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投死
第二日一早,李仁孝在早朝上,當眾宣布任命李顯忠為夏州招討使、張石頭為副使,即刻領八百名翊衛司所屬禦林軍前往夏州平叛。
??眾位大臣聽罷,麵麵相覷。過了一夜時間,禦宴之上的軍令狀,如今看來乃是一時酒酣耳熱、意氣使為。軍國大事,豈能如此兒戲?
??然則李仁孝當眾宣布,李顯忠也慨然領命,似乎已成定局。朝中仍有不少耿介之士按耐不住,宰相王樞、禦史中丞熱辣公濟、翰林學士焦景顏一齊出班,正欲勸諫,李仁孝一擺手道:
??“事既已定,諸公不必多言。朕本不予,奈何李將軍執意踐約。昨夜入宮見朕,謂曰‘人不立信,則無以立身。狀既已立,則必蹈之。否則有何麵目見於世人?’李將軍此去,就當是替祁連公主走一遭,八百人的隊伍,自然是打不過的。今日事畢,退朝吧。”
??李仁孝起身,拂袖而去。轉身的一瞬間,瞥了一眼人群中的任得敬,眼中充滿懊惱。皇姐祁連公主的駙馬要是有什麽閃失,都是你這個老國丈生生斷送的。眾位大臣聽聞此次李顯忠掛帥,貌似主要目的是去招安,仔細想想,可不就是這個理兒?八百人的隊伍,那絕不是去打仗,說是招安欽差的儀仗隊倒更為妥帖。於是隻好把話咽到肚子裏,恭送陛下離開。
??張石頭騎馬矗立在興慶府東城門外,抬眼望向東麵,竟被早晨的陽光刺得睜不開眼。揉了揉酸脹的雙眼,心裏懊悔至極。
??本來酒量就淺,沾酒必醉,偏偏自己還楞裝大尾巴狼,來者不拒、酒到杯幹。昨夜禦宴之上發生的事情,自己基本都不記得啦,聽了親兵們的轉述,才知道酒後闖了大禍。
??“今後俺再也不喝酒啦!你們可聽好,啥時候見俺喝酒,立刻勸阻俺。其實說句掏心窩的話,俺從來都不覺得酒好喝,又辣又衝,喝多了還誤事,偏偏還那麽多人喜歡喝酒。酒真不是什麽好東西!”
??親兵甲促狹地說道:
??“將軍,至少酒喝多了能做美夢啊!”
??張石頭一拍大腿:
??“不錯,也就這點兒用處了。”
??眾人哄笑,陸遊卻說道:
??“酒中乾坤大、學問似海深。飲酒是一種文化、一種習俗、一種傳統。本多是用來助興之途,但似師父這般,隻知豪飲,不知節製,渾然把性命付與一張軍令狀上,醒來卻怪罪是酒的過錯,徒弟我心有戚戚,竊為酒所不值。”
??張石頭汗如雨下:
??“徒弟教訓的是,是師父貪杯,釀成大禍,與酒何幹!”
??身後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
??“賢弟聞過即改,乃真英雄也!”
??來人正是李顯忠,身後跟著八百禦林軍,可謂是人高馬大、旌旗飄飄、盔明甲亮、槍戟如林。乍看上去,頗為威風氣勢。
??可是張石頭卻高興不起來,他也是久經戰陣了,見識過數千甚至數萬鐵甲騎兵排山倒海般的攻勢。那種風雲為之變色、天地為之顫抖的臨場震撼感,豈是這區區八百禦林軍可比?汪洋大海中的一隻小船罷了。
??張石頭淚眼婆娑:
??“大哥,小弟俺給你捅了婁子……”
??李顯忠驅馬趕來,與張石頭的潘安並頭而立,用力的拍了拍張石頭的肩膀:
??“馬不啃回頭草、人不吃後悔藥。大丈夫頂天立地,說就說了、寫就寫了、做就做了,但求無愧於心。則生死又何足懼哉!更何況咱們兄弟同心,若是小小的困難,反而顯不出你我的手段,困難越大,方顯英雄本色!你說是也不是?”
??張石頭破涕為笑,一拍巴掌道:
??“大哥高見,小弟拜服!有句話怎麽說來著?叫做迎難而上,沒有困難也要製造困難。”
??旋即轉過身去對陸遊說道:
??“聽見沒?以後你們要是沒有困難就找俺幫忙。”
??眾人聞言,哈哈大笑。陸遊也一掃臉上的擔憂,笑著應道:
??“沒困難、找師父!這話沒毛病,弟子謹遵師父教誨。”
??陸遊是典型的少年老成,十幾歲的少年,事事都喜歡考慮周詳、謀定而後動,心思縝密,也愛操心。凡事都要細細梳理、多方推演,搞得總是自己心事一籮筐。昨夜翻來覆去將招安之事琢磨了一夜,仍感覺幾無勝算,鬱悶之情可想而知。
??此時受到李顯忠和張石頭的感染,一拋內心的陰霾,頓時眼前一亮,胸襟為之一開。有時候機關算盡,莫如挺身一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才是真英雄也!
??興慶府距離蕭合達叛軍的夏州城,隻有六百裏的路程。迎著晨時的陽光,一群歡樂的人們,帶著八百禦林軍,踏向了通往夏州之路。然而歡樂歸歡樂,死亡之旅的死亡幾率卻並沒有因為他們的歡樂而減少分毫。至少夏州城中,在手中握著任得敬密報的老將蕭合達看來,這是一群必死無疑的人。
??造反,古往今來都是風險最大的職業。一旦旗幟鮮明的扯旗造反,便沒有回頭路了。拋開追求和信仰不說,這關係到太多人的身家性命。蕭合達自年輕時,從遼國派來給西夏,數十年風風雨雨、戎馬倥侗,早已不再計較個人的榮辱與得失。但是這不代表他不在乎跟隨他一起造反的兄弟。招安?開什麽玩笑!招安能夠複我大遼?以史為鑒,招安之後必是分化瓦解,逐個消滅,最後沒一個能有好下場。正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敢於挑戰統治者的人,是必須以死來做世人榜樣的。
??蕭合達更不會回頭,他是一個意誌堅定的人。假如說現在隻要他蕭合達一死,亡國之仇便能得報,他眼都不眨,便會將一顆大好頭顱奉上;假如說現在便是閻羅王橫在他前進的路上,他也會毫不猶豫,拍馬挺槍與閻羅王分個生死。
??所謂英雄惜英雄,蕭合達早與李顯忠神交已久,隻是緣鏘一麵罷了。西夏國內,能拿得出來與他蕭合達一掰手腕的人,還真沒有。所以李顯忠掛帥平叛,蕭合達倒也不十分意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當年不懼一代名將劉法,自然也不懼他李顯忠。然而領兵八百而來,卻是令蕭合達出離憤怒了。
??雖然任得敬信中陳述了張石頭酒後狂言、他順勢下套的經過,但李顯忠若敢真的領八百人前來平叛,便是對他蕭合達何其的輕蔑與不屑!
??旁邊坐著的原契丹阻樸部首領阿布裏敕對蕭合達道:
??“蕭將軍,這李顯忠與張石頭的名號,我遠在西北的草原上也都有所耳聞,俱是當世猛將。就算酒後亂言,怕也不會傻傻的帶著八百人前來投死。但若真的前來,將軍你可不能婦人之仁,縱虎歸山!”
??蕭合達縷著胡須,嗬嗬的笑了起來:
??“首領放心便是,我蕭合達還沒有老糊塗。能以最小的代價除掉這兩個巨大的威脅,我豈會縱虎歸山?怕隻怕他們不會這麽傻。不過,咱們攻打靈州的計劃看來需要先放一放了。傳我命令,斥候向西再延五十裏探查,一有情況,立即來報。”
??死,並不可怕,尤其對於李顯忠這樣的人物來說。然而毫無意義的送死,李顯忠死也不幹。
??可是五天之後,李顯忠與張石頭等人還是到達了夏州城外。夏州,魏晉時赫連勃勃在此建“統萬城”,稱大夏國。《晉書卷130·赫連勃勃載記》記載:“阿利性尤工巧,然殘忍刻暴,蒸土築城,錐入一寸,即殺作者而並築之”。可見當時統萬城的城牆是何等堅固。雖然公元994年,宋軍攻下統萬城,宋太宗下令毀了外城,西夏也並未再築外城,但是如今內城城牆依然高大雄偉、堅不可摧。別說蕭合達在這裏駐軍八萬,就算是八百人守著如此堅牆高城,李顯忠也隻能徒呼奈何。
??張石頭看著遠處雄偉的城牆,吐了吐舌頭:
??“大哥,你就說咱們怎麽打吧,反正俺絕不含糊。”
??李顯忠笑道:
??“還想著打仗啊?賢弟,咱們要轉變一下思想和態度了。”
??“哦,大哥的意思是招安?”
??“不錯!何為招討使?可招可討。如今之勢,咱討得了嗎?唯有招安一途。”
??“可要是招不了呢?”
??“那就是死路一條!”
??“好,咱兄弟就一同去闖闖這龍潭虎穴!”
??“嗬嗬,我也知道,不叫你跟著去,你也不會答應。陸小哥?”
??“小生在。”
??“你這身後還有八百多條人命需要保全。我們哥倆進城,若是僥幸談成,則天下太平;若是有任何叛軍接近你們,而我們不在其中,則表明我們已死。你帶著弟兄們趕緊向靈州方向撤離。隨行的馬匹都是百裏挑一的駿馬,還有數十匹備用。蕭合達意不在你們,逃命應該有些把握。”
??親兵們一聽不樂意啦:
??“將軍,我們不是怕死之輩,願隨二位將軍同往。”
??陸遊在這生死離別之際,眼淚也忍不住掉了下來:
??“李將軍,既如此,咱們又何必執意為西夏行險?”
??李顯忠臉色平靜,一字一句地說道: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人多無益,張將軍若留在城外,蕭合達必然懷疑招安的誠意,所以我二人足矣。西夏國此次的內亂,於我兩國結盟十分不利。叛軍勢大,而西夏國如今國力頹微,若起傾國之兵平叛,即使贏了,國勢也必衰敗無比。到那時,你若是這個風雨飄搖的小國國主,會選擇與如今咄咄逼人的金國、還是會選擇與如今一樣風雨飄搖的宋國結盟?國與國之間的政治,便是如此。”
??陸遊品味著李顯忠這番話,不由得連連點頭道:
??“還是李將軍看得深遠。”
??“其實此次招安,也並非毫無勝算,可風險也極大。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賢弟,你幾月前,在中原掀起的戰事,之前可有必勝的把握、可擔保毫無風險?”
??張石頭回答得很實在:
??“毫無把握,隻是盡力而為,而且風險極大。”
??“嗯,你在中原的戰事,雖然最終沒有飲馬黃河北岸,卻已經悄悄改變了宋金兩國的戰略格局。如今你我兄弟二人,冒死入城招安,同樣是為了將宋金夏三國的格局,引向有利於我大宋的方向。那麽,生死於我何加焉?隻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罷了!”
??聽罷這番話,張石頭、陸遊及親兵們熱血沸騰,齊聲高喊道:
??“壯哉!壯哉!壯哉!”
??後麵離得稍遠的八百禦林軍不由得目瞪口呆。心裏道,不是說好前來招安的麽?怎麽搞得像戰前動員呢?
??於是,順著溫暖和煦的西北風,李顯忠、張石頭二人,策馬馳向夏州城門。
??夏州城門居然一直大開,仿佛絲毫沒有窺見這一群不速之客。黑黝黝的城門洞,就如是死神之口,靜悄悄地張開,等待著這兩個投死之人的獻祭。而城門之上,老將蕭合達筆直地挺立著,就如一杆標槍插在泥土裏,紋絲不動。然而他的臉色,卻比下麵的城門洞,還要黑……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