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教壇風雲> 第六章 三十年校慶 風起雲湧(2)

第六章 三十年校慶 風起雲湧(2)

  四

  學校搬遷和合併重組同時進行,本市周邊一些中專和大專院校都重組合併進來,學校規模突然間擴大了三倍。學校來了許多新教師,也有一大批教職員工提前退休,其中:劉美麗、朱學德、王道遠、杜康健等老一輩教職員工都退休了。學校為這一批老師開了歡送會。袁華也回來參加了會議。

  學校要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需要改造成本科院校,經濟系設立碩士研究生教學點,白雪飛被批准帶碩士研究生,行政上繼續擔任經濟系副主任職位。李如雪是總支書記和主任,夏文海是學院黨高官兼校長。這些曾經是老校的一起走過來的同事,如今非常珍惜他們之間的友誼。這一天白雪飛給所帶領的幾個研究生講課,她布置研究生們和她一起研究稅務籌劃的問題。她在黑板上演示並講解:「納稅籌劃失敗的原因有四個:第一是企業財會人員對法律條文理解不深不透,單憑對某些稅法條款的一知半解盲目地進行稅務籌劃,結果促使稅務籌劃活動越過了法律允許的邊界,觸犯了法律,形成事實上的偷稅漏稅。」(在這裡她列舉了消費稅的案例,說明她的理論;學生們都很佩服,認真地做筆記)然後,白雪飛繼續講解第二點,「第二點是企業財會人員和銷售人員不能很好地溝通和配合,財會人員沒有對銷售員進行必要的業務指導,結果使得企業觸犯了稅法,受到了處罰。(在此處白雪飛講解了賒銷業務的增值稅可以推遲實現的問題。學生們都表示能理解)。」接著白雪飛講了現金流量對納稅所得額的影響,最後講到了稅務籌劃應該取得稅務部門的理解和支持。她對學生們說,「我講了納稅籌劃失敗的原因,希望同學們去認真研究一下這四個方面,提出防止稅務籌劃失敗的對策有哪些?」然後白雪飛宣布下課休息。

  這次聽課的主要是研一3班的學生,有一個學生名字叫張宗鑫,他是一個學習很優秀的男生。他對老師說,有一些想法,還不成熟,希望白雪飛給予指點。白雪飛將其叫到辦公室,對其進行了個別開導。

  第二天,張宗鑫帶來來一份答卷,答案是:「1、利用增值率的無差別平衡點進行稅務籌劃。我國規定增值稅納稅人分為兩種,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我們知道一般納稅人是以增值額作為計算增值稅的依據的,小規模納稅人是以全部銷售收入作為計算增值稅的依據的。在這種情況下稅負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增值率的高低。而增值率達到一定數值時,兩種納稅人的稅負是相等的。此時的增值率就是無差別平衡點,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增值率=徵收率÷增值稅稅率

  這就意味著當增值稅率為17%而徵收率為3%的時候,增值率平衡點=3%÷17%=17.65%;這就是說,此時兩種納稅人的稅負相同。當增值率低於17.65%的時候,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比較重;當增值率高於17.65%的時候,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比較輕。這就給小微企業納稅籌劃提供了思路,小微企業在短期內要變成一般納稅人是比較困難的,要想減輕企業的稅負只有提高增值率。提高企業增值率不僅可以少繳納增值稅,同時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利潤;2、利用起征點進行稅務籌劃。所謂起征點,是指對納稅人開始徵收增值稅的銷售數額,如果納稅人銷售額未達到規定的起征點,免征增值稅。增值稅法對小規模納稅人規定了起征點,具體規定如下:

  (1)銷售貨物,起征點為月銷售額5000-20000元;

  (2)提供應稅勞務,起征點為月銷售額5000-20000;

  (3)按次納稅,起征點為每次(日)銷售額300-500元;

  (4)各個省根據實際情況規定本地區適用的起征點,並報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批準備案。

  例如,李某是銷售水果的個體工商戶,其每月銷售額是6000元左右,假設1-3月份銷售額分別是6050元、6100元和6120元。當地規定的起征點是6000元,徵收率3%,按照規定應繳納增值稅548.1元。

  如果進行稅務籌劃,可以在每月末搞一次降價活動,結果三個月的銷售額分別是5990元、5980元、5990元,低於增值稅的起征點,所以不用繳納增值稅。可見進行稅務籌劃可以節稅。」

  白雪飛看了張宗鑫的答案,感覺他講的有道理,而且針對小型企業有指導意義。但是還沒有全面回答老師的問題。於是又啟發了張宗鑫幾點問題:「張宗鑫同學,你看是不是可以這樣思考我們的課題:在進行納稅籌劃的時候,作為企業財會人員應該了解和掌握企業的基本情況,包括企業的組織形式、國家對企業的稅務政策、企業投資數額的大小以及企業的投資風險等等情況。」張宗鑫同意老師的提醒,他點了頭,並且說:「老師,是不是還應該說了解國家的法律條款等……」白雪飛笑著說:「對,這是答題的基本思路,要把稅務籌劃方案和實施計劃寫出來,反覆研究和探討,確保萬無一失。另外還要對財會人員進行稅務籌劃的培訓,這些問題解決了,才是針對不同企業的稅務籌劃方案和措施。」這時候,張宗鑫終於明白了,他說:「老師我明白了,準備寫一篇論文,題目是《對小型企業稅務籌劃的思考》。」白雪飛很贊成張宗鑫同學的觀點,說應該把論文投出去,爭取公開發表等。

  不久,白雪飛帶領張宗鑫他們一群研究生,進行了橫向教學改革,政治教育部的李老師也參加了進來,他們共同研究了《政治經濟學》的實踐性教學問題。白雪飛提出了將案例教學方法引入《政治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去;張宗鑫提出「用專題研討會形式促使同學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李建娣老師提出「通過社會調查深化學生對《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體系的再認識」等等。他們共同研究討論后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內蒙古煤炭經濟》學術期刊上。

  一時間經濟系的科研氛圍濃厚起來,李如雪也在《會計之友》學術期刊上發表了題目為《對稅務籌劃誤區的幾點分析和探討》的論文;白雪飛和劉玲玲老師共同研究了「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財務工作的影響」和「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之研究」等論文,發表在《財會通訊》和《統計教育研究》等刊物上。這一些論文的發表成為那一年學校科研處簡報上的亮點,得到了夏文海書記的大會表彰。

  白雪飛在她的論文中指出:「第一,企業高層領導應該用科學發展觀看待企業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制定出企業發展的中期和長期發展規劃,對企業的發展前景進行充分地預測;第二企業會計核算所採取的會計政策要從企業全局出發,把整個企業作為一盤棋,在一個統一的會計思想指導下,做出對企業生存、發展、做大、做強、有利的會計政策;第三企業會計表中應該對會計政策的變更做出說明;第四加強對在崗會計人員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方面的教育和培訓……」這些論點對夏文海很有啟發,他將其論文複印后給學校財務處領導一份,叫他們對學校的會計政策給予研究和討論。

  與此同時,學校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以為:第一,職業教育是低層次教育,沒有必要增加研究生這一層次;第二,職業教育只要教給學生怎麼做就行了,沒有必要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白雪飛在有關教育與職業刊物上發表了論文,抨擊了這種錯誤的思想,她的論文題目叫《高職教育應該培養高技能管理人才》和《高級白領的創新教育研究》。在文章中舉例說明作為高級會計師和會計師都應該懂得納稅籌劃問題,而納稅籌劃一定要弄明白為什麼這樣做,而且條件變了,應該怎麼變化都應該知道,僅僅知道怎麼做,不知道為什麼是絕對行不通的。所以,職業教育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必須要增加研究生教育。同時一些高級藍領階層,比如高級程序員,也需要研究生層次的畢業生。

  五

  白雪飛的思路在科研的道路上信馬由韁,她不僅關注到教學過程的改革,而且關注到學校教育制度的改革,關注到學校技術職稱評定工作中的問題,突然間在《職業技術教育研究》刊物上發表了一篇爆炸性的論文:《高校年輕教師的困惑》全文重點內容摘錄如下:

  高校教師的基本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據我了解一些年輕教師自身有許多困惑,一直希望有人為他們解惑,而他們的這些困惑一般人解不開。所以需要借貴報一角說說這些困惑。

  困惑之一是對職業發展充滿疑惑。按理說,碩士畢業生被聘為高校教師,兩年以後轉正為講師,干夠了五年講師以後,技術和政治考核過關就可以晉陞為副教授了;博士畢業生轉正以後就是副教授,干五年以後也該向著教授進軍了。可事實上許多高校的制度規定講師晉陞副教授要在國家級權威期刊上發表兩篇論文,還要主持兩個高官科研課題。副教授晉陞教授職稱要在國家級權威期刊上發表至少兩篇論文,還要主持一個國家級科研課題。眾所周知,哪個高官科研項目需要講師來主持呢?哪個國家級的科研項目需要副教授做主持呢?別說國家級權威期刊,就是一般的核心期刊都要求學術論文的第一作者是教授呢。

  困惑之二是常規業績考核與技術職稱評定脫節。許多高校的常規業績考核規定講師每年只要在三級刊物上公開發表一篇論文、或者參加一項企業科研項目、完成規定的課時、並且講課效果好,就可以獲得考評優秀;如果再有核心期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即可獲得學校的獎勵。可在是評定技術職稱的時候,科研課題就成了一票否決的因素。即每一年考核為優秀的教師只要沒有權威性核心期刊的論文,或是沒有主持高官科研項目,評定技術職稱就失去了資格。這使年輕的教師們很糾結,是努力達到常規的科技考核呢;還是只為技術職稱評定而努力呢?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是後者為主,那麼只有放棄日常教學工作埋頭做項目和寫論文了。

  困惑之三是教授們不講課或只講基礎課,講師和副教授負責講授難度較大的專業課。這是什麼道理?許多教授是不講課的,或者只講一、二年級最基礎的課程。而難度較大的三、四年級的課程是由講師和副教授來完成的。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授講《計算機應用基礎》和《信息管理》;講師和副教授講授《C++》、《操作系統》(英語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綜合應用與實踐》、《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課程涉及》、《資料庫》、《計算機組成結構》、《網頁設計與製作》、《VisualBasic程序設計》、《計算機網路》、《JSP》、《JAVA》等等。再如財務管理專業,教授講授《基礎會計》;講師和副教授則負責《會計實務》、《稅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實務》和《證券交易》等課程的教授。眾所周知基礎課程比較穩定,不用備課。而專業課程要隨著新技術的介入而不斷地調整教學內容,要一邊學習一邊上課。

  困惑之四是高校沒有定員定崗制度。在現代化的公司里,都有定員定崗制度,你負責哪個崗位的工作,就拿哪個崗位的工資。而高校沒有定員定崗制度,能夠講授難度較大的課程,也不能當教授,要看你的資歷老不老。資歷老的什麼課也不能講,可以當主任,有權威期刊的論文還可以當教授;資歷輕的,則幹活多、職稱低、收入少。這樣一來,基礎課教研室都是教授,專業科教研室都是講師和副教授。年輕的講師們很困惑:是否教授不是看哪個崗位需要;而是看哪個人應該當教授,不管他在哪個崗位?

  困惑之五是不當官難以晉陞為教授。每次學校的技術職稱晉陞名單公布以後,年輕的講師們都要在紅榜面前久久駐足。看看那些晉陞教授的都是有官職的中層幹部,就連副教授都是基層的小官。自己沒有當官的癮,什麼時候才能晉陞為教授啊?真是望塵莫及。

  困惑之六是講課效果好受學生歡迎在評定技術職稱時沒用。按理說講師最主要的任務是講好課,特別是應用型高校的講師更應該把講好課放在第一位。實際上許多講師也在講好課上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他們改進課件、和學生溝通互動、批改作業、上課時注意動手能力的培養等等。但是這對於他們晉陞副教授一點作用也沒有。他們不禁要問:難道作為一名副教授講課效果不重要嗎?

  由於高校重視科研而輕視教學工作,使我們的講師晉陞副教授困難重重。所以年輕的高校教師才會有六大困惑。據我了解許多國家的講師工作五年只要業績考核在良好以上都可以晉陞為副教授的,根本不用什麼高官科研項目的主持人,也不用權威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不知我的這個見解各個大學的校長們能否同意呢?

  一石激起千重浪,白雪飛的論文發表以後,立即在教師中特別是年輕教師中引起極大的反響。教師們議論紛紛,大家對學校教育高層的意見都在拭目以待……

  歐陽博海也聽說了這件事情,他擔心白雪飛這樣下去會斷送了她的政治生命。於是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深夜,歐陽博海敲響了白雪飛的家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