書的稚童更多的是貴族的旁支庶孽與那些家境尚可的庶人孩子,以及神廟收養的孤兒。


  前者雖然是貴族,但貴族的資源分配並不均衡,一個貴族氏族,資源的大頭都是給大宗的,而大宗諸嗣中嫡長又拿大頭。


  可以說是集中資源培養嫡長,後麵的人得到的資源會少很多,與嫡支關係越遠,分到的就越少。一方麵是為了培養出一個精英可以延續家族很多年,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杜絕近支旁支與大宗爭。


  人與人生來就不一樣,貴族與貴族亦然,哪怕是同父同母也一樣。


  嫡長享有最好的資源培養,後麵出生的,上層貴族會將之當豚養,反正不差錢,好吃好喝,不想學習就不學習,隻要不和嗣子爭,殺人放火欺男霸女,想怎樣就怎樣,反正壓得下去。


  中層的會提供好點的教育,但不會分到多少家產,下層貴族一般是後麵生的孩子隨便養,養到成年了再趕出去,什麽家產都不給。


  底層貴族非長嗣的孩子與中層貴族的庶孽,以及各級貴族中有一定地位的私生子們大多會選擇到神廟接受教育。


  貴族氏族有族學?

  是有族學,但族學的教育是緊著大宗嫡嗣們的,簡言之,除了少部分突變的先生,大部分先生對非繼承人的孩子們的學習並不上心,而且教學進度是跟著繼承人們的進度來的,旁的孩子們能跟上就跟上,不能跟上也無所謂。


  族學的先生時不時會給承嗣的學生開小灶,這些學生回家後也同樣有長輩繼續開小灶。


  這些是非繼承人的孩子們不會有的。


  學生很容易學著學著就將心態給學崩了。


  沒辦法,族學裏的先生都是分不到什麽權力,然後被請來教導幼童的,積極性慘不忍睹。百家學派隨便一個先生都比他們積極激情。


  也能理解,前者是為了混口飯吃,把最主要的金主給伺候好了,飯碗也就穩了,而氏族族學的開銷大頭都是來自於大宗嫡支的無私奉獻,後者是為了宣揚自己的學說。


  氛圍還不如神廟呢,神廟裏的先生會對學習好的學生給予優待,但不甘心的話可以通過努力學習成為先生的心肝寶貝,而在貴族氏族裏,每個人的地位生下來的那一刻便已經固定了,除非前麵的繼承人死了,否則學得再好也不可能取而代之。


  而且神廟到底搞教育搞了幾千年,經驗豐富,已經有了初步的根據學生學習進度進行分班的做法。


  庶人稚童則是家境沒好到能請先生,或是能請到先生,但先生的質量太差還不如神廟,因而跑到神廟接受教育。


  孤兒們則是神廟的職能之一便是收養失去父母的孤兒,本身就在神廟裏生活,雖然為了減輕神廟的壓力也要幹一些活,但距離近,也有條件跟著接受一些教育。如果學得好,神廟會將之送去巫序。


  除了教育、撫育孤兒外巫宗還有其它職能:按時為底層提供贈醫施藥服務,天災人禍時施粥。


  這也是很多貴族表示自己是個做善事的好人時常見做法是給神廟捐錢的緣故,既可以證明自己對神的信仰又可以得好名聲,一舉兩得。


  當然,且不說貴族們捐的錢有多少會用於慈善,哪怕中間不會被人撈油水,也遠遠不夠巫宗這些職能的開銷。


  宜不清楚這些職能加起來的具體開銷,但她在宜城這些年一直都在位宜城的官序開銷發愁,僅僅是教育一項都這麽花錢了,何況巫宗那麽多職能,並且巫宗的神廟分布於整個帝國,每座神廟都要承擔這些職能。


  九成九的神廟如果自己負責這些開銷,早破產了。


  巫宗的做法是將富裕地方多出來的神廟收入收走,再和巫宗各項產業的收入加起來根據需要分配到各地的神廟。


  官序的課文裏也因為這些對孩子們提出了一個疑問:世人崇敬神廟,覺得神廟神聖究竟是因為那是神的廟宇還是因為它承擔的這些職能?


  孩子們怎麽想不知道,但宜看了後的答案是後者。


  巫宗的這種路線使得它在人神分隔,再被青帝按在地上爆捶,剝離了大部分權力後得以迅速複興,重新與王權平起平坐甚至叫板,但不論什麽體製都是需要人來實行的,到了後期都不可避免的出問題。


  巫宗也不例外。


  巫女無光死後,巫女望舒先是閉死關,後是被邪靈食,首巫暫代巫女權力,一連串突發情況將巫宗本來捂得嚴實的內部問題給引了出來。


  首先,沒有不想吃公攢私的臣子,巫宗掌權的那些巫也不例外,一個個被喂得那叫一個腦滿腸肥,區別隻在於一部分人撈油水的同時也盡量將需要做的事給做好了,還有一部分隻撈油水不辦事。


  但不論辦不辦事,上層的巫們.……除了連山鼉這種古板者,一個比一個會享受生活。


  上行下效,這種風氣一路向下蔓延.……最終的結果便是導致了巫宗內部的割裂。


  巫宗的主要新鮮血液來源是天災人禍中的孤兒,他們因為天災人禍而失去了原本的一切,被神廟收留,撫養長大,接受神廟給予的教育,再加上他們成為巫以後真的幫助了很多的人,因而巫宗內部對巫宗宣傳的神愛世人的邏輯最篤信與虔誠的信徒大部分來自這一群體,少部分是來自於年幼時被保護得太好沒見過人間疾苦,長大後見到世界真實後被刺激大了,悲天憫人情懷嚴重的貴族。


  這部分虔誠信徒麵對自上而下蔓延開來的奢靡風氣無疑是最痛苦的。


  接受過教育的人在痛苦迷惘時往往會選擇去翻史書,看看前人能不能給點經驗幫助。


  這群巫還真找到了。


  巫女懷璧。


  玉宮第四任巫女,也是將諸多社會職能加入巫宗的義務與責任並製度化者。


  巫女懷璧傳教時告訴人們神終有一日會引渡所有人脫離苦海。


  有人問:無緣無故,神為何要對人這麽好?

  巫女懷璧答:神創造了人,所以關心人。如你的父母生了你,所以關心你。


  又問:那神若不愛人呢?


  答:神必定愛人,神若不愛人,必是偽神。


  正常人問到這就該懷疑了巫女懷璧這種信徒怎麽沒被雷給劈死,但與懷璧問答的不是正常人,是羲和獨孤,這位仁兄又問:神無所不能,若祂的侍奉者以祂之名行惡,違反戒律,會不會降下一道雷劈死侍奉者?

  毫無疑問,懷璧的脾氣很好,當然,也不排除她那會還是巫子,尚未繼承神力,打不過杠精,隻能心平氣和的繼續回答:不會,每個人的路都是要自己走的,神隻會引導凡人,不會直接帶著凡人脫離苦海。而且,世界如此之大,若每個人都要手把手負責,神分身乏術。


  羲和獨孤:分身乏術那還是神?

  懷璧:沒人規定神必須無所不能無所不知。


  羲和獨孤:神既然不能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凡人為何還要信仰神祇?

  懷璧:神祇不需要凡人的信仰,是凡人需要精神上的寄托,凡人擁有的財富地位對神都沒有意義,但神愛著眾生,因而願意引導凡人。若自詡神的侍奉者卻幹著違背神意的事,心中必定無神,即無神,又何談侍神者?

  羲和獨孤:既如此,神何不直接將凡人帶離苦海?

  懷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羲和獨孤:自己釣魚太累,哪有吃現成的舒服?


  懷璧:奴隸任人予取予求不求回報,但神非奴隸,神因為對凡人無私的愛而不索求回報,擁有神的愛不代表凡人可以對神靈當做奴隸予取予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